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茶烏雞介紹,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營養成分,功效,食譜,適合人群,適食,忌食,溫馨提示,
茶烏雞介紹
茶烏雞,顧名思義為吃茶葉的烏骨雞,來自雲南大理無量山深山中的彝族人家,生長於原始自然的山林中,食茶葉、花草、小蟲,飲山中泉水。
茶烏雞是彝族人民世代傳承的雞種,年代可追溯到原始母系氏族社會。在彝族有一個習俗,每當逢年過節或有貴客臨門,勤勞質樸的彝族人民都會將茶烏雞作為主菜,以獨有的跳菜形式來招待賓客,以體現彝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茶烏雞經過240天以上山林放養,含有36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因常年啄食茶葉緣故,使得茶烏雞本身受到茶葉滋養,吸收茶葉中的茶多酚等微量元素,體質更加強健,肉質更加鮮美,以茶烏雞做成的菜餚更是讓人垂涎欲滴、讚不絕口。
因雲之谷團隊對茶烏雞生長環境要求嚴苛,所以目前年出欄量僅有3萬至4萬隻,數量稀少,被稱為“雞中鳳凰”“大山中的珍禽”。
形態特徵
茶烏雞頸長適中,胸部寬深,胸肌發達,背腰平直,骨骼粗壯結實,腿粗,肌肉發達,體軀寬深,呈方形。頭尾昂揚,耳多為灰白、部分有綠耳,喙平,上喙彎曲,喙、脛、趾為鐵青色,皮膚多為黑色,少部分為白色,腳有脛羽、趾羽,故稱“毛腳雞”。有高腳、短腳、單冠、復冠,白羽黑肉、黑皮黑骨黑肉雞等幾個類群。
成年茶烏雞公雞眼大有神,冠大直立,單冠為主,偶有復冠,冠齒5至6個;冠和肉髯呈紫紅色、鮮紅色,毛色多為紫紅色、黃褐色、麻花、白色,主翼羽、脛羽、背羽、鞍羽多為黃褐色,尾羽黑色鑲邊,部分公雞為麻花、全白,毛色鮮艷有光澤。成年茶烏雞母雞眼大有神,冠髯較小,虹彩金黃,少部分有鳳頭;毛色有黃褐色、麻花、白色、黑色等毛色;多數麻花雞體軀毛色為新月形條紋。雛雞毛色多為麻花色、黃褐色、白色、黑色等。
棲息環境
生長於海拔3306米的無量山深處,陽光充足,食物充沛,人煙稀少,遠離污染。
營養成分
功效
適合一切身體者,尤其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效果更佳;
食譜
茶烏雞天麻湯
主料:茶烏雞
輔料:天麻
調料:姜、鹽
功效:茶烏雞天麻湯極具營養價值,是民間滋補“秘方”。天麻,可治療頭暈目眩、中風偏癱,又滋補,又治病,兩全其美。
黨參燉茶烏雞
主料:茶烏雞
輔料:茯苓、九節菖莆、黨參、枸杞
調料:姜、鹽
烹製:
1、 茶烏雞洗淨,切小塊,以熱水氽燙,再以冷水沖涼。
2、鍋中放入5杯水,放入茶烏雞塊;茯苓、九節菖莆、黨參、枸杞過水洗淨,放入鍋中。
3、電鍋烹調:外鍋約需加入3杯水,按下開關煮至開關跳起即可。
4、爐火烹調:鍋內需多加1杯水,煮開後改小火繼續煮約50分鐘即可。
5、燉鍋烹調:燉3~4小時即可。燉煮時間最少50分鐘。
功效:可以預防近視、強化心臟功能、保肝明目及增強免疫能力。
枸杞紅棗烏雞湯
主料:茶烏雞
輔料:大蔥、陳皮、高良姜、草果、枸杞、紅棗、料酒
烹製:
1、將茶烏骨雞清洗乾淨,剁成塊。
2、將大蔥切段;把陳皮、高良姜、草果用紗布包起來。
3、砂鍋內放上水,將紗布包和茶烏雞塊放進去,加料酒、蔥、枸杞、紅棗同煮。
4、旺火煮沸後改用中小火燉熟、燉爛,然後撈出紗布包和蔥段即可。
功效: 茶烏雞可以溫中益氣、補肝益腎、延緩衰老、強健筋骨,對於月經不調、女性的缺鐵性貧血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生地烏雞湯
主料:茶烏雞
輔料:飴糖、大生地、黨參、枸杞
調料:黃酒、鹽
烹製:
1、茶烏雞宰殺後去毛及腸雜,洗淨。
2、大生地酒洗後切片,飴糖拌和後,裝人雞肚內,縫好放進瓦缽內,加精鹽及黃酒。
3、放入銅鍋中隔水燉爛,連瓦缽一起上桌。
功效:此湯有補血養肝之功效。適用於肝血虧虛或產後血虛血熱及一切失血後所出現的貧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所致的貧血,化學、物理損傷及造血器官功能障礙所致的貧血等症。
適合人群
適食
茶烏雞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老年人、少年兒童、婦女,特別是產婦食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孕婦效果更佳。
忌食
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的人忌食。
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
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
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服用鐵製劑時不宜食用。
中豐富的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因此有腎病的人應儘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症患者,應該禁食。
溫馨提示
茶烏雞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最佳,可將其骨頭砸碎,與肉、雜碎一起熬燉,最好不用高壓鍋,耐用砂鍋熬燉,燉煮時宜用文火慢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