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暢談錄(1987-1992)(精)》是張煒三十多年裡寫下的散文和隨筆,幾乎是虛構作品之外的全部存留文字。更早的丟失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部分文字也找不到了。
因為生活匆忙而沉重,人漸漸都像迎風賓士的老馬,背上的一些馱載難免要在路上飛揚四散,再也無從尋覓。 《葡萄園暢談錄(1987-1992)(精)》里許多篇目寫在青春時段,那時的稚嫩和面紅耳赤的衝動,今天看非但不儘是羞愧,而且還引起作者多多少少的欽羨。單純直撞的勇氣與昨日緊緊相連,如今這一切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潛在了心底,只更多在夤時、在傾聽撲撲海浪和漫漫市聲的無眠之夜,才緩緩地升騰起絲絲綹綹。
基本介紹
- 書名:葡萄園暢談錄/張煒散文隨筆年編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358頁
- 開本:32
- 作者:張煒
-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無論以怎樣的方式、因為什麼緣故,當一個人得以親近一片土地的時候,心裡必會充滿感激。
在沒有預料的情況下,我就開始了長期旅居膠東半島的生活。時間流逝得飛快,轉眼已近八年。
八年時間對於一個人當然非常重要。他在這期間跨越了一道線,即中年與青年的分界……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精神的絲縷和火種
第二章 特殊生命的特殊表達
第三章 樸素是至高的藝術品格
第四章 詩人與“金字塔尖”
第五章 難以複製的聲音
第六章 青春的源泉
下篇
第七章 必讀的“高原之書”
第八章 靈魂的刻度
第九章 秋天的大地
第十章 心靈的週遊
第十一章 人與書
第十二章 走向開闊的生活
太多的不安和喜悅(代後記)
附:散文總目
文摘
讀者為一個作家而激動。
因為浮躁和慌促已成世紀之病,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閱讀方面的技巧。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只是不成問題的問題。飛快閱讀,在書海里掌握了一種神技,並且相信許多博學者都有這樣的神技。我卻非常懷疑。在我看來閱讀就是沉浸其中,就是認真和迷戀。閱讀還有什麼捷徑?不知道。
沉迷於一個人的世界裡,是不會有什麼技巧的。當然,隨著一個人的成熟,他會越來越採取巨觀的方式去看待作家和作品了。一般而言,一個人在他創作和閱讀上都是同步的。一個比較成熟的作者,不可能僅僅把注意力放在他喜歡的作品上——當他喜歡上一篇或一部作品時,那么這隻等於找到了一個嚮導。它可以帶領他走進一個更加繁複和絢爛的世界——作家的全部作品所構成的那個開闊無比的世界。對於一個作者來說,要想了解你所喜歡的這個作家,那么你最好蒐集到他全部精神活動的記錄,哪怕是幾句談話、一封短簡、一篇小小的隨筆,都可能是重要的。一個大作家與一般作家的區別當然很多,不過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那些偉大作家由於對問題特別專注,他整個思維過程的探索意味和連續性特彆強:思維的痕跡重重疊疊,縱橫交織,構成了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這時候,如果你僅僅研究他的某一部分作品,或者是僅僅研究他的“代表作”,就遠遠不夠了。
一個具有良好修養的讀者,嚴格講來,他閱讀的往往不是作品,而是作家本身。他整個的閱讀目的,概括起來無非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可能清晰地透過一行行文字,望到那個獨一無二的、又陌生又熟悉的、無比親切的高大身影。
當我們為一篇作品激動的時候,這種激動往往處在較淺近的印象中,而且這種激動不會持續太久。而當我們去為整個作家激動的時候,那將是深深的、難以磨滅的一次經歷。“人”的豐碑在心中聳立起來,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可是在社會上泛泛的讀書生活里,我們很難看到那些試圖去理解和尋找作家的人——即便在創作界,那種讀者也是鳳毛麟角。每逢想到這些,我們就覺得似乎不配在茂密的書林里行走,不配享受前人留下的綠陰。我們都是些目光短淺的可憐的人。
每次創作前的狀態:
又一次開始。
創作衝動非常強烈的時候,往往還不是即刻動筆的時候。那種衝動往往只能讓你作出某一個決定。而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進入那個獨特的世界,卻是另一個問題。一個作者捕捉到一種境界、一種韻律和色彩就可以坐下來了,就可以讓想像馳騁了。可是僅僅如此仍然還是不夠的。你也許需要有一個更適合的心情……
一個作者總是在覺得與自己所處的周圍環境有了某種隔離的時候才開始這一切。因為這是新的世界,這是完全不同於現實的呼吸。塵世的煩惱和歡樂都離他而去了,日常的喧囂也漸漸消退。於是他成了是一個寧靜而獨立的人。他不需要在世俗世界裡向別人乞求什麼,也沒有向別人施捨的義務和願望。他仿佛走進了一個安寧的、馨香四溢的、綠色的幻想之園裡——四周沒有一個人,靜謐而不寂寞——或者是深深的寂寞。他仿佛是坦然平靜的,可內心又充滿了衝動。他的一次次激動不是因為什麼具體的人和事,……
P97-98
後記
會議開到這會兒,就到了被討論者致辭答謝的時候了。不過我想,自己按程式說一番感謝的話,還不足以表達我此刻的心情。大家到了年底,各自有多少事情要做,用膠東的一個說法,即各位都是“一等一的大忙人”,來參加會議實在太不容易了。最好的感謝,還是說說心裡話吧。
我從很早就開始寫作,摯愛文學,不可救藥和沒有來由地愛著,愛得很深。以前我也說受過哪些影響走上了文學之路等,但知道那是找個他人可以理解的話頭而已,實際上更多的是沒有來由地愛著。從1975年就開始發表作品,到現在已經寫了快四十年,累計發表字數到了一千三百多萬字,還不算練筆的幾百萬字。
仍然由於特別愛文學,對與之關連一起的事物就要求格外高、格外嚴,有放不下的牽掛。我自己缺點和弱點很多,卻對人性、社會、人與人的關係、自然環境、道德狀況,要求很高,甚至還有點苛刻。對黑暗的東西不能容忍。我在許多時候是憂慮和不滿的,有時竟然非常憤怒。情緒激烈時,表達上常常是衝動的。同時也深深地熱愛著一些事物,對自然,對友誼,對各種美,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柔情。因為童年的艱辛,我特別不會忘記並且一直感激著來自他人的善意和幫助。
最近因為要編輯虛構作品之外的文字,這才仔細統計了一下,發現竟然積下了四百多萬字的散文及其他言說類文字。這個字數太大了一些,讓我覺得十分突兀甚至不安。發現自己說得太多,這並不好。從一般規律上看,一個從事虛構的作家,最聰明的做法是少說一點,因為說得多了,一方面會莫名地得罪人,另一方面自己作品可詮釋的餘地就越來越少了,整個作家也就變“小”了。形象總是大的、多解的,作家自己說多了,就會局限解釋的空間。
那會兒一度想改變這個狀況,就是以後儘可能地少寫散文。可是心裡又有太多的不安、喜悅和憤怒,只想看到什麼趕緊提醒一下。我知道這樣做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責任感的驅使。當然還要想到生活和寫作的意義,並且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寫作者,並不僅僅是為了寫虛構作品。結果後來還是決定讓一切自然而然地下去吧,儘自己之力,能做多少做多少,真實地一路走去。面對這個危險的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不必因為服從什麼文學策略而硬性地改變自己。
說到運用文學策略,一個作家還是小作了。一個人寫了那么多,苦心經營如此,又大多來自艱辛的底層,怎樣對待社會、讀者,怎樣對待評論家、漢學家,怎樣對待外國人,心裡都該是十分明白和熟練的。做好這一切並無更大的難度,起碼比用心寫好幾部長篇容易得多。這一類聰明和機智,差不多人人都不缺乏。但這樣做就要遷就許多,違心許多,天長日久必會造成內傷,說到底這與從小對文學的深愛是相牴觸的。
人的文學誌向是不同的。如果努力用寫作來換取一些世俗利益,比如賺錢、獲取地位、獲得更多讚譽和獎項,都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比較起來,還有另一些目標放在那裡。如果是一個基督教作家,要他來回答為什麼寫作,他可能回答是‘‘為了榮耀上帝”。我們大多沒有這樣的信仰,但我們卻會明白這回答中包含了怎樣的深意,是很高的志向和境界,是很了不起的要求。
那么我是怎樣的?總結一下,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名利心在一點點淡去。回憶刻苦寫作的這些年,許多時候只是受沒有來由的一種深愛的力量支配著,寫個不停。做文字工作的都知道,將一一篇幾百字的東西在紙上落實好,讓其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尚且還要費不少的工夫——如果這樣較真地寫上千萬字,不能不說是一種辛苦。可是這種辛苦也有更多的欣悅在。人在生活中,如果不是一個傻子,只要活到了四十多歲,就一定會深刻地感受到絕望。所以也就是這種沒有間斷的寫作,這種勞動,安慰了我激勵了我,讓心靈維持在較好的狀態,能夠向上提升而不是往下沉淪。就因為不停地思索和閱讀,讓我知道了人世間還有這樣一些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情懷。我必須說,寫作無論如何令自己不滿意,還是讓我變得比過去善良了,比過去好了。文學既然對我有了這樣的意義,就該感激文學,它是多么重要。
除了文學使自己成長、幫助了自己,還覺得留下的這些文字雖然謬誤不少,但其中的多數還是有助於這個世界的,就是說它們有助於這個世界道德的提高、人的素質的提高。它這方面的作用哪怕只有一點點,但因為是良性的,所以也還是有點意義的。
從如上來看,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看,文學之於我既是這樣,也算很好地走向了、實踐了一種志向。可見這並不需要文學策略,而只需依照從一開始就發生的愛的初衷走下去就行,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我的成績微不足道,但這個過程,對我的意義不可謂不大。
愛文學是很重要的,一個“愛”字可以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現在看來,文學人士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好的念頭,比如機會主義傾向、虛榮心,都是不愛造成的。現在一些刊物的問題、寫作的問題、出版的問題、評論的問題,常常出現一些讓人大不如意的狀況,也大都是不愛造成的。如果真正愛、深深地愛,也許整個情形就會好得多。
隨著寫作歷史的延長,年齡的增長,會變得比過去寬容。我漸漸知道不寬容的主因,就是太以自己為中心了,不願離開自己的經驗去理解他人外物。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或許比人和動物的差異還要大,只是讓差不多的眉眼衣著和語言方式給掩蓋了罷了。人太多了,人群當中真的會有各種不同,甚至充滿奇蹟。要理解一個人,就得知道他的出身、絕然不同的經歷,包括一些生活細節,甚至是神秘血緣等。我願意努力去體會別人的行為,找到自己的方向。寬容的結果當然不是變得更圓滑、更沒有原則,而是變得更加逼近真實,更加有立場。
我越來越懷疑“線性時間”,不再簡單地相信人類社會能像生物界那樣進化,如達爾文主義。人性決定的社會絕沒有那樣簡單和機械,而是十分複雜。如果不能打破“進化”的觀念,無論對生活和人性的批判或讚譽,都可能不中要害,膚淺簡略。可是我們的文學表達,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陷入這種進化論的思維。
能夠始終保持對文學熱愛的初衷是很重要的。這樣才會樸素,才會找到真實。一個人相信永恆的真理,相信這種尋找的意義,就是信仰。這個過程是緩慢和持續的、不能間斷的,這看上去就必然有些笨拙。我以前引用過他人的一句比喻:“大動物都有一副平靜的外表。”這樣說,絲毫也不敢隱喻自己是一個“大動物”,而只是表明了對大動物的力量、自信和專注的喜愛。是的,只有黃鼬一類小動物才那么機靈跳躍,窺視多變。在這方面,大動物是做不來的。
已經寫了近40年,27歲左右動手寫《古船》,後來被要求反覆改動,出版時已是兩年以後了。30左右歲還寫了《九月寓言》,以及大批中短篇小說和散文。現在共寫了19部長篇、幾十部中篇和一百多部短篇。可是今天卻不見得比當年寫得更好——寫作就是這樣,一邊前進一邊後退,獲得就是丟失。對一個創作者來說,並不一定是越寫越好。但僅就工藝和技術層面來說,或許應該有起碼的清醒。記得畫家畢卡索說過,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拉斐爾的能力,繪畫技藝十分成熟,可惜後來一輩子努力做的,就是怎樣才能畫得像小孩子一樣。
這樣說,當然也不會被誤解成狂傲到自比畢卡索的地步,這兒不過是說贊同這樣的看法,即藝術技法和工藝層面的東西從來都不是最難的,在藝術這裡,一直有比技藝重要得多的東西,是它決定一個人將來能走多遠。
《你在高原》寫了22年,有四五百萬字——它最初長達五百多萬字,應出版要求縮為今天的長度。但長度並不說明更多,好才是目的。不過它畢竟呈現了相對長的一段生命河流。時間給予的一些認識,難以靠其他方法比如能力之類彌補。出版後有人擔心它太長無法閱讀,只是樸素的擔心,總歸不是文學爭論。說到閱讀和理解,以前的八部長篇不太長,都是在心裡煎煮多年、用鋼筆一個字一個字刻在稿紙_上的,有點像刻鋼版的感覺。那些長篇讓我傾盡心力。可是閱讀它們的時候,難道會更容易嗎?事實並非如此。那些作品對我的重要性來說,像《古船》《九月寓言》《外省書》《醜行或浪漫》《剌蝟歌》等,僅就個人所能達到的完美度和深速度而言,絲毫不比《你在高原》差。所以文學作品對讀者和作者全都一樣,它從來不是一個長度問題,而是一個心靈問題。
今後會一直緩慢而有耐心地寫下去。無論如何,這樣寫到最後,或許會擁有自己的一個文學世界。也只有這樣,朋友們才會高興。
(2011年12月10日,標題為整理時所加)
序言
無論以怎樣的方式、因為什麼緣故,當一個人得以親近一片土地的時候,心裡必會充滿感激。
在沒有預料的情況下,我就開始了長期旅居膠東半島的生活。時間流逝得飛快,轉眼已近八年。
八年時間對於一個人當然非常重要。我在這期間跨越了一道線,即中年與青年的分界。
這期間我到過許多省份、許多城市,但主要還是住在半島上。離開省城後,我沒有像很多人所理解的那樣生活,也沒有像很多人所希望的那樣生活。我只遵從心靈的召喚,走向自己的內心。在蒼茫野地、山區、濱海林場,我努力尋找了過去、今天和將來。
痛苦和欣悅摻進了生活的每一章。我在這裡接受,也在這裡拒絕。有時不停地奔走,有時又長久地滯留。我出現了,我消逝了,我接近了,我退遠了。在巨浪翻湧的冬夜海岸,在火夏的城郊樹林,常常只有我一個人……
這片“文化和藝術”的偏僻之地讓人寧靜。
離開別人強加的一份生活,讓自己像一棵樹,在此地自然生長。冬天披霜掛雪,夏天淋雨沾露。遠望城郭,渺渺無蹤,大地如此開闊……
有多少個夜晚,摯友們一起在林中、在田野和斗室、在海邊,暢談傾訴。這是沉浸和回憶、嚮往和拒絕、希望和企盼。這聲音被我們播撒在葡萄園中。
不記得在何方見過這么大、這么繁茂的一片葡萄園。它無邊無垠,鬱鬱蔥蔥。漫漫的半島旅途中;我常常在焦渴疲憊中抬頭一望,就看到了生機一片的葡萄樹。
它安慰了我、幫助了我。
我幻想著在葡萄園中永居,並繼續著自己對生命和土地的囈語。
199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