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修人
關於《華林遍略》的領修人,根據史書的記載,有兩種說法:
(一)徐勉領修
《南史‧文學‧何思澄傳》:「天監十五年,
敕太子詹事徐勉舉學士入華林撰遍略,勉舉思澄、
顧協、
劉杳、
王子云、
鍾嶼等五人以
應選。八年乃書成,合七百卷。」此在《梁書‧文學‧何思澄傳》、《梁書‧文學‧劉杳傳》中皆有記載。且《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在子部
類書類《華林遍略》一條,亦載
徐勉撰,與《
南史》、《梁書》同,說明領修人為徐勉。
(二)徐僧權領修
《隋書‧經籍志三》:「華林遍略六百二十卷,梁綏安令徐僧權等撰」此記載與《日本國現在書目》同,《日本國現在書目》應是抄自《隋書》,二書著錄完全相同,表示徐僧權是領修人。
逸聞
《
北齊書·
祖珽傳》:“揚州客至,請賣《華林遍略》,文襄多集書人,
一日一夜寫畢,退其本,曰:‘不須也。’”然而確被
祖珽給倒賣了幾卷出去,事後賣書人找到
高澄質問,弄的高澄相當尷尬。
影響
當時南北朝對峙,然而《華林遍略》成書不久,即被當成奇貨北運,甚受北方人喜愛。《華林遍略》雖至北宋便已亡佚,但北齊《
修文殿御覽》、隋朝《長洲玉鏡》皆以《華林遍略》為藍本,且今日可見的古
類書《藝文類聚》亦是充分利用它,由此可見《華林遍略》一書的影響之大,的確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