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廷秀

葉廷秀

葉廷秀(1599—1651年),字謙齋,號潤山。明末濮州(今河南范縣蒲城鎮東街)人。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歷知南樂衡水、獲鹿三縣,累官兵部右侍郎。廷秀受業於劉宗周,造詣淵邃,宗周門人以廷秀為首。黃道周被誣下獄,廷秀與其萍水不交,冒死論救,獲重罪,處之恬然,人深服其修養。後因事為僧以終(一說被清使殺於東昌,年五十二歲)。著有《西曹秋思》、《詩譚》、《考驗啟蒙》、《素園遺書》流傳於世。葉廷秀為官清廉正直,人稱“葉青天”。他的許多故事在范縣一帶廣為流傳。

基本介紹

  • 本名:葉廷秀
  • 字號:字謙齋,號潤山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濮州
歪打正著,智審石磙,立佛堂,大方碑,簡介,故事1,故事2,明史記載,

歪打正著

葉廷秀幼年家貧,與老母相依為命。他常到南樂討飯,曾在某大家產豪門被狗咬,發誓長大做官,非當南樂縣令不可。皇王開選,瘦弱矮小的葉廷秀赴京應試。考場上,他三下五去二答完試卷。想到這次主考中有南樂人魏廣微,廷秀便用了個激將法,在卷上顯眼處寫道:“三年窮了兩年半,寧死不任南樂縣。”其實,葉廷秀正想到南樂任職。一來當時有規定,考中進士放為知縣的不準在本省居官,葉廷秀家在濮州,離南樂僅只百里,又不一個省份,家有老母,不便遠行,南樂是最佳選擇;二來幼時經常在南樂討飯,曾被那裡的狗咬過,主人罵他“天生要飯的命”,他要讓這家看看,要飯的也能當知縣。但是,他總怕不被放到南樂,憑自己的學識,倒不怕考不中進士。這幾年,正趕上南樂連年大旱,農業歉收,在南樂當知縣沒啥撈頭,其他官員也不願意去南樂。葉廷秀利用這一背景,寫了兩句話,意為:南樂這地方三年遭災,沒什麼油水,我寧可死,也不去南樂當官。心裡卻說:老天保佑,讓我去南樂吧!審批試卷,幾份都寫有這兩句話,再看詩文,才華橫溢,可以選中。魏廣微等人一商議;這個葉廷秀不想去南樂,嫌南樂太窮,非讓你去南樂不可。魏廣微也想:南樂老家,遭災三年,百姓困苦,你葉廷秀到南樂貪贓枉法,看我如何收拾你。遂點葉廷秀任南樂知縣。豈知,這真是歪打正著,正合了葉廷秀心愿。

智審石磙

葉廷秀在南樂為官三年,判了不少纏手案,最叫好的是“審石磙”一案。城西南有個村名青石磙,時為南樂地,以村中有大青石磙得名。山東布商夜宿石磙側,白布被盜,布商告到縣衙。葉廷秀差人將石磙抬到今審什村,廣而告之,定於某日審石磙,人們無不稱奇。到期,人山人海,圍觀葉知縣審石磙。葉廷秀故作認真之後,遂將眾人圍困,不準回家,誰想回必須以五尺白布來贖。一時四周各縣白布售空,每五尺贖回一人。葉廷秀暗令布商辨認,有無自家白布,他終於認出,遂追問從何處購得,順藤摸瓜,案情大白。葉廷秀審石磙處今為審什村。清朝末年分為東西審什二村。村西南有青石磙,埋作地界,傳為“一石壓三縣”(南樂、清豐、大名)。

立佛堂

在濮城東門附近有一座葉家祠堂,每逢年節,不僅葉家人上燈,張姓人家也去上燈。這裡邊有個故事,跟葉廷秀有關。葉廷秀幼年喪父,與母親過著不太富裕的日子。但靠著父親留下的一些產業,加上葉母勤勞節儉也能供得起葉廷秀上學念書。在學堂附近還有一姓張的人家。這家是父女二人過日子,家裡很窮,靠父親賣力氣為生。父親出外時,只好把年紀不大的女兒留在家裡,做些針線活。葉廷秀念書很用功,特別愛寫,不斷到張家討些研墨的水。張家姑娘見廷秀勤奮用功又聰明好學,也樂意幫他。一來二去的兩人熟了,不知不覺地有了感情。後來兩人私定終身,海誓山盟,非對方不娶,非對方不嫁。十年寒窗,葉廷秀已滿腹經倫,文才超人,連中秀才、文舉,名聲大振。一些名家富戶托人前來提親的不少,他一個個都回絕了。母親不知是啥原因,覺得奇怪,也不斷問他,廷秀本想等趕考後再說,因被母親催問不過,只好說出了與張家姑娘相愛之事。母親認為,放著這么多名家富戶小姐不要,為啥要與一窮家女子成親呢?並且聽廷秀說只是愛慕,於是,就表明不同意這門親事,並說她要自己作主為廷秀另選名門之女。葉廷秀本是個孝子,他既不能頂撞母親,又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想等趕考後有了功名再想法慢慢疏通母親,當時就沒表態。可是,有了名氣的人家,訊息傳得很快,葉母不同意張家親事的事,不幾天就傳了出來。俗話說,錢越掙越少,話越傳越多等傳到張家姑娘耳朵里,那種流枝加葉貶低姑娘的話就多啦。什麼門不當戶不對啦,葉廷秀有了功名,根本就看不上她啦等等。張家姑娘雖不是大家閨秀,但人俊性傲,想到自己暗訂終身,又被人家嫌棄,此事已傳得滿城風雨,以後還怎樣做人?那時候人都看重名譽,特別是一個姑娘家。她又恨葉廷秀背信棄義,又怨自己命不好,越想越氣,一根繩子朝樑上一搭就懸樑自盡了。葉廷秀聽到訊息,懊悔不已,終日悶悶不樂,但考期已近,就打點進京應試。這天大考,葉廷秀坐在案前,心煩意亂,才思遲純,文筆不通。恍惚間,只見張家姑娘站在面前,含冤帶怒奪卷在手。葉廷秀打起精神拭目觀看,並無人影,只見卷子掀翻不已,就知道是張家姑娘來訴冤屈。他重新閉目,默默禱告,許諾回去一定給她建祠堂、塑金身。然後再去答卷,頓時神清氣爽,才思敏捷,文筆流暢。三場考畢,得中前十名進士。他不食前言,就在張家附近買了塊土地,建了一座祠堂,塑了張家姑娘的金身。但這座葉家建造的祠堂里的塑像不是葉家人,所以葉廷秀擬下了個名字叫“立佛堂”,可能就是站立而死的意思吧。張家人也念葉廷秀的做官清正,是仁義君子,每逢年節也就主動去葉家祠堂給本家姑娘上燈供奉,後人也就沿以為俗了。

大方碑

簡介

朝天門裡有兩通大方碑,高大挺拔,皆為明朝天啟年間立石,東側方碑刻“三教之祖”,西側刻“萬聖之宗”。八個字皆近二尺見方。方碑是奉了聖旨而立的。當時朝廷有六大部,三部尚書參與了立方碑,即吏都尚書崔景榮,工部尚書李從心和刑部尚書李養正。參加立碑的還有內閣大學士(宰相)魏廣微,監察御史梁天奇以及大名府知府並府屬各縣縣令等百餘名官員,舉動可謂大矣。立碑的主持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葉青天”葉廷秀,更增加了遊人對方碑的肅然起敬和對倉廟的崇敬之情。
方碑上記載著兩個有趣的故事:

故事1

明朝天啟年間,朝廷要員大學士魏廣微吏部尚書崔景榮、刑部尚書李養正、工部尚書李從心和監察御史梁天奇等人奉旨在此建倉夫子神廟,竣工時立大方碑兩通以記其盛。大名府各級官員忙不可支,紛紛參與其事,並公推南樂知縣葉廷秀(今范縣人)主持操辦。南樂民貧,無力支付巨額資金,葉廷秀請示知府向胤賢。知府號召大名府各縣捐資,並首先帶頭許諾捐銀十兩,其下司刑孔化也帶頭報名。各縣知縣見知府帶頭,也都慷慨許諾,各捐銀五兩。葉廷秀耿直信義,見錢有了著落,即迅速辦成了此事。方碑立畢,葉廷秀向各位收銀時,不料知府、司刑等人卻賴賬,分文不出。其他各縣也想效法上司,不願出銀,但礙於葉廷秀的面子,只好硬著頭皮拿了一兩銀子,算是交了差。葉廷秀素來不仰合上司,就發了話:“你們讓我作一時難,我讓你們丟幾輩子人。”於是,他便命人在大名知府向胤賢、司刑孔化名下刻有“捐銀拾兩”四字之後加了“未給”兩個字。在其他各縣知縣名下的“捐銀五兩”之後加了“止給一兩”等字。大名府各位官吏自知理屈,敢怒不敢言。於是,兩方石碑成了幾位言而無信的封建官吏們的恥辱柱。本想流芳於後世,卻遺臭數百年。至今,“三教之祖”方碑上字跡仍然清晰可辨。據此,也可窺知封建社會不少官吏偽君子的本來面目,同時也可從一個側面了解號稱“葉青天”的葉廷秀的為人。

故事2

“萬聖之宗”方碑左側記載。明英宗時。皇帝感夢,下旨求訪倉夫子的陵廟。南樂知縣張清不敬倉頡,隱匿不報。但又怕聖上怪罪下來,便草草建廟三間,以少牢(羊、豬)祭祀,違背了應以太牢(牛、羊、豬)祭祀的定製。不久張清舉家回鄉祭祖,在河中翻船,全家淹死。碑文說“闔家葬江魚腹中,豈非聖祖(倉頡)震怒而肆之罰也。”此說雖然未免有些牽強,但是,可以想見當時人們對字聖倉夫子的崇敬之情。

明史記載

葉廷秀,濮州人。天啟五年進士。歷知南樂、衡水、獲鹿三縣,入為順天府推官。英國公張惟賢與民爭田,廷秀斷歸之民。惟賢屬御史袁弘勛駁勘,執如初。惟賢訴諸朝,帝卒用廷秀奏,還田於民。
崇禎中,遷南京戶部主事,遭內外艱。服闋,入都,未補官,疏陳吏治之弊,言:“催科一事,正供外有雜派,新增外有暗加,額辦外有貼助,小民破產傾家,安得不為盜賊。夫欲救州縣之弊,當自監司郡守始。不澄其源,流安能潔。乃保舉之令行已數年,而稱職者希覯,是連坐法不可不嚴也。”帝納之,授戶部主事。帝以傅永淳為吏部尚書。廷秀言永淳庸才,不當任統均。甫四月,永淳果敗。道周逮下獄,廷秀抗疏救之。帝怒,杖百,系詔獄。明年冬,遣戍福建。
廷秀受業劉宗周門,造詣淵邃,宗周門人以廷秀為首。與道周末相識,冒死論救,獲重罪,處之恬然。及道周釋還,給事中左懋第、御史李悅心復相繼論薦,執政亦稱其賢,道周在途又為請。帝令所司核議,已而執政復薦。十六年冬,特旨起故官。會都城陷,未赴。福王時,兵部侍郎解學龍薦道周,並及廷秀,命以僉都御史用。及還朝,馬士英惡之,抑授光祿少卿。南都覆,唐王召拜左僉都御史,進兵部右侍郎。事敗,為僧以終。
贊曰:劉宗周黃道周所指陳,深中時弊。其論才守,別忠佞,足為萬世龜鑑。而聽者迂而遠之,則救時濟變之說惑之也。《》曰:“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二臣有焉。殺身成仁,不違其素,所守豈不卓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