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象徵,簡介,作家作品,表現主義,簡介,主要作家,意識流小說,簡介,詳細解說,代表作品,超現實,存在主義文學,簡介,作品,荒誕派戲劇,簡介,特徵,新小說派,簡介,作家,黑色幽默,簡介,藝術特徵,主要,魔幻現實,簡介,作家作品,未來主義,簡介,作家作品,達達主義,簡介,代表作家,垮掉一代,簡介,代表,
非理性
非理性主義在現代資產階級哲學和倫理學中流傳頗廣。如信仰主義者的非理性主義宣揚盲目的信仰;叔本華宣揚無意識的意志,斷言理性和科學不適用於道德範圍;尼采宣揚“權力意志”論,鼓吹非道德主義;柏格森宣揚直覺;存在主義宣揚存在不是客體而是主體,“存在先於本質”(薩特),否認道德規律的客觀性,等等。這些都是非理性主義的表現。
非理性主義哲學思潮強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種非理性因素 , 同時誇大理性的局限和缺陷 , 它否認理性具有認識世界的能力 , 同時指出存在本身就具有非理性和非邏輯的性質 。 非理性主義在本體論上否認世界是一個合乎理性的和諧的整體 , 把世界看作是一個無序的 、 偶然的 、不可理解、甚至荒誕的世界。它在認識論上片面強調內心體驗、直覺洞察。
象徵
簡介
象徵主義文學是起源於19世紀中葉的法國,並於20世紀初期擴及歐美各國的一個
文學流派,是象徵主義思潮在文學上的體現,也是
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核心分支,主要涵蓋詩歌和戲劇兩大領域,其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今此。西方主流學術界認為象徵主義文學的誕生是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的分水嶺。
19世紀80年代中期在法國正式打出旗號的象徵主義是對以孔德為代表的實證主義哲學和以左拉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文學的反撥。在象徵主義者看來,實證主義只知機械的論證實際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自然主義則側重遺傳和環境對人性形成的影響,這些都無法揭露藝術的本質。象徵主義者們主張發掘隱匿在自然界背後的理念世界,憑個人的敏感和想像力來創造超自然的藝術。
尼采、
弗洛伊德和
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徵主義的哲學基礎。
3、代表作家:法國瓦雷里、德國里爾克、美國龐德、愛爾蘭葉芝和英國T·S·艾略特。
作家作品
1、英國T·S·艾略特:《荒原》(1922)
2、法國詩人
瓦雷里:《
海濱墓園》(1926),思索人生的意義,禮讚永不停息的宇宙運動,抒發超越死亡意識後的歡欣。哲理的沉思與新奇、富有象徵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韻和諧優美,意境深遠。
3、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葉芝:《駛向拜占庭》,葉芝由於“表達了整個民族精神”而獲得了192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4、梅特林克:象徵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家,《青鳥》(1908,蒂蒂爾、彌蒂爾、白麗倫),青鳥象徵著幸福,主題是歌頌人們對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5、勃洛克:俄國“極端真誠的詩人”,《十二個》(長詩)
意象派(象徵主義的一個變種)
1、意象派詩歌的特點:清晰、精確、濃縮、具體,不宣洩感情,不宣講道理。重在表現詩人的直觀形象,但作者的直觀感受並不直接表露,而是通過意象來暗示。
2、代表人:美國的龐德,《捷運車站》(典型的意象詩)
隱逸派(象徵主義的另一個詩歌流派)
1、創始人:翁加雷蒂
2、代表作家(翁加雷蒂的兩位弟子):夸西莫多和蒙塔萊
表現主義
簡介
表現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20世紀初至30年代流行於歐美文學地一個重要的現代主義流派。起源於德國,它首先從繪畫開始,隨後波及文學。 表現主義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因此往往表現為對現實扭曲和抽象化的這個做法尤其用來表達恐懼的情感——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很少見。從這個定義上來說馬蒂斯·格呂內瓦爾德與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說是表現主義的,但是一般來說表現主義僅限於20世紀的作品。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現代重要藝術流派之一。20世紀初流行於德國、法國、
奧地利、北歐和俄羅斯的文學藝術流派。1901年法國畫家朱利安·奧古斯特·埃爾韋為表明自己繪畫有別於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詞。後德國畫家也在章法、技巧、線條、色彩等諸多
方面進行了大膽地“創新”,逐漸形成了派別。後來發展到音樂、電影、建築、詩歌、小說、戲劇等領域。
主要作家
1、在詩歌上:
奧地利的特拉克爾和韋爾弗(《世界之友》、《彼此》),德國的海姆、貝恩
2、在戲劇上:
美國的奧尼爾:《瓊斯皇》(1920),作者將表現主義藝術手法融於自己的創造,形成獨具特色的“奧尼爾派”表現主義劇作的典範作品。《毛猿》(1921),副標題是“古代和現代生活的八場喜劇”。主人公:揚克
瑞典的斯特林堡:《到大馬士革去》、《鬼魂奏鳴曲》
3、在小說上:
奧地利的卡夫卡:表現主義小說的代表。《城堡》(1915)、《
變形記》(1915)
意識流小說
簡介
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期(20年代)興起於西方,以表現人們的意識流動、展示恍惚迷離的心靈世界為主的小說。認為文學應表現人物的意識流動,尤其是表現潛意識的活動,人的意識流動遵循的是“心理時間”,而非物理時間。 它以象徵暗示、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等意識流的創作方法為主要特徵,在本世紀20—30年代英、美、法等國形成一個頗為壯觀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
“意識流”是西方現代文學藝術中,特別是小說和電影中廣為套用的寫作技巧。是現代派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興起於西方、在現代哲學特別是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小說類作品。意識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關的零散方法進行的,而是一種流,是以思想流、主觀生活之流、意識流的方法進行的。同時又認為人的意識是由理性的自覺的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所構成;還認為人的過去的意識會浮現出來與的意識交織在一起 ,這就會重新組織人的時間感,形成一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強調並發展了這種時間感,提出了心理時間的概念。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潛意識的存在,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他們的理論觀點,促進了文學藝術中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
詳細解說
1、內心獨白:意識流小說直接展示所思所感,展示心理的原生態,不加以條理化、邏輯化,作家退出小說,主觀干預較少,注重表現人物的意識活動本身。
2、採用自由聯想的方式,在某對象上稍許停留,任何外在的刺激都可以打斷從前的思維過程而展開新的思緒。
3、主觀性、隨意性強,常打破時空限制,跳躍性較大,從心理結構組織流程,而傳統小說多在時空的推移中展開情節。
4、內容和題材上,傳統小說往往全知全能,而在意識流小說中作家地位下降,讀者的參與性加強,不注意刻畫典型人物,憑藉人物的意識來寫人,情節淡化。
代表作品
1、愛爾蘭的喬伊斯:《都柏林人》、《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尤利西斯》
2、英國的沃爾夫:《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
3、法國的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
4、美國的福克納:“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
《喧譁與騷動》(1929),反映了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沒落。小說創造了複合意識流方法,使運用意識流手法去發掘人物的內心生活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度。著重表現昆丁的變態心理和班吉神經錯亂的潛意識活動。人物(長子昆丁、二子傑生、小兒子班吉、女兒凱蒂)
超現實
20年代興起於法國,它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1919達達派詩人:布勒東(創始人)、阿拉貢(《共產黨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反法西斯)、艾呂雅,發表了第一個《超現實主義宣言》 超現實主義是在法國開始的文學藝術流派,源於
達達主義,並且對於視覺藝術的影響力深遠。於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它的主要特徵,是以所謂“超現實”、“超理智”的夢境、幻覺等作為藝術創作的源泉,認為只有這種超越現實的“無意識”世界才能擺脫一切束縛,最真實地顯示客觀事實的真面目。超現實主義給傳統對藝術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響。也常被稱為超現實主義運動。或簡稱為超現實。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探究此派別的理論根據是受到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響,致力於發現人類的潛意識心理。因此主張放棄邏輯、有序的經驗記憶為基礎的現實形象,而呈現人的深層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融合。
存在主義文學
簡介
存在主義濫觴於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二戰後達到發展的頂峰。它是現代派文學中聲勢最大、風靡全球的一種文學潮流。 存在主義文學是二十世紀流行於歐美的一種文藝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義哲學在文學上的反映。存在主義作為一個文學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主要表現於戰後的法國文學中,從四十年代後期到五十年代,達到了高潮。存在主義的旗幟也飄到了歐美乃至東方一些國家的文學界。從20世紀60年代起,存在主義作家已經失勢。到了20世紀70年代,存在主義作為一支文學流派事實上已經不復存在。
存在主義思想家的觀點並不完全相同,有人說,世上有多少個存在主義哲學家,就有多少種存在主
義。法國的存在主義基本上分成兩大派別:一是以西蒙娜·魏爾和加布里埃爾·馬賽爾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義;二是以
讓·保羅·薩特、阿爾培·
加繆、德·博瓦爾為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從文學的社會影響上說,薩特(1905-1980)和加繆(1913-1960)最為重要,他們都是法國的文學家。尤其是薩特,他是存在主義理論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人的前景》、《辯證理性批判》等,奠定了這種文學的理論基礎。
作品
1、法國
加繆:《局外人》(1942)、《鼠疫》(1947,里厄醫生)
2、法國
薩特:《噁心》(小說)、《自由之路》(小說)、《牆》(短篇小說集)、《死無葬生之地》(戲劇)、《蒼蠅》(戲劇)、《禁閉》(戲劇,表明“他人就是地獄”)、《必恭必敬的妓女》(戲劇)、《存在與虛無》(哲學著作)、《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哲學著作)
3、法國波伏瓦:《女客》、《第二性》
4、梅勒:《一場美國夢》
荒誕派戲劇
簡介
荒誕派戲劇是本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爾後迅速風靡於歐美其他國家的一個反傳統戲劇流派。 荒誕派於1962年由英國著名戲劇理論家馬丁·艾思林寫的《荒誕派戲劇》而得名。
特徵
荒誕、抽象的主題,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支離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異的道具功能,使戲劇的直觀藝術特點發揮到極限。在內容上表現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誕不經;在藝術手法上則打破了傳統的戲劇結構,用不合邏輯的情節、性格破碎的人物、機械重複的戲劇運動和前言不達後語的枯燥語言來從總體上突現世界荒誕的根本主題。它沒有完整的情節,沒有戲劇衝突,舞台形象支離破碎,人物語言顛三倒四。它表現的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人與人的關係是無法溝通的。
法國尤奈斯庫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人,其獨幕話劇《禿頭歌女》的上演,標誌著荒誕派戲劇的誕生。
新小說派
簡介
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後成為二戰後法國和西方最重要的小說流派之一。又稱反小說派或拒絕派。
新小說派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最早興起於法國,風行於20世紀50、60年代,影響波及英、德、美、日、波蘭、捷克等國,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學現象。主要有4個代表作家:阿蘭·羅布-格里耶、娜塔莉·薩洛特、米歇爾·布陶和克洛德·西蒙。法國文學界出現的一支新的小說創作流派。以阿蘭·羅布-格里耶(1922~ 2008)、
娜塔麗·薩洛特(1902~1999 )、米歇爾·布陶(1926~ )、克洛德·西蒙(1913~ 2005)、馬格麗特·杜拉斯(1914~ 1996) 等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開宣稱與19世紀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決裂,探索新的小說表現手法和語言,描繪出事物的"真實"面貌,刻畫出一個前人所未發現的客觀存在的內心世界。法國文學評論家稱他們為"新小說派"或"反傳統小說派"。這一派在50年代剛出現時不為人所理解,被認為是"古怪"、"荒誕"、"好像發精神病"。但到了60年代,新小說派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流派。這一派的小說和理論,在西歐、美國和日本曾流行一時,並且影響遍及波蘭、捷克等東歐、中南歐國家。
作家
1、法國薩洛特:第一個寫新小說
2、法國西蒙:“新小說派之父”,《風》(198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佛蘭德公路》
3、法國羅布—格里耶:《窺視者》:獲法國1955年的“評論家獎”,《橡皮》(1953,杜邦、格里納達端、瓦拉斯,寫政治謀殺案)
黑色幽默
簡介
“黑色幽默”是60年代風行美國的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由美國作家弗里德曼編的一個《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黑色幽默”是一種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悲劇的內容的文學方法。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觀現實,“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個性對這種現實所採取得嘲諷態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為了一種展現絕望的幽默。西方評論家把它稱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
藝術特徵
一種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的混雜,表現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惑、自我掙扎的徒勞,是其中心內容。面對這一切,人們發出玩世不恭的笑聲,用幽默的人生態度拉開與現實的距離,以維護飽受摧殘的人的尊嚴,即所謂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趨於分裂,成為帶有悲喜劇雙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們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者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法:通過暗示、烘托、對比、象徵形式表現撲朔迷離的情節。打破理性化的時間順序,加速節奏的跳躍,情節缺乏邏輯聯繫,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筆法富有反諷意味,語言經常打破一般語法規則和固有的詞語搭配習慣。
具有寓意性。
美國海勒,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幟。還有馮納古特、品欽、巴思、巴塞爾姆、法國維昂。
主要
1、美國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
2、馮納古特:代表作《第五號屠場》、《貓的搖籃》(1963,博克儂、麥克凱布)
3、品欽:《萬有引力之虹》
魔幻現實
簡介
魔幻現實主義指的是20世紀中期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的一個流派。發端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至60年代後成為拉美小說創作的主流。它的興起被稱為“拉美文學的爆炸”。代表人物有瓜地馬拉的阿斯圖里亞斯、古巴的卡彭鐵爾、墨西哥的魯爾弗和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 魔幻現實主義是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達生活現實的一種創作方法。魔幻是途徑,表現生活現實是目的。用魔幻的東西將現實隱去,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相混合、主客觀事物的空間失去界限的世界。藝術上則在現實描繪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蹟、幻覺、夢境甚至鬼魂形象出現於小說情節中,時序關係常被打亂,敘述富於跳躍性,有時場面帶有象徵色彩,顯示出鮮明的地獄和民族特點。它堪稱是“移植”和“尋根”相結合的成功範例。它既是對現實的深刻開掘,又是對歷史的嚴肅反思;既有對本大陸傳統文化的尋本探源,又有對歐美現代主義的廣泛吸收。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現實主義”這一術語的人是委內瑞拉作家:彼特里。
真正成熟的標誌是墨西哥作家魯爾福的中篇小說《佩德羅·帕拉莫》。
本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魔幻現實主義形成熱潮,以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誌。
作家作品
1、墨西哥魯爾福:《佩德羅·帕拉莫》(1955)
未來主義
簡介
現代西方的一種文藝思潮和流派,20世紀初興起於義大利,創始人義大利的馬利奈蒂1909在法國《費加羅報》上發表的《未來主義宣言》宣告誕生,次年又發表《未來主義文學宣言》進一步宣布其主張。認為20世紀的飛速發展,使世界根本改觀,機器與技術、速度與競爭成為時代主要特徵,未來主義應具有現代感覺,歌頌進取性的運動和機器文明,讚美速度的美和力量。認為既往的文化都已腐朽,無法適應當今的時代,提出摒棄全部文化遺產,不滿現存秩序。 文學藝術的主題上:調動一切藝術手段,集中表現運動中的物和人,通過動態來讚美運動感、力感和立體風格。 藝術形式上:未來主義者主張徹底摒棄傳統手法。
作家作品
1、俄國馬雅可夫斯基的長詩:《穿褲子的雲》
2、法國阿波里奈爾:首個“樓梯式”的詩歌形式。
達達主義
簡介
現代西方文藝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產生於瑞士,1915年來自羅馬尼亞的法國詩人斯當·查拉為首的藝術小集體,在蘇黎世的咖啡館裡以隨手翻到的詞語“達達”命名,即是指純粹出於偶然,沒有任何意義,什麼也不是。 對文化傳統、現實生活、藝術規律採取極端反叛的態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青年一代中的一部分人的苦悶心理和尋找出路的狀態。
代表作家
代表作家:布雷東、蘇波等。
垮掉一代
簡介
二戰後風行於美國的文學流派,作家多為男女青年,他們以性格粗獷豪放。落拓不羈著稱。用同性戀、爵士樂、吸毒酗酒等來逃避現實並向體面的社會和美國傳統價值觀念挑戰,提出“沉淪就是解放”和縱慾享樂合法的結論,他們用怪僻的內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淪的所謂“脫俗”態度來表示對體面社會的不滿,來對社會進行病態的反抗。
代表
1、傑克·凱魯阿克:《小城鎮與大都會》
2、金斯堡:《嚎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