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書法》是侯煒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草書法
- 作者:侯煒
- 分類:中國書畫>書法
- 尺寸:18×51cm
《行草書法》是侯煒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
草書體,是漢字書法中的一種手寫字型風格,因字跡潦草而得名,種類分為章草、今草、狂草、行草。內容簡介 草書,是中國書法五大書體之一。五大書體,即篆書體、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行書體。草書產生於漢代,是在古隸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遠在楷書之前就已經產生、發展和形成的一種書體,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草...
王獻之(344—386),晉代書法家,字子敬,漢族,東晉琅琊臨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官至中書令,人稱“大令。善正、行、草書幼學父書,次習張芝,後改...
行書,是一種書法統稱,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以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張旭《肚痛》等帖和懷素《自敘帖》,都是現存的珍品。發展 從草書的發展來看:草書發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早期草書是跟隸書平行的書體,一般稱為...
若說他的楷書是繼承多於創造,那么他的草書則是書法上了不起的創新與發展了。如此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可謂驚世駭俗。韓愈說:“旭善草書,不治他技故旭之書,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張旭的草書看起來很顛狂,但章法卻是相當規範的,他是在張芝、王羲之行草的...
《漁父篇》曾入藏張學良《定遠齋》,是明代書法大家王寵所寫的行草書法。王寵多是以楷書傳世作品為多,只在晚年才以行草書的面貌出現,即以行草書寫出的作品並不多見。行草書《漁父篇》卷,是其行草書代表作。全篇110行,1100餘字,尾如一筆渾成,此篇《漁父篇》結體平穩,俯仰欹側變化不大,可以窺見其師承王...
清朝鄧石如創作的書法作品 《鄧石如行草詩軸》是清朝鄧石如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 [1] 中文名 鄧石如行草詩軸 [1] 作者 鄧石如 創作年代 清代 材質 紙本 書法類型 行草 規格 縱172.8cm,橫100.3cm 百尺偕攀豁遠眸,遙山環碧暮雲流。紅黃零亂江城樹,煙火淒迷海國秋。汀起征鴻船泊岸,畫開寒月客登樓。四圍水木真...
任何一種書體都有這種草化的結晶,如篆草,章草,今草, 行草,狂草,從狹義而言,是“解散隸法,用以赴急”的結果。書法家故事之——懷素種芭蕉學書 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和尚的草書寫得很好。他從小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練字,從不氣餒(něi)。懷素少年時家境貧寒,被家人送到寺廟裡當和尚混碗飯吃。可是生性...
單國強先生曾說王鐸行草書法“較為迅疾,又收得住筆;點畫粗細頓挫,時見拗勁折鋒;結體有所錯落,亦多欹側之字。整體風格於流美中見生拙,沉穩中見硬倔,呈更多自身特色”,從這件作品中,我們是可以體會以上評論的。王鐸書法 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好古博學,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其以書法獨具特色,世稱“...
行草書法 《行草書法》是侯煒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作品賞析 扇面 水墨金箋 作者簡介 侯煒,清,字景元,號石琴,江蘇無錫人,同治六年(1867)年舉人,候選教諭,善詩書,琴畫。
入清官至大學士,擢禮部尚書。鐸博學好古,工詩文。畫山水宗荊、並、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別。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鐘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擬山園法帖》《漁舟蕭閒圖》。
出生於名醫書香之家,幼承庭訓,早習篆刻,就讀於慈谿錦堂學校,畢業於浙東第四師範學校。曾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有《印學史》、《沙孟海書法集》、《沙孟海真行草書集》等。是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之一。
康有為作為近代維新派領袖、保皇會首領,他主要的精力是在維新、保皇上,其治學也多為其“托古改制”的思想尋找註腳,對書法理論的研究以及購碑、創作均可謂政事之餘。雖然他的政治理想皆以失敗告終,卻以“餘事”為我們留下了一段閃光的歷史和一些特色鮮明的書法作品。我們這裡欣賞到的這件行草詩軸(見圖)系康有為...
在中國書法史上,明代雖然沒有出現像秦漢、魏晉和隋唐那樣的高峰,但明代的書法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而且,在眾多的書法家中,大多以妍美、秀麗、飄逸見長,如董其昌、文徵明、唐寅等。而倪元璐在這些書家中則顯得比較獨特——他的書法是以雄渾、蒼涼見長的。下面就以故宮博物院所藏他的一件名作—口《舞鶴賦...
行草·李白《春夜宴桃李園亭》行草·李白《春夜宴桃李園亭》是安徽省圖書館2010年11月收藏的書法、行草。責任者 許雲瑞 主題 書法,行草 來源 安徽書畫院·黃山風中國畫作品選 版本 安徽省圖書館 2010年11月 館藏信息 安徽省圖書館 創建時間 附註 描述 格式 TIF JPG ...
《行草西苑紀勝詩卷》是明朝夏言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作品簡介 款識:嘉靖甲午(1534)六月八日桂洲言書於南宮贊治堂之來玉亭。印文:嘉忠堂、少保尚書兼學士、桂州書院 作者簡介 夏言(1482-1548),字公謹,江西貴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諡文愍。工書,明王世貞《藝苑卮言...
《標準草書》是1983年10月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于右任。中國書法的術語,近代著名書法大家、書聖、草書宗師于右任先生所創的一種書體,他認為歷史上有三大草書,即章草、今草、狂草,于右任根據易認、易寫、準確、美麗的原則,創造了標準草書,後被稱為第四種草書。內容簡介 《標準草書》中草書的起源,或...
“丙寅”為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作者時年54歲,屬其中年時期書法作品。作品賞析 此冊書法運筆精熟,雖為臨帖之作,但無澀滯之感,可見書家對摹寫對象極為熟悉。鐵保書法長於摹古,尤其對王氏一門書法精研不輟,時人謂其“臨池之工,天下莫及”,由此亦可想見其書法特色。作者簡介 鐵保(1752-1864)滿洲正...
《行草書法字典》字頭偏旁部首以繁體為主,為方便查閱,部分字頭註明繁體字,較為常見的繁體不再一一註明。《行草書法字典》收錄字型,為歷代傳世章草書體字跡,為保存字跡原貌,一般不做修飾處理。出於對版面齊整的追求,各字型均做適當縮放調整,難免有不盡人意之處。此書收錄漢字三千餘,歷代章草字型三萬餘n章草是...
《毛筆行草書法字帖:馮大彪行草《三字經》《弟子規》》是2011年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是以馮大彪的行草作品來製作的字帖。內容簡介 《毛筆行草書法字帖:馮大彪行草〈三字經〉〈弟子規〉》曾於一九九二年在中國發展出版社初版,為三十二開本。這次再版,是馮先生近期重新一氣呵成的新帖,字型風格比二十年前的更...
《王寵行草》結體平穩,俯仰欹側變化不大,可以窺見其師承王獻之、虞世南的軌跡。此帖既有魏晉時期王氏父子風華俊麗、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時期虞世南的氣秀色潤、外柔內剛之氣。從用筆方面來看,其行草氣息平和,乾淨利落,一絲不苟,筆勢凝重、洗鍊,筆劃之間很少有連筆牽絲,字字獨立,互不相連。綜觀此書作,...
《垂喻帖》是宋代吳說創作的行草書法作品。書法內容 吳說尺牘《垂喻帖》以行草體書寫,是吳說與官府往來的信札。全幅用筆使轉輕盈,字型圓活靈動:如豎直的筆畫多稍作微曲,少作方角的轉折等,正呈現典型的王字(王羲之、王獻之)風範。而尖筆銳鋒,更為通幅增加不少娟秀之氣。吳說行草書的成就,雖然比不上...
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他的墨跡傳世較多,不少法帖、尺牘、題詞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其書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把王鐸列為...
書法術語 行書萌芽於兩漢,至魏晉成熟。東晉產生了具有高度藝術典範性的行書風格,代表人物是“二王”,其風格延續至初唐。唐中期至宋代,出現顏真卿行書新風,代表人物有宋代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晉唐書風代表人物有趙孟頫、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明後期和清朝出現了一群體有個性化的(“尚勢”書風)行草書法家...
2008年夏天黃東雷書法興趣和探索書藝的目標轉向了行草及狂草。毛體書法家全國評選活動是黃東雷書法由行草風格向狂草風格演變的標誌。字型較細,點畫如遊絲,但骨力內涵,飄逸雄勁。黃東雷書法的代表作是《狂草22米》毛體書法長卷。長卷作品的突出特點在與狂草,也稱“大草”,寫時龍飛鳳舞,瀟灑自如,給人強烈的震撼...
行草有“草行”之說,書體中帶有許多楷法,即近於草書的行書。筆法比較流動,清朝劉熙載《書概》云:行書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書而縱於真,“草行”近於草書而斂於草。唐朝張懷瓘《書議》云: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故有此別論。鄭板橋善六分半書,是書法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