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窗前桃蕊嬌如倦

菩薩蠻·窗前桃蕊嬌如倦

菩薩蠻·窗前桃蕊嬌如倦》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此篇從閨閣中女子角度描寫,寫一麗人在乍暖還寒的春天裡孤寂無聊的情態。上片前二句亦人亦景,含雙關之意。後二句寫紅樓獨處,借唱《石州》益而抒離情之苦。下片回寫夜來之孤獨寂寞,以雙燕烘襯,更突出了孤苦淒清之離情別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薩蠻·窗前桃蕊嬌如倦
  • 創作年代:清
  • 文學體裁:菩薩蠻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詞牌格律,詞牌說明,格律對照:,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菩薩蠻
窗前桃蕊嬌如倦,東風淚洗胭脂面。人在小紅樓,離情唱《石州》①。
夜來雙燕宿,燈背屏腰綠②。香盡雨闌珊③,薄衾寒不寒。

作品注釋

①石州:指樂府七調之一的商調曲名。商調之音悽愴哀怨,多表達淒清傷感之情。李商隱代贈》:“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②燈背屏腰綠:綠,指烏黑髮亮的顏色,古詩詞中多以之形容烏黑的頭髮。如唐李商隱《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年顏各少壯,發綠齒尚齊。”宋晏幾道生查子》:“君貌不長紅,我鬢無重綠。”但此處引申為昏暗不明。即謂雙燕背燈而宿,其雙雙身影落到了屏風中間(屏腰)會呈現出昏暗不明之景象。
③雨闌珊:雨將盡。宋賀鑄小重山》:“歌斷酒闌珊,畫船簫鼓轉,綠楊灣。”

作品賞析

這首詞以一位閨中女子的角度,描繪出妙齡女子在乍暖還寒的春天裡,面對嬌艷的桃花而孤寂無聊的情態。
上片前兩句既寫人又繪景,含雙關之意。後兩句寫女子獨處紅樓,借唱《石州》而抒發自己的離情之苦。商調是一種淒涼哀怨的音樂,多表達一種感傷淒涼之情。李商隱《代贈》: “東南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下片寫了夜晚的孤獨寂寞,以雙燕烘托,進一步表達那離愁別恨之孤苦淒清。 “燈背屏腰綠”見唐李商隱《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 “年顏各少壯,發綠齒尚齊。”宋晏幾道《生查子》: “君貌不長紅,我鬢無重綠。”但此處引申為昏暗不明。就是說一對燕子背燈而宿,雙雙身影投落到了屏風中間或呈現出模糊不清的景象。最後的兩句承接著上片,淚如“雨”下,洗淨了臉上的胭脂,胭脂味沒了,淚水也風乾了。觸景傷懷,為伊消得人憔悴。

詞牌格律

詞牌說明

菩薩蠻,詞牌名。比如:唐朝《菩薩蠻》 [唐]李白!
說明:雙調四十四字,前闋三平韻,後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後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

格律對照: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 △ △
(共用四個韻。前闋後二句與後闋後二句字數平仄相同。前後闋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
(1655—1685)清代詞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因生於臘月,小時稱冬郎。自幼天資聰穎,18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出,著稱於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輯為《納蘭詞》。《納蘭詞》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是當時詞壇的傑出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