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小說

表現主義小說

表現主義小說,是以表現主觀感受而著稱的。他們的口號是“表現精神,不是描寫現實”。竭力反對現實主義按照現實的本來面貌來描寫現實的原則,主張表現外部世界在人的內心世界的折光。奧尼爾說:“舊的自然主義,或者也可以說,現實主義已經不再適用了。”德國的表現主義者聲稱:“世界存在著,再去重複它就沒有意思了。”因此,他們主張向人的內心世界進行挖掘,即著意於表現主觀感受的精神,如對資本主義世界的恐懼感、災難感、孤獨感、無能為力感和無所歸屬感等等。代表作家有卡夫卡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表現主義小說
  • 作品出處:歐洲
源起,特徵,思想特徵,藝術特徵,闡述,代表,

源起

歐洲為中心的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從德國浪漫派起即已躁動於母腹之中。1857年法國波特萊爾的《惡之花》的問世意味著它的第一個象樣的產兒已經呱呱墜地。而1886年法國象徵主義宣言的發表,更標誌著它已成了“氣候”,開始以流派的形象和運動的形式起步了!此後的一百餘年來,西方文壇流派竟相崛起,花樣層出不窮;除象徵主義外,先後出現了表現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以及二次大戰後的荒誕派新小說派存在主義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等重要流派。文化領域的其他門類,尤其是美術音樂建築電影服飾及至家庭陳設等幾乎無不捲入,其步伐之齊,來勢之猛、變化之快,為世界文藝史上所罕見,可謂二十世紀文苑的一大奇觀。
表現主義小說代表作品表現主義小說代表作品
表現主義藝術的淵源,較遠的可以追溯到歐洲十七、十八世紀巴羅克的奇詭風格,較近可與十九世紀初的德國作家畢希納爾(1913—1937)的創作相聯繫。他的劇作《丹東之死》、尤其是《沃伊采克》打破以因果聯繫安排場面的原則,開了敘述體戲劇的先河;從局部手法講,易卜生的個別作品如《彼爾·金特》也具有表現主義特徵。
但從總體運動的規模看,在表現主義的準備階段,真正為表現主義這個“先鋒派打先鋒的當推美術界。本世紀開始的頭幾年,以法國畫家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在“後印象派”的基礎上進一步放肆地破壞傳統的繪畫法則:色彩的平塗和構圖的隨意性等,在正統的眼光下,它就象“野獸”一樣不馴。緊接著,1905年德國德勒斯登“橋社”的成立和1911年慕尼黑“藍騎士”派的出現,相繼拋出了綱領性的主張,並且已經集結了相當多的人數,而且有了理論上的中堅人物如康定斯基與沃林格爾;後者的《抽象與移情》(1908)和前者的《論藝術的精神》(1911)這兩部美學論著不僅為表現主義,而且為整個二十世紀的藝術奠定了理論基礎,故有“現代藝術啟示錄”之稱。
德彪西“撞開新世紀的大門”之後,被稱為本世紀兩位“音樂巨人”的奧地利作曲家勛伯格和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幾乎一起嶄露頭角:他們分別以自己的早期代表作《月神附體的丑角》(1912)和《春之祭》(1913)超越了音樂的大、小調概念,把音樂引入“無調性”的領域,從而為音樂的革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勛伯格的十二音系的開創影響更為深遠。至此,表現主義文藝進入了它的全盛時期。

特徵

思想特徵

第一,在表現主義嘈雜的聲響中,反抗是它的主音,這是它的最明顯的特徵。
第二,強調行動。這一特徵也被表現主義的另一個喉舌刊物《行動》標明了。 第三,強調大寫的“人”,提高人的尊嚴素質。在左翼表現主義的創作中,人是他們關注的中心主題之一。
表現主義小說充滿了誇張,怪異表現主義小說充滿了誇張,怪異
第四,強調“代溝”——父子(母女)衝突。
第五,異化意識。陌生感,孤獨感,負罪感,恐懼感。
第六,非暴力哲學

藝術特徵

第一,強烈的激情,多數表現主義者都把創作當作表達他們個人的反抗情緒的手段,或者說當作傾瀉內心情感的突破口。
第二,再造“世界圖像”。對於表現主義作家來說,創作就意味著把他的感情或激情轉化為幻象,這幻象便是作家“內在需要的外在表現”,或者說是作家內心體驗的外部投影。
第三,抽象的概括。
第四,非理性思維。非理性思維是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興起於西方的一股哲學思潮,它是對於人類有史以來,特別是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以來的理性原則(包括倫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的懷疑和否定。
第五,愛好怪誕。往往通過破壞客體的狀貌或協調感而取得一種滑稽的、諷刺性的藝術效果。
第六,追求神奇。
第七,“多聲部交響”。同一部作品,往往同時採用夢幻意識流象徵荒誕等手法。
第八,蒙太奇結構。當時電影業正在興起,電影的“蒙太奇”技巧令許多表現主義者為之吸引,他們很快在創作實踐中加以採用,並作為作品的結構原則。
第九,錯亂的時空意識。表現主義者為了使自己的主觀想像自由馳騁,也為了使自己的藝術贏得普遍性和恆久性,取消了時間的限界和空間的疆界,從而便利了創作中對人的“內宇宙”的開掘,並適應了哲學對文學的滲透。

闡述

表現主義小說的鼎盛時期約在1910——1920年之間,這時期文學界廣泛地捲入了進來,使表現主義運動形成波浪壯闊的浪潮。先後於1910年和1912年創辦的兩個刊物《狂飈》和《行動》為其兩大喉舌,它們起了號角作用。“表現主義”這個各稱就是由K.黑勒於1911年7月通過《狂飈》最先打出來的。這一年韋爾弗的詩集《世界之友》的出版,1912年索爾格的劇本《乞丐》的發表和同年卡夫卡的短篇小說《判決》、《變形記》的誕生標誌著表現主義的成熟。隨之宣傳表現主義藝術主張和美學綱領的理論家也相繼出現,如卡·埃德施密特、F.韋爾弗和K.品圖斯等都發表了一些有生氣的論文,對表現主義運動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卡夫卡的《變行記》卡夫卡的《變行記》
卡夫卡的主要小說在這期間幾乎均已問世,但它們的反響都在三、四十年代以後。其他兩位重要小說家德布林和韋爾弗,前者的代表作《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二十年代末才誕生,後者的代表性長篇小說《穆薩·達的四十天》直到1933年才問世(韋爾弗不僅是詩人戲劇家小說家,而且是表現主義運動的活動家)。因此,如果從文學史角度看,從作品的“後勁”及其深遠影響看,表現主義小說的成就可以說是最大的,因為象卡夫卡這樣的作家,他不僅是表現主義這一文學流派中的佼佼者,而且是本世紀整個兩方現代文學的主要奠基者之一。這樣,我們就不能忽視奧地利的兩位文學巨擘——羅伯特·穆西爾和赫爾曼·勃洛赫。他們都是在表現主義高潮時期度過了而立之年,而他們的主要作品卻都在三、四十年代才誕生,甚至在五十年代才出版。可是這兩位作家的創作無論就其對於哲學品性的追求,還是對於現代表現手法的運用來看,如果不與表現主義相聯繫,便不可能充分了解它們產生的背景。被有的西方評論家目為現代德語文學的“五大巨著”中,有兩部就出於這兩位作家之手,那便是穆西爾的三部曲《沒有個性的人》(1930—1942)和勃洛赫的代表作《維吉爾之死》(1945)。後者根本就是一部意識流小說,而意識流這一創作手段的興起,那是表現主義首先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引入文學的結果。正是從這一點著眼,有人把愛爾蘭小說家喬伊斯也歸入表現主義這一流派。這樣一來,則表現主義小說的規模和實力就更大了。何況,除了這些響亮的名字以外,還有一批表現主義或與表現主義有關的作家也值得一提,如:埃德施密特、愛因施坦、勃羅德(即卡夫卡的朋友)以及早期的萊昂哈德·弗蘭克、奧托·弗拉克、弗蘭茨·容格等,此外還有一些“兩棲作家”,如貝恩、施特恩海姆、席克勒、臘斯克一許勒爾、道伊卜勒、萊爾施等等。
以地域看,表現主義是一種國際性思潮,西歐東歐也被波及。如義大利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皮蘭德婁就是一位具有表現主義特徵的戲劇家,他的《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一劇贏來世界聲譽。表現主義在東歐的市場還要大,前面提及表現主義運動的領袖人物韋弗爾以及卡夫卡都是捷克人。在捷克(從地理上講,捷克屬於中歐,這裡襲用了地緣政治的老概念),恰佩克也是一位深受表現主義影響的作家,他的小說,特別是他的名劇《羅素姆萬能機器人》都有明顯的表現主義特徵,屬於現代世界名作之列。在美洲、尤其是美國,出現過好幾位公認的表現主義戲劇家:奧尼爾、考夫曼、萊斯等。奧尼爾的《瓊斯皇帝》、《大神布朗》、《毛猿》等都是有名的表現主義作品,並為中國讀者所熟悉。表現主義思潮在東方包括中國也引起反應。例如郭沫若曾經就說過,表現主義那種“支離滅裂”的思想在他當時“支離滅裂”的頭腦里找到“最適應的培養基”。事實上他的《女神》中的某些詩作如《天狗》、《站在地球邊上放號》等我認為都可看作典型的表現主義詩作。此外,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和曹禺的劇作《原野》都有明顯表現主義的痕跡。

代表

表現主義小說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德語文學中有過廣泛的影響,奧地利小說家弗蘭茨·卡夫卡(1883-1924)是成就最高的小說家。
卡夫卡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布拉格,其小說多表達世界的荒誕、人性的“異化”的主題,在西方現代文學的發展中具有開拓意義。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國》(1914)、《城堡》(1922)、《訴訟》(1919)以及《變形記》(1912)等。
《訴訟》是卡夫卡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小說以一個名為K的人物莫名其妙的被捕開始,到最後莫名其妙被殺害而結束,全文瀰漫著荒誕和夢幻般的氛圍。主要人物K本身就是一個異化了的現代人的代表,他的孤獨感、疏離感、充滿矛盾的思想和行動表明了他的“現代性”。中篇小說《變形記》是卡夫卡小說中揭露人性“異化”主題最深刻的作品。小說講述主人公在社會異化力量壓迫下蛻變成一隻巨大的甲蟲的故事。
《城堡》是卡夫卡三部長篇小說中的最後一部,始寫於1922年1月9日,即在他逝世的前兩年。《城堡》從整體講,作者採用的是幻想性的“表現法”,偌大的城堡始終矗立在近處的丘巒上,甚至能瞥見裡面有許多人在工作,但是誰也沒有進去過,不僅它的主人只聞其名,而從不“露崢嶸”,就是它的一個辦公室主任之類的官員如克拉姆,你要見他也難如登天。這種飄忽不定的霧中看花的情境賦予作品或城堡一種“哥德式”的神秘感和恐怖性,這正是作者要表達的那種與人的生存相敵對的,看不見的超驗力量的存在。
卡夫卡的小說通常深入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為代表整個統治體制的腐朽、人際關係的冷酷淡漠、小人物的悲慘命運。從哲學角度看,他的作品表現了現代世界的荒誕、無理性、不可認識以及個體生命的孤獨無靠、無所歸依。可以說,西方人充滿幻滅感的“現代意識”第一次在文學中得到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