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境內一條國際通航運河,全長175公里,它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縮短了歐亞兩洲的航程,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運河自開通以來,一直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國派兵占領埃及,在運河區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1936年又簽定了英埃條約,肯定了英國在
蘇伊士運河區的駐軍權。
二戰結束後,老牌殖民國家如英、法等受到很大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1951年10月,埃及廢除了英埃條約。1952年7月23日,以納塞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
英埃條約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國。之後,於1954年10月英國同埃及簽定協定,同意分批撤軍。1956年6月,英軍全部撤離埃及,但蘇伊士運河仍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公司全部財產移交埃及。主要目的是為了用運河盈利籌措亞斯文大壩的費用,此前由於中埃於5月30日建交,美國撤回了對埃及的經濟援助。英法為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策劃召開對運河實施“國際管制”的會議。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議下,22個國家在倫敦舉行會議,但未能達成任何協定。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國再次在倫敦舉行會議,討論建立“蘇伊士運河使用協會”問題,仍未達成協定。9月30日,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10月13日,安理會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制度提案。
在這種情況下,英法決定採取武力來解決問題。為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法國首先提出邀請以色列加入。而對以色列來說,它早已對埃及不準它的船隻通過亞喀巴灣的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不滿,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個入侵加薩走廊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畫,所以,兩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戰計畫,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鄉村舉行了秘密會議,制定了作戰計畫。決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發起進攻,吸引埃軍的主力部隊支援;接著,英法從賽普勒斯、馬爾他、亞丁和航空母艦上出動飛機轟炸埃及,摧毀埃及的軍事基地;然後,英法軍隊從塞得港登入,向運河區進攻,切斷埃軍退路;最後,由以色列占領西奈半島全境,英法占領
西奈半島運河區,全殲埃軍。
兵力對比
開戰前,以色列軍隊共有10萬人、坦克400輛、火炮150門、作戰飛機155架。而埃及總兵力約15萬人、坦克530輛、火炮500門、作戰飛機255架,但僅100餘架能完成作戰任務。埃及許多飛行員和坦克手還在蘇聯接受訓練,多數先進和重型裝備不能在實戰中發揮作用。況且,埃及的防禦重點是尼羅河三角洲及運河地區,所以,在西奈半島僅有3萬人左右,兵力遠遜於以色列。
戰爭過程
埃及與以色列交戰
米特拉山口戰鬥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點,由沙龍上校指揮的以軍第202傘兵旅在法國空軍的支援下,利用埃軍在西奈中部地區兵力稀少,防禦單薄的弱點,首先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餘人和部分武器裝備。該旅的主力3000人,與米特拉山口的傘兵會合,向米特拉山口突進。
埃軍司令部接到前線報告後,東部軍區司令部於當日命令第2步兵旅的第5和第6營立即開過運河,迎戰米特拉山口的以軍部隊。埃軍總參謀部派遣第米特拉山口4裝甲師的主力由運河西岸進入比爾.吉夫賈法地區,兩個國民警衛旅尾隨前進。第2偵察團向東南運動,企圖切斷以色列空降部隊的退路,對米特拉山口的以軍構成包圍之勢。
米特拉山口全長30公里,兩旁懸崖峭壁,十分險峻。1956年10月31日中午,以軍兩個連,包括坦克支隊和重迫擊炮隊組成的偵察分隊進擊米特拉山口。以軍一進入海坦谷地,即遭到埃軍5個連伏兵的襲擊。埃軍占據了東南兩地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充分發揮火力優勢。以軍進退兩難,只得利用臨時工事進行抵抗,雙方激戰至黃昏,以軍才占領谷地東部。
阿布奧格拉戰鬥
以軍為實現“中間突破”戰術,威脅西奈北部埃軍主力,配合202傘兵旅在南線的進攻,決定以第38特遣部隊突擊阿布奧格拉。阿布奧格拉位於西奈半島東北部,東距埃以邊境30公里,向西可通運河重鎮伊斯梅利亞,從阿里什到庫賽馬的公路也通過這裡,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埃軍在阿布奧格馬的前方魯阿法水壩等地有堅固據點,形成了完整的防衛體系。
1956年10月30日中午,以軍第7旅進至烏姆卡特父南線600米處遭到埃軍反坦克火炮的襲擊,損失不小。以軍正面進攻失敗後,第7旅奉命採取迂迴戰術,於31日越過埃軍防守薄弱的達卡山口,進逼阿布奧格拉和魯阿法水壩。以軍南部軍區司令部為配合第7旅行動,命令第10步烏姆卡特父兵旅提前於30日下午行動,由東向西正面進攻,於當晚抵達烏姆希漢和烏姆卡特夫的東線,第7旅由烏姆卡特夫南面進攻。埃軍也從阿里什和運河方向調集部隊增援阿布奧格拉。
1956年10月31日,以軍以第7旅對阿布奧格拉發起進攻,受到埃軍頑強抵抗和正確的炮火轟擊。中午埃軍兩個步兵營夾擊以軍。以軍在空軍火力增援下,占領阿布奧格拉後,該旅立即分兵兩路,一路向西推進,一路向東圍攻魯阿法水壩的埃軍據點。埃軍憑藉20多個反坦克掩體組成的防禦工事進行頑強抵抗,但未能抵擋以軍的推進。以軍於當夜占領該地,爾後轉入防禦。烏姆希漢和烏姆卡夫特的戰鬥也十分激烈,埃軍依靠兩個營的兵力就頂住了以軍兩個旅的進攻。
達揚總參謀長親自督促第10步兵旅進攻烏姆卡夫特,但遭到埃軍炮火猛烈襲擊,進攻屢屢受挫,旅長古迪爾被撤換。以軍命令第37機械化旅烏姆卡夫特,1956年11月1日凌晨,第37旅先頭部隊發起進攻,遭到埃軍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集中射擊,後續部隊也誤入雷場,旅長戈林達陣亡,大部分官兵受傷,進攻失敗,以軍總參謀部不得不命令停止進攻烏姆卡夫特陣地。但這時阿布奧格拉已落入以軍之手。
埃及與英法聯軍交戰
英法空襲埃及
正當埃及軍隊在西奈抵擋以軍,大批埃軍由運河開進西奈並準備大規模反擊的時候。1956年10月30日下午6點,英法兩國藉口保護運河航運,向埃及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埃以雙方停火,並允許英法軍隊進駐運河區,否則派兵干涉。限12小時以內作出答覆:1.兩國政府立即停止在陸海空的敵對行動;2.兩國軍隊相互後撤,埃及軍撤至蘇伊士運河西岸,以色列軍撤至運河以東10英里處;3.埃以兩國政府同意英法聯軍為隔離兩國軍隊和保障一切國家船舶在運河航行而暫時占領福阿德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城。
以色列按照早已和英法商量好的接受最後通牒要求。
納賽爾則在當天深夜加以拒絕,並於31日早晨命令尼羅河流域和蘇伊士運河區的防空部隊進入戒備狀態,命令阿密爾在英法軍進攻時撤退西奈半島和部隊,保衛蘇伊士運河。納賽爾認為,只要能守住拉法阿布、奧格拉、阿里什三角地區,就能阻止以色列軍從北路、中路進攻西奈半島,而當前威脅最大的是已經到達哈薩拉的以色列第7裝甲旅即將與米特拉山隘的空降部隊會合。為此,埃及軍迅速將運河西岸的第4裝甲師推進到哈薩拉,同時為阻止第7裝甲旅與空降部隊的會合而將部隊推進到薩馬代。
遭埃及拒絕後,英法空軍(司令凱特利上將,擁有100餘艘潛艇、約650架飛機以及大量海軍陸戰隊和其他地面部隊)在1956年10月31日下午對埃及的15個機場、一些兵營和
開羅、亞歷山大、
塞得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等城市的重要經濟、交通設施,進行了瘋狂的轟炸,同時轟炸西奈的埃及部隊,企圖將埃軍攔截在西奈半島,使擁有250餘架作戰飛機的埃及空軍遭到毀滅性打擊。聯軍海軍也出動對埃及港口進行了襲擊。掌握了制海權。埃及識破了英法的這一戰略企圖,在英法空襲後,埃及總統納塞爾為防止英法占領運河區,而使西奈部隊受到夾擊的危險,命令增援部隊停止進入西奈,在西奈的守軍迅速撤至運河區。這樣,埃軍開始有組織、有計畫的撤出西奈半島。駐守在烏姆希漢和烏姆卡夫特的埃軍,雖受以軍三面包圍,仍然利用夜色掩護,向阿里什方向撤退。
1956年10月31日,以軍在英法空襲埃及後向開始準備撤退的埃軍進攻。但沿途遭到埃軍頑強阻擊,至1956年11月2日凌晨以軍進至阿里什時,埃軍主力已撤退西奈半島。
打破對蒂朗海峽的封鎖是以色列發動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沙姆沙伊赫是蒂朗海峽西岸重鎮,11月2日,以軍第9旅可是進攻沙姆沙伊赫地區。該地的埃軍兩營守軍在接到埃總部的撤退命令後,鑒於海上有英國海軍的封鎖,陸路缺乏交通工具,因此,只能固守陣地。以軍多次發動進攻,仍未得手。5日,埃軍在多面夾擊、孤軍奮戰的情況下,喪失陣地。埃及軍隊這種不顧後路的打法,使得軍隊主力得以後撤。但此時,埃軍主力已全部撤出西奈半亞喀巴灣島,從而保存了有生力量。
埃軍保衛運河戰鬥
埃軍同英法軍隊的戰鬥主要在塞得港進行。從11月1日起,英法空軍對塞得港進行連續轟炸。1956年11月5日拂曉,英法想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傘兵,英軍傘兵約600人在加密爾機場周圍著陸,並迅速占領了機場。法軍傘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並很快占領了供水廠。下午1時45分,英法第二批傘兵又在上述兩地著陸。
1956年11月6日上午,英法軍隊首先用猛烈炮火襲擊塞得港防禦陣地,然後,2.2萬名海軍陸戰隊隊員開始登入。英海軍第三突擊旅在塞得港登入作戰,法軍海軍陸戰隊在富阿德港登入。6日深夜,英法登入部隊沿蘇伊士運河南下,企圖一舉占領運河區,但遭到埃軍抵抗。
埃及軍民奮起保衛塞得港。英法第一批傘兵著陸後,埃及當局通過設在各重要地點的廣播,迅速告訴居民敵軍降落的地點,民眾立即集合起來,協助守軍消滅敵人。使英法軍隊始終沒能完全占領塞得港,先頭部隊只進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
美蘇中態度
蘇聯態度
此時,蘇聯的注意力正為匈牙利事件所吸引,難以兼顧埃及危機。在匈牙利局勢明朗化之後,蘇聯便採取一系列行為,主要是以不同的措辭照會有關各方。在致以色列總理本·古里安的信中稱,以色列的行為“將使以色列是否能繼續作為一個國家而存在發生問題”,致使本·古里安大為不安,趕緊向聯合國表示接受其一切停火建議而不帶任何附加條件。在致英國首相
艾登和法國總理摩勒的信中稱:“如果擁有各種現代化毀滅性武器的更強大的國家向英國和法國進攻的話,那么英法兩國會處於何種境地呢?”致使英法慌忙要求美國保證北約組織的團結。而致美國總統艾森豪函則稱,“如果這場戰爭不予制止,則將險象環生,並能發展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和蘇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擁有原子武器的大國,對於制止戰爭和恢復近東地區的和平負有特別的責任。
美國態度
此時的美國政府,既面臨蘇聯要求聯合採取決定性措施,又面臨英法要求保證北約組織團結,顯得有些左右為難。如果不與蘇聯聯合採取行動,那么在“運河回合”中得分的將是蘇聯,而得罪阿拉伯國家的就是美國。經過內部的緊急磋商,美國政府一方面聲明拒絕與蘇聯採取聯合行動,並以美軍進入全面警戒狀態為姿態,警告蘇聯不得進攻英法;另一方面照會英法,表明只有當蘇聯進攻歐洲或埃及進攻英法艦船時,才有所謂“大西洋的保護”問題,當務之急是限英國在12小時內停火。
中國態度
中國堅決支持埃及,發表正式聲明聲援埃及,後無償提供2000萬瑞士法郎援助埃及。
戰爭結束
英法以三國的行動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指責。作為三國盟友的美國也不滿這次秘密行動,他們將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義的再次體現。美國總統艾森豪直接致電英國首相艾登施壓。經濟上,美國政府故意拋售英鎊,導致英鎊匯率浮動並貶值15%,同時否決英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申請,亦停止向英國的經濟援助。
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也提交議案要求英法立即撤軍,遭到英法兩國否決後又敦促聯合國大會召開緊急會議,正式通過決議要求停止戰爭並從埃及撤除所有外國軍隊。另一方面,忙於匈牙利事件的蘇聯也插手蘇伊士運河危機,甚至警告英法兩國,必要時蘇聯將動用核武器(雖然北約的情報顯示蘇聯當時根本沒有能夠直接從本土襲擊巴黎或倫敦的飛彈)。美蘇兩國的介入動機各不相同:美國希望能夠拉攏一批剛剛從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統治底下獨立出來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避免他們倒向蘇聯陣營;而蘇聯則能通過插手蘇伊士運河危機淡化國際社會對其出兵匈牙利的關注。
英法和以色列的行為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蘇聯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蘇將對英實施核攻擊。美國為把英法勢力擠出運河區,命令全球美軍進入戒備狀態,威脅英法。在埃及軍民堅決反抗和國際社會強大輿論壓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軍隊。在埃及應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峽水面航行和空中飛行權後,以色列軍隊於1957年3月從西奈撤出全部軍隊,所遺有爭議的加薩走廊和亞喀巴灣沿岸地區由“聯合國軍”暫時管理。
戰爭結果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英法對埃及的轟炸持續6天,地面戰鬥40餘小時,傷亡300—400人,損失飛機50餘架;以色列傷亡約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傷2萬多人,損失飛機200架,五大城市遭到嚴重破壞。1.2萬幢住宅毀於戰火。
以色列雖撤離西奈半島,但解除了埃及對
蒂朗海峽的封鎖,亞喀巴灣的航行不再受阻。
戰爭影響
蘇伊士運河危機不但導致了一個政府的垮台,英法兩國在全球的龐大帝國加速瓦解。此外,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成為真正主宰中東乃至全世界的力量。對法國來說,美國並不是一個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攏歐洲其他國家才可能與美國和蘇聯抗衡,製造第三股平衡力量。此外蘇聯的核攻擊威脅也讓法國下定決心,必須研發自己的核武器。對埃及的納塞爾來說,雖然埃及在軍事戰略上徹底失敗了,但在政治上卻獲得勝利,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對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並是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根據地。
相關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獨立戰爭,巴勒斯坦戰爭,1948年阿以戰爭) 1947年11月–1949年3月
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 1956年10月29日
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六五戰爭) 1967年6月5日
埃以消耗戰爭 1967-1970年
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十月戰爭) 1973年10月6日
南黎巴嫩戰爭(南黎巴嫩衝突) 1978年3月14日-21日
第五次中東戰爭(第一次黎巴嫩戰爭) 1982年6月6日
加沙戰爭 2008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