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流傳於湖北省宜昌市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源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宜昌薅草鑼鼓形成了語調旋律、韻調旋律、歌腔旋律、歌調旋律四種不同的“音樂方言”。單一三聲腔歌有“561、612、613”三種結構形態,俗稱“三音歌”。特別是兩個小三度音程構成的三音歌,具有上古楚歌的遺風。

2008年6月7日,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2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湖北省宜昌市
  • 保護單位:宜昌市夷陵區文化館
  • 遺產編號:Ⅱ-27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表演形式,命名形式,唱腔,曲牌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根據宜昌市夷陵區文化館調查厚凶凳統計的資料和譜牒學推斷,宜昌薅草鑼鼓的流行盛才辨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宜昌薅草鑼鼓發源歷史久遠。在遠古時代,祝融氏後裔尊神崇巫,並將自己的楚文化融入中原文化,創造出異彩紛呈的樂種樂器。屈原的《楚辭》等篇目中記載有楚民吹竽、鳴篪、鼓瑟、擊鼓、叩鐘的祀神樂舞場面。據考古發掘,距今5000年前,宜昌市枝江問安關廟山一帶的遠古人類就發明了陶鼓、陶鈴、陶響球等樂器,枝江姚家港發掘的東漢墓中,出土了刻繪有鼓樂、歌舞場面的畫像磚。宜昌出土的晉代文物“陶魂罐”表明,在其雕刻中就有薅草鑼鼓十人班圖。這種“一鼓吹工”的農俗,據說先秦時期已出現,但並沒有形成統一、完善的風格。清朝同治年間後,逐漸形成比較具有統一風格的薅草鑼鼓。

基本特徵

表演形式

宜昌薅草鑼鼓的表演形式自由靈活,幾乎不受傳統局限,既體現了民間民俗音樂隨機表演的個性,又體現了三峽地區及江漢平原西部邊緣文化融合的多樣特點。其使用樂器及演唱班子也習慣於隨束院閥機增減,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需要,對流傳至本地的所有音樂藝術形式進行“借用”。這也是全國薅草鑼鼓的共性,但宜昌薅草鑼鼓表現得更為突出,所以宜昌薅草鑼鼓在整體演奏的規模上要比全國其他地方的薅草鑼鼓規模大,表演特點主要表現在樂器搭配靈活和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兩個方面。
首先是樂器搭配自由靈活。其演奏樂器與全國多數地方一樣,仍以鑼、鼓為主,而其他樂器搭配卻能充分體現文化交匯的特色。大致有六種類型,具體為單鑼鼓、夾鑼鼓、對子鑼鼓、四樣鑼鼓、吹鑼鼓、絲弦吹鑼鼓等。單鑼鼓一般用一面鼓和一面鑼演奏,又稱為“一鑼鼓”。夾鑼鼓一般用兩鑼一鼓或三鑼兩鼓演奏。對子鑼鼓一般用相同的兩鑼兩鼓演奏。四樣鑼鼓一般用鑼、鈸、馬鑼、鼓演奏。吹鑼鼓一般用鑼鼓加一支嗩吶演奏。絲弦吹鑼鼓一般用鼓、鑼、鈸、馬鑼、小鑼、邊鼓、嗩吶、二胡和琵琶等樂器演奏,隊伍十分龐大。
其次是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宜昌薅草鑼鼓較多採用的是四樣鑼鼓,四人一班,鼓、鑼、鈸、馬鑼四件打擊樂器,鼓手領隊,發歌指揮,既指揮唱歌,又指揮生產,號召力很強。也有兩人一班的,一人挎著鼓,打鼓發歌,另一人掌握鑼鼓架,架上掛著大、小鑼和鈸,敲打三件樂器接歌。薅草鑼鼓演唱形式十分靈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一領眾和,一人或兩人叫,鋤草的人一齊接;或鑼鼓師傅滲愉放嘗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唱”與“打”也有不同的配合,若唱時不打,只以鑼鼓作間奏,謂之“住乎境鼓聽聲”;若邊打邊唱,以鑼鼓伴歌,則船悼迎稱之為“鼓裡藏聲”。

命名形式

宜昌薅草鑼鼓可根據不同農事活動而命名,如“栽秧鑼鼓”“扯草鑼鼓”“砍柴鑼鼓”等;也可根據鑼鼓的數量(編制)而命名,如一鑼一鼓叫“一鑼鼓”或“單鑼鼓”,兩鑼一鼓或三鑼兩鼓搭配的叫“夾鑼鼓”,兩鑼兩鼓叫“對子鑼鼓”,由鑼、鈸、馬鑼、鼓組成的叫“四樣鑼鼓”或“打四件”,在“一鑼鼓”或“四樣鑼鼓”基礎上加一隻嗩吶叫“吹鑼鼓”等等。由8個人、10樣樂器組成的大型吹鑼鼓班子稱為“絲弦鑼鼓”,是薅草鑼鼓中的稀有品種,流行於夷陵的鴉鵲嶺、龍泉等地。

唱腔

由於夷陵當地人習慣於“以腔從詞”和“以詞配曲”兩種歌唱方法,宜昌薅草鑼鼓形成了語調旋律、韻調旋律、歌腔旋律、歌調旋律四種不同的“音樂方言”。宜昌薅草鑼鼓屬板腔聯曲體,一般由十幾個唱腔和曲牌組成,多者唱腔曲牌達到八十餘個,因有“九腔十八板,三十六個號,七十二種腔”之說。單一三聲腔歌有“561、612、613”三種結構形態,俗稱“三音歌”。特別是兩個小三度音程構成的三音歌,具有上古楚歌的遺風。
宜昌薅草鑼鼓是個特大型的套曲,套中有套,唱腔豐富多彩,“鑼鼓不出鄉,各是各的腔”,如夷陵區花鑼鼓山的特性三音歌、長陽的九板十三腔,各地風格不同,地方色突出。就聲腔而言,既有一般音調,也有特性音調;從體來看,既有板腔體,也有歌謠體;依題材而論,可謂無所唱,仿佛一幅幅生動的風情畫卷。

曲牌特徵

宜昌蒿草鑼鼓的曲牌有揚歌子、半聲子、聲子、兩聲子、三聲子、四聲子、五句子、穿號子、抬聲子、掉聲子、陰聲子、月歌子、雜號子等多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昌薅草鑼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學術價譽備寒陵值和研究價值,它完好地保存了巴楚古歌,這是中華民族的本土音樂,對於研究古代音樂形態、變異情況及演變軌跡等提供了難得的活材料。同時為研究巴民楚人的習俗、心理、生活情狀等提供了重要依據,具有民俗學的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社會的變革、科技的進步,加上現代文明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宜昌薅草鑼鼓已處於面臨消亡的重要關頭,亟須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羅留英,女,1964年2月生,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薅草鑼鼓,宜昌市夷陵區申報。
肖世芹,男,1946年5月生,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薅草鑼鼓,宜昌市夷陵區申報。
袁國本,男,1933年4月生,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薅草鑼鼓,宜昌市夷陵區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宜昌市夷陵區文化館獲得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宜昌市夷陵區文化館保留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所獲榮譽
2015年11月,《宜昌薅草鑼鼓》獲2015四川電視節暨第十三屆“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社會類入圍獎。
2019年8月,《宜昌薅草鑼鼓》獲宜昌市第七屆“屈原文藝創作獎”。

命名形式

宜昌薅草鑼鼓可根據不同農事活動而命名,如“栽秧鑼鼓”“扯草鑼鼓”“砍柴鑼鼓”等;也可根據鑼鼓的數量(編制)而命名,如一鑼一鼓叫“一鑼鼓”或“單鑼鼓”,兩鑼一鼓或三鑼兩鼓搭配的叫“夾鑼鼓”,兩鑼兩鼓叫“對子鑼鼓”,由鑼、鈸、馬鑼、鼓組成的叫“四樣鑼鼓”或“打四件”,在“一鑼鼓”或“四樣鑼鼓”基礎上加一隻嗩吶叫“吹鑼鼓”等等。由8個人、10樣樂器組成的大型吹鑼鼓班子稱為“絲弦鑼鼓”,是薅草鑼鼓中的稀有品種,流行於夷陵的鴉鵲嶺、龍泉等地。

唱腔

由於夷陵當地人習慣於“以腔從詞”和“以詞配曲”兩種歌唱方法,宜昌薅草鑼鼓形成了語調旋律、韻調旋律、歌腔旋律、歌調旋律四種不同的“音樂方言”。宜昌薅草鑼鼓屬板腔聯曲體,一般由十幾個唱腔和曲牌組成,多者唱腔曲牌達到八十餘個,因有“九腔十八板,三十六個號,七十二種腔”之說。單一三聲腔歌有“561、612、613”三種結構形態,俗稱“三音歌”。特別是兩個小三度音程構成的三音歌,具有上古楚歌的遺風。
宜昌薅草鑼鼓是個特大型的套曲,套中有套,唱腔豐富多彩,“鑼鼓不出鄉,各是各的腔”,如夷陵區花鑼鼓山的特性三音歌、長陽的九板十三腔,各地風格不同,地方色突出。就聲腔而言,既有一般音調,也有特性音調;從體來看,既有板腔體,也有歌謠體;依題材而論,可謂無所唱,仿佛一幅幅生動的風情畫卷。

曲牌特徵

宜昌蒿草鑼鼓的曲牌有揚歌子、半聲子、聲子、兩聲子、三聲子、四聲子、五句子、穿號子、抬聲子、掉聲子、陰聲子、月歌子、雜號子等多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昌薅草鑼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它完好地保存了巴楚古歌,這是中華民族的本土音樂,對於研究古代音樂形態、變異情況及演變軌跡等提供了難得的活材料。同時為研究巴民楚人的習俗、心理、生活情狀等提供了重要依據,具有民俗學的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社會的變革、科技的進步,加上現代文明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宜昌薅草鑼鼓已處於面臨消亡的重要關頭,亟須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羅留英,女,1964年2月生,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薅草鑼鼓,宜昌市夷陵區申報。
肖世芹,男,1946年5月生,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薅草鑼鼓,宜昌市夷陵區申報。
袁國本,男,1933年4月生,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薅草鑼鼓,宜昌市夷陵區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宜昌市夷陵區文化館獲得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宜昌市夷陵區文化館保留薅草鑼鼓(宜昌薅草鑼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所獲榮譽
2015年11月,《宜昌薅草鑼鼓》獲2015四川電視節暨第十三屆“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社會類入圍獎。
2019年8月,《宜昌薅草鑼鼓》獲宜昌市第七屆“屈原文藝創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