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歌梆鼓

俚歌梆鼓

“俚歌梆鼓”是流行於莆田、仙遊、福清、惠安、永春等興化方言地區的一種民間曲藝音樂,始於宋,盛於清,已有千年歷史。莆田俚歌經代代傳承,至今保留70多個傳統曲目。75歲高齡的荔城區文化館退休音樂幹部黃文棟先生,是福建省十大優秀民間文化傳承人之一,長期從事民間音樂和曲藝工作,對俚歌表演藝術的研究,成果顯著。多次組織參加福建省乃至全國性的文藝演出,對特殊的俚歌藝術絕活進行示範表演和傳承拜師活動,深受歡迎和讚賞。

俚歌梆鼓是閩中優秀的民間演唱藝術,在整個莆仙曲藝音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7年5月,《俚歌梆鼓》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莆田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俚歌梆鼓
  • 地理標誌:莆田 
  • 批准時間:2007年5月 
  • 非遺級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曲藝介紹,歷史記載,表演形式,文化價值,

曲藝介紹

板鼓咚,也叫梆鼓咚、咚鼓咚、板鼓唱或“乞丐歌”,即“俚歌梆鼓”,是流行於莆田仙遊福清惠安永春興化方言地區的一種民間曲藝音樂,始於宋,盛於清,已有千年歷史。
莆田俚歌經代代傳承,至今保留70多個傳統曲目。75歲高齡的荔城區文化館退休音樂幹部黃文棟先生,是福建省十大優秀民間文化傳承人之一,長期從事民間音樂和曲藝工作,對俚歌表演藝術的研究,成果顯著。多次組織參加福建省乃至全國性的文藝演出,對特殊的俚歌藝術絕活進行示範表演和傳承拜師活動,深受歡迎和讚賞。
俚歌梆鼓俚歌梆鼓
俚歌梆鼓是閩中優秀的民間演唱藝術,在整個莆仙曲藝音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7年5月,《俚歌梆鼓》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莆田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記載

關於梆鼓咚的來歷,民間有許多傳說:宋治平元年(1064年),錢四娘捐資建築木蘭陂時,用竹筒裝銅錢,讓民工每日從筒內自己抓取工錢,他們不論是用手抓或捧,點起來總是十八文,不多也不少。因此,“抓也十八,捧也十八”成為俗諺,一直在民間流傳下來。
陂成不久卻被一場洪水衝垮,錢四娘悲憤交集,壯烈投溪;民眾為頌揚她截溪建陂的壯舉,繼承她興修水利的遺志,將她的事跡編成敘事詩,稱為俚歌,到處傳唱,廣為紀念,並繼續募捐構建木蘭陂,終至大功告成,
人們效法錢四娘,用裝銅錢的竹筒鞔皮作鼓,俗稱梆鼓,譜以優美動聽的地方樂曲,走鄉入戶,演唱梆鼓咚,到處受到歡迎,並世世代代傳流下來,成了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藝形式。
曲中有“竹筒鞔鼓響咚咚,錢氏築陂世無雙,身雖投水志永留,萬古傳名人讚揚。”的唱段,至今膾炙人口。南宋莆田詩人劉克莊(即“後村居士”)有詩云:“黃童白叟往來忙,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記敘了家鄉的“負鼓盲翁”演唱俚歌梆鼓咚的情景。
清代,梆鼓咚是文人學士吟詩作對的娛樂方式,後被民間賣唱藝人作為謀生的說唱形式。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莆田渠橋一帶農民揭竿起義,失敗之後,義軍詹元祥把親身經歷的過程編成了長達二千二百多行的,歌頌莆田農民軍首領黃濂的梆鼓咚曲目《黃濂起義歌》,在民間廣為傳唱,今已收入《中國歌謠集成·福建卷·莆田市分卷》出版,保留下來。
民國時期,梆鼓咚進入全盛階段,藝人多達百餘人,仍以盲人賣藝謀生為主;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後,社會動盪,民生凋敝,梆鼓咚藝人難以謀生,紛紛改行。從藝者雖寥寥無幾,但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愛國精神召喚著藝人們,以文藝為武器,積極投入宣傳抗日的民眾運動;同時,隨著梆鼓藝人遠渡南洋,莆田俚歌在東南亞各國授徒、傳播,這一民間曲藝形式依然繼續存在並發揚光大。
解放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引下,原莆田縣文化館音樂幹部黃文棟,對梆鼓咚的傳統藝術進行發掘整理、改革創新,把莆田俚歌搬上舞台,一改往昔以盲藝人為主的“乞丐歌”只能在街頭巷尾賣唱的舊俗,讓盲藝人上台獻演;其表演形式也由獨唱發展為雙人對唱、多人群唱,以及表演唱等等,並編寫了大量的俚歌新曲目,積極配合文藝宣傳活動,民間創作隊伍也日益壯大。1979年,涵江蔡華仁創作的梆鼓咚《七籮荔枝》在全省民眾業餘文藝創作節目調演中獲獎;1987年,莆仙戲《狀元與乞丐》中間加上了一段俚歌演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晉京匯報演出時,獲得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黃文棟先生退休後,繼續從事俚歌曲藝民間音樂的研究工作,成果顯著,2006年5月20日應邀在省城舉行俚歌藝術絕活示範表演和傳承拜師活動,受到廣泛的讚賞,成為福建省十大優秀民間文化傳承人之一。

表演形式

梆鼓咚以莆田方言演唱,以板鼓和竹板為主要伴奏樂器。板鼓由長25厘米、口徑5厘米的竹筒蒙上皮(青蛙皮或豬油皮)製成,兩端繫上彩色緞帶,演奏時斜背於右肩上,板鼓則夾在左腋下。竹板由兩塊8厘米長、3厘米寬、1厘米厚的竹片製成,演唱時左手擊竹板,右手敲板鼓。
在開唱前往往有一段技巧性很強的擊鼓演奏,演唱結束後也有一段收場鼓點,隨食指或中指敲擊法不同而發出四種各異的音響——“響鼓”:敲擊鼓心,發出響亮的咚咚聲;“邊鼓”:敲擊鼓邊,發出清脆的噹噹聲;“點鼓”:彈打鼓面發出嘟嘟聲;“悶鼓”:壓打鼓面,發出鬱悶、低沉的口撲口撲聲。
板鼓咚的唱腔,由四個樂句構成樂段,旋律樸素、優美,地方特色濃郁;曲調隨唱詞音高的變化而有所變化。藝人在演唱中,以一個基本唱調,隨著音韻、聲調、語氣、情感的變化與轉換,唱出多種不同的旋律。
梆鼓咚的唱詞,屬多段體敘事詩,每段四句,每句七字,講究押韻,每逢雙必押;可一段一韻,亦可數段一韻。語言多採用民間口頭方言俚語,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通俗易懂,便於吟唱,也容易記憶。有些唱詞,即使多至數百段,千把句,如《英台山伯》共有379段,1516句,但藝人們卻能熟記無誤地從頭唱到尾。
梆鼓咚初分為“文唱”和“俗唱”。“文唱”出自文人筆下,語言文字深奧含蓄,唱腔聲律平淡低沉,鼓點板式單調,難以在百姓中廣泛流傳,因而逐漸消亡;“俗唱”又叫“乞丐歌”,屬民間口頭創作,語言通俗,故事貼近生活,曲調可隨詞意內容變化自如,鼓點、板式豐富多樣,誰都能哼上一段,到處流傳不衰,世代繁衍不息。

文化價值

俚歌梆鼓是閩中優秀的民間演唱藝術,在整個莆仙曲藝音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於興化語系屬全國特有的地方語言,因而具有稀有性的特徵;
在繼承歷史的基礎上自成一體,風格獨特,具有地方性的特色;
伴隨著各類民俗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傳承性的特徵;
俚歌題材廣泛多取百姓喜聞樂見內容和形式,在民間各地流傳,具有民眾性的特徵;
梆鼓唱調子嚴謹,音律變化靈活,語言抑揚頓挫,節奏明快,悅耳動聽,鄉土韻味濃郁,具有娛樂性的特徵。
梆鼓樂器簡單,製作工藝簡單,演奏技巧便於掌握,適合於在廣大民眾中普及、推廣,不愧是民間音樂曲藝的一束艷麗的花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