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俚歌

莆仙俚歌也叫“梆鼓咚”、“咚鼓當”、‘‘咚鼓”。是流行於莆仙方言區的一種說唱曲種。屬於漁鼓道情一脈。原為瞽者四處飄零、賣藝為生,後由於民眾非常喜愛,常在橋頭、巷口、庭前、樓下圍坐說唱,漸漸變為民眾自唱自娛的一種演唱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莆仙俚歌
  • 別名:梆鼓咚
  • 說明:一種說唱曲種
  • 代表作:《陳三五娘》、《珍珠衫》
曲種介紹,俚歌形式,

曲種介紹

是流行於莆仙方言區的一種說唱曲種。屬於漁鼓道情一脈。原為瞽者四處飄零、賣藝為生,後由於民眾非常喜愛,常在橋頭、巷口、庭前、樓下圍坐說唱,漸漸變為民眾自唱自娛的一種演唱形式。常由業餘作者編寫歌詞,演唱時以筒板、漁鼓為伴奏樂器。唱詞是七言韻式,沒有散說,內容多是來自戲曲故事、民間傳說。俚歌曲目甚多,現存約百餘種,有長篇敘事詩,也有短篇勸世歌。主要曲目有《陳三五娘》、《珍珠衫》、《鄒雷霆》、《包公審樓梯》、《金瓜過台灣》、《木蘭討魚》、《壯丁詩》等。

俚歌形式

莆仙俚歌俗稱“咚鼓”,“乞食詩”,是一種流行於莆仙語區的民間說唱曲藝。
俚歌形式活潑、民眾喜聞樂見。那抑揚頓挫,濃烈鄉土氣息的韻味及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極具藝術渲染力。莆仙俚歌發源於民間,是中國民間文學瑰寶———漢族方言敘事詩。
俚歌形式簡單,演唱時不用樂器,只用兩塊竹板和筒鼓伴唱。俚歌唱詞用莆仙方言,詞句粗獷、活潑、簡煉、口語化。唱詞一般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散曲只有數十句,而一般敘事長詩有四、五百句,甚至上千句。
俚歌原為盲人表演,全憑跟師學藝。師傅口授,學徒強記,能流暢背唱就算出師。俚歌講究音節的韻律和句末的押韻,所以極富鄉土韻味。俚歌音樂的感染力很強,演唱時,演唱者左手捏竹板打拍,左腋下挾筒鼓,右手中指擊鼓、食指、無名指配合按抑,掌握頓挫。竹板擊節變化較少,但持續不斷。唱腔雖然只有四句主曲,但藝人根據詞意的喜怒哀樂、巧妙變化,或頓、或揚、或用拖腔,不時使用上滑音或下滑音,能唱得句句聲腔不重複,音律不等式,真是:“唱筒鼓,百人會唱一百腔;百人能變一百調。”
俚歌演唱時筒鼓擊打一般在四句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句的尾聲,尤如過門曲,但可長可短,可強可弱,可急可緩,憑演唱者掌握,根據唱詞的不同情感靈活變奏,令聽眾入神著迷。所以,莆仙民間有一支龐大的俚歌迷群體,老幼皆喜,婦孺能哼。
莆仙俚歌曲目長短曲不下500曲。文藝工作者曾做過收集、記錄工作,題材豐富多彩,有地方掌故、人文風貌、俾史公案、趣聞軼事,大體可歸類為:歷史演義,古今傳奇,神話與民間故事,散曲四類。
1958年起,文藝工作者對俚歌進行改造創新,試以莆仙戲音樂為主旋律配曲,保留竹板和筒鼓伴唱,加入民族器樂小樂隊伴唱,取名為“板鼓唱”,以二人或多人表演,加入動作,變換台位。板鼓唱從內容到形式都比俚歌更進一步發展,給觀眾帶來新鮮感,替代了走紅一時的新俚歌。
近年來,在莆仙舞台上演出了一批板鼓唱好節目。板鼓唱在唱腔、表演、舞台調度、配器設計諸方面都進一步創新,藝術品位進一步提高,成為莆仙語區廣泛流行的曲藝新品種。
俚歌並不因板鼓唱的產生而消亡。莆仙戲《狀元與乞丐》劇中引進一段俚歌,使全劇生輝,起到畫龍點晴之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