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合林

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合林

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合林由常綠闊葉樹和落葉闊葉樹組成的混交群落。

亞熱帶暖溫帶過渡帶或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垂直分布的上界,均可出現此類型;在常綠闊葉林遭受破壞,落葉樹種侵入,也出現此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合林
  • 外文名:deciduous broad-leaved and evergreen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 定義:由常綠和落葉闊葉樹組成的混交林
  • 地理分布: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帶
  • 分類依據:按照混合林的樹種分類
  • 所屬學科:地理學
簡介,典型代表,

簡介

除常綠闊葉林受人為干擾破壞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外,在我國亞熱帶石灰岩低山地區還分布有以榆科落葉樹種為典型代表的混合林。這裡地表乾燥,晝夜溫差大,土壤微呈鹼性,落葉闊葉樹繁生,除榆科的朴(Celtis)、青(Pteroceltis)、(Zelkova)、糙葉樹(Aphananthe)與榆屬一些種類外,還有栓皮櫟麻櫟黃連木、烏桕、化香等。常綠闊葉樹則有青岡櫟石楠等。
在我國中亞熱帶中山(800~1000m以上),年平均氣溫10~14℃,但雨量頗豐,樹種甚多且落葉成分大增,包括許多溫帶科屬,如水青岡、櫟、栗、槭、椴、樺、鵝耳櫪、白蠟等,更有豐富的中國特有屬植物分布,如珙桐銀鵲樹伯樂樹金錢槭等,以及連香樹水青樹七葉樹楓香和木蘭等起源久遠的種屬。常綠樹木則為較耐寒的多脈青岡、包石櫟等。
我國北亞熱帶,原有天然植被幾無保存,局地殘留的混合林上層,喬木以落葉種類最常見,如麻櫟、栓皮櫟等。常綠樹種有青岡櫟、石楠、紫楠、女貞等,但多居下層,故外貌已接近夏綠闊葉林。隨著分布緯度向南,常綠闊葉樹種的數量增加,且可以占據喬木上層。

典型代表

廬山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合林地帶,它是由山下常綠闊葉林向山上落葉闊葉林過渡的地帶。因此,植被演替方向和演替的序列是介於這兩種演替的過渡類型。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往往取決於對植物群落作用的“社會的”和“自然的”兩種因素干預,植被本身生態學特性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演替動態和演替方向;或是從森林植被向草、灌叢方向逆行演替,或是從草、灌叢植被向森林植被恢復到地帶性頂級群落方向的演替。
在這個過程中,總是進行著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一個群落代替另一個群落的有規律的轉化。只有深刻掌握植被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各種植被類型的演替規律,人們才能合理利用植物資源和定向改造植被,使它向著有利於人類需要的方向發展。
廬山是我國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為迅速恢復它的自然景觀,保護風景名勝,防止水土流失,發展經濟,在植被保護和綠化營造方面,應根據自然群落的垂直分布與立地條件的差異,套用群落演替的規律,因地制宜地進行合理布局和利用改造植被。
在海拔400m以下的丘陵、湖濱地區,以發展經濟林為主,營造用材林為輔;在距風景區較遠的偏僻地區,宜造用材林和薪炭林;在土壤條件較好的地區,陽坡可種植油茶油桐,陰坡種茶葉和果類等經濟植物,或者營造杉、樟、木荷錐栗及毛竹等用材林。
海拔400-900m處,一般坡度陡峻、土層薄,有的甚至基岩裸露,要迅速綠化和改造。坡度在45°以下,土層深厚的地段,宜營造杉木林、柳杉日本扁柏、楠木、青岡棟、械樹、毛竹等針闊葉用材林;坡度在45°以上的地段,尚有一定數量的喬木樹種,應當封山育林,可鬱閉成林。
海拔900m以上,是廬山的主要風景遊覽區和療養地,雖然自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黃山松林和灌叢等,為了使環境更加優美,對稀疏的落葉闊葉林,應逐步改造成為針闊葉混交林,這既可調節植被外貌的季節變化,又可起到防火和防松毛蟲的危害;灌叢地段應改造為多種的針闊葉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在造林設計方面,必須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結構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喬木、灌木,要選擇生長快、壽命長、樹形和葉形美觀的樹種進行營造,如日本冷杉、德國雲杉金錢松、中國鵝掌揪、杉木、香果樹四照花燈台樹、玉蘭、青線柳和廬山厚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