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粉

葛根粉

葛根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甘葛藤P. thomsonii Benth.的塊根經水磨而澄取的澱粉。分布野葛1.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甘葛藤2.分布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解熱除煩,生津止渴之功效,用於煩熱,口渴,醉酒,喉痹,瘡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葛根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葛屬
  • :野葛、甘葛藤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塊根經水磨而澄取的澱粉。

性味

味甘,性寒。

歸經

歸胃經。

功效

解熱除煩,生津止渴。

主治

用於煩熱,口渴,醉酒,喉痹,瘡癤。

相關配伍

1、治胸中煩熱或渴,心躁:葛粉四兩,粟米半斤。以水浸粟米經宿,來日漉出,與葛粉同拌令勻,煮粥食之。(《聖惠方》葛根粉粥)
2、治血痢:葛粉三兩,蜜一兩。上以新汲水四合攪調。空心頓服之。(《食醫心鏡境》)

用法用量

內服:開水或蜂蜜、米粥調服,10-30g。外用:適量,撒或調敷。

使用注意

《品匯精要》:“多食行小便,使人利。”胃寒者應慎用。

形態特徵

1.野葛又名:葛、綌草、鹿藿、黃斤、葛藤、野扁葛。多年生落葉藤本,長達10m。全株被黃褐色粗毛。塊根圓柱狀,肥厚,外皮灰黃色,內部粉質,纖維性很強。莖基部粗壯,上部多分枝。三出複葉;頂生小葉柄較長;葉片菱狀圓形,長5.5-19cm,寬4.5-1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有時淺裂,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兩邊不等,背面蒼白色,有粉霜,兩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葉盾狀著生,卵狀長橢圓形,小托葉針狀。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冠藍紫色或紫色;苞片狹線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針形;萼鐘狀,長0.8-1cm,萼齒5,披針形,上面2齒合生,下面1齒較長;旗瓣近圓形或卵圓形,先端微凹,基部有兩短耳,翼瓣狹橢圓形,較旗瓣短,常一邊的基部有耳,龍骨瓣較翼瓣稍長;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花柱彎曲。莢果線形,長6-9cm,寬7-10mm,密被黃褐色長硬毛。種子卵圓形,赤褐色,有光澤。花期4-8月,果期8-10月。
2.甘葛藤又名:葛麻藤。藤本。根肥大。莖枝被黃褐色短毛或雜有長硬毛。三出複葉,具長柄;托葉披針狀長橢圓形,有毛;小葉片菱狀卵形至寬卵形,有時3裂,長9-21cm,寬8-18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總狀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鐘狀,長1.2-1.5cm,萼齒5,披針形,較萼筒長,被黃色長硬毛;花冠紫色,長1.3-1.8cm。莢果長橢圓形,扁平;長10-12cm,寬1-1.2cm,密被黃褐色長硬毛。種子腎形或圓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1.生於山坡、路邊草叢中及較陰濕的地方。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2.栽培或野生於山野灌叢和疏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呈長柱形或板狀厚片,類白色或淡黃色。切面粗糙,有大量纖維,纖維與粉質相間形成同心環層縱紋。質硬而重,粉性足,氣微味甘。以塊肥大、堅實、色白、粉性足、纖維性少者為佳。

藥理作用

1、葛根素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和腦動脈的作用,可降低血壓,能顯著增加缺血組織的血液供應量。
2、含有人體需要的10多種胺基酸和10多種微量元素。
3、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之功效。

現代套用

用於糖尿病。

相關論述

《開寶本草》:“主壓丹石,去煩熱,利大小便,止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