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鑼鼓(金湖秧歌),江蘇省金湖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金湖秧歌形成於明代,發展於清代,是江蘇省金湖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插秧勞動中,以樸實的情感和集體的智慧創造出來的一種獨特的演唱形式,其不同於東北的“大秧歌”和陝西的“秧歌舞”,在本質上屬於勞動歌的範疇,季節性較強。金湖秧歌沒有舞蹈一類的表演程式,是一種綜合了歌詞、曲調和鑼鼓伴奏,且以歌詞為主體的演唱形式。
2007年3月24日,金湖秧歌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入江蘇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1月11日,薅草鑼鼓(金湖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2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薅草鑼鼓(金湖秧歌)
- 申報地區:江蘇省金湖縣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Ⅱ-27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演唱形式,演唱內容,唱詞特點,藝術特徵,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金湖秧歌的起源大約可追溯到明代。朱元璋稱帝之後,曾下令將蘇州地區原來支持和擁戴過張士誠的士紳商賈罰沒家產,流放外地墾荒屯田。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洪武趕散”。民俗調查中許多出生於金湖縣當地的老人,都說自己的祖先是“洪武趕散”時從蘇州遷徙過來的。正是由於江南移民帶來的“稻作文化”與金湖本土歌謠相結合,才逐漸形成了金湖秧歌的雛形。
清代末期至民國時期是金湖秧歌發展的成熟期。在這一時期,金湖縣當地流傳有大量秧歌唱本,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秧歌歌手。
中國解放後,農民分得了土地,金湖秧歌得到了廣泛的流傳,當時金湖縣農村幾乎人人都會唱秧歌。
1956年之後,大集體的生產方式為金湖秧歌提供了市場,每到插秧季節,一個生產隊都有三四十人下田插秧。生產隊為提高工效,總要請鑼鼓師傅下田助興,鑼鼓師傅因此成為了農村中的頭面人物。
“文化大革命”期間,金湖秧歌成了“四舊”之一,唱秧歌被全面禁止,鑼鼓師傅挨斗,秧歌本被抄。整整十年時間的禁唱,嚴重阻礙了金湖秧歌的流傳,金湖秧歌這一演唱形式幾乎滅絕。
改革開放以後,為了恢復和發展金湖秧歌這一民間藝術,金湖縣文化部門組織農村業餘作者創作新歌詞,並對曲調加以整理,通過有線廣播向農民教唱。
20世紀80年代中期,金湖民間文藝工作者經過蒐集和整理,編印成“三套集成”縣卷本,在江蘇省首次出書,被作為樣本在江蘇省內外傳閱,金湖秧歌從此有了一定的名聲。
基本特徵
演唱形式
金湖秧歌在演唱方式上分專業和業餘兩種,專業歌手稱為鑼鼓師傅。過去他們在插秧季節受僱於主家,工錢都在普通秧工的一倍以上。演唱時兩人配對,一人打鼓一人敲鑼,用來作過門或伴奏。鼓師傅主唱,鑼師傅幫腔,時而輪換,金湖地區稱這種形式為鑼鼓秧歌。這種形式的秧歌表演中穿插有較多打情罵俏的葷段子,用來取悅聽眾,同時通過鑼鼓和演唱來指揮生產,督促進度,監督質量,鼓舞情緒。此外,如遇到薅秧、車水、打夯等較大的勞動場面,主家也要請人來唱鑼鼓秧歌。這在金湖縣當地已成為一種習俗。
業餘歌手的唱法是由鑼鼓秧歌演變而來。小戶人家請不起鑼鼓師傅,便自家一邊插秧邊唱歌,用來消遣自娛。業餘歌手演唱時先由一人唱“格咚哉”代替鑼鼓伴奏,稱為“打鼓號子”,另一位歌手主唱,中間的鼓點同樣由前者用襯詞幫腔。業餘唱腔更為高亢悠揚,委婉抒情,與鑼鼓秧歌有較大區別。金湖秧歌的曲調以業餘唱法為代表,其曲調節奏明快,既有北方民歌的高亢豪放,又有南方民歌的舒緩流暢。金湖秧歌常見的調名有“四句頭”“五句半”“搶八句”“串十字”等,還有名目繁多的秧號子及地方小調。
演唱內容
金湖秧歌內容豐富,主要分為情歌和生活歌兩大類。其中情歌占有較大的比例,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通過秧歌這一形式表現。在生活歌中,反映社會世態、生產勞動、家庭婚姻方面的內容也較為廣泛。
唱詞特點
金湖秧歌的歌詞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除中長篇秧歌外,基本是每首一韻。常用的韻腳有“發花”“衣期”“懷來”“遙迢”“言前”“人辰”“江陽”“中東”等。一般是首句定韻,偶句押韻,大多數以平聲韻落尾,無論是敘事還是抒情,都較為流暢。金湖秧歌歌詞中常常運用比興、誇張、象徵等表現手法,語言精煉含蓄,樸實幽默,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
金湖秧歌是勞動民眾的口頭藝術,主要靠口耳相傳,歌手除了演唱傳統長篇秧歌中的選段外,其餘的唱詞多屬於即興創作。金湖秧歌的唱詞通俗易懂,形象生動,便於記憶和傳誦,容易表達勞動人民的真情實感。
藝術特徵
以事寓理,比喻形象:金湖秧歌大多採用比興的手法,將重點落在最後一句。這是金湖秧歌常用的表現手法,以事寓理、借物傳情、生動形象。
大膽潑辣,直抒胸臆:金湖秧歌的歌詞大膽潑辣,反映了勞動人民率真質樸的思想感情。
高度誇張,想像豐富:金湖秧歌常運用誇張手法,藉助想像來強調和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徵,進行放大描寫,達到增強藝術效果的目的。
象徵類比,含蓄雋永:金湖秧歌中常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用來解釋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其特點是利用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某種類比,使被象徵物的某一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
諷喻影射,別具風韻:在插秧勞動中,秧歌歌手經常用一些言語來嘲弄、奚落別人,金湖當地稱此為《打發歌》。
代表作品
金湖秧歌的唱本和唱段較多,中長篇敘事秧歌有《十二月姐恩情》《七說八唱紅娘子》《衣架姐》《梔子花》《配藥硝》《打蘆葉》《趲工忙》等,短小的歌頭、尾歌、秧號子則數目較多。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金湖秧歌語言樸實明快,大膽潑辣,直抒胸臆,表達了勞動人民的心聲,其內容豐富多彩,幾乎涵蓋了金湖地區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利於人們了解金湖當地的風俗民情、生產生活狀況以及語言特點和表述方式,有一定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戶土地減少,插秧時間也縮短了,鑼鼓師傅失去了市場。青年人受通俗歌曲的影響,對傳統秧歌已不感興趣。許多老歌手和老師傅也相繼謝世,金湖秧歌的演唱形式基本消亡。
傳承人物
張中祥,男,漢族,2018年5月8日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薅草鑼鼓(金湖秧歌),江蘇省金湖縣申報。
保護措施
金湖縣文化館每年都編印《金湖秧歌專輯》向農村發放,為秧歌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2001年,金湖縣對金湖秧歌進行了廣泛徵集和重點採風,在原有資料的基礎上重新選編,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金湖秧歌集粹》一書。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金湖縣文化館獲得“薅草鑼鼓(金湖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項目保護單位金湖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8年8月6日,金湖縣舉辦了金湖秧歌匯演。
2010年6月,金湖秧歌在韓國固城第25屆大韓民國民俗音樂大會演出交流活動中進行了表演;同月6月13日—17日,金湖秧歌在上海世博會“江蘇活動周”展演展示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2012年7月,金湖秧歌在“江南風,錦溪春”江蘇省民俗音樂節暨錦溪鎮第七屆民眾文化藝術節中進行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