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病

似蚓蛔線蟲簡稱蛔蟲,是人體內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成蟲寄生於小腸,可引起蛔蟲病。此外,犬弓首線蟲(簡稱犬蛔蟲)是犬類常見的腸道寄生蟲,其幼蟲能在人體內移行,引起內臟幼蟲移行症。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ascariasis
  • 就診科室:感染科、兒科、普外科
  • 多發群體:學齡兒童
  • 常見病因:因攝入感染性蛔蟲卵所致
  • 常見症狀:食慾異常,臍周疼痛,大便檢查有蟲卵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本病因攝入感染性回蟲卵所致,蟲卵在十二指腸孵化,產出的幼蟲鑽入小腸壁,然後經血循環移行至心和肺,由肺沿支氣管上行至口咽部被吞下回到小腸,在小腸發育為成蟲。約在2個月內完成生活史,成蟲的壽命6~12個月。

臨床表現

因蟲體的寄生部位和發育階段不同而異。
1.蛔蚴移行症
蛔蚴在寄生宿主體內移行時引起發熱、全身不適、蕁麻疹等。抵達肺臟後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帶血絲等症狀,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難和發紺。肺部X射線檢查可見遷徙性浸潤性陰影,臨床上稱為過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綜合徵。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約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
2.腸蛔蟲症
常見症狀有臍周疼痛、食欲不振、善飢、腹瀉、便秘、蕁麻疹等,兒童有流涎、磨牙、煩躁不安等,重者出現營養不良。一旦寄生環境發生變化如高熱時,蛔蟲可在腸腔內扭結成團,阻塞腸腔而形成蛔蟲性腸梗阻,患者出現劇烈的陣發性腹部絞痛,以臍部為甚,伴有噁心、嘔吐,並可吐出蛔蟲,腹部可觸及能移動的臘腸樣腫物。有時蛔蟲性腸梗阻可發展成絞窄性腸梗阻、腸扭轉或套疊,必須及時手術治療。蛔蟲也可穿過腸壁,引起腸穿孔及腹膜炎,若不及時手術可致死亡。
3.異位蛔蟲症
蛔蟲有鑽孔的習性,腸道寄生環境改變時可離開腸道進入其他帶孔的臟器,引起異位蛔蟲症,常見以下幾種:①膽道蛔蟲症,以兒童及青壯年為多,女性較常見。誘因有高熱、腹瀉、妊娠、分娩等。妊娠時胃酸減少,膨大的子宮迫使腸道移位,分娩時強烈的宮縮誘發腸蠕動增加,均可促使蛔蟲向膽管逆行。此病發病驟然,右上腹偏中有劇烈陣發性絞痛,鑽鑿樣感,患者輾轉不安、噁心、嘔吐,可吐出蛔蟲。發作間期無疼痛或僅感輕微疼痛。若蛔蟲鑽入肝臟可引起蛔蟲性肝膿腫,必須及早手術治療。②胰管蛔蟲症,多並發於膽道蛔蟲症,臨床徵象似急性胰腺炎。③闌尾蛔蟲症,多見於幼兒,因小兒闌尾根部的口徑較寬,易為蛔蟲鑽入。其臨床徵象似急性闌尾炎,但腹痛性質為絞痛,並嘔吐頻繁,易發生穿孔,宜及早手術治療。

檢查

1.病原學檢查
糞便塗片法或鹽水浮聚法可較容易查到蟲卵。近年來常用改良加藤法。該法蟲卵檢出率較高。由於蛔蟲產卵量大,採用直接塗片法,查一張塗片的檢出率為80%左右,查3張塗片可達95%。對直接塗片陰性者,也可採用沉澱集卵法或飽和鹽水浮聚法,檢出效果更好。
2.血常規
幼蟲移行時引起的異位蛔蟲症及並發感染時血液白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多。
3.輔助檢查
B超和逆行胰膽管造影有助於異位蛔蟲症的診斷。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史,出現乏力、咳嗽或哮喘樣發作,肺部炎症進展、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多、厭食、腹痛、體重下降等應注意患蛔蟲病的可能性。糞便檢查發現蛔蟲卵,胃腸鋇餐透視發現蛔蟲陰影或有糞便排出或吐出蛔蟲史者,均可明確蛔蟲病的診斷。蛔蟲性腸梗阻以兒童為多見,腹部的條索狀腫塊結合放射學檢查有助於診斷。對糞便中查不到蟲卵,而臨床表現疑似蛔蟲病者,可用驅蟲治療性診斷,根據患者排出蟲體的形態進行鑑別。疑為肺蛔症或蛔蟲幼蟲引起的過敏性肺炎的患者,可檢查痰中蛔蚴確診。

治療

常用的驅蟲藥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枸櫞酸哌嗪等,驅蟲效果都較好,並且副作用少。如同時存在別的腸道蠕蟲,則應先驅蛔蟲以防成蟲異位移行。為緩解梗阻併發症,必要時可作手術或內鏡處理。

預防

對蛔蟲病的防治,應採取綜合性措施。包括查治患者和帶蟲者、處理糞便、管好水源和預防感染幾個方面。加強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生食未洗淨的蔬菜及瓜果,不飲生水,防止食入蛔蟲卵,減少感染機會。使用無害化人糞做肥料,防止糞便污染環境是切斷蛔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