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灰散
- 來源:《金匱要略》卷中
- 組成:蒲灰52.5克 滑石22.5克
- 功用:涼血消瘀,通利小便
主治及用法,方劑歌括,成分,套用,主治,臨床運用,各家論述,蒲灰用藥考略,蒲灰的考證,藥物考證,小結,
主治及用法
【煎服方法】 右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方劑歌括
小便不利用蒲灰,平淡無奇理備該,半分蒲灰三分滑,能除濕熱莫疑猜。(《金匱方歌括》)
成分
套用
主治
臨床運用
該方可用於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泌尿繫結石、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腫、胸膜炎、腹膜炎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用該方加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敗醬草等治療淋茵性尿道炎;加琥珀、澤瀉、瞿麥、甘草,並隨症加減(膀胱濕熱明顯者加蒲公英、龍膽草;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胸滿喘咳甚者加葶藶子、蘇子;胃氣上沖、呃逆、嘔吐者加法半夏、旋覆花)治療前列腺肥大急性尿瀦留;加減治療泌尿系統的淋症、石淋、血尿、痛經、附屬檔案炎等疾病均獲得良好效果。
各家論述
1.《金匱玉函經二注》:膀胱血病澀滯,致氣不化而小便不利也。蒲灰、滑石者,本草謂其利小便,消瘀血。蒲灰治瘀血為君,滑石利竅為佐,皮水,用蒲黃消經絡之滯,利小便為君;滑石開竅通水,通以佐之,小便利則水下行,逆氣降。
蒲灰用藥考略
蒲灰的考證
1.蒲灰當為菖蒲灰
2.蒲灰應為香蒲灰
3.蒲灰應為蒲蒻灰
陸淵雷著《金匱要略今釋》謂:“蒲灰尤氏以為香蒲之灰,香蒲即蒲黃之莖葉,又名蒲翦,殆即魏氏家藏方之箬灰矣。”據《魏氏家藏方》記載:“翦灰散治淋如神。翦葉一兩燒灰存性,滑石半兩別研,右為細末,入麻油數點蠟茶湯調下,不拘時候。”
4.蒲灰當為蒲蓆灰徐彬
5.蒲灰應為蒲黃灰
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金匱要略選讀》(四版)認為:“蒲灰當以生蒲黃為是。”《醫學綱目》云:小便不通,“蒲灰散,蒲灰七分,恐即蒲黃粉。滑石三分,右二味,杵為散,飲服五分方寸匕,日三服。”《千金要方》云:“小便不利莖中疼痛,小腹急痛。蒲黃、滑石各等分,右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藥物考證
1.菖蒲辛、微溫。歸心、肝、脾經。考《本經》《別錄》《藥性論》《日華子本草》《滇南本草》《本草綱目》等書,其功用主治均無利小便或治小便不利的記載。而《別錄》卻有“止小便利”,《日華子本草》有“澀小便”的論述。這就說明菖蒲不但不能利小便或治小便不利,反而有收澀小便的作用。若將生菖蒲燒成灰,其性由辛溫變為辛微溫微澀,則更無利小便之功。可見蒲灰並非菖蒲所燒之灰。
2.香蒲其性味、歸經無文獻記載。功用主治僅《本草匯言》論及有潤燥涼血,去脾胃伏火之功,並未言及能利小便,治療小便不利。既連藥物的性味、歸經都無從考查,說明香蒲自古很少入藥。因此蒲灰即香蒲研末或燒灰之說是無根據的。
3.蒲蒻甘、涼。從《日用本草》《隨息居飲食譜》《天寶本草》等書的記載來看,蒲蒻有利小便、治小便不利的作用。不知《魏氏家藏方》所用的蒻灰,是乾蒻研末,還是用翦燒灰入藥。乾蒻研末,其性味尚無變化,可以用於小便不利;如用翦燒灰,則利小便的作用必然有所改變,或者反而可能有收斂固澀之功。可見用蒻燒成灰者,不能用於治療小便不利。
4.蒲蓆性平。其主治功用,《別錄》與《證類本草》均載有破血的作用,而未提到利小便的作用。《本草綱目》在附方中引《金匱要略》蒲灰散,雖提到蒲蓆灰,但在論主治中,僅說它主治筋溢惡瘡,未言及治小便不利。徐中可說蒲灰即蒲蓆燒灰之根據,是從《本草綱目》附方而來,其主治功用的理論依據不充分。再者就算蒲蓆有利小便的功用,若經燒灰,其作用必由利小便而變為收斂小便,所以蒲灰即蒲蓆燒灰之說也是沒有根據的。
5.蒲黃甘辛、涼。《本經》《藥性論》《日華子本草》等書都詳細的記載了蒲黃有利小便、消淤血、治尿血及小便不通的作用。這就說明《醫學綱目》認為蒲灰即蒲黃粉的說法,是有理論根據的。再者,《千金要方》是《金匱要略》以後的第一部方書,凡是《金匱要略》中的方劑大多可見於《千金要方》,該書所載治療小便不利用蒲黃與滑石,與《金匱要略》藥物主治基本相同。可見《千金要方》中用蒲黃滑石治療小便不利,是從《金匱要略》蒲灰散而來。由此可以認定蒲灰散中的蒲灰,即是蒲黃之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