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攝影

血管攝影,或稱動脈攝影血管造影,是一種醫學影像技術,用x光照射人體內部,觀察血管分布的情形,包括動脈靜脈或心房室。 葡萄牙籍醫師兼神經學家Egas Moniz(1949年諾貝爾獎的得主)在1927年發展出利用顯影劑執行腦部的血管攝影,診斷出一些神經疾病,例如腫瘤以及動靜脈畸形,他被認為是這個領域的先趨者之一。隨著Seldinger技術於1953年的發明,不再需要將銳利的導入裝置留在血管腔內,使得它更加地安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管攝影
  • 領域:光學,醫學
簡介,醫學影像,另見,

簡介

血管攝影,或稱動脈攝影血管造影,是一種醫學影像技術,用x光照射人體內部,觀察血管分布的情形,包括動脈靜脈或心房室。 葡萄牙籍醫師兼神經學家Egas Moniz(1949年諾貝爾獎的得主)在1927年發展出利用顯影劑執行腦部的血管攝影,診斷出一些神經疾病,例如腫瘤以及動靜脈畸形,他被認為是這個領域的先趨者之一。隨著Seldinger技術於1953年的發明,不再需要將銳利的導入裝置留在血管腔內,使得它更加地安全。
血管攝影需要將導管插入周邊動脈中,例如股動脈。由於血液和周邊的組織有相同的阻射率(Radiodensity),需要加入會吸收x光的顯影劑,使得血管可以輕易地被看見,在心血管的結構中,有顯影劑的話,在血管攝影的影像中看起來是一個通道狀的陰影,血管組織和心房室本身幾乎是看不見的。
其影像可以是靜止的──用來檢視特定區域;也可以是動態的──以每秒三十張的動態呈現,同時也可以觀察血液流經血管的速度。
最常用的血管攝影是用來檢視冠狀動脈的血液,用一個長、薄且有彈性的導管注入顯影劑至想看的位置,導管是先謹慎地穿過臂動脈或是鼠蹊動脈,進一步再進入動脈系統,最後進入兩大冠狀動脈的其中之一,影像中短暫的顯影劑分布可以檢視動脈管的大小。在動脈壁上有無顯現動脈壁硬化或是動脈脂肪硬化並不容易確定,可以參考。
血管攝影也常用來做一些視網膜血管有病變的人,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或是肌肉退化的病人,看他們的血管有否狹窄。

醫學影像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是一種逆問題的推論演算,即成因(活體組織的特性)是經由結果(觀測影像信號)反推而來。
作為一門科學,醫學影像屬於生物影像,並包含影像診斷學、放射學、內視鏡、醫療用熱影像技術、醫學攝影和顯微鏡。另外,包括腦波圖和腦磁造影等技術,雖然重點在於測量和記錄,沒有影像呈顯,但因所產生的數據俱有定位特性(即含有位置信息),可被看作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醫學影像。
臨床套用方面,又稱為醫學成像,或影像醫學,有些醫院會設有影像醫學中心、影像醫學部或影像醫學科,設定相關的儀器設備,並編制有專門的護理師、放射技師以及醫師,負責儀器設備的操作、影像的解釋與診斷(在台灣須由醫師負責),這與放射科負責放射治療有所不同。
醫學醫學工程、醫學物理與生醫資訊學方面,醫學影像通常是指研究影像構成、擷取儲存的技術、以及儀器設備的研究開發的科學。而研究如何判讀、解釋與診斷醫學影像的是屬於放射醫學科,或其他醫學領域(如神經系統學科、心血管病學科...)的輔助科學。

另見

  • 冠狀動脈導管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