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崗文化

薛家崗文化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因1979年發現於安徽潛山市王河鎮薛家崗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大別山以東、巢湖以西的江淮之間,擴及鄂東和贛北部分地區。年代約在公元前3500一前2800年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家崗文化
  • 地點安徽潛山市
  • 發現始建:1979
  • 年代:公元前3500一前2800年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時代,面貌,遺址,經濟狀況,

時代

薛家崗文化的時代約在距今5000-6000年之間。其早期處在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的轉變時期,這時的生活用具多,生產工具少,石器製作工藝粗劣,鑽孔技術不發達,說明這時期社會生產力非常低下,人們除維持較低的生活水平外,不可能有多少剩餘,氏族成員之間社會地位還是平等的,他們過著集體勞動的公有制生活。

面貌

到了薛家崗文化的中、晚期,已經顯露出階級社會的萌芽:一是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數量增多,種類齊全且製作精美。質料堅硬的石質生產工具的改進與提高,必然推動農業生產的大發展,這時的“薛家崗人”除維持較低生活水平之外,可能有所剩餘,他們過著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定居生活。二是出現了貧富分化。石質生產工具和玉飾切割工藝達到成熟階段,陶器手輪兼制,器形規整,厚薄均勻;小件玉器鑽孔精細,這就需要有熟練的手工業勞動者才能完成。因此,我們認為這時的“薛家崗人”有一部分已脫離農業生產勞動,而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有了分工,商品交換和氏族內部的貧富分化可能開始出現。所以,“薛家崗人”早期公有制生活,這時已逐步為私有制所取代。三是“薛家崗人”有著較高的審美欣賞水平,如陶器造型優美,紋飾圖案形式多樣;石器尤以石鏟和奇數多孔石刀最具特色,穿孔周圍繪有規整的花果形圖案,這是目前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另外,他們還有意識地製作了玉石、骨料及象牙品以作為頭飾、頸式和肢飾等,說明這時期“薛家崗人”佩帶玉飾風氣盛行。
薛家崗文化上受黃河下游諸多文化影響,晚期又綜合了長江下游地區各文化因素,通過交流、發展,終成為安徽惟一自成系統的一支重要部族文化,在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被學術界廣泛關注。作為薛家崗文化典型代表的薛家崗遺址所在地的黨委、政府及文物部門,認真遵循“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一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遺址的保護;另一方面,潛山縣旅遊局、文物部門正在將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開闢成為新興的旅遊景點,薛家崗遺址已規劃為遺址公園,恢復模擬一部分原始社會的人類生存、生活實景,以向世人展現“薛家崗人”的原貌。目前,潛山市博物館已辟園地,利用薛家崗遺址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直觀形象的展示了薛家崗文化面貌。

遺址

在天柱山麓,潛水之濱,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家崗遺址。遺址距離潛山市區僅7公里,位於王河鎮永崗、利華兩自然村的交界處,總面積6萬多平方米。遺址四周溪流回紆,松竹蒼秀,景色優美,最適宜於人類生息繁衍。1979年以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先後對薛家崗遺址進行了6次發掘,揭露面積2千多平方米,出土文物近3千件。為探尋薛家崗文化分布情況,考古工作者先後在皖鄂交界及江淮之間又發現多處薛家崗文化同類型遺址。因薛家崗遺址延續時間長,分布範圍廣,文化層堆積厚,遺蹟遺物豐富和文化內涵深邃,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遠古文化——薛家崗文化的典型代表。
薛家崗遺址薛家崗遺址

經濟狀況

公元前 3000 年前後,長江下游的鄂東、皖南地區以薛家崗文化為代表的部落,發展成一支很有影響的勢力,活躍在大別山東南、巢湖以西的長江北岸沖積平原上。這個部落集團主要從事稻作農業生產,生活和生產方式都與東部較早的馬家浜文化基本相同,一些遺址發現的陶器和石器表明,他們也許是馬家浜文化向西遷移的一支移民後裔,與當地受屈家嶺文化影響的土著居民相融合的結果。這一部落後來世代生活在皖水及其上游長河、潛水兩岸,逐漸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薛家崗文化。
薛家崗文化以最早發現於安徽潛山薛家崗遺址而定名,目前安慶境內皖水流域已經發現這一古老氏族部落的遺址十餘處,除大規模發掘的薛家崗外,還有安慶夫子城、張四墩、沈店,潛山天寧寨,望江汪洋廟,太湖王家墩、何家凸,岳西祠堂崗,懷寧黃龍、楊家嘴,宿松黃鱔嘴和一天門等遺址。
考古發現表明,薛家崗人在皖水流域繼承並發展了馬家浜文化稻作農業的生產經驗,進一步改進了生產工具,提高了水稻產量,並使手工業生產也向前邁進了一步。各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有又扁又薄的穿孔石鏟、窄長條的有段石錛、橫長梯形的多孔石刀和圓柱體陶銼等,這些工具都與其他地區的氏族部落大不相同。尤其是多孔石刀,穿孔皆為奇數,1—13 孔不等,最長的石刀達 51.6 厘米。薛家崗遺址發現的幾件石鏟和石刀,穿孔圍規整地繪畫著紅色花果形圖案,為中國大陸各遺址所罕見,可能是非生產所用的特殊器物。
這一部落的先民使用的日常生活器皿,主要是夾砂紅陶和灰褐色泥質陶的鼎、鬹、壺、罐,在陶器中由甑鼎套合的■和斂口深盤棱柄豆獨具風格。許多鼎足呈鴨嘴形和楓葉形,也頗有地方特色。一些遺址和墓葬中發現的陶器還有缸、盆、缽、碗、紡輪等。
薛家崗遺址發現了幾座殘房基址,分為地面建築和半地穴式兩種。在房址的紅燒土塊中發現有稻殼的印痕,證明當時的人們過著以稻作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各遺址所發現的墓葬,隨葬品多寡不一,其中隨葬品較多的,陶器組合都有一定規律,基本是鼎、豆、壺、盆或壺、碗,反映出氏族內部比較嚴格的組織形態和喪葬習俗。在一些隨葬石制工具較多的墓中,石鏟、石刀、石錛等常疊壓放置。屬於這一氏族集團的湖北黃梅縣塞墩氏族墓地,有一座墓隨葬了很多工具,包括斧、錛、鑿、三孔刀、磨刀石等石制工具,集中放置兩堆,其大小和形制多樣複雜,表明墓主人生前是掌握石器加工專門技藝的手工業者。
薛家崗遺址所表現出的特點,在南京地區的北陰陽營文化中有所反映,在太湖地區的崧澤文化中也發現了較多相似因素,他們之間顯然有一定交往。薛家崗文化晚期,制陶業也吸收了山東地區典型龍山文化的先進技術,出土了一些袋足鬹、蛋殼黑陶高柄杯等,說黃河下游和長江下游的原始部落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出現了日益加強的交流與融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