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進程
許多行為公共經濟學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到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亞當·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論》當中,就列舉了一些可以論證他以經濟學觀察個人行為的一些心理學原則。這本書中的許多觀點和認識發展成為現代行為公共經濟學家的重要依據。“當人們從一個更好的環境跌落至更差的環境時,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會比人們從較差環境轉移至更好環境享受到的快樂程度要高”這便是“
損失厭惡”。邊沁的
效用理論形成了
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他寫了許多關於效用的心理學原理的論文,其中一些從效用的心理學影響因素出發的研究才被人關注。埃奇沃斯(F.Edgeworth)的數學心理學介紹了他著名的“盒子”圖,討論了兩人談判結果。他所得出的社會效用模型表明,一個人的效用會被另外一個人的支付所影響。
學術界對行為公共經濟學的出現給予了支持,首先是經濟學家運用預期
效用和貼現效用模型來描述在不確定環境下的決策制定。大約在1960年左右,認知心理學開始藉助一些科學設備獲知關於腦部的信息而成為一門顯學。這時期出現的一些研究集中在新古典主義概念中的
效用最大化和行為主義的認知方面。與此同時,一些心理學家如W. Ed-wards、D.Luce、A. Tversky和D.Kahneman等人也將經濟學模型和心理學模型進行對比研究。最具有貢獻意義的研究是,Tversky&Kahneman(1974)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論文闡述,啟發式的捷徑判斷偏離了根據統計學原理推斷的可能性。而在隨後其1979年在《經濟計量學報》( Econo-metrica)上發表的論文則以心理學原則為基礎,提出了“決策制定是存在風險的”,並且作為一個公理替代了預期
效用。
具有里程碑的事件發生在1986年,在芝加哥大學召開的經濟學研究會議上,會議論文多數都運用了心理學的方法和理論來解決經濟學問題。10年後,《經濟學季刊》上發表了一個關於行為經濟學的專刊。早期的行為公共經濟學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些研究主線:(1)識別規範假設或模型。經濟學家經常用如貝葉斯更新,預期
效用和貼現效用。(2)識別異常。即揭示假設或模型的差異,仔細的排除替代的解釋,如混同或
交易成本問題。(3)使用思考創建替代的理論和概括現有的模型。(4)使用行為假設從第三步獲取提示,並且進行檢驗,進一步構建公共行為的經濟學模型。
研究方法與基本工具
實驗方法在行為公共經濟學發展的初期階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對於傳統標準方法而言,實驗控制更有利於對行為方式的解釋。例如,“最後通牒”討價還價實驗中,匿名的實驗參與者經常會放棄大量的貨幣獎勵並且最終一無所獲( Camerer&Thaler,1995)。在類似的一些實驗研究中,當我們討論諸如法律案例、高費用的離婚進程、勞動糾紛時,就很難判定對提供物的拒絕到底是
重複博弈中聲譽建立、
代理問題、還是對非公平對待的一種抗議的表達。在一些實驗中,很好的檢驗了個體的判斷失誤,從而避免心理學實驗影響價格和
市場供給數量。實驗室對這些研究來說很有效,因為個體的和市場水平的數據可以被大量的觀測到( Camerer,1987;Ganguly,Kagel&Moser,2000).
儘管行為公共經濟學家一開始比較依賴實驗方法,但是很大程度上,還是與實驗經濟學存在較大差異(I_oewenstein,1999)。行為公共經濟學家更多的認為他們的研究基礎不在於方法的選擇。因為行為公共經濟學雖然使用一些研究工具和方法,但是不局限於此,更多的是運用心理學的視角來討論一些公共經濟學的問題。行為公共經濟學家會比較關注人口統計因素、自我報告、反應時間和其他的認知測量。並且對實驗的環境控制也非常關注,因為在行為公共經濟學研究者的眼中,環境的變化會對決策的制定過程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Goldstein&We-ber,1995; Loewenstein,2001).
總而言之,行為公共經濟學家聚焦於將心理學現實主義和經濟學運用在公共問題研究過程之中,通過在實驗室之外的實證研究和拓寬實驗室研究中的方法來提升研究成效。隨著行為經濟學研究的發展,行為公共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更多的超越了實驗研究的領域,開始更為廣泛地運用經濟學的常用研究方法與工具。如運用現場數據、現場實驗、計算機仿真、腦部掃描技術等。
研究範疇
福利政策分析
福利政策分析主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1)公共政策究竟怎樣影響著每個人的福利;(2)個人福利如何整合成社會整體福利。
新古典經濟學對福利政策的分析認為,通過檢驗可供選擇的替代方案,個人的偏好排序較好界定,可用做福利評價的基礎,即每一個體擁有一貫的偏好;每個人的偏好排序是一系列關於生命條件的消費路徑;在一定的時間和自然情景下,生命周期內的消費個體的排序被限制;個體總是會從可行方案之中選擇最為喜愛的替代方案(Bernheim&Rangel,2005).
假設將福利標準看作是基於機會而不是分配,就避免了將福利測評的方法簡單化,利用那些沒有經過檢測的假設進行系統的行為觀察。Gul&Pesendorfer(2001)認為如果將偏好定義為分配和選擇集的話,就可以對一定範圍的迷惑行為進行觀察。選擇那些吸引人的方案,如果可能損害人類共同利益,那么人們會傾向較小的選擇集。涉及到社會偏好,人們渴望遵循群體標準,厭惡不平等。行為經濟學家認為偏好不僅是個人的消費約束,而且還應考慮社會產出、其他人的消費約束等方面。
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個人偏好及其消費路徑是不會改變的嗎?行為異同因素使得這一假設不成立。顯而易見,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存在與先前承諾不一致的矛盾。一個標準的戰略模型需要賦予個體在不同的時間點擁有不同的生命周期行為偏好(O’Donoghue&Rabin,2001)。而一個人的生命周期偏好也會隨著自然狀態的變化而變化。
顯示性偏好理論認為人們會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因為不存在什麼客觀的方法對自我興趣行為進行評價,就很難說明個人行為是否與其自身興趣相反(Gul&Pesendorfer,2004)。選擇和偏好不一致情形的存在,是因為個人選擇可能很明顯違背他個人的興趣。考慮特定的情景,公共政策對福利的影響也會受到
顯示性偏好假設放鬆的影響。行為公共經濟學支持政府為實現財產權、糾正
市場失靈或實現資源再配置而干預自由市場,也同意運用縮減規模、降低失誤率等一些新的方法改善福利。
成癮行為政策
成癮物質的消費帶來了一些重要的社會問題,影響著社會經濟階層、公民甚至是國家。雖然有許多調節成癮物質
消費行為的政策,如,徵稅、對康復
項目進行
補貼、司法補償、刑事處罰、產品禁令,但也是鞭長莫及。新古典主義的
理性成癮理論認為,糾正二度抽菸、防止信息失真等成癮物質
市場失靈的情況下,
政府干預是有效的。在Bernheim&Ran-gel( 2004)提出的成癮模型中,政策干預在失誤頻數、失誤後果等能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是合理的。
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神經科學理論對成癮的研究都是基於“快樂原則”。研究認為,人們開始使用藥物來達到某種快樂,而不管這種藥物是否會使他們產生依賴性而變得墮落。這些享樂的特性容易被併入到標準的消費者選擇模型中。過去的十幾年,一些新的科學研究開始出現,主要考慮成癮的自然屬性。發現成癮並不能簡單地歸為具有快樂效應的物質帶來的享樂主義。成癮物質在某種程度上干擾了神經系統學習的機能,導致一些特別的學習過程發生錯誤。Bernheim&Rangel(2004)的成癮分析說明人們在既定
偏好下做出最佳化選擇,最佳化選擇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引發系統性誤差的事件,可能性會隨著
替代品的使用而變化。經過致癮物質的反覆刺激,用藥者具有驚人的前瞻性和複雜性,大腦會因過去用藥的體驗而高估下一次用藥帶來的快感。
成癮是大腦中的變化,而不是簡單的身體依賴,它會導致控制能力減弱,使人們產生更多的渴望和衝動。隨著對成癮生物越來越多的了解,科學家們在禁毒政策制定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神經科學的發展在更大的程度上將幫助公共醫療機構針對具體成癮行為確定具體的治療方法。通過採用合理的量刑方案和定製的康複方案,法律界人士可以制定禁毒的公共政策和法案,這種方法有更強的實用性,同時也降低了監禁成本(Eagleman&Correro,2010)。
巴西和加拿大要求每包煙的包裝上要顯示諸如肺部疾病、新生兒發病率等吸菸有害的標識。但由於吸菸有害健康眾所周知,這條政策在信息傳遞和
預算約束方面沒有預期的成效。然而,成癮理論利用一條充分強大的反暗示來降低政策的失誤率。這種反暗示引發思維過程引導消費者抵抗欲望,當反暗示起作用時,公共政策通過介入認知過程來影響行為。
多數成癮行為理論認為干預政策是合理的,因為干預能在保證自主選擇的情況下,為自我約束提供更多的機會,干預政策對自主選擇權遭到侵犯的人有益。限制致癮藥物的銷售時間、地點、環境有利於消費者的自我約束。設計完善的政策,原則上也能夠更有效地實現自我約束。事實上,禁菸和禁毒等公共教育運動已經取得一定成效。成癮理論強調有限信息化政策,認為人們的學識水平並不會影響其選擇的理性。即使成癮者擁有豐富的學識,也不一定能夠做出理性的選擇。濫用藥物不僅會影響首次用藥的體驗,而且會影響神經機制從而改變對理性謹慎決策的態度。
儲蓄行為政策
過去的幾十年,許多已開發國家
儲蓄率明顯下滑。較低的
儲蓄率產生了對
過度投資、
金融安全、個人家庭開支等問題的廣泛關注。公共經濟學家需要掌握金融決策的相關理論,用來解釋觀察到的行為並對行為進行有效的預測,對規範性的問題提供清晰的回答。
儲蓄行為與預期生命周期假設保持一致。例如,當工作生命周期階段面臨結束時,人們會儲蓄財富,諸如
退休金和社會保障,用以支付退休後的消費。許多研究發現在人們快退休的時候,因為預期未來可能的收入會下降,因此其
消費水平也顯著地降低了。這種
消費水平的降低很大程度與個人財富積累相關聯,那些積累較少的人消費水平降低得更多。
許多人在生命周期規劃方面沒有準備,同時也缺乏必要的幫助。人們低估了混合利息的威力,也不太理解金融工具。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方面對自我控制過程的相關文獻研究發現,那些行為動態不穩定的人希望能在指導下通過使用承諾機制練習實現自我控制。
Imrohoroglu&Joindes (2003)、Diamond&Koszegl(2003)研究指出,很多員工的退休金太少,在不存在資本市場畸形的情況下也可能出現違背
帕累托改進的政策干預。如在生命周期的某個時期,通過實施強制性
儲蓄政策來增加個人
福利水平。
儲蓄補貼是稅惠儲蓄方案的基本套用,如美國的401k計畫和個人退休金賬戶。在高額稅收的環境下,提供儲蓄的小額補貼有利於改善福利(O’Donoghue & Rabin, 2006; Krusell, Kuruscu &Smith,2000,2002)。對於那些自我控制存在問題的個體而言,因為其儲蓄太少,補貼能夠給其福利帶來一級改善,而對那些沒有自我控制問題的個體則可帶來二級改善。通過調節
循環信貸額度的分配,並授予信用上限控制信貸可獲量,能夠提高與自我控制有關的福利。而中央政府
財政政策的周期性調控,則能夠有效地限制人們的借貸和儲蓄水平(Rodden&Wibbels,2010).
公共物品供給政策
從環境保護到學校財政,從戰爭、
貧困問題到基礎財政,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研究包括了大量的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物品供給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群體怎樣很好地克服
搭便車行為,並保證提供恰當的資金水平。關於公共物品供給的多項實驗研究發現,當人們面臨公共物品供給的兩難困境時,如果存在反社會行為的懲罰機制設計,則能夠增加合作的水平。Nikiforakis( 2010)的研究發現,當存在反懲罰機會時,人們不太願意懲罰
搭便車行為。當不存在懲罰時,
搭便車行為大行其道,成員間合作關係破裂,團隊成員獲得較少的收益。
Andreoni(1989,1990)提出了一個關於
公共物品提供的“熱心腸”模型,幾乎顛覆了傳統的標準模型。他認為“熱心腸”機制表現為:當人們做出遵循或是超越道德標準的行為時,會經歷一些正面的情緒(如驕傲),而當他們在某些道德行為標準失范時,會經歷負面情緒(如罪惡感)。人們會考慮周圍的人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某些推斷--是否慷慨或具有公共精神,這會提高他們貢獻的意願(Shang&Croson,2005)。當考慮未來群體的合作時,人們會因為標準規範的互惠而對群體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而當群體成員因為明顯的或是非明顯的威脅相互受到傷害時,貢獻將會上升。
公共物品及其
外部性在公共政策問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公共經濟學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建立和測試更為合適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型,用他們來解釋公共財政、政治經濟學和機制設計等方面的基礎問題。考慮到心理和思維過程,包括研究同情、懲罰和合作的神經學基礎( Rilling et a1.,2002,2004),如果給予互惠、社會標準、社會情緒、社會信號和諸如此類問題更多的關注,這樣的分析框架就尤為重要。不能忽略了慈善組織對個體行為的作用。慈善機構在基金募集活動中利用社會信號,並有意識地散布信息(Andreoni&Petrie,2004)。實際上,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慈善機構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個體的捐贈行為。慈善機構的活動同時受到政府政策和其他非營利制度的影響,如政府會通過
補貼慈善機構以減少其募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