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成立於一九九四年十月,學院下設生物技術系、生物科學系、生物工程系等 3 個系和2個實驗教學中心。現任院長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學路,學院黨委書記和希順。 學院不斷加強學科建設,顯著提高了學院的核心競爭能力。現有2 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1 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生物學)。2003年,學校生物學一級學科在國家評估中被評為全國第六名、高校第四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創辦時間:1994年10月
  • 類別:全國重點大學
  • 學校類型:醫科
  • 學校屬性:211工程
  • 主要院系:生物技術系、生物科學系、生物工程系
  • 主要獎項:學校生物學一級學科在國家評估中被評為全國第六名、高校第四名
  • 現任院長王學路
學院介紹,師資力量,知名院士,張啟發,趙雲德,張承才,教學科研,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機構設定,

學院介紹

學院建立了由“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構成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生物學),13 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14 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 1 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3 個本科專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 2個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重視教學質量,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人才培養質量優良。現有在讀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 1086 人,研究生 698人(其中留學生11人)。
學院擁有優越的科研基地和先進的技術平台,是2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4 個部級以上研究中心的主要依託單位(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漢)、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微生物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

師資力量

概述
學院擁有一支由院士、長江學者、教學名師領銜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現有在崗教師76人,其中教授 32 人,副教授 22 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6人、首屆國家教學名師 1 人、湖北省教學名師 1 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先後有4 人被評為國家級專家,6 人被評為省部級專家,5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教師群體中擁有1個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基因組研究與水稻遺傳改良”創新研究群體)。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比例為97% ,具有博士學位比例為 70%。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華癸 (已故)、 張啟發
長江學者 : 王學敏周道繡張承才 張啟發、王學路、何正國
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周俊初喻子牛鄧子新 張啟發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張啟發、鄧子新、周秀芬、張承才、熊立仲
各類專家和團隊
團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基因組研究與水稻遺傳改良(張啟發主持)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基於基因網路的抗結核新藥靶標研究(何正國主持)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抗蟲水稻培育(林擁軍主持)
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作物產量遺傳改良創新團隊(邢永忠主持)
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微生物農藥資源開發和新品種創製創新團隊(孫明主持)
個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
國家教學名師:鄭用鏈、王石平
長江學者:王學敏、周道繡、趙雲德、張承才、王學路、何正國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張啟發、王學路、熊立仲、何正國
國家現代化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柳俊、何予卿
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張啟發、孫明、何予卿、熊立仲、何正國、陳守文、邢永忠、何璟、羅傑、吳昌銀、嚴建兵、胡紅紅、趙毓、陳玲玲、曾志雄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熊立仲、王石平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獲得者:何正國、吳昌銀
湖北省教學名師:趙斌、柳俊、孫明
“楚天學者計畫”入選者:何正國、嚴建兵、趙開弘、胡紅紅、曾志雄、李國亮、代明球、賴志兵、薛紹武、王榮臣、賀志理、佘群新、周菲(學子)

知名院士

張啟發

1976年華中農學院畢業留校任教,198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遺傳學博士學位,其後於該校從事博士後研究一年,1986年回國。歷任華中農業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校學術委員會主任;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主任,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漢)主任;《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BMC Genomics》、《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學術刊物的編委,《Rice》、《Molecular Plant》等學術刊物的顧問。主要從事植物基因組、雜種優勢的遺傳和分子基礎、作物品種資源的分析與基因發掘、套用生物技術進行作物改良研究。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PNAS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90餘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作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70餘次。1993獲瑞典國王Baudouin獎,199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8年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999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首批特聘教授,2003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5年獲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傑出校友獎,2008年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2012年獲國際作物科學學會傑出科學家獎。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趙雲德

1990年於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微生物學碩士學位後赴美留學,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著名的The Salk研究所進行博士後工作從事植物激素的合成與信號轉導研究,師從植物激素研究權威Joanne Chory教授。主要從事生長素在發育過程中的作用機理方面的研究,在植物生長素的合成、修飾、運輸和信號轉導的分子機理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Science、Gene and Developmen、PNAS、Plant cell 、Plant Physiol等國際頂級雜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2010年6月被評為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張承才

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1984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生物系。1985-1989年獲法國馬賽第二大學細胞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碩士、博士。1989-1991年在瑞士蘇黎士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1990年以來,先後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市路易巴斯德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做過訪問和研究工作。2001年任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同年獲得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2年任農業微生物重點實驗室主任。
在藍細菌基礎研究中做出了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特別是在“與細胞間相互作用有關的信號轉導機制”和“細胞分化和細胞分裂的關係”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首次在藍藻中發現葡萄糖轉移酶基因; 首次在藍藻中發現真核類的蛋白激酶,並對其功能進行了大量的分子遺傳學和生物化學的研究; 首次發現真菌核類蛋白激酶和原核類蛋白激酶,在信號傳導過程中有直接的相互作用。上述工作為闡明在一個生物體內這兩類系統是如何偶聯的其它研究開闢了道路,為研究原核與真核生物信號傳遞提供了富有成效的模型; 對魚腥藻的分化發育過程,特別是異形胞的發育進行了分子遺傳學研究,為利用生化分析所構建的突變株和重組蛋白質來揭示細胞分裂抑制和細胞分化的關係打下基礎; 在PNAS、Molecular Microbiology、Nucleic Acid Research和 Journal of Bacteriology等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論文17篇,並被廣泛引用,還多次在國際會議上作特邀報告。

教學科研

2001年以來,學院教師承擔了國家“973”、“ 863”、“ 948” 、國家科技攻關、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和重點基金項目、美國洛氏基金、歐盟合作項目等國內外科技項目 200 餘項,涉及科研總經費2.54億元,教師人均年到帳科技經費近40 萬元。學院教師在包括Nature-genetics.Plant Cell. Genes & Development. PNAS等國際權威刊物在內的SCI刊源雜誌上發表論文二百餘篇,一批科技成果獲國家、省、市獎勵。

重點實驗室

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物
簡介:“十一五”期間,實驗室承擔研究課題323項,批准經費26157.33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發表論文847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92篇,影響因子大於5.0的36篇(其中影響因子10.0左右的7篇);新增“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1人;新增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1個;引進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1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學者”講座教授1人;申請專利83項(其中國際申請專利4項),授權專利52項(其中國際授權專利1項),獲新獸藥註冊證書13個,通過省部級成果鑑定10項。
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
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於華中農業大學,1992年3月由國家批准建設,1994年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分別於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連續4次被評為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建室以來獲得各項獎勵6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15項。現任實驗室主任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教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教授。
實驗室覆蓋作物學、生物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與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有十分緊密的聯繫。
總體定位
圍繞農作物遺傳改良這一總體目標,以套用基礎研究為主,向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延伸;瞄準學科前沿,將生物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分別從作物的群體水平、個體水平、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等不同層次研究作物性狀的遺傳、生理機理,進行品種改良;為農作物遺傳改良提供新理論、新技術、新途徑、新材料,為農業生產提供新品種和新方法。
研究對象涉及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主要農作物。

重點學科

概述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現有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2個,湖北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
微生物學1989年被原國家教委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1年、2007年經複查再獲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為重點學科,2007年經複查再獲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2007年“生物學”被批為湖北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被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遺傳學二級學科
1、學科基礎。華中農業大學遺傳學學科是由老一輩著名遺傳學家劉後利教授,熊遠著院士於20世紀40年代在遺傳育種學科的基礎上創立,並經幾代人努力建設發展起來的。1981年作物遺傳育種學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3年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較早開設分子遺傳學課程,並在植物、微生物、動物領域開展了分子遺傳學基礎研究;1995年建立涵蓋遺傳學專業的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1998年獲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研究隊伍。該學科有專職教師1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教授10人,博士生指導教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92.8%。。
3、研究成果。該學科研究人員先後承擔“863”、“973”、“948”、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和省部級科研課題 85項,經費達17347萬元,取得較為豐碩的成果,先後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通過鑑定的科學技術成果1項;通過審定的新技術、新品種6個,獲發明專利1項;發表具有較大影響因子的SCI論文34篇;出版專著、教材15種。獲省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1項、部級二等獎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
4、研究條件。該學科擁有多個國家級研究中心,設備條件優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和有關部門依託包括該學科在內的重點學科,先後建立起“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國家家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豬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和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5、研究方向。本學科主要面向現代生物與現代化農業技術領域進行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植物雄性不育及雜種優勢的分子遺傳學基礎、植物功能基因組、作物分子育種三個方向。取得了以“水稻功能基因組”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家先進水平及國際競爭實力的研究成果,為作物遺傳改良提供轉基因、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材料,特色明顯,優勢突出。
6、發展態勢。本學科將在現有基礎上重點建設和發展分子遺傳學、分子細胞遺傳學、分子數量遺傳學等新興的分支學科,並力爭在植物雄性不育和雜種優勢形成遺傳機理的揭示、重要動植物基因的克隆和功能解析等方面獲得重要的理論突破。同時在不斷建立和完善分子育種理論和技術的同時,更有成效地創造新種質、培育新品種,服務現代農業。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二級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是以我校作物遺傳育種等學科為基礎,整合相關研究方向建設發展起來的。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同時批准為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點,1995年建立生物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6年通過農業部“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部門預審,1998年建立了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999年被批准為農業部重點學科,1999年教育部批准設定“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2001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現已形成了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為:作物產量與抗逆性的分子生物學、植物雄性不育與雜種優勢的分子生物學和動物生長和繁育的分子生物學。其中作物產量與抗逆性的分子生物學和植物雜種優勢的遺傳和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在國內已形成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和農科特色,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前沿水平。
學術團隊。本學科現有專職人員17人,以中青年為主體、年富力強,專職人員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具博士學位的占7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創新群體1個,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
條件建設。以本學科點為重要支撐,國家先後在我校建立了“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 “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漢)”等研究機構,學校自建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開放實驗室”。
科學研究。“十五”期間,本學科點共承擔國家“863”計畫、“97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及面上項目、國家轉基因專項、科技部專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948”項目、歐盟合作項目、洛氏基金等國內外項目130項。發表論文四百餘篇,其中SCI論文131篇,獲準專利8項,各類科研成果獎9項。
人才培養。現已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以本學科為重要依託,重點建設了“國家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九五”、“十五”期間連續兩次被國家評估為優秀)和“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003-2005年連續三年教育部年檢為優秀)。1993年建點至2005年7月,共培養碩士490名,博士136名,博士後13名。
學術交流與合作。本學科分別與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印度以及歐盟等的10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國際合作機制,承擔以水稻分子育種全球合作研究計畫為代表的12項國際合作科研課題。由張啟發院士等發起並擔任首屆會議主席的“水稻功能基因組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在上海召開,該會議現已成為國際水稻基因組領域的年會(2004、2005、2006年分別在美國、菲律賓、法國召開)。由張啟發院士等發起並一直任大會主席的“全國植物基因組學大會”自2000年以來,已連續在全國各地舉辦7屆。
對相關學科的帶動作用。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研究中心,本學科點的新興學科分子生物學的建立和快速發展對我校傳統農學中的植物類學科的發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光明日報曾以“百年名校,與時俱進”為題,進行了專題報導,科技時報、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也進行了類似報導。
學科排名。2003年涵蓋該學科的生物學一級學科在國家評估中被評為全國第六名、高校第四名。在2006年至2007年教育部開展的第三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中,本學科在全國各高校中排名第四。
微生物學二級學科
1.學科歷史及現狀
微生物學科是由中科院院士陳華癸教授等老一輩科學家於20世紀40年代初創立,經歷了四代教師的持續創業和建設發展,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1997年通過農業部“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部門預審,1999年教育部批准設定“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1989、2001、2007年三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90年建立“農業部微生物學重點開放實驗室”於2002年命名為“農業微生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3年批准建設“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06年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本學科長期以來在學術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取得了顯著成果。
目前,本學科共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9人,45歲以下的教師超過80%。學術隊伍中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資助1人,入選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1項,入選湖北省新世紀人才計畫第一、二層次1人。目前人才隊伍以中青年教授和副教授、博士為主體,他們具有很高的科研能力和素養,正成長為各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和中堅力量。
2.研究方向
微生物學把解決農業科技重大問題置於研究工作的首位,集中利用微生物資源來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問題。利用微生物解決農業生產和農業發展中的問題,是目前國際上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微生物學在農業科技套用領域所追求的共同目標是實現農業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有害微生物的防治。眾多科學家在農業病蟲害防治、微生物肥料、農業環境治理等方面開展了深入而細緻的工作。本學科在微生物農藥、生物固氮和菌植互作、農業污染環境治理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是現有國家與部門重點學科中以微生物為研究對象服務於農業的主要學科。新增加的農業環境微生物和微生物基因組與蛋白質組方向均為微生物學科發展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需求。
生物學一級學科
1.學科沿革
華中農業大學在逾百年的辦學歷史中,以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為主要研究對象,堅持生物技術與現代化農業有機結合,積極探索農業大學生物學發展之路。20世紀40年代中科院院士陳華癸創立微生物學科;1987年組建生物技術中心,以傳統優勢學科為依託全面開展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領域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1998年獲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被批准設定“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2001年這兩個學科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2008年生物學一級學科被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2.師資隊伍
本學科目前有專職教師89人,教授36人,副教授32人,講師21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千人計畫2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7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湖北省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2009年以來,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橫向課題等共258項,經費達2.93億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項,獲授權專利61項。發表學術論文總計387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04篇,最高影響因子達到36.377,影響因子大於9.0的18篇,平均影響因子3.50。2009、2010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3.科研研究
針對學科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科技問題,本學科一方面深入發展植物基因組、植物雄性不育與雜種優勢的分子生物學基礎、作物分子育種、動物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具有優勢和特色的研究方向,重點加強最新的分子生物學手段的運用,對植物和動物進行研究和改造,在各個研究方向上均取得顯著突破,形成了完整的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和套用的平台。特別是以水稻研究團隊為代表在控制水稻重要產量基因(GS5、Ghd7)和重要育性基因(pms3)的克隆和鑑定、水稻抗逆和器官發育調控分子機制、水稻病原菌黃單胞菌克服寄主防禦的分子機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代表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理論突破,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 Genetics、PNAS、PLANT CELL等生物學權威雜誌上,在國際國內備受關注。另一方面,以農業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有害微生物的防治為主要研究內容,深入開展農業微生物學的套用基礎研究,並向基礎研究和套用開發兩個方面延伸,在微生物農藥、固氮微生物學、套用微生物學、微生物與植物相互作用這四個研究方向已經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在結核分枝桿菌控制基因研究、古菌DNA複製研究、根瘤菌共生信號轉導途徑及其調控的分子機理取得重大進展。
4.國際交流
2008年以來,本學科共主辦、承(協)辦國內外會議21次,出席國內學術會議190人次,作特邀報告或大會報告83人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158人次,作大會報告或特邀報告49人次。邀請來校講學和合作研究的國內外專家85人。
5.服務社會
本學科一直以來致力智力成果的轉化與開發,服務社會發展。通過多年的環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性評價,農業部於2009年11月給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和Bt汕優63頒發了在湖北省生產套用的安全證書。這是我國頒發的第一例主要糧食作物轉基因品系的生產套用安全證書,兩個品種具有我國核心技術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在農業微生物套用領域取得了一批成果,梁運祥教授參與飼料用發酵大豆粕的行業標準制定。本學科在聚γ-谷氨酸、固體發酵工藝最佳化與放大研究、藥用真菌發酵與保健品開發、糖廠廢棄物生物改性與循環利用、以白酒糟為基質生產酵母培養物的研究、景觀水治理等技術的推廣套用取得良好效果,與武漢百安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東莞華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白雲邊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高生生物飼料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梁運祥教授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微生物發酵生產無抗原豆粕的項目研究,“發酵法消除豆粕中抗營養因子及其產品套用的研究”獲得2008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該團隊與北京金泰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緊密合作,在北京和東莞建立了兩個現代化的生產基地,年產量達4萬噸,已成為國內酶解大豆蛋白最大的供應商,2011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潤近1000萬元,公司已在北京中關村新三板掛牌。陳守文教授團隊研究完成了聚γ-谷氨酸發酵小試驗、中試與系列聚r-谷氨酸增效複合肥的試生產,產品在農業上顯示節肥、增產、改善品質等效果,項目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完成科技成果鑑定3項。
6.科學普及
本學科以普及科學文化,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為重要職責,張啟發院士2001-2010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2009年,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生命科學技術科普基地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科普基地組織策劃了“尋找未來小科學家班”、全國科普日主題宣傳、轉基因新品種培育“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等一系列深受公眾歡迎、社會反響強烈的科學普及活動,編寫了轉基因科普讀物《轉基因作物與我們的生活》一書。2011年科普基地獲得湖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集體”稱號。
7.其他社會兼職
張啟發院士兼任教育部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管委會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亞洲水稻生物技術合作網路指導委員會主席,以及《中國科學》、《Plant Breeding》、《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學術刊物的編委。鄭用璉教授兼任教育部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湖北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以及《作物學報》、《科學通報》編委。還有十餘位教授分別在無脊椎動物病理學會、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能源學會等學會擔任職務,並在Research in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Frontiers in Plant Genetics and Genomic等刊物擔任編委。

人才培養

國家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1996年10月我校獲準第四批建設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1997年開始招生。基地以培養“少而精,高層次”的基礎科研和教學人才為目標,堅持面向基礎教育,面向本科階段,面向教學與科研,實行“本碩”貫通培養,以科研和教學能力培養為核心,強調理論基礎,強調理論與套用結合,偏重強調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基地畢業生主要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教學、開發及管理工作。“九五”、“十五”期間被教育部和國家基金委評為優秀基地,是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一起連續2次獲國家優秀基地稱號的4所高校之一。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2002年7月我校獲準建設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成為首批獲準建設的36個國家基地之一。本基地以培養“少而精、高層次”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人才為目標,堅持“立足教育,面向產業;立足創新,面向創業;立足本科教育,面向本科與研究生全程教育”。實行“本碩”貫通培養,以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強調上中下游結合,偏重強調下游與產業化知識、能力與素質結合。基地畢業生主要從事植物新品種選育及其產品研發、動物新品種選育及其研發、生物農藥、獸用生物技術新藥研發等為主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領域從事生產、研發、管理、行銷與推廣等工作。2003年、2004年連續2次被教育部年檢結果為優秀。
本科專業
基地班(本碩連讀專業) 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套用生物技術
普通班 生物工程 生物信息學

國際交流合作

學院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瑞典、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紐西蘭等 20 多個國家的大學、研究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科研、人才交流與人才培養關係。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科學院等 100 余所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培養與科研合作關係。

機構設定


院 長
副院長
張啟發
熊立仲(分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外事)
何正國(分管研究生、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
梁運祥(分管成果轉化、繼續教育)
段德君(分管本科教學)第一綜合樓A207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
陳  勝  第一綜合樓A203
付  軍  第一綜合樓A205







學院辦公室
第一綜合樓A206
傅麗霞 辦公室主任、工會副主席
祁 婧 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秘書、科研秘書
熊 暉 綜合秘書
葉 林 資產管理秘書、工會文體委員
學生工作辦公室
第一綜合樓A208
陳春芬 本科生輔導員
蘭涵旗 本科生輔導員
張建華 本科生輔導員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
第一綜合樓A211
黃遠卓  研究生輔導員
黃 姍 研究生秘書
本科教務辦公室
第一綜合樓A213
繼續教育辦公室
賀繼鴻 本科教學秘書
田煥章  繼續教育辦公室主任
生物
技術系
生物化學教研室
王石平 教研室主任
分子生物學教研室
劉子鐸 系主任兼教研室主任
生物
科學系
微生物學教研室
陳雯莉 教研室主任
遺傳及細胞生物學教研室
嚴建兵 系主任兼教研室主任
生物
工程系
微生物工程教研室
陳守文 系主任兼教研室主任
發酵工程教研室
梁運祥 教研室主任(兼)
植物學教研室
姚家玲 教研室主任
生物信息學教研室
張紅雨 教研室主任






國家生物學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柳 俊 主任
袁繼紅 副主任、工會女工委員 第一綜合樓A310
生物工程
實驗教學中心
王 績 主任 第一綜合樓F213
生物信息
研究中心
張紅雨 主任
蛋白質與代謝組學研究中心
何正國 主任
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
主 任 阮一駿
副主任 匡漢暉 張紅雨 阮小安
擬南芥
研究中心
主 任 胡紅紅
生命科學技術重點實驗室
主 任 姚家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