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信

虔信

讀音

國語注音:qián xìn

海南話拼音:hinz dinx

英文翻譯:Piety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虔信
  • 外文名:Piety
  • 國語注音:qián xìn 
  • 海南話拼音:hinz dinx
  • 解釋:誠心、一片虔心 、虔誠、赤誠
簡介概述,解釋,用法,宗教相關,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參考文獻,《成唯識論》卷6,《成唯識論》卷5,

簡介概述

解釋

誠心、一片虔心 、虔誠、赤誠
恭敬而又可信任
-------俄國詩人萊蒙托夫的《祖國》----“無論是充滿了高傲的虔信的寧靜”
其訣唯何,曰誠,曰恭敬。—《印光法師書信選》
虔,是虔誠。我們所能得到的加持都是從虔誠中來的。
信,是指相信。可佛法里講的相信和其他宗教講的相信完全不同。不是讓我們無條件的去接受他所說的。或者是他所說的就完全對,我們就必須要接受。不是那樣的。世尊在講經的時候總說“諦聽諦聽,極善思維”意思是,認真地聽我說,然後,好好地去思考和在生活中去觀察這些道理,去看看是不是那樣。佛法推崇聞,思,修。沒有聽聞和閱讀就無法建立正確的思考。聽了看了不去思考和觀察就容易斷章取義,就無法堅定而正確的知見。在聽了看了也思考和觀察了之後如果沒有在行動中去實踐那裡道理,那也得不到真正的智慧,因為那些所知道的僅僅是一些理論而已。
佛法是智慧的法門,不是一方的鼓吹和另一方的盲從。 我想這是有的人說虔信的意思。不過,虔信法門這個稱呼是世人說的。其實和佛教沒有太大關聯。任何宗教也都講虔信。
感天動地之虔信感天動地之虔信

用法

虔誠
qiánchéng
〖pious;devout〗恭敬而有誠意
是個虔誠而又敬畏上帝的人
一副虔誠的態度

宗教相關

至心受持,不生疑惑

‘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任何一種佛法,只要有人做到這八個字,沒有不成功的。所以說,只念一個佛的名號,只要至心受持就有如此大的功德。
什麼叫至心?至心等於四書孟子的盡心篇的題目一樣,什麼叫盡心?就是說,最誠懇的心達到了極點。這么解釋,大家了不了解?如果講經說法,講教理,就要這樣解釋,最誠懇的心達到最高點,就叫至心。怎么叫最盡心呢?你形容形容看,你說我了解,你當然了解,我講的中國話,你也是中國人,那還聽不懂啊?什麼叫最盡心?譬如我們講最誠懇,什麼叫最誠懇?了解不了解?說我對你非常誠懇,是啊!不誠懇不是至心,至心就是誠懇,就是中庸所講的誠。儒家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現在青年沒看過四書,總聽過吧!怎么樣叫作誠懇的誠呢?中庸上四個字:‘至誠無息’,不休息的息。怎么叫至誠無息?學者註解來註解去,正如一些佛經也是注過來注過去。你懂了?我斷定你們不懂。 問題在那裡?
什麼是至心?講一件壞事,人到最傷心處,沒有眼淚,哭不出來了,也沒有妄想、雜念,傻了。那個時候,人等於無念,沒有念頭,空白了,那是傷心透頂的至心。又如我們拜佛,有如真佛、活佛在這裡,乃至我們合掌或不合掌,在佛像面前一站,這一站就如佛在目前,再也沒有第二個心思,也沒有雜念妄想,都空了,這叫至心。
你怎么會懂呢?你都沒有經驗過,你傷心也役有到不掉淚的程度。高興到了極點,七情六慾達到極點,人就無念了,懂了吧!這叫至心,也叫真誠。你說我拿一支香拜下去,菩薩啊!佛啊!我求懺悔啊!痛哭流涕啊!痛哭流涕也是心,心在動念。這一念真懺悔下去,連我都沒有了,都忘記了。譬如我們做了一件犯罪的事,要拖出去槍斃,到了法場,連路都走不動了,兩隻腳是不是踩在地上也不知道,因為曉得下一秒鐘,‘碰’這么一下,就沒了,就不在這個世間了。那個時候不是至心,是嚇昏了。反過來看正面,至心真誠,一念真誠懺悔,不管你信那一種宗教,尤其在佛前面一站,什麼雜念都沒有,非常誠懇,誠懇到連自己有沒有拜下去都不知道了,那已經是大拜了,這樣叫至心。特別注意啊!大家天天禮佛拜佛念佛,有沒有至心呢?至心就是盡心,就是誠懇到極點的誠,所以中庸叫‘至誠無息’。
那么,中國文化常常有一句話:‘心香一瓣’,這是真正心的香了。你說燒一炷香,那是燒香,還是物質的。這個時候是心香一瓣,我們甚至看到古人誠懇到極點,手邊沒有香,看到佛,地上抓一把泥巴、沙子,在菩薩面前一放、在祖宗面前一放,就代表了這個香,那是真的,那比你花一萬塊錢買來的香還要珍貴,因為他至心誠懇。而你卻不一定是誠心,而且心裡還在想,你看我,買這么貴的香來供佛!好像佛欠了你似的,還要加上利息,好像佛欠你一萬二,非得好好保佑你不可,那已經糟糕透了。所以說,一個人至心接受,並且‘持’,什麼叫持?修持修持,持就是保持這個心境,也就是中庸所講‘至誠無息’,不息就是持,行住坐臥永遠保持清淨的心境,這才是正信。如果來拜佛,燒了一炷香,供養了兩根香蕉,保佑太太好、先生好、全家都好,買彩券要中獎,買股票也要發財,樣樣都好,反正好的都是我的,那是功利心,兩根香蕉最後還吃到肚子裡去。這是不對的!至心是至誠無息,心香一瓣
不生疑惑‘不生疑惑’也很難。任何一個宗教徒,不管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或什麼教,乃至我們在座的佛教徒,問問自己良心,當你作早晚課,當你念佛時,你心中真的相信佛嗎?據我所知,沒有,十個裡面找不出半個。往往一邊念佛,一邊在打妄想,甚至就在疑悔:唉呀!剛才都在打妄想,糟糕了,佛都白念了。唉呀!不對,這樣念下來恐怕沒有用吧?都是這樣的心理,對不對?所以,貪嗔痴慢疑,疑,懷疑,悔,後悔,疑悔是眾生通常的心理,沒有辦法!不疑不悔才是正信。我們看到很多學佛的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前兩天精進得不得了,這下子我從此不悔了;過幾天,又是亂七八糟,煩惱一大堆,又在疑悔中,永遠在那裡輪迴。
因此,只要這八個字做得到,‘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今生或來生,決不墮惡趣。所謂惡趣就是畜牲、地獄、餓鬼這下三道。如果有人至心受持,不生疑惑,還墮落到下三道的,‘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任何佛法,任何修持,都在這八個字:‘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佛又說: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佛告訴阿難,上面所講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實際上,一切經典、一切佛法都是多餘的話,只要一門深入念佛也好,乃至以前不信佛,只要心淨,隨時清淨無念,他已經到了,他當然不需要佛,因為他就在佛的境界裡,這個道理是一切佛最深、最秘密的行願法門。所以佛叫一聲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深密的道理就在這裡。‘難可信解’,一般人很難相信,為什麼不能相信呢?因為他理解不到,所以難可信解。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一、引言
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兩句話是釋迦如來為讚嘆信的功德而說的。意思就是:信為產生一切功德的老母,也是生長一切善法的根源。進一步說:一切功德善根,不但要信來生,要信來長,就是生長了起來,能滋養它使之不壞,也還是靠著信。這樣,我們知道,初學佛法的人們,信心固然很重要;就是積聚福慧二種資糧願求菩提的大心眾生,亦未超越信心的範圍!
二、信與初學佛的關係
菩提道》云:“諸無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白芽?”谷麥等種子放在鍋里炒焦了,然後再把它種到田裡去,希望它發出青白的嫩芽,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那曉得學佛人的信心,也是這樣,而且比較望發芽的種子,更是重要,因為種子不能發芽,只是不能發芽而已,但是學佛的人沒有信心,那就不同了,不但不能生一切功德,長一切善根,並且還要破壞佛法,而斷送自己的善根哩!
現在有許多不安份的出家人,不,沒有信心的出家人,幾天出家,幾天又還俗,幾天還俗,幾天又出家,簡直把佛教的寺院,當作他們的一個不要房食費的旅館看待了!他們這樣的行為,自己的功德,善根,固然談不上生長;尤為可惜者,破佛淨戒,使眾信施寒心,退眾信施的信心!唉!將來三寶隱設,世間黑暗,未必不是壞在他們的手裡!
然而我們要知道:出家的佛子,不能安住戒中,好好的舍戒還俗,這並非是不可以,且也是如來所開許的,自己雖因業障所系,煩惱所敗,不得已而歸俗,當生大慚愧,對三寶的信心不失才是!若是以為自己歸了俗,就與三寶脫離關係,信心退失,甚至妄生毀謗,那還成什麼話,簡直沒有人格了。太虛大師常說:“破戒猶勝破見”,因為僅僅破了“戒”,還可以懺悔,若是破了“見”的話,那就以邪養邪,邪知邪見,根深蒂固,永無超脫之路了;雖然這還不過有歸俗破見,要是身為出家的弟子,“衣佛之衣、食佛之食,住佛之住”,而對於三寶失了信心的話,那就“果報更不可思議”,更危險了!
談到出家佛子所應有的態度,是要向著背世間順解脫的方面去進行的,然而,此中先決的問題,當然不外乎“聞”“思”“修”三種,初步學者,尤以聞為重要。現在就以聞來說吧,比方我們一個人去聽佛法,當然是善心不是噁心。所以善心所中第一個就是信,意謂聽聞佛法要有信心,若是沒有信心去聽聞佛法,那可以說就是以噁心聽聞佛法了,噁心聽聞的佛法,試問可以思嗎?可以修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了,既不能思,又不能修,那末,聽了佛法又有什麼用呢?所以在我個人常常這樣想:“信這個東西,對於初學佛的人,實在太重要了!”
三、信在佛教的解釋
其實,信不但在佛教占著極重要的地位,就是世間亦無不以信為第一要務。不過世間所說的信與佛教所說的信稍有不同罷了。如儒家所說“仁義禮智信”的“信”,只不過是一種“言行一致”、“有約必踐”的意思。譬如開會議,彼此約定在某一個時候開會,到了那時,我就去開會,這就叫做有信;又如與人借錢,約定在某一個時候償還,期限一到,即去交還,這也叫做有信。能夠做到“言行一致”、“有約必踐”、“無輕諾寡信”的地步就算達到“信”的頂點了!可是在佛教解釋這個信,並不這樣簡單。
佛教通常教典里說“信”的意義,即“信有是有”(三寶功德,眾生業果)“信無是無”(世間萬有)這樣說法,雖亦有理,不過範圍太籠統寬泛,在初學佛的人,是不容易了解的。我現在且依唯識論來略說一說信的意義。
論說:“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這三句話便是信的定義。“於實德能”,意思就是信實,信德,信能之謂。
所謂信實──實是真實,就是四聖諦理。這四聖諦理,是真實不虛的,我們深信不疑,名為信實。
所謂信德──德是功德,就是世間和出世間的有為功德,無為功德,三寶的殊勝功德,我們信它的確是有的,即名為信德。
所謂信能──能是功能,就是三寶有與樂拔苦的功能,我們相信他依他行,也可得到這種功能,換句話說,就是信自己也有成佛的本能,這名為信能。
上述三種為吾人對三寶發生信仰的對境。若能於此境上,深信不疑,就叫做“深忍”,如能更進一步的希求自己也能獲得同三寶一樣的“實”“德”“能”就謂之“樂欲”。雖然對三寶的“實”“德”“能”生起了“深忍”和“樂欲”,若是雜有五欲等貪心,那也不見得有什麼可貴了。所以“深忍”“樂欲”必須還要清淨,並能令相應的心心所,都變成清淨,那就達到“心淨”的極果了。這樣,能夠圓具三德相而生起的信心,才是佛教所說的信,這信就是“淨信”,也可以說是正信
然而佛教所說的這淨信,雖同具“深忍”“樂欲”“心淨”的三相,若以重要說來,要算“心淨”為最要,何以呢?因為:“深忍”只能算是信的因;“樂欲”只能算是信的果,而信的自相就是“心淨”。由於信的自相是淨,所以能令他的因果等皆淨,若信的自相不淨,那就不會令因果等清淨了,故在淨信的三相之中,當以“心淨”為最要。此三相因果之理,表之如下:
因──深忍──勝解心所
自相──心淨──信心所
果──樂欲──欲心所
四、信心的方便
前面已略說;三寶的“實”“德”“能”為信的對境,但是一般未曾研究過佛經的人,還是不容易體會得;今為方便初學,且將成就信根的方法,略陳梗概:
印度的僧伽,攝授弟子,初在熟識戒律之後,不要他學教參禪,先教以贊佛功德,如教之讀一百五十贊和三百贊等,那贊中的內容,多是贊佛從舍王位,出家,苦行,乞食,乃至證到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以及說法度生並因位修菩薩行等種種功德,以此堅其信心,待信心堅固之後,始進學他種教理。所以我們要使信根生起和堅固,也應當多讀佛贊,尤其是要明白贊中所贊的佛功德之意義。我不能說我國出家的佛子不讀贊,差不多初出家的多半都讀佛贊,如“爐香乍苻”,“戒定真香”,“佛寶贊無窮”等六句八句的大小贊,在各大叢林,各小庵廟,都是流行著的,一般的出家人,不但是讀,而且依照它的腔調去唱。可是讀儘管讀,唱儘管唱,但佛究有多大功德,其功德究有什麼意義,大都是“莫名其妙”,這樣,雖讀佛贊,又有什麼用?換句括說:不明佛功德的意義,是不會生起信心的,信心不生,還談什麼堅固?故此,讀佛贊,固是重要,而明白贊中所贊的功德意義,尤特別重要也。對佛寶如是,對法寶和僧寶,也應當有這樣的一個認識;法寶如阿伽陀藥,自己如將死的病人,若要自己的病好,非信服這阿伽陀藥不可;佛寶如黠慧的醫師,僧如聰明的看護,自己如將死的病人,若欲自己的病好,亦當信任這黠慧的醫師,和這聰明的看護才好。
五、怎樣使信心不壞
信心的生起比較容易一點,若把信心堅固不使失壞,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那么出家又返俗返俗又出家的普通佛徒,在他最初出家的時候,不能說他沒有一點信心,然後來所以反覆無常,就是他未能把信心穩固的緣故。委實說來,在我們普通凡夫的位上,要使信心不退,的確也很難做到;依教典說,到初果須陀洹的聖位,始可得到不壞信,所謂四不壞信是也。
四不壞信者:一信佛、二信法、三信僧,四信戒。
一信佛:佛是大覺大悟者,是一切智人,是人天的眼目,是三界的尋師,是黑暗中的明燈,是苦海中的慈航,是我們人類的救星,是一切眾生的慈父,這並非是過譽,我相信,深深的相信,佛的確有這樣的資格,佛實在堪稱這樣的名目,佛果是了不起的偉人,這名為信佛。
二信法:佛既是一個偉大的人物,那末,由佛口中所說出的法當然也是很可信的了。法寶的雖是很多,主要的信“苦”“集”“滅”“道”的四真諦。如佛說世間都是苦的,人生都是苦的,我相信,這話是的確的;佛說這苦是由集諦煩惱和業之因所招感的,我相信,這話是真實不虛的;佛說要不受苦果,先斷集諦的因,要斷集諦因,第一要先修道,修道就可斷惑,斷惑就可滅苦我相信,這話是實在的;佛說由修道而斷惑,由斷惑而滅苦,由滅苦也就得到安隱快樂的涅槃,永不不受三界六道的生死大苦,我相信,這話是的的確確,實實在在的!總括說一句:這四諦的真理,都是真實不虛的。所謂“海可枯,石可爛,天可翻,地可覆”,而四真諦的真理,不可改動一毫,確是如此的。能夠對四諦法,有這樣的認識,有這樣的信受,這名為信法,(信因果在內)。
三信僧:僧是依法修行,住世間,弘法化,代表佛陀的一個主要人物。我們相信他今日持戒修行,依佛教法而行,他日必可得到無上的佛果。就是現在,他既解佛之解,行佛之行,做弘法利生的工作,相信必能造福於人類,有益於人群,這名為信僧。
四信戒: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我們依照戒的規律去行,就可不做為非作歹的事,就可止息許多的過惡,因此,也就可以使我們的身心泰然,使我們離苦得樂,這是的確的,相信必是如此的,同時,相信我們要得到三寶的“實”,三寶的“德”,三寶的“德”,三寶的“能”,也就非持戒不可。對於這種道理,極端信奉、沒有絲毫懷疑,這名為信戒。
證到初果的聖者,對“佛”“法”“僧”三寶及“戒”就有絕對的信仰,就再也不會有什麼退失了;若在我們凡夫位上,對“佛”“法”“僧”寶及“戒”始終如一的信奉下去,那是很少有的,但不要因為做不到這點,我們就把信心退失,而以一時的高興就到三寶門中來跑跑,不高興的時候,就不來跑了。當知現在雖不能得四不壞信,可是要設法慢慢兒使它增長乃至成熟才對哪!
六、結論
上面雖已說了這么一大堆話,但不過略說什麼是信心的對象,信心的體性,與引生信心的方法而已。但是信的問題,尚未完全說了,要是廣說什麼正信囉,邪信囉,迷信等等就再加一點鐘也說不竟,現在因為時間的關係,就此告一個段落吧。

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卷6

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對治[3]彼不信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忍謂勝解。此即信因。樂欲謂欲即是信果。

《成唯識論》卷5

云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有義所樂謂可欣境。於可欣事欲見聞等有希望故。於可厭事希彼不合。望彼別離豈非有欲。此但求彼不合離時可欣自體非可厭事。故於可厭及中容境一向無欲。緣可欣事若不希望亦無欲起。有義所樂謂所求境。於可欣厭求合離等有希望故。於中容境一向無欲。緣欣厭事若不希求亦無欲起。有義所樂謂欲觀境。於一切事欲觀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觀隨因境勢任運緣者即全無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有說要由希望境力諸心心所方取所緣。故經說欲為諸法本。彼說不然。心等取境由作意故。諸聖教說作意現前能生識故。曾無處說由欲能生心心所故。如說諸法愛為根本。豈心心所皆由愛生。故說[2]欲為諸法本者。說欲所起一切事業。或說善欲能發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故論說此勤依為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