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

藏族舞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總括名稱。藏族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並與漢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與周邊民族和國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西藏高原地區的藏族文化。較常見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鍋莊、踢踏等。藏族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娛性的圓圈舞除《果諧》和《果卓》外,《堆偕》、《諧》與《卓》更是人們極為喜愛和著名的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族舞蹈
  • 常見種類:弦子、鍋莊、踢踏
  • 所在民族:藏族
  • 代表作:《堆偕》、《諧》與《卓》
  • 節日:望果節
  • 特點:顫、開、順、左、繞
望果節,概況,文字記載,活動儀式,羌姆,果諧果卓,諧與卓,基本動作,

望果節

概況

藏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較多、分布地域廣闊的民族之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的藏族,發源於西藏境內雅魯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區,集中分布在我國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甘肅、四川和雲南 4省內各地區。具有悠久的民族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異、各自與周邊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類別的文化現象與藝術品種、節日和祭祀活動中,形成了諸多形式不一、風格各異的禮儀和歌舞。
在藏族的民間節日中,希冀豐收與歡度“望果節”是辛勞了大半年後人們的最大期盼和喜悅。在藏語中“望果節”的“望”字,意為“田地”,“果”為“轉圓圈”,“望果節”的整個意思便是:圍繞豐收的田野歌舞。
藏族舞
藏族舞

文字記載

望果節”的由來和酬神儀式的舞蹈,在《笨教歷算法》中有一定的記載。傳說在公元五世紀末,藏王布德貢堅向笨教教主請教保佑作物豐收的辦法時,教主指出:讓耕作的農民在即將收穫的田地周圍繞行並舞蹈娛神,上天將會賜予豐收。從此,每年收穫之前,笨教僧侶充當祭祀隊伍的先導,高舉幡旗、手拿纏繞哈達的木棒“達達”與羊右腿,率領著各個村落手持青稞麥穗的農民和盛裝婦女,排成長長的隊伍,圍繞農田地界進行“收斂地氣、祈求豐收”的法式活動。在這浩蕩的大遊行過程中,人們不停地高呼讚美神靈和祈求豐收的口號,直至回到村中,把麥穗和小旗插在穀倉或神龕上為止。

活動儀式

望堆舉行“望果節”時,為籌備活動,人們較平日更早地開始忙碌。婦女們點燃場院的爐灶,開始了煮茶、搗奶……;男人們忙著支撐帳篷、布置鋪滿獸皮的‘觀禮’座席、在場院南邊已壘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麥等。近中午時分,“望果節”的慶典會場終於布置就緒。在主人熱情的招呼下,受邀的外鄉賓客依次就座於嘉賓席,並接受主人獻上的青稞酒,按習俗用中指蘸酒揮彈三次,以表示對天地諸神的敬重。
“望果節”的慶典儀式,在鄉長簡短的講話後開始。鄉里的代表一一走到高台前,虔誠而認真地把帶來的茶、酒、食品供奉在高台上的柳枝和青稞前,以此表達百姓對神靈賜予豐收的祈求與感激之情。放供品於沒有神像的柳枝和青稞前,其因是藏族自古有著原始多神崇拜的傳統,他們崇敬高大的樹木,認為大樹有連線天地、溝通神人的功能,因此許多崇拜儀式都在大樹前的空地上進行,以達到祀神和娛神的目的。但自古有“高原糧倉”美稱的後藏,要想在這裡找到一片林子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農區的“望果節”活動一般都在村邊的場院舉行。為了與神靈溝通,人們只好在場院邊臨時搭建個高台,台上用插放披掛彩色布條的柳枝來象徵祥雲圍繞的參天大樹。
禮儀結束之後便是用於“娛神”舞蹈的動。伴隨著激烈的鼓聲,一位頭戴畫有星辰藍色藏戲面具、身著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場亮相。他肩上斜挎銅鈴和寶劍、手持纏白色哈達被稱為“達達”的神杖,踩踏著鼓樂節奏向場院中心舞來。這位崇高的神靈代言人站定位置後就開始揮動神杖,承擔起指揮娛神舞蹈的職責。在老者的一個手勢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八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著場地中心疾鼓而來。這些百里挑一的剽悍男子,棗紅色臉堂配上盤在頭頂夾雜著殷紅絲線的油黑髮辮,更透著神采奕奕的陽剛之氣。他們身披五彩短披肩、腳蹬紅黑間色高腰藏靴、腰旁橫挎直徑約六十厘米繪有五彩花紋的大鼓、雙手各持馬蹄槌,在邊擊鼓邊雙腳不停地跳躍下,進行著快速而靈巧的隊形變化。他們忽而組成圓圈旋轉飛舞,忽而排成兩隊穿梭馳騁,以隊形的變化達到渲染氣氛、表現舞蹈力度的目的。然後通過舞者所採用的各種姿態,來體現每個舞段的主題。
《日喀則大鼓舞》的編排,首先以熱烈的圓圈舞隊形,呈現著人們和諧而穩定的生活情景。轉而在快速擊鼓的節奏下,鼓舞以大段相互穿梭和跑動的隊形變化,來表現好男兒搏擊沙場、英勇抗敵,直至凱旋歸來的征戰過程。在一段激奮人心的鼓舞之後,接下來的便是一段抒情的慢板。剛才還是剽悍、英武的勇士,頃刻間竟又文靜得好似閨房繡娘。隨著神杖“達達”的搖動,鼓手們的舞步也因悠揚的鼓樂變得輕快,投入了技藝精湛、儀態萬方的“四人小場子”表演,再次回復到人們對和平家園的讚美與嚮往之中。

羌姆

在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中,藏族屬於人口眾多,分布地域廣闊的古老民族。藏族歷史悠久,豐富的人文寶藏和歷時兩千年的宗教文化,不但造就了藏族的歷史、文化、信仰和習俗,同時也造就了整個藏民族。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內容。藏族的舞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各類舞蹈分別有著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它既能使人們在盡情歌舞的歡樂中抒發情感,又能通過它與神靈溝通而得到佑護。
藏族舞蹈,從總體上可劃分為民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兩大類。這兩大類舞蹈都有各自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而瀟灑的翩躚舞姿和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則屬於宗教舞蹈類別中最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產生和流傳,與藏傳佛教的發生、發展密不可分。同時,又由於藏傳佛教中不同派別的存在,使被人們俗稱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裝束等許多方面,又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差異。
要說起藏傳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來源,就必須追溯到藏傳佛教在西藏得以興起的經過。那是在公元 7世紀時,印度高僧蓮花生來到西藏宣傳當時流行於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當地原始多神崇拜的“笨教”深入人心,對外來宗教採取排斥、拒絕的態度。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聰明的印度高僧蓮花生便採取了將印度佛教與西藏原始苯教相互結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義、對唯一最高主神如來的崇敬,又將笨教中的各種神靈收納為護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對原始多神進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區在唐代誕生了藏傳佛教。
隨著藏傳佛教的建立,蓮花生又創建了該教在祭祀禮儀中,採用頭戴各種神祇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間舞蹈成份而編排的程式性舞段,成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來驅鬼求神、造福來世、宣揚佛法天命、解說因果關係和表演佛經故事等祭祀活動中的宗教舞蹈。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所採用,稱其為《羌姆》。隨著歷史的進展,藏傳佛教逐漸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區,以及內蒙等地多個民族中逐漸流傳開來。而《羌姆》,也因地域與民族的不同,產生出多種稱謂。如蒙族稱其為“查瑪”,滿族稱其為“跳布扎”、青海等地又稱作“跳欠”等。
每逢釋迦牟尼的誕辰、藏曆新年以及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教節日,全國各大藏傳佛教寺院,如西藏的哲蚌寺、札什倫布寺、桑鳶寺、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普楞寺、內蒙的五當召、北京的雍和宮等,都要舉行盛大的《羌姆》活動。數以萬計的信徒為了能親臨祭祀活動,有的不遠數百里之遙,提前若干天便攜家帶口啟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對神靈進行崇拜和求得自己與家人願望的實現。
《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間“鳥冠虎帶擊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擬獸舞”和“法器舞”混雜而成。表演時,沒有歌唱,氣氛莊嚴、肅穆,具有很大的威懾力。
緊接下來的是,一組組具有專題宗教內容的神祇舞蹈,如突出顯示神靈無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剛神舞”,表現地獄中小精靈們相互玩耍、嬉戲的“骷髏舞”,為人間帶來福祿的“鹿神舞”,宣揚樂善好施、長命富貴的“壽星舞”、“仙鶴舞”,以及表演佛經中“捨身飼虎”、“因果報應”等佛經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
在這諸多的神獸舞蹈中,要數“骷髏舞”和“鹿神舞”最為活潑可愛、舞蹈性最強,也最受所有觀看者的喜愛。雖然這兩個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卻絲毫沒有宗教桎梏下的肅穆、陰森感,而是賦予了人們精神上的歡樂、祥和,對未來充滿著無限希望。這些內容不同、舞姿廻異、面具與服飾製作精細的舞蹈段落,一個個緊密相連。為了活躍氣氛,在連續的節目間隙,時而還插入由僧侶們進行摔跤、角斗等表演兼比賽的活動來娛樂民眾。西藏《羌姆》中的這些舞蹈,與元代在蒙古族所推行藏傳佛教中的祭祀舞蹈《查瑪》型態基本形式、表演內容和舉行時間都大體相同,只是由於民族的差異而在舞蹈動態、服裝式樣、作舞時所持法器等方面另具特色。
《羌姆》活動的最後部分為“驅除惡鬼”。在全部驅魔儀式進行完畢之後,各路神靈把大、小鬼怪集中到用酥油和糌粑粉製作的鬼首“朵瑪”身上,鬼首“朵瑪”便在眾神兵天降的押解和眾多藏民的擁簇下,移置到距寺廟外有一定距離的空地上,架起柴火焚燒“朵瑪”為灰燼。至此,完成了使廟宇和民眾驅逐未來一年中所有邪惡,迎來人間祥和與福順的《羌姆》法事活動。

果諧果卓

藏族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並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獨特而又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由於藏族分布廣闊,生活地域與生產方式的不同,以及與不同地區相鄰的其他民族在文化、習俗上的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各地區的藏族民間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風格與流派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歌曲旋律優美遼闊、婉轉動聽,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剛柔相濟。頗具特色的男子《踢踏舞》、獨具表演性的各種《鼓舞》和集體自娛性的《弦子》、《鍋莊》等,都是倍受藏族人民喜愛和廣為人知的舞種。
藏族的民間自娛性歌舞,如果從音樂節奏和舞蹈的風格、點來進行劃分,種類之多令人瞠目。但如果從歌舞的形式進行劃分,基本上可分為“民間歌舞”與“宗教舞蹈”兩大類。也可細分為“諧”、“卓”、“囊瑪”和“羌姆”4大類。凡以歌舞為主的集體自娛性圓圈舞蹈,一般被泛稱為“諧”;而在圓圈歌舞中,具有較強表演性的集體舞,則被人們一般泛稱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經常可以看到以各種“鼓”作為舞具進行的舞蹈。
《果諧》,是流傳在後藏廣大農區,深受藏民喜愛的自娛性圓圈舞,有著“西藏農村歌舞”之稱的美譽。每當節日,人們邊歌邊舞可通宵達旦。伴隨著由男女輪流的領唱與合唱,讚美家鄉景色與傾訴愛情為主的優美歌聲,人們跳著 3步一變、頓地為節,步伐紮實穩健,節奏鮮明的連手舞蹈。當作舞的速度逐漸加快後,所有舞者用節奏鮮明的全腳掌重步落地的跳躍,把歌舞推向氣氛熱烈的最高潮。
山南地區《果諧》的形式,卻是先由各站半圈的男女在輪流歌唱,沿逆時針方向行走到歌唱結束,才在領舞者“諧本”發出的“休休休休!”或“次次次!”的叫聲後開始舞蹈。舞蹈一經開始,就只見男女舞者分別以極快的節奏輪流跳著一段段舞蹈,似乎是在進行男女舞隊之間舞蹈速度的比賽,令人緊張而興奮。直到這種熱烈的快速舞蹈進行數遍後,領舞者在眾人舞蹈的同時,加入一段快速而幽默的“說唱詞”後,大家才在一同發出歡樂而激動的“休休休休!”叫聲中結束舞蹈。
《果卓》,即是漢語諧音的《鍋莊》,隨著漢語在民族地區的普及,在各省的藏區,基本已都使用《鍋莊》這個稱謂。圓圈形式的《鍋莊》舞蹈,是所有藏民極為熟悉和喜愛的自娛性舞蹈。但出於各地區方言不同,有著多種叫法。例如:在薩迦地區被稱之為“索”;工部地區稱為“波”;而在藏北的牧區又被人們稱作“鍋莊”等。
《鍋莊》 起源於古代藏民圍繞篝火或室內鍋台,進行自娛性的歌舞。舞蹈動作中包括對動物姿態的模擬、相互表示愛情等舞蹈語彙。《鍋莊》的風格和特色,因受農區和牧區不同地域與文化的影響,在形式、風格以及跳法上,都有著不盡相同的風格與特點。
農區藏民們所跳的《鍋莊》,分為緩慢歌唱和急速作舞兩部分,速度由慢至快。開始時,男女各分站半圓,互拉手或搭肩。在輪流伴唱中甩腳踏步繞圈行走。當歌曲結束時,大家齊聲高呼“呀—呀!”之後,立即在甩動長袖的同時,以快速的身前擺手、轉胯、蹲步、轉身等舞步進行舞蹈。當舞蹈進入高潮,還可加入呼號來激發人們的情緒,最後結束於無法再快的舞蹈節奏之中。
在牧區,《鍋莊》舞蹈的形式與農區基本一致,但動作多以胸前晃手跳躍、前頓步接左、右翻身和使用順手順腳舞姿為主,其餘動態基本與農區相同。雖然牧區的《鍋莊》也很活潑、熱烈,但卻比不上生活在廣闊平原上的農區《鍋莊》,在舞蹈風格與動作上的豁達與豪放。
流行於甘肅南部藏區的《鍋莊》,與西藏自治區內的《鍋莊》相比,又另具特色。在甘南藏區,男女老幼人人皆能參與和跳得一手動作幅度大,踏跳、運轉自如,地方風味濃厚的《鍋莊》。每當年節慶典或朋友聚會,在交談不足以盡興時,人們就會興高采烈地跳起邊歌邊舞的《鍋莊》來獲得情緒上的最大滿足。此外,甘南地區的藏民,有逢節日必舉行“千人《鍋莊》” 的傳統和習俗。屆時,各個鄉鎮趕來赴會的萬餘名藏民,身著綢緞盛裝、佩飾家傳珍寶,在數千人集體作舞的舞圈之中踏地為節、揮袖旋轉。放眼望去,在整個碧毯鋪地的草原上,似開滿了五彩繽紛會跳動的花朵。這些沉浸在無限歡樂中的人們,在這即可跳於燦爛陽光之下,又能圍繞篝火作舞不止的《鍋莊》中,忘卻了疲勞和煩惱,忘卻了黑夜後的明天,在《鍋莊》的歡樂海洋中從此結為朋友,約定著來年盛會時的再相逢。

諧與卓

簡介
藏族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娛性的圓圈舞除《果諧》和《果卓》外,《堆偕》、《諧》與《卓》更是人們極為喜愛和著名的舞蹈。
藏族人民把西藏的最高處,雅魯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薩迦以及阿里一帶,統稱為“堆”,流行在這裡的農區自娛性圓圈舞,被人們稱做《堆諧》。《堆諧》的最大特色與區別,是在人們以歌唱伴舞的同時,添加了樂器六弦琴。後因從《堆偕》中派生出表演性的男子《踢踏舞》,而是《堆偕》逐漸盛行於拉薩等地。
《堆諧》的歷史十分久遠,至今可見在公元10世紀時,建於西藏阿里地區古格王朝宮堡集會議事大廳的壁畫,繪有身著長裙、體前交叉連手、右腳在前左腳略後,面向左轉的10名少女的《堆偕》舞姿。其情狀與仍盛行於當地,被稱為“旋”的《堆諧》舞蹈姿態幾乎不差分毫。在藏族所有自娛性圓圈舞中,男女體前或體後交叉拉手,是《堆諧》所獨有的形式。
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男子《踢踏舞》,來自於《堆諧》。公元17世紀以前,《堆諧》只由歌曲伴舞,後來六弦琴“扎木年”作為伴奏樂器進入後,逐漸擔任起舞蹈伴唱歌曲前奏、間奏和尾聲的演奏,使原來的《堆諧》隨之在舞蹈形式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因六弦琴的加入,使《堆諧》漸漸擺脫了原有受唱詞、句、段作舞的限制,而成為能隨不同節奏樂曲進行多種舞步變化的舞蹈。
至17世紀中期,一次在一年一度的“雪頓節”上,各地藏戲團雲集拉薩。當時,在後藏“窮巴藏戲團”的藏戲中,穿插了由六弦琴進行伴奏的《堆諧》男子舞蹈,舞蹈的不拘一格和歡快、熱烈,引起了人們不約而同的新奇和驚喜。從此,這種舞蹈開始傳入拉薩。後經民間藝人們的相互交流與提煉,在原有的基本舞步上,強調了後半拍起步,並創造了用腳踏出節奏響聲的新步法,對舞蹈結構和套路進行了重新的規範,從此,一個新的舞種——男子《踢踏舞》便脫穎而生。以後,在伴奏樂器上又逐步增加了洋琴、笛子、胡琴、串鈴等,使男子《踢踏舞》成為表演性舞蹈登上了舞台而倍受人們喜愛。
以後,一人們為了豐富《踢踏舞》的音響和技巧性,在表演者的腳腕或小腿上綴滿響鈴,使響鈴和踏腳聲同起同落,甚至能掌握鈴聲在踏腳過程中起、落的高難技巧,已成為衡量《踢踏舞》水平的一項標準。
《諧》,是即為人們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這種民間自娛性舞蹈,曾盛行於現四川省的巴塘、昌都、甘孜和青海省的藏區,但舞姿最富魅力和瀟灑,還要數巴塘地區的《弦子》。因此,人們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為《巴塘弦子》。
每當節日,人們聚在一起,跟隨著一位或幾位手持胡琴,邊拉琴伴奏邊頻頻起舞蹈的伴奏男子之後,甩動如雲長袖在歌聲和琴聲的相互變換中,翩躚起舞,樂而忘返。《巴塘弦子》 的舞姿圓潤、狂放而流暢。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轉的琴聲下,舞隊忽而聚攏忽而散開,忽而跟隨著領舞繞行,好似游龍擺尾,忽而又成圓圈揚袖旋轉,如同白蓮初綻。此外,由拖步、晃袖、點步轉身及模擬孔雀等姿態動作的穿插、組合下,使整個舞蹈語彙豐富、姿態瀟灑,令無論是舞者還是觀者都陷於無盡的陶醉而難以自拔。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為“表演性的圓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
藏族自古認為,“鼓”能給人帶來吉祥與歡樂,是求得神靈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節日舞蹈中,必須要進行擊鼓作舞的表演。
西藏的山南地區流行著一種身挎扁圓形腰鼓,雙手持馬蹄形鼓棰邊敲擊邊作舞的男子鼓舞《卓諧》,就是人們極其喜愛和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民間鼓舞。據說,這種“大鼓舞”產生於 8世紀左右,藏戲創始人,白教喇嘛湯宗傑布為修建鐵橋造福於人民,組織歌舞表演班子四處義演過程中,所創作的。當年擊鼓作舞的形象,至今可在西藏著名唐代建造的桑鳶寺金城公主殿內,碩大的“慶賀桑鳶寺落成圖”壁畫上看到。那些身挎扁鼓揮棰作舞,栩栩如生的“鼓舞”形象,與《卓諧》的舞姿幾乎仍無所出入。
《熱巴卓》和《熱巴》都屬於“卓”中的表演性民間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難以分辨二者間的相互關係。《熱巴》是指過去流浪藝人賣藝為生,所表演的雜藝歌舞節目。其中包含“民間歌舞”、“鈴鼓舞”和有一定情節的“雜曲表演”三部分。流傳在昌都、工部地區以及雲南、四川省的藏區。
而《熱巴卓》則是以表演“鈴鼓舞”和各種高難技巧的舞蹈。《熱巴卓》的表演,在由專人向大家致以吉祥、康樂的祝詞後,由男持銅鈴、女持扁鼓和馬蹄槌翩躚起舞中,拉開舞蹈的序幕。他們先以圍圓圈跑動的舞蹈打開所需用的場地然後,由女子先表演集體鼓舞,在人數不限,剛柔相濟的少女舞蹈中,以“頂鼓旋轉”、“纏頭擊鼓”、“扭腰打點”等鼓技,表現出藏族女子舞蹈所特有的婀娜風采。之後,是在女子擊鼓伴奏下的男子單人技巧性舞蹈表演。
英姿颯爽的健兒們,一個個在呼叫聲中,以“躺身蹦子”、“躺身平轉”、“踢腿跨脖”、“單腿跨轉”和“兔子跳”等動作,博得在場觀眾的連連喝彩。在觀眾的要求下,隨伴奏鼓點,還可以增加表演有著不同套路和高難技巧的女子“鼓舞”。舞蹈的快速、激烈、翻騰旋躍,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舞動,與節目最初所表演的女子集體“鼓舞”形成了陰柔之美與陽剛之氣的強烈對比。無論是《熱巴卓》還是《熱巴》中的“鈴鼓舞”,因演出內容的豐富和舞姿的優美、技巧的高難而被人們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流浪四方的《熱巴》沒有了,但文藝工作者曾根據《熱巴卓》編創的舞蹈《草原上的熱巴》,卻在世界舞蹈比賽中獲得了銅獎,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基本動作

藏族舞蹈的特點:“顫”、“開”、“順”、“左”、“繞”是各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或稱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從而構成了它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豐富,從腳部動作上可概括為“蹭”、“拖”、“踏”、“蹉”、“點”、“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種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勢,可歸納成“拉”、“悠”、“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弦子:是屬於藏族裡面的慢板。節奏是像上的,身體慢起慢下。
① 基本步伐②手形③腳位
基本步伐——弦子步伐
① 平步
② 拖步
③ 三步一撩
④ 二步踢撩
⑤ 單靠步
⑥ 連靠步
⑦ 長靠步
鍋莊
踢踏
1.自然位
“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當於“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間,腳尖不靠攏,兩腳尖分開不大。
2.扶胯
五指自然合攏,雙手掌心扶在腰胯兩側,肘與身體平行。這是藏族舞蹈的一種特殊叉腰姿勢。
3.小顫
“自然位”,雙膝比較鬆弛地上、下屈伸。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動律。
4.退踏步
“踢踏舞步”。站“自然位”,身體輕鬆自然。(以右腳為例)右腳前半腳掌向後踏一步,左腳原地輕踏一步,右腳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腳。三步均應踏地有聲,前兩步較最後一步略輕些。“退”和“踏”中間,間隔一腳距離。
基本動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齊眉晃手
規格及要領:雙手下垂,動作時曲腕,屈肘,以腕帶動,兩手於胸前交替晃動。右手順時針劃圓,左手逆時針劃圓。此動作有大、中、小之分。小於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於齊眉;大於前上方。
2、晃蓋手
規格及要領: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經上弧線從旁及里,形成上弧線的流動。單手的晃蓋亦常見多出現於腰旁,腹前。
3、髖前劃手
規格及要領:雙手下垂,左右手先後在髖前從內向外至旁劃圓。右手順時針,左手逆時針在平面上劃圓。髖前劃手和齊眉晃手屬規律性連線。
4、前後擺手
規格及要領:兩手下垂於身旁,向前後45°擺動,手腕主動。
5、橫向擺手
規格及要領:兩手下垂於身旁,多為單手的橫向擺動,手腕主動帶動小臂,大臂附隨。
6、平面擺手
規格及要領:兩手下垂於身旁,單手起至旁,從外至里於胸前水平面擺動,手腕帶動,臂附隨。
藏族舞蹈下肢動作類
踢踏類
(一)、顫踏動律訓練
基本動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規格及要領:雙腳全腳交替踏步,雙膝顫動,踏腳節奏均等。
可進、退、轉體。
動作短句: 2/4 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於體側。
[1]-8:(右始)保持基本體態,一拍一步“碎踏”進。
[2]-8:(右始)保持基本體態,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轉,體對七方向。雙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轉,體對五方向。雙手由里及外“攤”。
[4]-8:反覆[3]-8動作。體對三、一方向。
2、顫踏
規格及要領:弱拍雙膝下沉,動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蓋顫動(變
支撐腿),同時抬起另一隻腿。動作時,踏地與抬起另一隻腿同步,顫時保持上身的穩定、鬆弛。
動作短句: 2/4 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於體側。
[1]-6:右腳“顫踏”(抬左腳),同時左轉腰,里“橫向擺手”。
7-8:體對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橫向擺手”。
[2]-8:做[1]-8反向動作。
[3]-4:做[1]-8動作。
5-8:做[2]-8動作。
[4]-8:反覆[3]-8動作。
3、抬踏顫 (抬踏亦叫“岡打”)
規格及要領:弱拍雙膝下沉,同時抬起前腳掌,重拍膝關節帶動,踝關節發力,腳掌快速擊打地面,同時顫膝。可雙腳亦可單腳做。
動作短句: 2/4 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於體側。
[1]-8:保持基本體態,原地雙腳“抬踏顫”四次。
[2]-2:保持基本體態,原地右腳“抬踏顫”一次。
3-4:做1-2反向動作。
5-8:反覆1-4動作。
[3]-2:原地右、左腳“抬踏顫”各一次。
3-8:反覆1-2動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顫”八次。
4、吸顫步
規格及要領:動作腿吸腿時,支撐腿蹭踮顫膝一次,再落腳“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穩定、鬆弛。
動作短句: 2/4 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於體側。
[1]-2:左“吸顫步”進(吸左腳),右“前後擺手”。
3-4:做1-2反向動作。
5-8:反覆1-4動作。
[2]-8:反覆[1]-8動作退,雙手上位左、右擺手。
5、退踏步
規格及要領:動作腿後撤半步,腳掌著地,同時支撐腿微離地面,da拍支撐腿踏地,再動作腿踏地顫膝。動作時,它具有退顫分離顫,踏地後順勢滑的特點。
動作短句: 2/4 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於體側。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後擺手”四次。
[2]-8:反覆[1]-8動作,同時左轉一周(7、5、3、1方向)。
基本動作加強訓練
1、顫踏組合
音樂 2/4 中板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於體側。
[1]-4:保持體態,雙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彎腰90°,又腳勾腳“旁虛步”敬禮。
[2]-4:收右腳正步位,基本體態(雙手垂於體側)顫膝。
5-8:保持體態,(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體態,原地右“顫踏”(踏右腳顫膝,抬左腳),里“橫向擺手”。
-4:原地左右“碎踏”,外“橫向擺手”。
5-8:做1-4反向動作。
[4]-8:保持體態,(右始)“碎踏”前行。
[5]-8:反覆[3]-8動作。
[6]-8:保持體態,(右始)“碎踏”後退。雙手曲肘經肩向上抽再向前拋出,還雙手垂於體側。
[7]-8:保持體態,(右始)“碎踏”左轉四個方向(二拍移轉)。
手1-2:雙手體前內“抹”,3-4:雙手外“攤”,5-8:反覆1-4動作。
[8]-2:(右始)向左橫“踏”四步,雙手體側“攤手”。
3-4:原地右腳“踏”二次,雙手體前內“抹”外“攤”.
5-8: 做1-4反向動作。
訓練提示:
1、顫膝時強調重拍向下,鬆弛、自如、靈活。
2、組合節奏準確,動作協調、連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