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名:蔞蒿
多年生草本,植株具香氣,下半部木質化 葉紙質,莖下部之葉寬卵形,長8-12厘米,寬6-10厘米,呈掌狀,3-5裂,全緣或全不分裂;表面綠色,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葉緣有細鋸齒、上部葉指狀3或2深刻,或不分裂;緣具梳鋸齒。頭狀花序排成伸長之圓錐花序。分布於東北、華北、華中、華南各省,多生於低海拔地區之河岸邊與沼澤地帶,可在水中生長,或見於森林中、山坡和道路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蔞
- 外文名:Artermisia selengensis Turcz.exBess
- 拼音:lóu
- 注音:ㄌㄡˊ
- 部首:艹
- 部外筆畫:9
- 總筆畫:12
- 科別:菊科
基本信息
詳細註解
英語套用
古籍解釋
又《賈子·新書》古者胎敎之道,七月而就蔞室。
又地名。《後漢·王常傳》收散車入蔞谿。
又《唐韻古音》力朱切,音慺。義同。
又《廣韻》力主切,音縷。草可烹魚。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注》等為萭蔞,以運輪上,輪中萭蔞,則不匡刺也。
又《集韻》力九切,音柳。喪車飾也。《禮·檀弓》設蔞翣。《注》棺之牆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