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五百年其必有名世者。”繼公元前5世紀,
釋迦牟尼佛廣轉法輪之後,法門龍象,代不乏興。公元初,聖者
龍樹、
提婆開創甚深見派,廣弘大乘勝法,挽
部派佛教之頹流。
公元5世紀,
無著、
世親菩薩承
慈氏學,開創廣大行派,建立細分修行次第,聖教因之再興。
公元10世紀,
阿底峽尊者轉益眾師,為
那爛陀寺法主,匯深見、廣行二大法流於一脈,建立
三士道次第教授之明燈。後赴藏弘法,轉大法輪;正法枯芽,油然復萌。印度後期佛法能完整傳入雪域流傳至今,皆賴尊者所賜。
法久弊興,公元15世紀,至尊宗喀巴大師應運而生,多聞實修,慎重戒律;廣攬一切顯密經論,總匯印藏各派教授,以正見抉擇所學,建立圓滿修學體系。尤以《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為修行次第所依,整飭戒律,肅清流弊。藏傳佛教根基得以建立,佛法久住至今而不晦者,厥功至偉。
《廣論》之弘傳極廣,不囿格魯,新舊各派俱重研習;傳香巴拉國亦恭請供養,依教奉行。歷來有諸多大德為之作注、作釋、作講義、作提要,不下二百餘種。其中四種註疏最為重要。
第一家墨注為跋梭天王曲吉堅參(1537-1605)所做。師為昌都洛隆地方人,達察活佛系統的開創者,第四世(計追認)達察活佛。其注釋以銷文釋辭,疏通文義為主,尤注重對論中所引用經、論辭彙和語句的解釋。
如釋“瑜伽”,跋:“對於‘瑜伽’雖別宗有其他的說法,然這裡指止觀雙運的真瑜伽、及其隨順的內道定。”
釋“甘露”,跋:“
梵語阿米達,義謂不死。即不死的涅槃。”
於論所引《釋量論》偈頌:“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貫通語義為:“【所說之義自己了知是方便,以此對化機宣說是方便所生。】彼方便生【對化機宣說之】因【即彼方便】,【若對自己隱而】不現【謂自己尚且不能如實了知,則】彼【義】難【以向所化機如理地】宣【說】。”
釋“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一偈,“無餘受外【事部、行部,】密【
瑜伽部、無上瑜伽部,】,【以及
波羅蜜多大乘】三乘正妙法。”
皆明確其語義內涵範圍,避免歧解。
第二家又稱達隴扎巴道次黃注,為卡若堪欽阿旺饒丹彙編第三十任甘丹赤巴達隴扎巴羅追嘉措(1546-?)向第三十五任甘丹赤巴貢卻群佩(1573-1646)口述的貢汝法源口傳。故以解釋密意為重點,端在開顯《廣論》所隱含的實修訣竅、教授;鉤玄提要,闡發無遺。
如注釋“一切經論皆是教授”,阿:“以座上修、與座間的
十法行來度過時日, 這就是
熱振諸瑜伽師所謂的‘日則日短, 夜則夜短’。”
解釋《菩薩地》中:“【心散亂有四種:於義、於詞、於憶念、及由非理作意而心散亂。於義散亂有二種:心高舉與心沉沒。心高舉的對治為】希於遍知,【心沉沒的對治為】專注【於詞散亂的對治為】屬耳,【心離沉掉而不散亂,向內而收者,謂】意善敬住,【一切根門不令外逸,向內收攝後】以一切心思惟聽聞。”
釋“加行法有六”,阿:“此六者,謂灑掃住所;安布身語意依陳設無諂供品; 於安樂座結跏趺坐;明現資糧田;積集資糧,淨除罪障等。”
於“端正其身,
結跏趺坐”,阿:“此有五利:謂諸佛所許,堪能久住,非人不侵,身體安適,心中清淨。”
於“
七支供”,阿:“往昔諸師曾說:這些 (七支) 也是正對作罪、不作福、作貧法之業或作他法障、以及善根已盡四種的對治。其中初對治者,謂禮敬及悔罪; 次謂供養與隨喜;三謂勸轉法輪及請佛住世;四者即是回向。此可補替密咒之業,密咒之業 (息、增、懷、伏) 無究竟之妨、有暫時之危,這些卻都是利大而無險之業,是除障集資的最勝方法,被以往諸多尊宿作為修持的核心。我們也唯應以此為最主要的善加行。”
於“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阿:“應將道之次第見為至關重要。否則若錯其次第,無論如何努力,道也不得生起、或生起亦非真道。如果成了這樣,則只是空度時日而已。若次第不錯,任修何者都能切入肯綮,當前之道得以速生,且依此力,於上道也能速得生起。此是諸師長所說。”
此等皆可與道次第八大明晰引導合參,依之實修。
第三家又稱紅注,為
嘉木樣協巴阿旺尊哲(1648-1721)在帕邦卡蘭若所著的道次科判。嘉木樣協巴為
文殊菩薩的化身,慎思明辨,通達顯密,有
宗喀巴後第一人之譽稱。生平著作有15函,尤以五部大論的注釋名揚藏區,被蒙藏地區的許多寺院奉為教本。其所注釋重在辨析全論層次結構,次第相屬;條分縷析,扒抉剔微,較法尊法師所做本論科判更為詳細。如法尊科判,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下分乙一至乙四。而嘉注科判於甲二先分為三,於其第三、說其所具四種殊勝,再分如法尊科判乙一至乙四內容。如此類者尚多,《四家合注》中二者並錄,讀者可自行比較研究。此不贅述。
第四家則是札底格西仁欽頓珠所著的毗缽舍那注。其實嚴格來說,前述三家才是《廣論》的注釋,札底格西只是專門對毗缽舍那章做了注釋。
眾所周知,《廣論》是宗大師對
廣大行派和甚深見派教義完美地結合。毗缽舍那章之前的內容就是《
瑜伽師地論》的內容,只是用應成見進行了簡別;而毗缽舍那章就是《中論》和《
入中論·第六品》的內容。
依於出離心而發菩提心的上士,只有在聖教中求得不共的“中觀正見”,才能斷煩惱而利益眾生。只有正見才能斬斷煩惱,才能使自己無我,純潔而正確地利益眾生,所以本論用很大的篇幅來特別抉擇正見,即此毗缽舍那章。
此文向稱難讀,講廣論者,至此大多罷講,跑馬山曾有“寧背石頭,不學止觀”之諺,但其內容卻極為重要。
故札底格西此注頗為難得,等若入此難解秘密寶藏之門鑰。於此由聞思修三,精勤實證,再配合廣大積資懺淨;現證空性,或可有望。
出版背景
“八大引導”在近現代高僧及譯師的不懈努力下,已然完全譯出,我們這一代漢地格魯巴學人很幸運,得以目睹此漢譯道次第八大引導全璧,然而《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權威註疏《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仍未譯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遺憾,在學習菩提道次第過程中,可能仍然存在盲人摸象強作解人的情況,對於《菩提道次第廣論》微妙之處,難以完全理解和掌握。
為了彌補這些缺憾,格魯網站版務組現發起《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翻譯項目,作為“格魯教法集成”及“格魯修學社區”在2010年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擬請兩位善巧教理、富有翻譯經驗的法師共同翻譯四家合注,由於四家合注本身對學人仍有難度,在翻譯中會針對這些難解之處以夏日東活佛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義》作為注釋補充進來,務求清晰明白,易學易懂。
四家合注本身的篇幅大約相當於五分之四廣論,再加上注釋,預計翻譯完成需時1-2年,在全部翻譯完成後,擬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並尋覓合適渠道在港台流通,印刷製版方面的構想則是:在廣論原文下,對應部分以紅字標出“朱注”,以黑字標出“墨注”,以橙黃標出“黃注”,以靛藍標出“毗缽舍那注”,將藏地四大權威註解合併在一起刊行,同時將來擬請感興趣並有能力的師兄以此種方式製作四家合注全文的PDF電子版在網路公開,以造福漢語地區所有學人。
時值五濁,逆緣極多而順緣甚少,為避免障礙,順利完成譯事,故由格魯網站版務組擔任此次翻譯項目的功德主,不再公開化緣。公布此訊息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重複翻譯,同時也希望本社區的同修藉此機會修意樂隨喜,共同祈禱翻譯的順利完成!四家合注項目的啟動也將作為版務組對大家的新年賀禮,希望對眾同修將來之修學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