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膏菜(食蟲植物的一類)

茅膏菜(食蟲植物的一類)

茅膏菜(Drosera),屬茅膏菜科(Droseraceae),可直接稱為茅膏菜,港台地區常稱為毛氈苔,同科中還有貉藻屬(Aldrovanda)和捕蠅草屬(Dionaea),都為食蟲植物。茅膏菜是一個大屬,全屬共有約250個原生品種,其中有80種左右為自然環境中產生的亞種、變種或者變型。

茅膏菜是食蟲植物中的一個大類,它們形態各異,分布於世界各地。它的葉片密布著晶瑩剔透的“露珠”,光彩奪目,深受人們喜愛。然而,對它的獵物而言,這些耀眼的光芒卻是“致命”的,因為茅膏菜正是通過這些“露珠”來進行捕獵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茅膏菜
  • 拉丁學名:Drosera
  • 別稱:毛氈苔、石龍芽草、山胡椒、胡椒草、夏無蹤、白花葉、黃金絲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豬籠草目
  • 茅膏菜科
  • 茅膏菜屬
  • :約250種
  • 亞種:約80亞種、變種或變型
  • 分布區域:除南極洲外所有大洲
  • 英文名:Sundew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分類,雨林茅膏菜,熱帶茅膏菜,亞熱帶茅膏菜,寒溫帶茅膏菜,迷你茅膏菜,球根茅膏菜,種植技巧,基質,光照,濕度,澆水,溫度,病蟲害防治,真菌感染,藥用價值,藥理作用,功用主治,選方,臨床套用,鑑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直立,有時攀援狀,高9-32厘米,淡綠色,具紫紅色汁液;鱗莖狀球莖紫色,球形,直徑1-8毫米;莖地下部分長1-4厘米,地上部分通常直,無毛或具乳突狀黑色腺點,頂部3至多分枝。基生葉密集成近一輪或最上幾片著生於節間伸長的莖上,退化、脫落或最下數片不退化、宿存;退化基生葉線狀鑽形,長約2毫米;不退化基生葉圓形或扁圓形,葉柄長2-8毫米,葉片長2-4毫米;莖生葉稀疏,盾狀,互生,葉柄長8-13毫米;葉片半月形或半圓形,長2-3毫米,基部近截平,葉緣密具單一或成對而一長一短的頭狀粘腺毛,背面無毛。螺狀聚傘花序生於枝頂和莖頂,分叉或二歧狀分枝,或不分枝,具花3-22朵;花序下部的苞片楔形或倒披針形,頂部具3-5腺齒或全緣,邊緣無毛或被腺毛,兩面無毛或背面密被腺毛,中、上部的苞片漸狹為鑽形;花梗長6-20毫米;花萼長約4毫米,5-7裂,裂片大小不一,歪斜、一邊具角的披針形或卵形,背面疏或密被長腺毛,邊緣全部或僅中部以上密被長腺毛,整齊或僅頂部稍缺裂;花瓣楔形,白色、淡紅色或紅色,基部有黑點或無;雄蕊5,長約5毫米;子房近球形,淡綠色,無毛,1室,胚珠多數,花柱3-5,稀6,各2深裂,裂條頂部分別為2-3和3-5淺裂。蒴果長2-4毫米,3-5裂,稀6裂。種子橢圓形、卵形或球形,種皮脈紋加厚成蜂房格狀。花果期6-9月。
本變種球莖生食會麻口,過量服食有毒。據載藥用可治跌打損傷。
本變種隨地理分布和生境不同,其形態變化較大,據連續變化情況仍可分出如下二種類型:
A. 披針萼型:萼5,裂片具角披針形,背面具疏腺毛;花柱3(-6);果爿3(-6)。本型分布於雲南大理以南者,植物體上部2-3分枝,花序常不分叉;種子橢圓形。分布於雲南維西以北和四川西南部者,植物體上部常多分枝;花序常分又或為二歧狀分枝;種子圓球形。(圖版10:8)
B. 卵萼型:萼5-7,裂片大小不一,多少歪斜,近卵形,具角;植物體上部3至多分枝;花序分叉或不分叉。分布於雲南維西以北、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和西藏東部、南部。(圖版10:9)
光萼茅膏菜(變種) 茅膏菜(本草拾遺);捕蟲草(福建、廣東);黃金絲、滴水不乾(江蘇);土裡珍珠(安徽);落地珍珠、陳傷子、一粒金丹(廣東、浙江);地下明珠、眼淚草(廣西);盾葉茅膏菜(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本變種與前變種主要不同處在於萼背無毛,稀基部具短腺毛;花白色,花柱2-4,稀5;果爿2-4,稀5。
產於安徽、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等省區。
本變種隨地理分布和生境的不同,其形態變化較大,據變化的情況大體可分出以下類型:
A. 卵萼型:萼卵形、正圓形和倒卵形,稀披針形,萼緣通常不具角;花序通常不分叉,稀分叉;花序下部花花柱3-4,上部花花柱3。產台灣、福建東部和浙江東南部。(圖版10:14,15)
B.具角萼型:萼橢圓形、披針形或卵形,萼緣通常一邊具角,花序不分叉或分叉;花序下部花花柱3-4,有時5,上部花花柱3,有時4。產福建西部、廣東、廣西、湖南和江西等省區。(圖版10:16-18)
C.二果爿型:萼形同“B”型,萼緣一邊或二邊具角,花序常分叉或二歧狀分枝,或不叉,花序最下1花花柱常2或3-4,上部花花柱3-4。產浙江、江蘇、湖北和安徽等省。(圖版10:19、20)
D. 攀援型:與“B”型相似,唯莖攀援狀,長可達45厘米,種子較大。產廣東北部,生於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頂。
葉及葉腺毛含有毒汁,觸及皮膚,可引起皮膚灼痛和發炎,家畜誤食可引起中毒症狀。
盾葉茅膏菜、新月茅膏菜和光萼茅膏菜彼此外形相似,它們的主要區別點是:
盾葉茅膏菜 D. peltata Smith var. peltata: 基生葉花時不鱗片狀,宿存;莖通常不分枝;萼片5,邊緣和背面密被腺毛,卵形;花柱3;蒴果開裂為3果爿;模式標本產大洋洲東部。
新月茅膏菜 D. peltata Smith var. lunata (Buch.-Ham.) C. B. Clarke: 基生葉花時通常脫落,部分鱗片狀;莖分枝或不分枝,萼片5,無毛,邊緣齧蝕狀,具疏齒,菱狀卵形,花柱3;蒴果開裂為3果爿;模式標本產印度東部。
茅膏菜 D. peltata Smith var. multisepala Y. Z. Ruan: 基生葉花時通常脫落或乾枯,大多呈鱗片狀,莖通常2至多分枝;萼片5-7,歪斜、具角披針形或卵形,背面和邊緣被腺毛;花柱3-5(-6);蒴果開裂為3-5(-6)果爿,模式標本產我國西南部。
光萼茅膏菜 D. peltata Smith var. glabrata Y. Z. Ruan: 基生葉花時脫落或乾枯,稀宿存,部分鱗片狀;莖2至多分枝;萼片5(-6),背面無毛,邊緣具腺毛;花柱2-5(-6);蒴果開裂為2-5(-6)果爿,模式標本產我國南部至東部。
茅膏菜的形態是非常多變的,它們大多數呈蓮座狀生長且不高於15厘米,一些則能直立生長到20厘米以上,有些攀爬生長的球根茅膏菜甚至能長的比人還高。茅膏菜葉片的顏色一般都為綠色,在良好的光線照射下可呈現鮮紅色或黃綠色,形狀也非常多變,例如叉葉茅膏菜的葉子分叉生長,絲葉茅膏菜的葉子成線形直立生長,最特殊的可能是澳大利亞的巨大茅膏菜了,它的形態就和樹一樣,能長到1米高,地下的球根還能長到4厘米的直徑,葉片則和許多球根茅膏菜一樣為“鈴鐺”形。
茅膏菜的根系往往非常脆弱,通常只有幾根,主要是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叉葉和阿蒂露等茅膏菜可以通過在土壤淺層蔓延的根部長出新的植株。以澳大利亞為主的球根茅膏菜則擁有地下莖(球根),當旱季地面以上的植株死亡時,它們能通過地下莖繼續存活,還能通過長出新的球根繁殖出更多植株。迷你茅膏菜的根則像蜘蛛絲一樣細,能深入土壤15厘米處。蠍子茅膏菜和好望角茅膏菜等還能從地面上的莖幹長出根系(不定根)。
花和種子
幾乎所有的茅膏菜都有高於植株的細長花莖,這樣可以避免“誤食”那些幫助授粉的昆蟲,同時也能將種子散布到更遠處。絕大部分為總狀花序,沿花莖排列,早開的花位於底部,新開的花位於頂部。特殊的是球根匍匐葉這類茅膏菜,為傘型花序,即從蓮座狀中心長出數根細長的花梗,一梗一花。茅膏菜的花還有朝太陽生長的習性。
除了侏儒茅膏菜有4片段預告瓣和異葉茅膏菜有8-12片外,其他茅膏菜的每朵花都有五片段預告瓣,對稱生長,呈白色、粉紅色、紅色和黃色等。一般花朵都小於1.5厘米,少數種類能達到4厘米以上,比如岩薔薇茅膏菜和帝王茅膏菜。
當種莢成熟後便會裂開,散出數十個細小的種子,形象一點來說,茅膏菜的種子通常比原子筆筆尖上的“圓珠子”還要小。許多茅膏菜由種子發芽後第一年便可開花。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1600米的山坡、山腰、山頂和溪邊等草叢、灌叢和疏林下。變種模式標本采自浙江。也生長於1200-3650米的松林和疏林下,草叢或灌叢中,田邊、水旁、草坪亦可見。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和西藏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四川。

主要分類

茅膏菜分布廣泛,其生長習性差異非常大,一般為了利於栽培,可按其生長習性分成雨林茅膏菜、熱帶茅膏菜、亞熱帶茅膏菜、寒溫帶茅膏菜、迷你茅膏菜、球根茅膏菜六個大類。

雨林茅膏菜

【常見種類】阿帝露茅膏菜(D.adelae)、負子茅膏菜(D.prolifera)、叉蕊茅膏菜(D.schizandra)
這類屬於陰性的族群,都產在澳洲昆士蘭坎恩斯附近的沙區,其中阿帝露茅膏菜、負子茅膏菜、叉蕊茅膏菜這三中,彼此有相近的血緣關係且習性相近,所以又有“昆士蘭三姐妹”之稱。它們長在山區,夏季降雨量很高,冬季雖然較乾,但濕氣仍然很高,植株能繼續成長。由於多長在溪谷岩壁上的苔蘚或是落葉堆積的林蔭下,栽培管理上它們需要更高的空氣濕度,但栽培介質卻要排水良好,若是空氣濕度不夠或是風太強,極有可能導致植株脫水而死。至於栽培介質則建議用水苔最好。

熱帶茅膏菜

【常見種類】
北領地茅膏菜家族:
大肉餅茅膏菜(D.falconeri)、細銀毛茅膏菜(D.lanata)、紅孔雀茅膏菜(D.paradoxa)、寬銀毛茅膏菜(D.ordensis)、變葉茅膏菜(D.caduca)等。
其他:
小茅膏菜(D.spathulata),寬葉茅膏菜(D.burmanni)、南美寬葉茅膏菜(D.sessilifolia)、長葉茅膏菜(D.indica)、長柱茅膏菜(D.oblanceolata)、馬達加斯加茅膏菜(D.madagascariensis)等。
從全世界分布的茅膏菜來看,真正生長在熱帶的種類,占整個屬的比率並不多,其中以多年生的北領地茅膏菜家族Lsiocephala最為重要。

亞熱帶茅膏菜

叉葉茅膏菜(D.binata)、漢密爾頓茅膏菜(D.hamiltonii)、好望角茅膏菜(D.capensis)、愛麗絲茅膏菜(D.aliciae)、莓莖茅膏菜(D.coccicaulis)、山地茅膏菜(D.montana)、那塔爾茅膏菜(D.natalensis)、紐喀里多尼亞茅膏菜(D.neocaledonica)、巢型茅膏菜(D.nidiformis)、斯氏茅膏菜(D.slackii)、迷人茅膏菜(D.venusta)、絨毛茅膏菜(D.capillaris)等
全球分布的茅膏菜中,亞熱帶型茅膏菜算是生態環境最多樣化的,在原產地,很多種類都在春至秋季的溫暖期成長,冬季低溫時則呈半休眠狀態;然而也有原本就是地中海氣候的植物,在冬季降雨期成長,然後夏季休眠。

寒溫帶茅膏菜

【常見種類】線葉茅膏菜(D.linearis)、絲葉茅膏菜(D.filiformis)、長柄茅膏菜(D.intermedia)、英國茅膏菜(D.anglica)、圓葉茅膏菜(D.rotundifolia)、亞瑟山茅膏菜(D.arcuri)、帝王茅膏菜(D.regia)
寒溫帶的茅膏菜廣泛分布於全世界高緯度地區,蛋實際種類卻很少,除了北美的線葉茅膏菜、絲葉茅膏菜及大西洋兩岸分布的長柄茅膏菜之外,幾乎全是英國茅膏菜和圓葉茅膏菜的天下;而南半球的寒溫帶,只有紐澳分布的亞瑟山茅膏菜、南非分布的帝王茅膏菜等。
葉片呈蓮座狀生長,一般葉子都比較細長或者擁有較長的葉柄,在寒冬捕蟲葉會枯萎,長出許多短小的不具腺毛的休眠葉,形成花蕾一樣的形態,這類茅膏菜一般都能安全度過0度左右的低溫,春節回暖後生長迅速。溫帶茅膏菜共有約19種,比較有名的有絲葉茅膏菜和圓葉茅膏菜。

迷你茅膏菜

【常見種類】閃亮茅膏菜(D.nitidula)、美麗茅膏菜(D.pulchella)、易利信茅膏菜(D.ericksoniae)、侏儒茅膏菜(D.pygmaea)、鬍鬚茅膏菜(D.barbigera)、長柱茅膏菜(D.closterostigma)、迷你茅膏菜(D.miniata)、蠍子茅膏菜(D.scorpioides)等。
共有約51種,這類家族成員主要分布於澳洲西南角,其中侏儒茅膏菜也分布至紐西蘭等地。它們被形象的稱為“迷你茅”,因為除了極少數種類稍微大些外,它們通常都只有硬幣大小。在生態環境上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長在海岸平原的矽沙地或是湖泊四周的濕地,例如閃亮茅膏菜、美麗茅膏菜、易利信茅膏菜、侏儒茅膏菜等,這類的苞芽都是扁平狀。另一類是分布在內陸乾燥的硬葉樹林(這是地中海氣候區特有的植被),或是灌木叢的石礫地,例如鬍鬚茅膏菜、長柱茅膏菜、迷你茅膏菜、蠍子茅膏菜等,這類的苞芽多半是圓球狀。
迷你茅呈蓮座狀生長,也有一些莖節較長,可以直立生長。它們還擁有非常漂亮的花,一些甚至一年四季都能開花,但是它們幾乎都不結種子,而是通過“冬芽”進行繁殖,這也是迷你茅所特有的。當冬季溫度開始低於15度左右時,在其蓮座狀中心會長出許多芝麻大小的“冬芽”,這些冬芽在兩個月內會成熟脫落。冬芽的生長速度和發芽率要比種子好很多,通常能在15天左右發芽,且發芽率幾乎能達到95%以上,快的話半年就能生長為成熟的植株,並在冬天繼續長出冬芽。所以迷你茅雖然很小,但其繁殖速度確是很快的,通常一株迷你茅在一年後便能繁殖出一片,就像灑滿地面的花朵一樣,非常美麗可愛。

球根茅膏菜

【常見種類】
乾地性種:
硫磺茅膏菜(D.sulphurea)、大花茅膏菜(D.macrantha)、曼西茅膏菜(D.menziesii)、小葉茅膏菜(D.microphylla)、球狀茅膏菜(D.bulbosa)、大葉茅膏菜(D.macrophylla)、蓮座型茅膏菜(D.rosulata)、懷氏茅膏菜(D.whittakeri)、紅根茅膏菜(D.erythrorhiza)、短岔茅膏菜(D.ramellosa)、匍匐茅膏菜(D.stolonifera)、寬腳茅膏菜(D.platypoda)、淺色茅膏菜(D.pallida)
濕地性種:
耳葉茅膏菜(D.auriculata)、巨大茅膏菜(D.gigantea)、(D.peltata)、異葉茅膏菜(D.heterophylla)
共有約77種,它們在地下都長有圓球形塊莖,稱為球根,絕大部分生長於澳洲南部,甚至很多種類只能在澳洲西南角發現。原生地氣候多為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涼爽、潮濕。在炎熱乾燥的夏季,它們無法維持地面以上的莖葉生長,通過球根存活於地下,當秋季環境變舒適時才開始發芽生長。 球根茅膏菜根據其生長習性和形態又可分為匍匐型、攀爬型和直立型。
匍匐型擁有比較大的葉片,呈蓮座狀平貼地面生長,其花為傘型花序,異於其他茅膏菜的總狀花序,共有約23種。直立型共有約41種,擁有細長和較為堅硬的莖幹,能夠維持自身的重量,葉片一般小於1厘米,莖幹呈直立生長,通常高20-80厘米,其中巨大茅膏菜的形態像樹一樣,植株直徑和高度都可達1米多。直立型茅膏菜按其葉片形狀又可細分為兩種,但這兩種在外型上的差別其實不大,一種為沒有明顯葉柄的扇形葉,共有約10種,這種在剛發芽時還會在地面長出幾片匍匐葉,呈蓮座狀生長(形態類似於圓葉茅膏菜),隨後又長出細長的莖幹開始直立生長。另一種則為鈴鐺形或者盾形葉的種類,共有約31種。
攀爬型共有約13種,葉片鈴鐺形或者盾形,一般小於1厘米,它們的莖幹比較柔軟,無法支撐自身重量,一般依附於草叢或灌木叢生長,可高達3米。

種植技巧

茅膏菜的品種多,分布廣,生長習性也比較多樣化,導致它們的種植方法也各有特點。但大部分的茅膏菜還是比較容易種植的,特別是一些常見的品種,稍微用心就能長的很好。茅膏菜中有特定生長習性的種類有迷你茅膏菜、溫帶茅膏菜、北領地茅膏菜、球根茅膏菜,這些被分類的品種在種植中都有各自需要注意的地方。其餘未分類的品種有90多種,它們四季變化不大,沒有特別的生長習性。
長柱茅膏菜的花長柱茅膏菜的花

基質

除球根茅膏菜以外,其它種類的茅膏菜對基質的要求不高,可使用純水苔,也可使用兩份水苔/泥炭混合一份珍珠岩,也已再加入一份赤玉土、樹皮、蛭石等基質。為防止基質表層滋生綠藻,可在表面鋪一層薄薄的赤玉土等不腐爛的顆粒,避免下層的基質與光線接觸。球根茅膏菜需要透水性好的砂質土壤,可用泥炭、珍珠岩以1:2的比例混合使用,也可泥炭、珍珠岩、河沙以1:1:1的比例混合,球根茅膏菜還要儘量使用口徑、深度15厘米以上的大盆。
好望角茅膏菜好望角茅膏菜

光照

絕大部分的茅膏菜都比較喜陽、耐暴曬,應儘量每天提供4小時以上的直射光,適合放置於光照良好的陽台或窗戶上,若能提供全天的直射光則會呈現出非常鮮艷的顏色,粘液也會變得更加粘稠。若沒有良好的光照環境,也應提供全天明亮的散射光,一般除北領地茅膏菜以外的茅膏菜也能正常生長,但植株呈現翠綠色,長勢及抗病性都比較差。
多叉茅膏菜多叉茅膏菜
北領地茅膏菜是最耐暴曬的一類食蟲植物,對光照要求也是最高的,最好能提供全天陽光直射的環境,少於4個小時的直射光則可能會生長不良,若長時間接受不到直射光則會死亡,若沒有良好的光照環境,使用植物燈進行補光是不錯的選擇。愛心茅膏菜和叉蕊茅膏菜是兩種特殊的茅膏菜,它們生長在光線較弱的林地中,不耐長時間的直射光和高溫,僅需提供明亮的散射光即可。其次一些比較怕熱或者有夏眠習性的茅膏菜,在夏季時也應放置於光線稍弱、更涼爽的地方,儘量避開中午11點-3點的直射光,也可以30%-80%的遮陰網進行遮陰,這類茅膏菜常見的有叉葉茅膏菜、絲葉毛膏菜、好望角茅膏菜、帝王茅膏菜、阿蒂露茅膏菜等。

濕度

茅膏菜對濕度的要求不高,需要控制在40%-90%,冬季乾燥時一般室內的濕度都能滿足要求。夏季炎熱的時候,其濕度不能連續幾天高於90%,否則可能造成莖葉腐爛,若出現此種境況時應立即加強通風。在涼爽的季節高至95%一般也不會出問題。
石英地茅膏菜石英地茅膏菜
剛換盆、郵寄後剛種下的茅膏菜會比較脆弱,通常也沒有粘液,需要進行增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玻璃缸、套透明袋子等辦法進行悶養,但切記悶養時不可直接接受陽光直射,否則溫度驟升會將植物活活悶死,應放置於光線明亮、涼爽的地方。1周后逐漸加強通風,直至其適應無需悶養的環境在漸漸增強光照。

澆水

茅膏菜通常都比較耐濕,可使用“腰水”的方法進行供水,即將花盆置於有水的水盤、玻璃缸等容器中,使水自行滲透至整個花盆,只須保持水盤中有1厘米左右的水,就能使基質保持潮濕。
茅膏菜對水質的要求偏高,澆水時要用鈣、鎂等礦物質含量低的軟水。軟水相對的就是硬水,那么什麼是硬水呢?當經常燒水的水壺上會結一層水垢,或者在用肥皂洗衣服時,水面會結上一層明顯的“膜”,這種水就是硬水了。在長期使用這種水後,水中的鈣鎂化合物會殘留在基質中,特別是在使用腰水種植時,水不斷從盆土表面蒸發,最終使盆土表面析出一些白色的礦物質。這種水會滯緩茅膏菜的生長,特別是在炎熱的氣溫下可能導致其莖葉腐爛,並會很快死亡,若已經出現這種情況可更換乾淨的基質進行救治,並使用雨水、桶裝水、純淨水、空調冷凝水、帶反滲透功能的純水機水(RO水)等軟水。 自來水是我們最常用也是最廉價的水源,知道自己家的自來水能否直接用於種植就非常重要了。通常來說我國南部省份的偏好一些,高山地區比平原地區的好一些。

溫度

迷你茅膏菜
迷你茅膏菜是一類非常好種植的食蟲植物,對溫度要求不高,存活溫度多在0-37度之間,最佳溫度5-30度之間,在深秋15度以後,在植株中心的生長點會開始長出許多“冬芽”,這些冬芽會在一個月以後成熟,會像種子一樣發芽成長為新的植株。
溫帶茅膏菜
溫帶茅膏菜的特點是都比較耐低溫,在10-15度以下時會慢慢枯萎捕蟲葉,生長出一些很小的不具備粘液的休眠葉,冬季一般都能度過0度的低溫,春季回暖後會生長的很旺盛。在夏季時,溫帶茅膏菜一般也比較耐熱,大多數都能安全度過37度的高溫,但在超過其最佳生長溫度時(約30度),就應放置於光線稍弱、更涼爽的地方。
球根茅膏菜
球根茅膏菜是一類特別難於種植的食蟲植物,也很少人有種植。球根茅膏菜不能和任何的食蟲植物一起種植,種植時需要年復一年地嚴格遵循它們的生長規律才能長久的種植下去,這裡我們將球根毛膏菜的種植方法單獨進行說明。
好望角茅膏菜(牙刷茅膏菜)好望角茅膏菜(牙刷茅膏菜)
在夏季溫度高於25度時地面以上的莖葉會枯萎,此時應使土壤保持非常乾燥的狀態,不能澆透水,太濕其球根會很容易腐爛,但又不能幹透,需要維持土壤稍稍濕潤,並放置於陰暗的地方。當秋季溫度開始低於25度時球根會開始發芽生長,此時需要加強供水,也可腰水進行管理。球根茅膏菜也是喜陽的,需要提供4小時以上的直射光,但在夏季以前都不可讓溫度高於25度,而且不可進行移植。冬季溫度最好控制於10度以上,不能低於5度,否則地面以上部分死亡後,地下未成熟的球根不會再次發芽。
當夏季植株再次進入休眠期時,便可將土壤中的球根挖出,生長越旺盛的植株會繁殖出越多的球根,這些球根都可以生長為新的植株,在種植球根時可在基質中扎一個3-5厘米的洞,然後將球根種好,維持土壤稍稍濕潤,並放置於陰暗的地方,等待球根在秋季繼續發芽。
球根茅膏菜必須在休眠期才能進行移植和運輸,由於它們大部分都產自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而南半球的夏季又正好是我國的冬季,若冬季購買到來自南半球的球根時還不可直接種植,否則春季發芽的球根在夏季便會因為過熱而枯萎,此時地下的球根還未成熟不會繼續發芽,而要延長球根的休眠期將其保存到夏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在購買球根時,應該儘量購買北半球培植出的球根,並儘量購買巨大茅膏菜、曼西茅膏菜和盾葉(光萼)茅膏菜這類好比較好種植的球根。
北領地茅膏菜
大部分北領地茅膏菜的生存溫度在12-42度之間,最佳溫度25-35度之間。是一類喜熱怕冷的食蟲植物,度夏基本上是不需要擔心的問題,在秋季長時間低於25度時生長會變得緩慢,應通過加強光照等方法提升溫度,在冬季10度以下時便很容易死亡,此時最好能有加溫設備進行加溫。
熱帶、亞熱帶及其餘未分類茅膏菜
這類茅膏菜主要生長於南美洲和非洲,大都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們的習性沒有太大的特點,喜歡的溫度也各有不同,只要溫度合適全年都能生長。

病蟲害防治

在每年的春夏季,茅膏菜的新芽有可能會遭到蚜蟲的侵害,造成葉片生長畸形或枯萎。還需要注意的是,當青蟲、地老虎等害蟲在無食可吃時,都有可能會啃食茅膏菜的葉片,當發現葉片有被啃食過的痕跡時,應及時找找植株附近是否有這類害蟲,並捕捉滅殺,也可使用廣譜(通用型)殺蟲劑進行滅殺,使用時將葉片噴濕即可,切忌大量噴施。
殺蟲劑對人體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對植物也有一定的危害,茅膏菜的葉片在噴施殺蟲劑、肥料等藥劑後很有可能造成腺毛的壞死,致使葉片不能分泌粘液。所以滅害時應儘量使用手動殺滅的方法,當不得已需要使用時也應該在購買時詢問清楚,購買大廠家生產的產品,並按照說明使用

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是夏季容易出現的問題,通常在密閉、不通風且溫度偏高時容易發生,應給茅膏菜提供通風良好的環境,悶養時也應該定時進行通風。真菌易發時可每1-2周噴施一次廣譜(通用型)殺菌劑進行預防。若真菌已經開始在基質、植株上滋生,則需要立即加強通風,去除病害部分,並使用一些治療效果更好的殺菌劑,需要在購買時詢問清楚,對症下藥。

藥用價值

藥理作用

  1. 磯松素的藥理作用參見白花丹條。茅膏菜的提取物至少包含二種萘醌衍生物,具有強大的解痙作用。
  2. 茅膏菜全草的甘油提取液及甲醇提取液注入蛙胸部淋巴囊及大腿肌肉內,10小時以後檢查局部有出血性壞死。
  3. 性能:性溫,味辛;有小毒。活血散結,止痛。

功用主治

治療瘡毒、瘰病。治胃痛,赤白痢,小兒疳積,跌打損傷。
①《本草拾遺》:"主赤白久痢。"
②《分類草藥性》:"下氣。治跌打損傷。"
③《江蘇藥材志》:"止血、鎮痛。"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

選方

①治感冒發熱:鮮茅膏菜十株。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吐血及胃氣痛:滴水不乾一把。煎湯服。(《江蘇藥材志》)
③治咽喉痛,痢疾:茅膏菜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④治刀砍斧傷:茅膏菜、白花草研粉調開水服。(《四川中藥志》)
⑤治瘰癧:鮮茅膏菜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⑥治小兒疳積:茅膏菜三至四分。水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臨床套用

①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
將茅膏菜全草曬乾研末,用水調和,做成綠豆或黃豆大小的丸子敷患處(痛點),外加膠布固定,24小時後取去。敷藥後局部有輕微灼痛感,並可出現水泡,此為正常反應。曾治40例,均獲一定效果。
②治療神經性皮炎
取鮮茅膏菜全草適量搗爛外擦患處,擦至皮膚灼痛為度,日1次(無鮮品可用乾草加白酒適量搗爛)。治療神經性皮炎8例,經3-4次治療後,局部癢止,鱗屑脫落,收到療效。
1.老傷發痛:鮮茅膏菜l~2枚,壓扁放在活血膏藥中間,貼痛處,約1小時後,有灼熱感即取下。

鑑別

性狀鑑別
全草纖細,長5-25cm。塊莖球形,直徑3-8mm;表面灰黑色,粗糙,先端可見凹點狀莖痕;質輕,斷麵粉性,黃色至棕黃色,可見排列不規則的維管束小點。
茅膏菜茅膏菜
莖圓形,直徑0.5-1mm,表面棕黑色,具縱棱,多中空。葉片半月形,邊緣有多數棕色的絲毛狀物;葉柄細長。莖頂常具花或小蒴果。氣微,味甘。
顯微鑑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少數向外突起;外被角質層。皮層較窄,內側為約3列厚壁細胞環帶,壁木化。維管束周木型;導管壁木化,韌皮部壓縮狀,有單個或成束的纖維,壁厚木化,胞腔內多含棕黑色物。髓周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邊形,中央多已中空。
粉末特徵:灰褐色。
光蕚茅膏菜解析圖片光蕚茅膏菜解析圖片
澱粉粒甚多,單粒橢圓形或類三角形,少數具點狀臍點,直徑5-33μm。
② 纖維碎片多見,側壁平滑,端壁平鈍,胞腔內含棕黑色物,直徑6-20μm,壁木化。
③ 具緣紋孔導管多見,梯紋、螺紋和環紋導管較少,直徑13-37μm。
④ 花瓣表皮碎片可見多數氣孔。
花粉粒常數個相聚,表面有刺狀突起,萌發孔不明顯,直徑30-33μm。
腺毛的頭部和柄部均為多細胞,棕黃色,直徑100-115μm。
理化鑑別
⑴取該品3g,切成小段,加水200mL浸漬過夜,再加熱蒸餾,收集黃色蒸餾液約80mL。取蒸餾液二份各2mL,一份加1%硫酸銅溶液1滴,顯紅色,用稀鹽酸酸化後紅色消失,再用10%氫氧化鈉溶液鹼化至pH12,溶液又轉為紅色;另一份加1%醋酸鎳乙醇液2滴,溶液呈紅色。(檢查磯松素)
⑵薄層色譜取上述蒸餾液約70mL,用乙醚20mL振搖提取,分取乙醚溶液,蒸乾,殘渣用0.5mL乙醇解作為供試液,以磯松素乙醇液作對照液,點樣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用苯-無水乙醇(8:2)或環乙烷-氯仿-乙醇(20:2.5:1)展開,在日光下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斑點,噴5%氫氧化鈉溶液後則在與對照品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的紅色斑點。
茅膏菜茅膏菜
化學成分
全草含磯松素、茅膏醌、羥萘醌、氫化萘醌等多種醌類成分。腺毛分泌物含類似胰酶的蛋白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