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倪氏編著本書時,取材於歷代主要的本草,如《
本經》、《別錄》、《
唐本草》、《
開寶本草》、《
本草綱目》等40餘種,兼收並列,“更加甄羅補訂,刪繁去冗”而成。計20卷。在編著過程中,作者“週遊省直,
於都邑市,幽嚴隱谷之間,遍訪耆宿,登堂請益,采其昔所未詳,今所屢驗者,—一核載。”
書中所收方劑,“必見諸古本有據,時賢有驗者,方敢信從”。對方士的一切荒誕之談能誤人性命者,概棄之不錄。本書對學醫者有其實用價值。當時對之評價較高,如《浙江通志》稱之曰:“倪朱漠……集歷代本草書,窮搜博詢,辨疑證誤,考訂極其詳核,名之日《本草匯言》……行於世,世謂李之《本草綱目》得其詳,此得其要,可並埒雲。”
內容介紹
《本草匯言》二十卷,明·
倪朱謨纂於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書稿由其子
倪洙龍刊行
於明末清初。
倪朱謨,字純宇,
錢塘(今
浙江杭州)人。約生活於明萬曆、天啟年間。據載倪氏“少沉默好古,治桐君、歧伯家言,得其間奧。治疾奇效,多奔走而延致之,不得則怨”(《
浙江通志》)。倪氏在廣泛收集本草文獻資料的同時,又“週遊省直,於都邑市廛、幽岩隱谷之間,遍訪耆宿,登堂請益。采其昔所未詳,今所屢驗者,一一核載”(凡例),編為《本草匯言》。
該書匯集了歷代本草書四十餘種,還匯集了採訪一四八名明代醫藥家所得的藥論或方劑。像這樣在採訪搜求上百家醫藥家藥論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本草著作,在古代還是十分罕見的。
《本草匯言》前十九卷為各論,共收集藥物五八一種,分草、木、服器、金、石、谷、果苹蟲、禽、獸、鱗、介、人等十四部,沿襲的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分部方式,但排列次序有所變更。與一般本草書不同的是,該書把總論部分放在全書的最後一卷,列氣味陰陽、升降浮沉等藥學專題二十三項,內容亦多采自《本草綱目》。
全書共有藥圖五三〇幅(以圖名為計算依據),分別集中附在各卷之前。這些藥圖中有約一八〇幅為藥材圖(如條
黃芩、片黃芩等),有的藥材圖與明·
李中立《
本草原始》二六二一年)有相似之處。書中第十八卷記載了藥圖的繪製時間和繪圖者..一萬曆庚申(一六二○年)
蕭山庠士
湯國華太素甫繪圖,錢塘處士翁立賢恆玉甫勒象”。
該書各論的藥物條文內容一般按以下體例予以介紹..藥名之下記有性味、陰陽、歸經等,然後用小字註明產地和藥物的形態。此後集錄諸家論藥之言。最後附有相關方劑。各方劑之旁用小字註明來源。
《本草匯言》最大的價值是記載了明代後期浙江一帶上百名醫藥家的藥物論說,同時還摘錄了大量的明代醫方資料。這些都是不見於其它本草書的新資料。書中採訪所得的諸家藥論和用藥經驗,大大地豐富了中醫臨床用藥和藥性理論的內容。從倪氏註解的文字來看,他確實對醫藥有較深入的研究。例如倪氏極力反對服食丹藥,認為丹砂“非良善之物”,並歷數砒石的種種危害。倪氏對藥物的品種也有一定的研究。如他對
銀柴胡、
北柴胡、軟柴胡的辨析,比較明晰。書中還記載了當時浙江
溫州、處州山農人工種植獲苓的情況,以及他個人到晉(今
山西)、蜀(今
四川)山谷中訪問
龍骨產區的所見所聞。由於《本草匯言》新內容多,編排得體,故書成之後,有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如
倪元璐序中評曰..“(此書)與李瀕湖之《綱目》、陳月朋之《蒙筌》、仲淳之《經疏》,角立並峙。於以羽翼前人,啟迪來者,厥功懋焉”。另《浙江通志》也稱讚說..“世謂李(時珍)之《本草綱目》得其詳,此(《本草匯言》得其要,可並埒雲”。
《本草匯言》在明末清初刊行以來,有數種清前期的木刻本,但此後一直未得到重刊。今據清大成齋刻本影印,是近代以來第一個影印本。
《本草匯言》與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陳月朋的《本草蒙筌》、仲淳的《本草經疏》,並稱四大本草名著。又云:世謂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得其詳,而《本草匯言》得其要.采其昔所未詳,今所屢驗者,一一核載;採集一四八名明代醫藥家資料編纂而成,在明代屬首創十分罕見的,書中採訪所得的諸家藥論和用藥經驗,極大地豐富了中醫臨床用藥和藥性理論的內容。可以說是一本非常重要極有參考價值的歷代本草匯粹要覽。
作者簡介
倪朱謨,明末醫藥學家。字純宇。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通醫學,為人治疾有良效。畢生蒐集歷代本草書籍,詳加辨誤及考訂,天啟四年(1624年),撰成《本草匯言》二十卷。
全書共議藥六百二十六種,然其中出於自家論說者甚少。書稿由子洙龍收藏,邑人沈琯(字西璵)校正刊行。
出版信息
書名:本草匯言
圖書編號:1111506
定價:100.0
ISBN:753236735
作者:[明]倪朱謨
出版日期:2005-06-01
版次:1
開本:大32開
簡介:本書是一部由明代醫藥學家倪朱謨編纂,匯集前人和與作者同時代眾多學者的藥學言論而成的藥學專著。全書共20卷,收載藥物581種,分草、木、服器、金石、石、谷、果、菜、蟲、禽、獸、鱗、介、
人部,各卷前附圖計530幅。每味藥記述藥物的味性、陰陽歸經、產地形態,並集諸家藥論,最後附列方劑,內容均有出處,使之言而有據。最後卷20為總論,列氣味陰陽、升降沉浮等題23項。
本書收載了明以前40餘種醫藥著作中的文獻資料,並收入作者同時代148位學者的藥論,摘引了大量的明代醫方資料,其中有一些醫方書從未刊行(或已刊今佚),因此該書在保留這些資料上有很重要的文獻價值。書中匯集諸家藥論,大大豐富了臨床用藥和藥性理論的內容,是一部明代新內容較多的本草著作,可供現代中醫藥科研、教學、臨床工作者以及中醫藥愛好者參閱。
圖書目錄
序
師資姓氏
同社姓氏
凡例八則
本草匯言卷之一
草部 山草類
本草匯言卷之二
草部 芳草類
本草匯言卷之三
草部 隰草類上
本草匯言卷之四
草部 隰草類下
本草匯言卷之五
草部 毒草類
本草匯言卷之六
草部 蔓草類
本草匯言卷之七
草部 水草類
草部 藤草類
草部 石草類
草部 苔草類
本草匯言卷之八
木部 香木類
本草匯言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