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槍魚

藍槍魚

藍槍魚(學名:Makaira mazara)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旗魚科槍魚屬的魚類,俗名黑皮旗魚、黑槍魚。

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和亞熱帶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00米,本魚身體藍黑色背面與腹面銀白色,有大約25灰白又深藍色的斑紋,每個被包含的圓點或狹窄的橫帶,後頸顯著升高,沒有鰓耙,身體濃密地覆蓋著細長又厚的骨鱗。體延長,前部粗壯,吻較突出,呈劍狀突出。尾柄兩側有2個隆起嵴。頭部背緣在眼前部驟然高起。背鰭2個,第一背鰭長大。最長鰭條明顯小於體高,第二背鰭短小。胸鰭貼伏於體側。背鰭軟條40-45枚;臀鰭軟條18-24枚;脊椎骨24個,體長可達500厘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Misaki。為大洋性洄游性魚類,屬肉食性,游泳迅速,屬中大型兇猛魚類,以魚類、甲殼類、頭足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游釣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槍魚
  • 拉丁學名:Makaira nigricans
  • 別稱:黑皮旗魚、黑槍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魚亞綱
  • :鱸形目 Perciformes
  • 亞目:鯖亞目 Scombroidei
  • :旗魚科
  • :槍魚屬
  • 分布區域: Misaki, Japan
  • 英文種名:Blue marlin,Indian spearfish
物種信息,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遷徙過程,最大藍槍魚,

物種信息

定名人: (Jordan et Snyder)
年代: 1901
中文名: 藍槍魚 拼音:lan qiang yu
ogenus: Tetrapturus
產地: Misaki, Japan

外形特徵

體延長,前部粗壯,圓筒狀,稍側,體高通常小於胸鰭長。前頜骨延長成槍狀。約為下頜的1.3倍。兩頜具圓錐形細齒帶。鰓蓋骨後緣圓形,邊緣平滑。體被寬針狀鱗,埋於皮下。側線不明顯。背鰭2個,第一背鰭前部鰭棘長,向後依次減短,呈鐮刀狀。第二背鰭短小,緊接第一背鰭之後。臀鰭2個,第一臀鰭略小於第二臀鰭,第二臀鰭與第二背鰭相似,但位置相對。體深藍灰色,腹部銀白色,無橫條紋。背鰭藍色,有幾個黑色斑點。太平洋藍槍魚是單一混合種,進行廣泛的洄游,南半球夏季洄游到太平洋東南部,北半球夏季洄游到太平洋西北部。
藍槍魚藍槍魚
體型大,為旗魚科魚類中最大的最大者,體長可達4米,體重超過500公斤。一般的漁獲個體體長2~3米,體重100~200公斤。東太平洋15°N以南的藍槍魚體長(從眼至尾叉)組成範圍為1~3.4米,大多數為1.5~2.5米。頻率曲線為雙峰型,優勢體長組為2米。在赤道海區,絕大部分藍槍魚體長1.9~2.3米。東太平洋南部海區是藍槍魚密度最大的海區,有三個優勢體長組,分別為1.7~1.9和2.5米。1齡魚的體長500~800 毫米,2齡魚的體長800~900毫米,3齡魚1~1.2米,性成熟魚的最小體長為1.55米。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的熱帶亞熱帶和部分溫帶海域。中國海南的西、中、 南沙諸群島以及台灣等海域均有分布。
資源量:由於其個體大,活動迅速,所以全以釣鉤及標槍捕撈,難以大規模地集中捕撈,對它的資源不會造成致命的危害。從幾種槍魚的歷年產量變動看從60年代中期起,年產量始終穩定在1.3~1.5萬噸左右,僅個別年份(1970和1973年)達2萬噸,說明資源狀況是正常的。
藍槍魚藍槍魚

生活習性

大洋暖水魚性名貴上層魚類。身體嬌貴,環境適應性不佳。主要生活於表層溫暖的為24°C等溫線附近,同時經歷季節性南北遷移。1000米深度也有發現,但多數時間都在較淺的深度,主要在上層40米,而通常不接近陸地或島嶼,除非有嚴重下降的大陸架。較大的魚會單獨活動,但較小的魚會聚在一起活動,形成最多10條魚的小規模的種群。它以魷魚、類鮪魚魚類、甲殼類、頭足類動物為食。

生長繁殖

性成熟較晚,通常為5齡。最高年齡估計至少20年,在太平洋最高年齡估計為27年(雌性)和18歲(雄性)。成熟年齡估計為兩年。產卵群體的性比基本上為1:1。但在高齡魚中,多於,雌魚的生命周期較雄魚為長。在台灣海區, 產卵期是4~8月,在菲律賓為5月。產卵可能全年發生在赤道10°N / S海域,夏季期間,發生在兩半球30°N / S附近海域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

遷徙過程

藍槍魚是分布在熱帶的旗魚。分布的緯度會隨季節而改變,最遠可達北緯45°至南緯35°。在非洲離岸北緯25°至南緯25°的東大西洋數量較少。它們一般棲息在水溫高於24℃的海域,最高水溫可達30.5℃,而最低的則是21.7℃。另外,它們也喜歡棲息在深海區域。
藍槍魚藍槍魚
藍槍魚在溫暖的季節會向北擴展,而在寒冷季節則會集中在近赤道地方。
藍槍魚會長途遷徙,包括重複在加勒比海委內瑞拉巴哈馬間遷徙,與及在美屬維京群島及西非之間遷徙。這些橫渡大西洋的魚類是否會回到西大西洋不明,但在東大西洋卻發現一些群落會回到曾到過的地區,所以估計它們會隔幾年重回到原地,但實際時間卻決乏數據研究。

最大藍槍魚

2013年3月,英國一家酒吧的老闆凱文·加德納(Kevin Gardner)在大西洋海域捕獲到一條長達6米的巨型藍槍魚,重約600公斤。
加德納與數名朋友一起駕船來到距離英國海岸約6437公里的大西洋海域,在一個島嶼附近捕捉到了這條巨型藍槍魚。
巨型藍槍魚巨型藍槍魚
艱辛過程
加德納稱,捕捉這條藍槍魚的過程十分艱辛,從發現到最終將其抓獲,他們耗時近3小時。在捕捉的過程中,藍槍魚將漁船拖行了將近8公里,每一名船員都被它折騰得筋疲力盡。
加德納一直就夢想能到大海里捕獲巨型藍槍魚,25年前,他還曾變賣房產,籌集資金,前往澳大利亞大堡礁捕魚。此前,他曾捕獲一條重約340公斤的黑槍魚。
據悉,這條藍槍魚是英國國內迄今為止捕獲到最大的藍槍魚,全世界排名第4位。此前全球捕獲到最大的藍槍魚是巴西一個漁民在1992年捕獲的,重約644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