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名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經濟概況,綜述,農業,工業,旅遊業,歷史古蹟,綜述,明清一條街,學堂,古街道,古關門,平浪宮,山陝會館,禹皇宮,萬壽宮,府台衙門,清真寺,法海禪寺,青龍山羅漢洞,一腳踏三省碑,特色美食,交通,榮譽,
鎮名由來
公元前304年,此地屬於
楚國管轄,楚王派太子荊來鎮守此地,於是此地就取名叫“荊子口”,後演變被荊紫關。
西漢時,該地
丹江河上有座木結構橋樑,人稱此地“草橋關”。
南宋時,因該地荊花遍野,荊籽遍地,改稱“荊籽關”。
明代為荊籽關口。
清代為荊子關。
民國初改稱荊紫關,以荊花為紫色象徵吉祥之意。
在荊紫關鎮的月亮灣,有一個兩山對峙的關口。關口外,是八百里秦川,關口內,是開闊的中原。古時,咆哮的丹江與狹窄的古道在這裡共同構築起一個“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隘口。這個隘口,就是荊紫關之“關”的來歷。
歷史沿革
西周時綿延八百里的丹江沿岸的六個古城中,荊紫關有兩個。一個是位於荊紫關高中校址的永安城,一個是位於吳村和麻坑村的定陽城。
戰國後期是秦國所屬的商(今陝西商縣東南)、於(今河南內鄉縣東)之地。
公元684年,
武則天巡視途中路過荊紫關,在距荊紫關不遠,現留有武則天歇息梳頭的歷史遺址一梳洗樓。
安史之亂後,因藩鎮割據,阻斷了淮河和汴河的
漕運,當時的唐朝政府只得通過丹江航運來轉運江淮至關中地區的貨物,丹江航運逐漸繁榮起來,位於丹江流域的荊紫關鎮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了著名的商業古鎮。
宋朝時期,荊紫關鎮屬淅川縣。
元朝又復屬內鄉縣。
明朝至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屬淅川廳荊子裡。
民國初1909年為西二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季,丹江洪水暴漲,一夜之間荊紫關集市變為白沙之洲,除洪水沖淹外,大量毀林開荒,使丹江河岸嚴重坍陷,致使河床淤塞,航道不通,荊紫關鎮隨之百業凋零。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公署管轄。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為第五區。
1947年,改為鄉。
1948年,荊紫關解放,行政建制為第六區。
1956年撤區改鄉,設一個鎮,4箇中心鄉,12個小鄉。
1957年又改鄉置區。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1961年復置區,下轄6個人民公社。
1965年下轄3個人民公社。
1969年合為荊紫關大公社。
1983年12月再改鄉。
1986年6月改為鎮建制。
行政區劃
荊紫關鎮境內總面積168.2平方千米,人口6.5萬,轄37個村委會:中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漢王坪村、獅子溝村、上莊村、三岔村、上梅池村、陡嶺村、菩薩堂村、大扒村、石門村、雙河村、李營村、穆營村、娘娘廟村、碼頭村、魏村、店子村、史家村、藥王廟村、小寺溝村、張村、龍泉觀村、孫家灣村、金家溝村、西頭村、全莊村、麻坎村、馮營村、山根村、張巷村、程家窪村、廟嶺村、沙渠河村、吳家溝村、石槽溝村。(296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荊紫關鎮位於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地理坐標為北緯33度14分,東經111度1分。距淅川縣城76公里,東至本縣的
西簧鄉、西接湖北鄖縣白浪鎮和陝西商南縣
白浪鎮,南和本縣的
寺灣鎮接壤,北與西峽縣西平鎮相聯,南北長約42公里,東西寬約4公里,
丹江穿境而過。
它脊倚群山,面臨丹江,背負群山,下臨清流,"西接
秦川,南通鄂渚",它憑著優越而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歷代賈客競商雲集和兵家逐鹿之地。丹江發源於商洛山,注入漢水,匯入長江,因而使之成為歷史上可與運河、蜀棧並稱的我國南北三大通道之一。豐富的丹江水力資源,使得荊襄、山陝、滬杭巨商大賈,直掛雲帆,溯江而來。
據權威人士言,中國版圖三省交界之地共有40餘處,而獨有此地三省均設有基層政府。這裡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全長5華里的清代一條銜,700餘間明清建築錯落有致,古香古色;沿丹江河而建的吊腳樓更具江南情調;規模宏大的山陝會館、平浪宮等古建築群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輝煌;竹海密林中的千年
古剎法海寺(又名大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周圍有鬼斧神工的溶洞群,清幽神秘的八龍泉,懸崖絕壁上的千佛洞、萬佛洞,佛光照垂簾等勝景多處。氣候宜人,風光旖旎。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荊紫關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5億元,增長15%;工農業生產總值40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增長2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7030元,增長10%。荊紫關鎮經濟以工業、農業和旅遊業為主。
農業
2011年全鎮有湖桑總面積累計達3.5萬畝,年供應蠶種達20000多張,年產鮮繭4200噸,從業人員近1萬人。全鎮建成蛋雞場111家,存欄達到110萬隻,年產鮮蛋3500噸;肉雞場8家,存欄39500隻;蛋鴨場7家,存欄3.9萬隻;養牛場12家,存欄750頭,年出欄200頭。年產值2000多萬元,總利潤900萬元。畜禽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1000多戶,1萬多人致富。現發展各種經濟林、生態林3.5萬畝,發展花椒、木瓜、核桃1萬畝,油桐7000畝,柑桔800畝;沿丹江兩岸1.2萬荒灘造林綠化任務已完成8000畝,綠色屏障基本形成,森林覆蓋率達42%。
工業
全鎮非公有制企業達到600多家,安置就業近萬人。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兩家,其中玉典化冶公司年產值達到6.7億元,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亞欣冶金公司產值突破億元,達到1.2億元;年產值超千萬企業7家,其中路逾鞋業產值達到5000多萬元;年產值5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56家,年營業額超100萬元的服務業和商業企業48家。由此帶動全鎮非公有制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
2013年全鎮完成工業產值30億元,比上年增長20%。玉典化冶、亞欣冶金、銀志油業、路逾鞋業、紫鑫爐料投資億元用於技改擴容及全面投產。尤其是華瑞製造,產值大增,已開始出口創匯;引進投資3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5家。其中,新寶涵服裝加工項目,總投資近3000萬元,已開始生產;金柱石業總投資3億元,一期到位5000萬元,設備已安裝。三條生產線全部建成後,年加工量50萬噸,年產值可達5億元以上;金盛再生棉紡織項目,投資5000萬元,兩條生產線設備已安裝,正在試生產。全鎮企業達20多個,呈現出大個企業領跑、中小企業跟進,集群發展、梯次推進的新局面。
旅遊業
荊紫關鎮圍繞歷史文化名鎮、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品牌,打造精品,培育亮點。三省友誼廣場正在引進代表三省風格的飲食、娛樂、商貿等項目進駐經營,以形成集休閒、娛樂、小吃、購物、觀光等為一體,吸納三省、輻射三省的邊際文化旅遊新景點。盛坤公司也在全力打造吳村湖桑生態示範基地,著力進行桑、魚、蓮、林立體化開發,培育“丹江水源地生態農業旅遊觀光長廊”。
歷史古蹟
綜述
荊紫關古鎮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商業文化和絢麗的古建文化遺存。自古水陸並通,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時水運有“丹江通道”,陸運有“商淤古道”,明清時期商業高度繁榮,有“小上海”之稱。這裡華東十三省、市保存最完整的明清五里長街;這裡有掩映於茫茫竹海中的千年古剎——法海禪寺;這裡有神秘幽深、險趣橫生的天然溶洞——青龍山羅漢洞;還有三省一條街、平浪宮、山陝會館、公雞泉、猴山睡佛、猴山石崖…… 這些或古樸、或俊秀、或雄奇、或莊嚴的人文景觀,無不充分展現出荊紫關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參見
荊紫關古建築群)。
明清一條街
響譽全國的“明清一條街”古建築群,形成於公元1772年前後,該街全長五華里,南北走向,分南中北三段,它依山傍水,容南北建築風格和自然特點為一體。街道兩旁有房舍樓閣2200多間,1500餘間門面房均為清代建築,房屋建築雕樑畫棟,古色古香。
古街現今還保存著陝山會館、禹王宮、江西館、平浪宮等典型建築和劉家大院、陳家大院等富商住宅;古碼頭、古關門、古樸的吊角樓與其他古建築群錯落有致、相映生輝。2001年,“明清一條街”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阮氏三雄》、《包公》、《漢魂》、《內鄉縣衙》等影視作品先後在這裡拍攝。
學堂
1898年,受
康有為和
梁啓超的
戊戌變法廢
科舉制度的影響,各地開始興辦學堂,荊紫關在1901年創辦了“荊紫關學堂”。1925年,在“荊紫關學堂”的基礎上成立“荊紫關高小”。
20世紀40年代,受日本入侵
中原的影響,“河南大學”被迫撤離開封,於1944年6月輾轉顛沛到荊紫關鎮,熱情的荊紫關人民自己省吃儉用,來支持河南大學師生在這裡生活學習。河大師生為了感恩,力助荊紫關創辦了“七七中學”。
1956年,“七七中學”改名為“淅川縣第六初級中學”。1969年“淅川縣第六初級中學”升為“荊紫關高中”。2001年7月,“河南大學”在90年校慶期間,組織訪問團沿著當年師生流亡的路線來到荊紫關鎮,11月18日,“荊紫關高中”迎來百歲校慶,正式成為“河南大學荊紫關附屬高中”。
古街道
荊紫關聚落沿丹江東岸分布,呈南北條狀帶走向,長2.5公里,地面均系青石鋪砌,平淨整齊,兩側700餘間板門店鋪,含南街、中街、北街。均具清代民間商業建築風格,翹檐雕飾,古色古香,房門都是木板嵌成,晝抽夜閉,房屋多是進出幾層院落,兩邊
廂房對稱,均有一堵兩米長的封火硬山,高低錯落,相互重疊,使街道更加古樸靈秀,曲型多姿。鎮人民政府在中街。
古關門
在荊紫關鎮南街最南端。磚石結構,跨街而立,高7米,寬6米,進深1米,中間是拱門頂部有磚砌斗拱,
門楣上書"荊紫關"三字,進入關門,古代建築群便映入眼帘。初名叫草橋關,以丹江上曾架設鋪草、墊土的木橋而得名。南北朝時期,因其地形狀如臼,易名臼口。明代以荊籽落布驛道,又處鄂豫陝戍守的關口,改名為荊籽口關。清代簡稱荊籽關,民國初年,以荊花色紫雅麗,寓意昌盛之兆,更名荊紫關。
平浪宮
平浪宮位於荊紫關南街東側面。始建於清代。當荊紫關碼頭進極盛時期,船商們組建幫會,取“風平浪靜”之意,籌建了平浪宮,成為船工娛樂、集會之地,該宮坐東向西,面對丹東,中軸線上現存大門樓、中宮、後宮及配房數間,另有鐘鼓樓各1座。現有房舍22間,均為
硬山式建築,面積460平方米。大門樓面闊3間,進深2間,硬山式建築,灰色瓦頂,門楣上方嵌大理石匾額,橫書“平浪宮”3字。
門南側面題“風平”,北側面題“浪靜”各2字。大門樓兩側面各開1邊門,邊門外側面是鐘樓和鼓樓,為四角攢尖頂,三重檐,木結構,灰色瓦,磚雕花脊,頂部安有寶珠和塔剎,上書有"風調雨順"4字。額枋上有木雕花草,梁架做工精緻,結構完好,造型優美。沿中軸線往後是中殿後殿。
山陝會館
位於荊紫關古街東側面,創建於清道光年間,是山西和陝西兩省商人集資創建,面積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面臨丹江。現存建築6座,房屋29間,皆在中軸線上。依次有大門樓、戲樓、過道樓、鐘樓、春秋閣(中殿)、後殿、卷棚等。大門樓3間,門前有青石階,門兩側各伏1造型奇特的石獅子,門楣與檐間有兩層石雕圖案,莊重威嚴。戲樓3間,系兩層硬山式建築,下層為過道,上層中間為戲樓,北間為樂隊室,南間為化妝室。樓的前後檐均有木雕組畫"唐僧取經"等6組,雕繪精湛。
禹皇宮
又名湖廣會館。位於荊紫關古街道東側,坐東向西,面江而建,清代建築,是專門為治水有功的
禹王所建造的,現存建築分前宮、中宮、後宮三大部分,規模龐大,具有濃厚的清代建築風格和建築藝術。
萬壽宮
又名江西館。面對丹江,坐落在街道東側,清代建築,現存宮室12間,占地900平方米。該宮為江西商人集資而建,分前宮、後宮和耳房,均系硬山式建築。
府台衙門
荊紫關府台衙門,坐落於荊紫關古鎮明清古街南段,永安城裡。明成化十年,荊紫關設有巡檢司,營千總鎮守。清時,設定副將都司。清嘉慶七年,設協鎮都督府(從二品,位高於淅川縣衙),清道光十二年,先由南陽府水利同知遷往駐防,後又設立分防縣丞,派一些特殊身份的政府官員來管理。當時在這裡建了大規模宏大規格較高的衙門,有東西城樓,花城門,擊鼓樓,奎(kui)星閣,大堂,二堂,審衙,兵營等多項建築。占地面積百餘畝的衙門,戒備森嚴,讓人怵(chu)目驚心。
除了兵營的房舍建築一般,其他各類建築都是高牆闊背,檐頂豪華。隨處可見,雕刻繪畫,顯現著古代建築獨特的藝術風格。現今其中的大門樓,審衙,廂房等建築仍然保持完好。該地土壤肥沃,適宜樹木生長,昔日古木森立,現僅留一棵高三丈,三人合抱的古皂角樹了,具有珍貴的價值。府台衙門的外圍是一條渠,而西周時期的古城永安城遺址也是臨渠而建,城牆長約百丈,寬約丈條,尚且仍然能看出遺蹟!
清真寺
始建於明朝,由當地回族兄弟集資興建。此寺獨具個性,非普通清真寺所比。該寺建築風格系硬山式建築,房頂蓋灰板瓦,拱券門,後曾屢次修復,現狀基本保持原貌,該寺為
伊斯蘭教禮拜場所,為我們研究穆斯林建築以及該教在當地的傳播發展歷史,提供了實物標本。
其所門樓屋頂、屋脊具典型中式特色。內部裝飾雖仍有異域風格,但更多的則是經典的中國圖案。如“醉八仙”、“寶相花”等頻頻出現,皆是典型的中式文化。該寺堪稱國內清真寺建築中的奇特範例。四周古木參天,碧草竟翠;寺內建築典雅莊嚴,與周邊景色相映生輝。
法海禪寺
位於荊紫關鎮東北部猴山西南麓。原名蓮花寺、大寺。為取佛法無邊之意,取名法海禪寺。據寺碑記載,該寺是由西峰禪師創建於唐儀鳳二年(677年),明朝中期由太虛禪師重修,明末清初兩次遭動,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和康熙五年(1666年)又進行修葺。大雄寶殿及東西禪堂,也於乾隆和嘉慶年間進行修復。白衣閣東樓在鹹豐九年(1859年),同治三年(1864年)兩次遭破壞,又兩次進行整修。
該面積6700平方米,坐北面南。現存建築頒在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大雄寶殿和後殿。現存建築24間,其中山門3間,大雄寶殿5間,後殿5間。大雄寶殿東側白衣閣東樓5間,後殿兩側有禪堂各3間,整個建築錯落有致均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典雅古樸。大雄寶殿前門上有木雕透花,殿檐上殘存有“牧牛圖”、“登山圖”、“下棋圖”、“捕魚圖”和“飲酒圖”等。
青龍山羅漢洞
羅漢佛洞,位於荊紫關古鎮西北三公里的青龍山半山腰,洞窟嵌於叢巒疊翠,怪石突兀的半山懸崖。懸崖不太高,但十分陡峭,每走一步都要十分小心,謹慎,否則一不留神,危險就會出現。羅漢洞,一個純天然的溶洞,口並不大,形狀尖圓,剛入洞就能看見兩座天然乳石形成的似羅漢的佛像矗立著,似兩位守門崗。洞內漆黑,悶熱,入洞不久便有一種悶氣似要窒息。羅漢洞奇,險,幽,深,洞洞相連,一洞一景。由鐘乳石形成的石佛,石柱,照壁,穹頂,如墨畫,似雕塑,栩栩如生,渾然田成。
據說羅漢洞原有十二洞,這十二洞便是丹江河岸具有傳奇色彩的金斗洞,總長約十餘里。由於洞內潮濕,地下水位的上生,有六洞的原形也在次遮上了她神秘的面紗。現洞內已開發了六洞,供遊客參觀祭司,平日每逢逢年過節都有許多香客前來祈福,拜祭,祈求家庭和睦,幸福平安;每年的大年初一是這裡香火最旺的時刻,來自豫、鄂、陝,三省的香客都紛紛慕名前來祈福,渴望奉上自己的第一柱香,山上山下,人流涌動,熱鬧非凡,這歡快的氣氛用一個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都感覺有些遜色了…真實的場景只有親身體驗的人才會懂的…幽幽青龍山,裊裊羅漢洞;
一腳踏三省碑
位於荊紫關鎮西部白浪街中心,白浪街是荊紫關鎮的門戶。屬豫、鄂、陝三省的交界點,西與陝西省商南縣汪字店鄉接壤,南與湖北省鄖縣洋溪相連,該街有居民59戶,254人,因境內有白浪河故名。三省界碑原為一塊頂角朝天的三棱石,上面分刻河南、湖北、陝西之省名字,故被譽為“一腳踏三省”之地。三省商店各居領地,鼎立街頭,山民們進入購物,可走遍三省店鋪。
1987年三省鄉鎮自發集資,在此建立了一座小巧玲瓏的三棱大理石塔式碑。通高5米,三足碑座,中空,碑頂部似塔式,三根賀珠狀柱子支撐之角檐及塔頂,頂中心飾園形葫蘆狀作裝飾。碑身用綠、黃色大理石貼面,為錐狀三面體新界碑。白浪街-----一腳踏三省之地,背負青山,景色秀麗,多年來三省人民在此繁衍生息,操著不同的口音和睦相處,婚喪嫁娶,各操鄉俗。如今白浪街一腳踏三省之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人前來觀光。
特色美食
貢米,產於荊紫關鎮魏村,據傳在明、清時期,當地官府每年必須向皇上呈送,故得名。
腳踏肉,原為湖北趙川一帶儲藏肉的方法,因肉內部分油質被土吸去,食之香而不膩。
粉蒸肉,也叫苜蓿蒸肉,此菜將肉蒸至七成熟,攪拌上細玉米面,與洗淨的苜蓿一起上籠蒸(需要加碗蓋),約10分鐘即可。是荊紫關的一道特色菜,已流傳數百年。
石子烙饃,製作時,先在平底鍋里放上光滑的石子,反覆翻炒,然後把擀好的發麵餅放在石子內蒸熟。烙熟後饃面布滿小坑,外焦里軟,酥香可口。
葉葉涼粉,又名神仙涼粉,原料是一種植物的葉子,這種葉子是用境內猴山(荊紫關法海禪寺)上的一種野生灌木樹葉加澱粉做成的。清洗後用溫水邊澆邊搓洗,流下的湯汁加入少許澱粉放涼之後即成。性甘味苦,清熱解素,殺菌抗癌;具有清火之功效。根據網上的資料,涼粉草,英文名為Mesona chinensis Benth,含水解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鼠素糖和半乳糖醛酸及一種未知糖,該植物性甘味苦,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暑、解毒、殺菌抗癌功效,而且也是泰山仙草蜜、王老吉主要原料。
酸菜,荊紫關鎮所產的酸菜和東北、四川、兩湖的酸菜都不一樣。其所用原料凡是闊葉菜類均可,如白菜、臘菜、紅薯葉等。洗淨、下鍋開始煮(水:菜≈1:4,類似於某些地方的焯),約6、7成熟,迅速出鍋,裝盆空掉一部分水後,直接按壓在密封容器內(瓮、罐、桶等),澆上特製的酸漿(特別交代酸漿:此地為南水北調中線源頭,水質清冽甘甜。酸漿用此水後,醇厚酸爽),密封后儲存。急於吃的,約一周后即可。7——12天的酸菜口感、色澤最好,超過15天的不推薦食用,可能變質。
神仙涼粉,是荊紫關鎮特色小吃,性甘味苦,清熱解素,殺菌抗癌;是用境內猴山上的一種野生灌木樹葉加澱粉做成的,夏季吃了以後可以清熱、解毒、活血,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關於這種涼粉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老家連遭三年大旱,餓殍遍野,十室九空,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災民,成群結夥地向山外逃荒。途中遇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奶奶,用拐杖擋住他們的去路,和善地說:“你們不必逃荒,荊紫關鎮北猴山上有一種樹,葉子能做涼粉,餬口度日不成問題。”接著她教大夥如何辯認葉子,如何製作涼粉。說罷駕一朵祥雲騰空而去。眾多災民方知是神仙點化,便跪地叩頭“多謝神仙救命!”
災民們返回家園後,按照神仙指點的辨認方法,採回了葉子,又依照神仙教給的製作步驟,果然做出了涼粉,度過了災年。因這種涼粉為神仙點化,故稱之為“神仙涼粉”。
具體做法是,將採回的新鮮葉子淘淨,空水、放到盆中用開水燙勻;再摻涼水攪拌,使其不燙手為宜,接著雙手雙復揉搓,直使葉子和熱水成為糊狀,然後用布袋過濾盆中,待冷卻後即成涼粉。神仙涼粉用刀片打成小塊,澆上油潑辣子、醋和蒜水,味道涼爽口,是夏天消暑降溫的極好食品。
交通
古代的荊紫關鎮是西接秦川,南通鄂渚的交通要塞。丹江航運與
漢江、
長江航運連為一體,漢江和長江流域的大部分物資運往古都長安和西北地區都要通過丹江,荊紫關是中國南部與西北地區的貨物中轉站。
從周邊城市到達荊紫關鎮的路徑,陝西西安到荊紫關可經陝西商南直達;從湖北武漢到荊紫關可走福銀高速,轉到呼北高速(全段區間限速80公里,超速必拍),在寺灣站下;從河南鄭州市到荊紫關可走鄭少高速轉二廣高速,到南陽後轉滬陝高速,過西峽後約10公里轉呼北高速在寺灣站下。然後20分鐘車程即到。
榮譽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荊紫關鎮先後獲得國家、省、市有關部門授予 “
全國重點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河南省重點鎮”、“ 省級衛生鎮”、“省級文明鎮”、“五星級小城鎮”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