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帶常綠闊葉林

溫帶常綠闊葉林

溫帶常綠闊葉林分布在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部,如我國的長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國的東南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非洲東南部以及南美洲的東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帶常綠闊葉林
  • 外文名:Temperat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 構成:常綠的雙子葉植物
  • 植被特徵:終年常綠
  • 地理位置: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部
  • 所屬學科:地理學
形成條件,生態特徵,種類組成,外貌,結構,生態習性,植被特徵,分布,美洲,非洲,大洋州,亞洲,動物,

形成條件

常綠闊葉林是指分布在溫帶大陸東岸濕潤地區的,由常綠的雙子葉植物所構成的森林群落。又稱照葉林、月桂樹林、樟栲林等。
常綠闊葉林分布地區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北半球,特別是在東亞,則具有明顯的溫帶季風氣候
分布區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溫在15℃以上,一般不超過22℃。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溫度不低於0℃;夏季炎熱潮濕,最熱月平均溫度為24-27℃。年降水量大於10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
由於雨熱同期,特別有利於植被的發育。冬季降雨雖少,但不存在明顯的旱季。雨量充沛使得空氣的濕度大,相對濕度平均為75-80%,蒸發量小於降水量,全年都比較濕潤。

生態特徵

種類組成

常綠闊葉林主要由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等的種類組成,以上四個科也可以作為常綠闊葉林的一個重要標誌。常綠闊葉林種類豐富,我國溫帶常綠闊葉林中有維管束植物1000多種。

外貌

終年常綠,一般呈暗綠色,林相整齊,林冠呈微波狀起伏。群落高度一般15-20m左右,很少超過30m,總鬱閉度為0.7-0.9。

結構

常綠闊葉林的群落結構熱帶雨林簡單,喬木層可以分為2-3個亞層,第一亞層林冠多相連續,以殼斗科和樟科的種類占優勢;第二亞層樹冠多不連續,常見有樟科、山茶科和木蘭科的種類,林內常混有落葉闊葉林
灌木層多為常綠種類,在我國常有杜鵑屬烏飯樹屬山礬屬等。
草本層按高度可以分為2-3個亞層,一般以蕨類植物為主,其次是莎草科和禾本科的種類。
藤本植物比熱帶雨林少,基本攀緣於林下,而達不到林冠的上層。
附生植物的種類較熱帶雨林大為減少,主要是蘭科植物和苔蘚地衣。

生態習性

葉片橢圓形,革質,具光澤,沒有茸毛,葉面向著太陽光,能反射光線,所以這類森林又稱為“照葉林”。林內最上層的喬木樹種枝端的冬芽有芽鱗保護,而林下植物則沒有芽鱗保護。此外,在常綠闊葉林中,沒有熱帶雨林中常見的板根老莖生花和葉附生現象。

植被特徵

①主要由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金縷梅科等的常綠樹種組成,區系成分極其豐富,地理成分複雜,富有起源古老的孑遺植物,或系統進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屬及特有植物;喬木層樹種具有樟科月桂樹葉子的特徵:小型葉、漸尖、革質、光亮、無茸毛、排列方向與光線垂直等。
②外貌中年常綠,林相整齊,季相變化不明顯。
③群落結構較為複雜,林木層、下木層均有亞層次的分化,草本層以蕨類植物為主。
④藤本植物較為豐富,但多為革質或木質小藤,板根、莖花、葉面附生現象大大減少,附生植物中很少有被子植物

分布

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東亞,在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

美洲

主要分布於北美洲的佛羅里達、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等地。
北美常綠闊葉林中的主要種類有各種櫟類、美洲山毛櫸(Fagusamericana)、大花木蘭(Magnolia grandiflora)等;南美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有假山毛櫸(Nothofagus cunninghamii)等。

非洲

僅在西北部的加拿利群島和馬德拉群島非地帶性的分布。

大洋州

分布於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典型種類是各種桉樹(Eucalyptus)、假山毛櫸樹蕨

亞洲

分布於中國東南部、日本和朝鮮半島南部。日本處於常綠闊葉林的北緣,以櫟類占優勢,其次是樟科、木蘭科和山茶科的種類。

動物

溫帶常綠闊葉林內動物種類較為豐富,主要的哺乳動物是猴類和鹿類,著名的猴類為金絲猴、日本猴;鹿類如白唇鹿毛冠鹿白尾鹿等。
中國西南地區分布的熊貓則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珍稀動物,被稱為活化石。日本產的日本小睡鼠則是東亞產的睡鼠,而澳大利亞的眾多有袋動物都是獨特的動物類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