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女神的由來/張煒散文隨筆年編

奔跑女神的由來/張煒散文隨筆年編

《奔跑女神的由來(2002-2004)(精)》是張煒三十多年裡寫下的散文和隨筆,幾乎是虛構作品之外的全部存留文字。更早的丟失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部分文字也找不到了。因為生活匆忙而沉重,人漸漸都像迎風賓士的老馬,背上的一些馱載難免要在路上飛揚四散,再也無從尋覓。 《奔跑女神的由來(2002-2004)(精)》里許多篇目寫在青春時段,那時的稚嫩和面紅耳赤的衝動,今天看非但不儘是羞愧,而且還引起作者多多少少的欽羨。單純直撞的勇氣與昨日緊緊相連,如今這一切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潛在了心底,只更多在夤時、在傾聽撲撲海浪和漫漫市聲的無眠之夜,才緩緩地升騰起絲絲綹綹。

基本介紹

  • 書名:奔跑女神的由來/張煒散文隨筆年編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342頁
  • 開本:32
  • 作者:張煒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奔跑女神的由來(2002-2004)(精)》是“張煒散文隨筆年編”的第十二卷,共五輯,文章寫於2002年-2004年之間。這卷集結了張煒在海洋大學、煙臺大學以及萬松浦學院等地的演講稿,主題依舊是面向廣義的文學與創作。同時還包括“冬夜筆記”、“它們”兩個上下篇。

作者簡介

張煒,當代著名作家。1956年出生於山東龍口,原籍山東棲霞。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

著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我的田園》《懷念與追記》《柏慧》《家族》《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刺蝟歌》等,中篇小說《秋天的憤怒》等,短篇小說《玉米》等,散文《融人野地》等,詩集《皈依之路》等。有《張煒自選集》(6卷)、《張煒文集》(6卷)、《張煒文庫》(10卷)等多種文集出版。另有專著《楚辭筆記》《芳心似火》等。

《聲音》《一潭清水》分別獲1982年、1984年全國短篇小說獎,《九月寓言》獲上海第二屆中長篇小說大獎一等獎、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並被評為“90年代最具影響力圖書”,《刺蝟歌》2007年獲由美國政府頒發的傑出成就獎。作品在海內外獲獎30多項,被譯成英、法、日、德等多種文字。

《古船》人選《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被法國教育部和巴黎科學中心確定為全法高等考試教材及必讀書目。

圖書目錄

自序
一輯
文學的自我提醒
從創作到批評
“煮蛋”及其他
地方文化與地方老人
勤奮和敬畏
濟南的泉水、鐘樓和山
我與檔案館
奔跑女神的由來
匆促的長旅
最大的誘惑和傳奇
在滔滔匯流之中
面對全部的痛苦和欣悅
再思魯迅
從沙龍到小屋
穿行於夜色的松林
二輯
冬夜筆記(上篇)
自然與人的意義
萬物之間
“葡萄園”和象徵
“女性”的歷史
她們帶領我們
氣質和心地
文學不是科學
愛丈學的結果
當代文學的倫理內容
“五四”的藝術傳統
網路意味著什麼
語言的基礎教育
粗鄙化
一個極其狹窄的地帶
時代的背景價值
沉默者的言說
令人震驚的表達與批判
西方的負面
詩的膨脹和消失
和時代如此合作
傳授與不可傳授
三輯
冬夜筆記(下篇)
背叛是一種時髦
發言方式
基本精神特質
置身於風中
“個人”與“歷史”
“啟蒙”立場
何為民間
永遠的魯迅
流浪的知識分子
“現代性”的質疑
人文知識分子
作家的獨特性
“樸素”和“勞動”
最重要的
忍住和回眸
“想像力”和思想
複雜難言的“本質”
被忽略的陽光
“歷史感”和“現實感”
思想的立足點
感動的一部分
四輯
萬松浦書院開壇
書院的思與在
課堂:文學的盛宴
美麗的萬松浦
從國際藝術村談起
談簡樸生活
萬松浦紀事
古河道
碼頭
桑島
依島
屺礙論劍
莽林的陰影
雕塑
惶恐
南方
沉默

逗人
永汶灣
灼熱
大東東小東東
霧鎖大野
五輯
它們(上篇)
剌蝟
黃鼬
鼴鼠
紅腳隼
野鴿子
海鷗
斑鳩
草兔
豹貓
喜鵲
啄木烏
雲雀
樹鷚
杜鵑

狐狸

鵪鶉
六輯
它們(下篇)
青蛙
蟾蜍
沙錐
百靈
麻雀
野雞
燕子
雀鷹
大雁
灰鶴
灰喜鵲
牛背鷺
貓頭鷹
黃雀
黑枕黃鸝
松鼠
烏鴉
太多的不安和喜悅(代後記)
附:散文總目

文摘

語言要求
我們也可以說,文學的全部問題就是語言問題。因為文學不是表演,不是雕塑,不是繪畫,不是音樂,它不能藉助於聲音、造型和色彩來表達。它的唯一武器就是文字,是語言。於是怎樣遣涮造句,包含了他的全部成功與失敗。為什麼用這種語言而不用那種語言,一句話的幾種講法,這裡面綜合了作家的人生態度,他的個性,素質,才華,總之差不多是他的全部。語言連帶出很多東西,它突出和表現的這一切,真是無法掩藏。淺薄,深刻,輕浮,深沉,都在語言之中。從文學上講,語言不僅是一個作家的指紋,而且還是他全部的歷史。
我們如果稍稍注意一下,文學發展到今天,作家的語言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不要說“五四”前後差異明顯,現代作家和當代作家、特別是和新時期以來的作家相比較,其語言也有觸目的改變。單是說建國前的語言,白區和紅區的作家不一樣,每個地區的個體也不一樣。
我們這一代寫作者的語言正在改變。當然我們的語言只能在漢語允許的範圍內,在詞序、選用辭彙等方面,自覺不自覺地發生著變化。當代文學語言一定要隨之進入這個世紀,或者說達到它今天應有的高度。二十世紀末的文學語言是有自己的要求的,正像十九世紀的語言也有自己的要求一樣。除了一個時期的總體語言高度要達到之外,還有自己的語言個性問題。
一般來說作家對自己語言方面的基本要求,就是簡潔、凝練、樸素。看起來這都是起碼的要求,但要具備這些指標卻很難。這是個性化的要求嗎?是,也不是。因為十九世紀之後,文學語言在優秀作家那兒都有了這個要求。看來這儀儀是個底線,是語言的個性化也不能突破的底線。我們說的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語言有要求,有許多時候僅僅是對這些基本條件的強調。
有的書也許影響比較大,但在語言上卻不一定是十分令人滿意的。比如說它還在使用很傳統很老舊的一些句式,裝飾性的部分特別發達,形容詞非常多。整個語言沒有靈性,臃腫到了無法調度:幾乎任何名詞後面都緊跟著誇張的辭彙,所有的動詞前面都羅列著修飾。在平庸的寫作那兒,這差不多已經成了定式,而且非常厲害,只要打開長篇或中篇小說,打開報刊書籍,其語言大致都是這樣。
這說明現在的許多寫作者,包括一些經常發表作品的作家,並沒有經過嚴格的語言訓練,甚至沒有語言意識。語言進入現代,在好的作家那兒,早已經把過分的修飾部分用鹼水洗掉了。於是它變得更乾淨、更簡潔,表達力也空前提高。
商品社會讓人過分地重視修飾性的東西,所謂的華而不實,就像房子的內裝修差不多。這些東西多了不好,它會有很大的副作用,會造成污染。所以語言要快些回到動詞和名詞上來,回到質樸的基礎上來。只有動詞和名詞才是語言的骨頭。
問題一開始就出在我們的基礎教育上。從國小到大學,寫作課上的語言教學存在誤區:老師認為形容詞越多越好。在這方面他們用心良苦,為了讓學生趁年輕多記一些辭彙,就不停地鼓勵他們多套用一些。這真是幫了一個小忙,卻害了他們一生,因為人的語言慣性一旦養成,一生都很難改掉。現在很多的副刊散文,就使用了很甜、很膩、很沒勁的語言。它們無法表達出結實的內容。
寫作者的自尊是比什麼都寶貴的,而這種自尊首先要從每一個訓和字上開始。字和詞是文章的細胞,要從每一一個細胞開始追求健康。現在報紙副刊、電視和網路上常用的詞是什麼,要注意。因為通常它們使用的足最沒有創造力的文字,最普通最便當、也是最廉價的表達方式,所以文學語言必須遠離它們。它們會淹沒個性,磨損自尊,把平庸當成有趣。一些時髦而淺薄的語言指代符號,往往就是一個時期傳媒上出現頻率最高的,像一些濫詞,靚、亮麗、關愛、呵護之類。這一類詞在文學上是無法使用的,除了濫,再就是它們的出身不好;詞是要講出身的。剛才那一類詞是伴隨著一個時期的艷俗滋生的,一開始就有了濁氣。還有一些詞原本是不錯的,如“生命的”、“揮之不去”、“悄然”之類,但因為它們已經用得太頻太過,源頭的清新氣息已經喪失殆盡,也不太好用了,於是我們不得不常常繞開它們。
文學是用來和庸俗作鬥爭的。一個詞、一種語體,一旦被庸俗了,也就成了文學的對立物。有時候一篇很好的文章,就因為使用了一個或兩個不好的辭彙,整個局面都給攪了。看來用詞和做事差不多,今天首先要弄明白的倒不是要做什麼,而是不要做什麼。有些事不能做,正像有些詞不能用一樣。我們不能不注意迴避,注意繞開,然後才有可能走入自己的語言。
我們要想一想自己的語言是怎么來的。它的形成有一個多么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我們當然要愛護自己的語言。最不愛護自己語言的人,就會最快地將其喪失。其實要喪失也是很容易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堅強和頑固。這一點我們從自己的孩子身上就可以得到一些啟示:他們在十幾歲時自認為自己倔犟得天下第一,見解獨立而新異;其實作為家長是看得清楚的,孩子們所堅持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是風中吹拂的大路貨,什麼足球、音樂,時事見解,都是很流行的一些東西。從一個孩子到一個寫作者,道理也是一樣的。因為個體是社會母體的孩子,我們覺得自己是在堅持,其實還是自覺不自覺地沾染了一些流行的東西。
語言需要維護和養護。優秀的作家總是首先從語言的層面上堅守立場,他是因為這樣才變得優秀的。養護語言的人不能過多地看電視之類,因為它伴著音樂和形象,藉助色彩,會像風一樣吹掉你自己的語言。電視網路等現代傳媒載體使人喪失創造力,已經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了。相反的是,寫作者要經常貼近一些自然生長的源頭,比如山川大地海洋,動植物,質樸的民眾,是這些。因為當你與她們進行頻繁而具體的接觸時,就不得不從局部和細節上去重新命名;因為現成的表達沒有或根本不夠用,促使你從頭開始尋找。長此以往,你就會有獨立的、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文字出現在紙上。P14-16

後記

太多的不安和喜悅
會議開到這會兒,就到了被討論者致辭答謝的時候了。不過我想,自己按程式說一番感謝的話,還不足以表達我此刻的心情。大家到了年底,各自有多少事情要做,用膠東的一個說法,即各位都是“一等一的大忙人”,來參加會議實在太不容易了。最好的感謝,還是說說心裡話吧。
我從很早就開始寫作,摯愛文學,不可救藥和沒有來由地愛著,愛得很深。以前我也說受過哪些影響走上了文學之路等,但知道那是找個他人可以理解的話頭而已,實際上更多的是沒有來由地愛著。從1975年就開始發表作品,到現在已經寫了快四十年,累計發表字數到了一千三百多萬字,還不算練筆的幾百萬字。
仍然由於特別愛文學,對與之關連一起的事物就要求格外高、格外嚴,有放不下的牽掛。我自己缺點和弱點很多,卻對人性、社會、人與人的關係、自然環境、道德狀況,要求很高,甚至還有點苛刻。對黑暗的東西不能容忍。我在許多時候是憂慮和不滿的,有時竟然非常憤怒。情緒激烈時,表達上常常是衝動的。同時也深深地熱愛著一些事物,對自然,對友誼,對各種美,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柔情。因為童年的艱辛,我特別不會忘記並且一直感激著來自他人的善意和幫助。
最近因為要編輯虛構作品之外的文字,這才仔細統計了一下,發現竟然積下了四百多萬字的散文及其他言說類文字。這個字數太大了一些,讓我覺得十分突兀甚至不安。發現自己說得太多,這並不好。從一般規律上看,一個從事虛構的作家,最聰明的做法是少說一點,因為說得多了,一方面會莫名地得罪人,另一方面自己作品可詮釋的餘地就越來越少了,整個作家也就變“小”了。形象總是大的、多解的,作家自己說多了,就會局限解釋的空間。
那會兒一度想改變這個狀況,就是以後儘可能地少寫散文。可是心裡又有太多的不安、喜悅和憤怒,只想看到什麼趕緊提醒一下。我知道這樣做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責任感的驅使。當然還要想到生活和寫作的意義,並且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寫作者,並不僅僅是為了寫虛構作品。結果後來還是決定讓一切自然而然地下去吧,儘自己之力,能做多少做多少,真實地一路走去。面對這個危險的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不必因為服從什麼文學策略而硬性地改變自己。
說到運用文學策略,一個作家還是小作了。一個人寫了那么多,苦心經營如此,又大多來自艱辛的底層,怎樣對待社會、讀者,怎樣對待評論家、漢學家,怎樣對待外國人,心裡都該是十分明白和熟練的。做好這一切並無更大的難度,起碼比用心寫好幾部長篇容易得多。這一類聰明和機智,差不多人人都不缺乏。但這樣做就要遷就許多,違心許多,天長日久必會造成內傷,說到底這與從小對文學的深愛是相牴觸的。
人的文學誌向是不同的。如果努力用寫作來換取一些世俗利益,比如賺錢、獲取地位、獲得更多讚譽和獎項,都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比較起來,還有另一些目標放在那裡。如果是一個基督教作家,要他來回答為什麼寫作,他可能回答是‘‘為了榮耀上帝”。我們大多沒有這樣的信仰,但我們卻會明白這回答中包含了怎樣的深意,是很高的志向和境界,是很了不起的要求。
那么我是怎樣的?總結一下,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名利心在一點點淡去。回憶刻苦寫作的這些年,許多時候只是受沒有來由的一種深愛的力量支配著,寫個不停。做文字工作的都知道,將一一篇幾百字的東西在紙上落實好,讓其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尚且還要費不少的工夫——如果這樣較真地寫上千萬字,不能不說是一種辛苦。可是這種辛苦也有更多的欣悅在。人在生活中,如果不是一個傻子,只要活到了四十多歲,就一定會深刻地感受到絕望。所以也就是這種沒有間斷的寫作,這種勞動,安慰了我激勵了我,讓心靈維持在較好的狀態,能夠向上提升而不是往下沉淪。就因為不停地思索和閱讀,讓我知道了人世間還有這樣一些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情懷。我必須說,寫作無論如何令自己不滿意,還是讓我變得比過去善良了,比過去好了。文學既然對我有了這樣的意義,就該感激文學,它是多么重要。

除了文學使自己成長、幫助了自己,還覺得留下的這些文字雖然謬誤不少,但其中的多數還是有助於這個世界的,就是說它們有助於這個世界道德的提高、人的素質的提高。它這方面的作用哪怕只有一點點,但因為是良性的,所以也還是有點意義的。
從如上來看,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看,文學之於我既是這樣,也算很好地走向了、實踐了一種志向。可見這並不需要文學策略,而只需依照從一開始就發生的愛的初衷走下去就行,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我的成績微不足道,但這個過程,對我的意義不可謂不大。
愛文學是很重要的,一個“愛”字可以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現在看來,文學人士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好的念頭,比如機會主義傾向、虛榮心,都是不愛造成的。現在一些刊物的問題、寫作的問題、出版的問題、評論的問題,常常出現一些讓人大不如意的狀況,也大都是不愛造成的。如果真正愛、深深地愛,也許整個情形就會好得多。
隨著寫作歷史的延長,年齡的增長,會變得比過去寬容。我漸漸知道不寬容的主因,就是太以自己為中心了,不願離開自己的經驗去理解他人外物。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或許比人和動物的差異還要大,只是讓差不多的眉眼衣著和語言方式給掩蓋了罷了。人太多了,人群當中真的會有各種不同,甚至充滿奇蹟。要理解一個人,就得知道他的出身、絕然不同的經歷,包括一些生活細節,甚至是神秘血緣等。我願意努力去體會別人的行為,找到自己的方向。寬容的結果當然不是變得更圓滑、更沒有原則,而是變得更加逼近真實,更加有立場。
我越來越懷疑“線性時間”,不再簡單地相信人類社會能像生物界那樣進化,如達爾文主義。人性決定的社會絕沒有那樣簡單和機械,而是十分複雜。如果不能打破“進化”的觀念,無論對生活和人性的批判或讚譽,都可能不中要害,膚淺簡略。可是我們的文學表達,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陷入這種進化論的思維。
能夠始終保持對文學熱愛的初衷是很重要的。這樣才會樸素,才會找到真實。一個人相信永恆的真理,相信這種尋找的意義,就是信仰。這個過程是緩慢和持續的、不能間斷的,這看上去就必然有些笨拙。我以前引用過他人的一句比喻:“大動物都有一副平靜的外表。”這樣說,絲毫也不敢隱喻自己是一個“大動物”,而只是表明了對大動物的力量、自信和專注的喜愛。是的,只有黃鼬一類小動物才那么機靈跳躍,窺視多變。在這方面,大動物是做不來的。
已經寫了近40年,27歲左右動手寫《古船》,後來被要求反覆改動,出版時已是兩年以後了。30左右歲還寫了《九月寓言》,以及大批中短篇小說和散文。現在共寫了19部長篇、幾十部中篇和一百多部短篇。可是今天卻不見得比當年寫得更好——寫作就是這樣,一邊前進一邊後退,獲得就是丟失。對一個創作者來說,並不一定是越寫越好。但僅就工藝和技術層面來說,或許應該有起碼的清醒。記得畫家畢卡索說過,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拉斐爾的能力,繪畫技藝十分成熟,可惜後來一輩子努力做的,就是怎樣才能畫得像小孩子一樣。
這樣說,當然也不會被誤解成狂傲到自比畢卡索的地步,這兒不過是說贊同這樣的看法,即藝術技法和工藝層面的東西從來都不是最難的,在藝術這裡,一直有比技藝重要得多的東西,是它決定一個人將來能走多遠。
《你在高原》寫了22年,有四五百萬字——它最初長達五百多萬字,應出版要求縮為今天的長度。但長度並不說明更多,好才是目的。不過它畢竟呈現了相對長的一段生命河流。時間給予的一些認識,難以靠其他方法比如能力之類彌補。出版後有人擔心它太長無法閱讀,只是樸素的擔心,總歸不是文學爭論。說到閱讀和理解,以前的八部長篇不太長,都是在心裡煎煮多年、用鋼筆一個字一個字刻在稿紙_上的,有點像刻鋼版的感覺。那些長篇讓我傾盡心力。可是閱讀它們的時候,難道會更容易嗎?事實並非如此。那些作品對我的重要性來說,像《古船》《九月寓言》《外省書》《醜行或浪漫》《剌蝟歌》等,僅就個人所能達到的完美度和深速度而言,絲毫不比《你在高原》差。所以文學作品對讀者和作者全都一樣,它從來不是一個長度問題,而是一個心靈問題。
今後會一直緩慢而有耐心地寫下去。無論如何,這樣寫到最後,或許會擁有自己的一個文學世界。也只有這樣,朋友們才會高興。
(2011年12月10日,標題為整理時所加)

序言

這是我三十多年裡寫下的散文和隨筆,幾乎是虛構作品之外的全部存留文字。更早的丟失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部分文字也找不到了。因為生活匆忙而沉重,人漸漸都像迎風賓士的老馬,背上的一些馱載難免要在路上飛揚四散,再也無從尋覓。
從頭看這大大小小的篇章,讓我時而激越時而黯然,難以平靜。這分明是樹的年輪,是旅痕和足跡,也是由遠及近的心音。比起用力編織的那些故事作品,這些文字好像更切近現實生存也更有灼疼感。
許多篇目寫在青春時段,那時的稚嫩和面紅耳赤的衝動,今天看非但不儘是羞愧,而且還引起我多多少少的欽羨。單純直撞的勇氣與昨日緊緊相連,如今這一切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潛在了心底,只更多在夤時、在傾聽撲撲海浪和漫漫市聲的無眠之夜,才緩緩地升騰起絲絲綹綹。是的,我仍然為當年人和文學的承諾而激動不已。
我的出生地在半島地區,即那個東部海角。那裡曾經有無邊的叢林,有大片的松樹,離河的入海口不遠,又在重要的古港之側,於是被命名為萬松浦。一個人由此地起步遠行,就近的比喻是一條船從這裡啟航,緩緩駛入了風雨之中。如果留有一部長長的出航志,那么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必定連線著萬松浦、開始於萬松浦。
人是一條船,並且始終是獨自一人的水手兼船長。這部出航記錄未免顏色斑駁,腥鹹汗洇,但唯其如此,也才稱得上一本真實的書。
記得有一次回到故地,一個辛苦勞作的下午,我疲憊不堪地走入了萬松浦的叢林。當時正是溫煦的春天,飛蝶和小蟲在潔白的沙土上舞動躥跑,四野泛綠,鼻孔里全是青生氣息。這時我的目光被什麼吸引住——那是正在冒出沙土的一蓬蓬樹棵嫩芽,它們呈深紫色向上茂長,四周是迎向春陽的新草與灌木……我一動不動地站定。大野熏蒸之氣將我團團籠罩,恍惚問又一次返回了童年。置身此地此情,好像全部人生又在從頭開始,興奮與感激溢滿全身。我仿佛接受了冥冥中的昭示,在心裡說:你永遠也不要離開這裡,不要偏移和忘卻——這就是那一刻的領悟、感知和記憶。
那是難忘的瞬間感受。也就是類似那個春天下午的一種莫名之力、一種悟想,時不時地在心底泛起,提醒我,並用以抵禦生命的蒼老、陰鬱和頹喪。多少年來,萬松浦一直伴我吟喔,伴我長旅——它的意義,它與我、與我一生勞作的關係,若以傳統詩歌中的比興手法而論,那么更多的是“興”,而不是“比”。它總是明亮著和激勵著我的整個勞動。
這些文字是系列的短章編年,更是一部絲綹相連的心書,一部長長的書。它們出生或早或晚,都一概源發於萬松浦的根柢之上。
2012年3月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