袁雪芬,啟迪設計董事。
基本介紹
- 職務:董事
- 公司:啟迪設計
- 性別:女
- 學歷:碩士研究生
袁雪芬,啟迪設計董事。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原名袁雪雰,浙江嵊縣(今嵊州市)人,越劇女演員,工青衣、閨門旦,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1。1933年,入科班學藝。1936年,初次掛頭牌並灌制...
袁雪芬,啟迪設計董事。袁雪芬女士:1969年11月出生,本科學歷,EMBA在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師,江蘇省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審查專家,蘇州市姑蘇區第二屆人大代表。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結構部副部長、部長、副總工程師、...
袁雪芬故居位於浙江紹興嵊州市甘霖鎮小黃山村,於2024年3月27日正式開館。歷史沿革 2022年(袁雪芬誕辰100周年),當地政府投入資金1700萬餘元,啟動袁雪芬故居綜合保護利用工程。陳列展示 走進袁雪芬故居,有序陳列著袁雪芬的珍貴劇照、生活照以及重要史料,還展出了越劇相關的珍貴文物和歷史資料。故居以袁雪芬1995年寫給小叔的...
《袁雪芬越劇唱腔精選(早期)》收入了袁雪芬上世紀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已出版唱片的唱段,其中有女子越劇首次出版唱片中的唱段《方玉娘哭塔》和誕生[尺調腔]的《香妃》唱段。書中記載了袁雪芬在那一時期代表劇目的唱段,展現了袁派唱腔藝術形成的過程,同時也展現了越劇音樂唱腔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今後學習、研究...
《求索人生藝術的真諦袁雪芬自述》是2002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雪芬。內容簡介 袁雪芬早期的人生哲學,受她父親的影響很大。她性格善良、正直而倔強,她接受了封建道德中某些值得批判繼承的部分。譬如她對父母至孝以致到割股煎湯的程式,割股煎湯是不科學的,不值得效法,但她對父母的一片教順心是十分...
選集了袁雪芬在《方玉娘哭塔》、 《斷腸人》、 《香妃》、《梁祝》、《一縷麻》、《忠魂鵑血》、《絕代豔后》、《山河戀》、《相思樹》、《白蛇傳》、《盤夫》、《雙烈記》、《秋瑾》、《西廂記》、《火椰村》、《祥林嫂》等劇中的唱腔24段,1987年5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列為“戲曲名家唱腔叢書”出版,劉如...
《此生只為越劇生·袁雪芬》是201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此生只為越劇生?袁雪芬》主要內容:2006年4月3日,在第16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晚會上,85歲的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獲得了首次設立的“白玉蘭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100年的越劇史?袁雪芬走過的就有74年,她自然當之無愧...
《袁雪芬越劇唱腔精選附cd三張》是2017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越劇藝術研究中心。本書從袁雪芬上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所灌制的大量唱片和錄音中,精選了她在各個時期中具有代表性的唱段進行編輯。為了統一起見,對每張唱片和錄音都重新記譜,並作再三校對;為了便於讀者對袁派唱腔的了解,在每段唱段後附...
祥林嫂(一)越劇范瑞娟袁雪芬(音帶)《祥林嫂(一)越劇范瑞娟袁雪芬(音帶)》的演藝者:范瑞娟 袁雪芬,由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出版。作品目錄 內容曲目簡介 A面:祥林嫂 B面:祥林嫂
《祥林嫂》是1978年袁雪芬主演越劇故事片。主要講述善良、勤勞、樸實的農婦祥林嫂,丈夫早亡,與婆婆相依為命。因受生活和重債逼迫及為小叔成親,在衛老二的慫恿策劃下,婆婆準備將祥林嫂賣給山里賀老六為妻。祥林嫂得知, 悲痛欲絕,連夜逃走。祥林嫂來到魯鎮,經人介紹,到地主魯四老爺家做幫工。劇情簡介 版本1 根據...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生於浙江省嵊縣。中國越劇女演員,代表作品為《香妃》《紅粉金戈》等。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12月獲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級藝術終身成就獎——“表演藝術成就獎”個人經歷 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學戲,工青衣、閨門旦,兼學紹興大班和徽班的武戲。師傅為...
近代歷史劇。成容1959年編劇。該劇繫上海越劇院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劇目。戲由袁雪芬院長偕實驗劇團師生聯合演出。劇情梗概 秋瑾女士不滿清朝封建統治,衝破家庭樊籬,赴日本留學。歸國後,受革命黨人徐錫麟之命,以紹興大通學堂為據點,聯絡浙東會黨,組織光復軍,伺機起義。後因起義計畫泄露,清兵包圍學堂,秋瑾為了掩護...
1944年9月,在上海九星大戲院演出時定名,主要成員都是袁雪芬進行越劇改革以來的合作者。1944年9月至1947年1月引 劇團演出於九星、明星大戲院。由袁雪芬、范瑞娟領銜,主要演員還有老生徐天紅、吳小樓、張桂鳳,小生陸錦花、丁賽君,旦角應菊芬、戚雅仙、張雲霞等。劇務部中有編導南薇、韓義、呂仲、成容、陳鵬,舞美設計...
越劇四大名旦又稱“三花一娟”,是指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四人。“三花一娟”都是女子越劇“四工腔”時期的代表人物,對越劇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她們並稱為越劇的“四大名旦”。解放以後,越劇旦角後起之秀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和戚雅仙以其戲路開闊、表演細膩動人而脫穎而出,成為越劇界的第二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越劇戲曲藝術片,由桑弧、黃沙執導,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於1954年8月24日上映。該片講述祝英台女扮男裝到書院讀書,與同學梁山伯相愛,但祝父把英台許配給馬家,梁山伯憂鬱而死,英台殉情,二人化蝶永不分離。劇情簡介 浙江上虞祝家村的祝員外有個女兒祝英台,她是...
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於1946年首開越劇改編此劇之先河,曾數度上演,影響深遠。這次她為陶琪的演出精心指導,傾注了大量心血,並囑咐陶琪不要刻意摹仿她的表演,而應根據自身對人物的理解,從內心走近人物,再到外化的表演,由形入神。陶琪平日愛讀文學名著,悟性也高,她反覆研讀了魯迅原著,分析了作品的社會意義以及...
方亞芬的唱腔有一個明顯不同與其他人的特點,她沒有刻意模仿老師(袁雪芬)的聲音。在當今越壇,有一個不成文的判斷標準:誰將老師的聲音模仿的像,誰就唱得好。這就造成了每個流派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演唱聲音,只在像與不像中稍有區別。而方亞芬卻打破了這一常規。她往往是根據人物的不同,劇情的需要來變換...
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中華民國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之。著名演員有袁雪芬、傅全香...
袁雪芬飾翔風、范瑞娟飾石崇。該劇是田漢專門為雪聲劇團而寫,也是他寫的第一個越劇劇本,演出廣告上明確地寫著:“豪門鬥富,針諷現狀”。劇中展現出一幅“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觸目驚心的圖畫,使觀眾能清楚地聯想起黑暗的現實,也能明確地感受到“一個舊世界的毀滅”(劇中翔風的台詞)是不可避免的。...
袁雪芬 袁雪芬,中國越劇演員,工正旦。浙江省嵊縣杜山村人。1933年開始學藝。先後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她認真唱戲,潔身自勵,持齋茹素,不唱堂會,不屈服於社會上惡勢力的威逼利誘,保持了作為藝人的尊嚴。她主張戲曲應當對社會起有益的作用,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積極演出針砭時弊的劇目。她積極倡導越劇改革,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