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新

鄧子新

鄧子新,1957年出生,湖北房縣人,著名微生物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1982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1987年獲英國East Anglia大學分子微生物學博士學位。

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武漢生物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國際委員會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子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房縣
  • 出生日期:1957年
  • 性別:男
人物經歷,兼職信息,家庭成員,獲獎情況,人物榮譽,研究方向,研究課題,主要論文,

人物經歷

鄧子新
1982年1月-1984年2月,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畢業後留校任助教;
1984年2月-1988年5月,英國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註冊,在英國John Innes 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並做博後研究一年;
1988年6月-1991年12月,華中農業大學講師;
1991年12月-1992年8月,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
1992年8月-2000年7月,華中農業大學教授,1993年被遴選為博導;
2000年7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導,Bio-X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至今任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2005年任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1-2003兼美國康乃爾大學客座教授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6年起任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組織專家委員會(GIM-IC)委員。
2010年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2010年5月任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
2010年7月任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
現任《科學通報》、《Process Biochemistry》等數個國內外刊物特邀編輯或編委會成員。

兼職信息

2016年6月12日,農業部向社會公示了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名單,鄧子新為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成員。
2017年2月,當選為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國際委員會新一屆主席。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擔任該國際組織主席。

家庭成員

夫人為上海交大教授、國家傑青、全國人大代表周秀芬

獲獎情況

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
鄧子新
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霍英東基金會“青年教師獎”;
1993年獲首屆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
1994年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青年科技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併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計畫;
1996年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
1997年獲“瑞典國王Baudiouin獎”;
2000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首屆“Tang-Cornell 中國學者獎”;
2004年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獲“上海市十大科技創新英才”、上海市科技領軍人物稱號;
2005、 2006年兩度獲得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2007獲《環球科學》2007全球十大科學新聞、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
2008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0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熱情接見,並在上海勞動模範先進事跡報告會上作題為 《胸懷祖國作貢獻,獻身科學攀高峰》 的事跡報告。
2012年獲何梁何利獎。
2015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15)。
此外,1991、1994、1997年三次獲得美國洛氏基金會“生物技術生涯獎”。
蟬聯2005、2006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獲評《環球科學》2007全球十大科學新聞

人物榮譽

2017年12月21日,鄧子新入選“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放線菌遺傳學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其研究領域涉及微生物農(醫)藥的高新技術研究,鏈黴菌質粒和噬菌體的分子生物學,DNA複製調控、限制和修飾系統、微生物代謝途徑、代謝工程及次生代謝產物的生物化學、抗生素基因簇的克隆、定位,基因的結構、功能、表達和調控,非天然性抗生素藥物創新的基因工程等。先後共主持30餘項國家級和國際合作項目,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270餘篇研究論文。

研究課題

⑴一種新的DNA硫化修飾系統已知DNA是由C、H、O、N、P五種元素所構成的,我室在作為生命中樞的DNA大分子上發現了許多微生物,包括一些抗生素產生菌,動、植物病原菌和海洋微生物基因組中硫(S)的存在,而且分離出與硫修飾有關的完整基因簇,打開一個新的學科領域。這項發現為從遺傳學、生化學和化學領域協作攻關並從根本上揭示DNA硫修飾的本質提供了新思路。DNA新結構的最終闡明將豐富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理論也將為DNA損傷,甚至癌症治療因子的作用機理提供理論基礎。如同甲基化的修飾(以前已知的唯一DNA修飾)導致了一系列新的發現一樣,DNA上硫化修飾的發現也可預期產生分子生物學領域新的“信息”流。截至2005年,已擁有硫化修飾基因(簇)和一系列突變株,奠定了進行體外基因表達,研究酶學功能的條件,也為最終從分子水平上闡明修飾的化學本質和生物學意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鄧子新
⑵重要微生物基因(簇)分離與克隆 基因資源是生命科學領域競爭白熱化的一個焦點領域,也是未來重量級微生物新智慧財產權形成的基礎。我室正加強對中國微生物基因(簇)資源,而不僅僅是菌種資源的重視。在已分離鑑定的許多重要微生物基因的基礎上,抗真菌多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殺念菌素基因簇,具有重要價值的微生物酶類的基因將包括磷酯酶A2,膽固醇氧化酶,脂肪酶基因及其一系列殺蟲抗病微生物農藥產品的正、負調節(途徑專一性或全局性)基因等。許多類別的基因將構成中國首創和獨有的智慧財產權,預期會對農業、醫藥、衛生、環境等領域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與發展作出貢獻。
⑶微生物代謝工程與化學生物學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及其向微生物農、醫藥研究領域的滲透,微生物藥物的生物合成正面臨著又一次革命性的變化,即由基因工程發展到代謝工程的變化,也就是用基因工程手段來重新設計代謝系統。我室順應這種變化,發展了一系列體內外的分子操作技術。已經分離的多烯、聚醚、氨基糖苷抗生素基因簇及其一系列與抗生素生物合成、代謝調控有關的因子的分離已經構成中國特有的智慧財產權,並用來提高現有一些藥物的產量,它們的全序測定將使利用模組替換、基因改變、功能消除、功能獲得等多種組合生物學手段設計和改造藥物,形成一系列非天然性的天然化合物,在藥物創新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成為可能。這種突破既可能是基礎理論的突破,也具有潛在的套用前景,預期會對中國代謝工程的發展產生影響。
⑷分子微生物學技術和方法學創新 眾所周知,以微生物為研究對象的分子微生物學方法學的進展是當今生命科學突飛猛進,一日千里的原動力。我室多年來在此領域積極探索,通過對質粒、噬菌體、轉座子、基因島、跨屬接合轉移等基礎微生物學的深入研究,衍生出一系列“通用型”或具有特殊用途的載體,有些研究材料已被收錄入大型工具書(Practical Streptomyces Genetics),供全世界使用。同時,還不斷揭示出國際上通用的一些基因工程受體菌株的一些新屬性,並構建出新一代受體菌株。我們將百倍努力,力爭持續在此領域有所作所為。

主要論文

1. Xu T, Yao F, Zhou X, Deng Z, You D (2010). A novel host-specific restriction system associated with DNA backbone S-modification in Salmonella. Nucleic Acids Research. Jul 12. [Epub ahead of print].
2. Shao Y, He X, Harrison EM, Tai C, Ou HY, Rajakumar K, Deng Z (2010). mGenomeSubtractor: a web-based tool for parallel in silico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analysis of multiple bacterial genom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Sup:W194-200.
3. Zhao C, Coughlin JM, Ju J, Zhu D, Wendt-Pienkowski E, Zhou X, Wang Z, Shen B, Deng Z (2010). Oxazolomycin biosynthesis in Streptomyces albus JA3453 featuring an "acyltransferase-less" type I polyketide synthase that incorporates two distinct extender unit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5;285(26):20097-108.
4. Chen W, Huang T, He X, Meng Q, You D, Bai L, Li J, Wu M, Li R, Xie Z, Zhou H, Zhou X, Tan H, Deng Z. (2009)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olyox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from Streptomyces cacaoi and engineered production of polyoxin H.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7;284(16):10627-38.
鄧子新
鄧子新
5. Liu T, Cane DE, Deng Z. (2009) The enzymology of polyether biosynthesis. Methods in Enzymology, 459:187-214.
6. Xu H, Zhang Y, Yang J, Mahmud T, Bai L, Deng Z. (2009) Alternative Epimerization in C(7)N-Aminocyclitol Biosynthesis Is Catalyzed by ValD, A Large Protein of the Vicinal Oxygen Chelate Superfamily. Chemistry & Biology, 16(5):567-76.
7. Zhou Y, Li J, Zhu J, Chen S, Bai L, Zhou X, Wu H, Deng Z. (2008) Incomplete beta-Ketone Processing as a Mechanism for Polyene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the FR-008/Candicidin Complex. Chemistry & Biology,15(6):629-38.
8. Liu T, Lin X, Zhou X, Deng Z, Cane DE. (2008) Mechanism of thioesterase-catalyzed chain releas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polyether antibiotic nanchangmycin. Chemistry & Biology, 15(5):449-58.
9. Zhao P, Bai L, Ma J, Zeng Y, Li L, Zhang Y, Lu C, Dai H, Wu Z, Li Y, Wu X, Chen G, Hao X, Shen Y, Deng Z, Floss HG. (2008) Amide N-glycosylation by Asm25, an N-glycosyltransferase of ansamitocins. Chemistry & Biology. 15(8):863-74
10. L. Wang, S. Chen, T. Xu, K. Taghizadeh, J. S. Wishnok, X. Zhou, D. You, Z. Deng*, Peter C. Dedon* (2007), Phosphorothioation of DNA in bacteria by dnd gene clusters,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3(11):709-710. (Featured by “News & Views” written by Fritz Eckstein, Nature Chem. Biol. 3(11): 689-690, and by ACS “C&E News” Written by Carmen Drahl).
11. X. He, H. Ou, Q. Yu, X. Zhou, J. Wu, J. Liang, W. Zhang, K. Rajakumar, and Z. Deng (2007). Analysis of a genomic island housing genes for DNA S-modification system in Streptomyces lividans 66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other distantly related bacteria, Molecular Microbiology, 65(4):1034-48.
12. H. Ou, X. He, E. Harrison, B. Kulasekara, A. Thani, A. Kadioglu, S. Lory, J. Hinton, M. Barer, Z. Deng (2007): MobilomeFINDER: web-based tools for in silico and experimental discovery of bacterial genomic island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5: W97-W104..
13. J. Liang, Z. Wang, X. He, J. Li, X. Zhou, and Z. Deng (2007). DNA modification by sulphur: analysis of the sequence recognition specificity surrounding the modification sit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5(9):2944-54.
14. T Liu, D You, C Valenzano, Y Sun, J Li, Q Yu, X Zhou, D. Cane, Z Deng (2006): Identification of NanE as the Thioesterase for Polyether Chain Release in Nanchangmycin Biosynthesis, Chemistry & Biology, 13(9):945-55.
15. L Bai, L Li, H Xu, K Minagawa, Y Yu, Y Zhang, X Zhou, H G. Floss, T Mahmud, and Z Deng (2006):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Valida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and Engineered Production of Validoxylamine A, Chemistry & Biology, 13, 387-397. (Highlighted in Nature Biotechnology 24 (6): 665, 2006)。
16. T Liu, D You, C Valenzano, Y Sun, J Li, Q Yu, X Zhou, D. Cane, Z Deng (2006): Identification of NanE as the Thioesterase for Polyether Chain Release in Nanchangmycin Biosynthesis, Chemistry & Biology, 13(9):945-55.
17. L Bai, L Li, H Xu, K Minagawa, Y Yu, Y Zhang, X Zhou, H G. Floss, T Mahmud, and Z Deng (2006):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Valida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and Engineered Production of Validoxylamine A, Chemistry & Biology, 13, 387-397. (Highlighted in Nature Biotechnology 24 (6): 665, 2006)。
18. Z. Deng and L. Bai (2006), Antibiotic biosynthetic pathways and pathway engineering--A growing research field in China, Natural Product Reports,23, 811 - 827.
19. X. Zhou, X. He, J. Liang., T. Xu, A. Li, T. Kieser, J. D. Helmann and Z. Deng (2005): A novel DNA modification by sulphur, Molecular Microbiology, 57(5): 1428-1438.
20. D. Zhu, X. He, X. Zhou, and Z. Deng (2005): Expression of the melC operon in several Streptomyces strains is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AdpA, an AraC family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involved in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7(9): 3180-31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