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蓮花山花兒會),甘肅省康樂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兒(蓮花山花兒會)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甘肅省康樂縣
花兒(蓮花山花兒會),甘肅省康樂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花兒(蓮花山花兒會),甘肅省康樂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蓮花山位於甘肅省康樂縣西南部,花兒會是蓮花山地區民眾一年一度自發組織的民歌盛會,輻射三州(地)六縣78個會場。此類民歌早在三百年前即已興盛。2...
蓮花山花兒會。位於康樂縣南端的蓮花山,每年農曆六月初一至初六是“洮岷花兒”傳統的演唱會場,以場面的宏大和演唱形式的別致而聞名國內外。由於臨洮、康樂縣的大部分地區也.是臨夏花兒的盛行區,所以從1980年以來,來自臨洮、臨夏等地的臨夏花兒歌手也在這裡大顯身手,使兩種不同的歌種在同一個花兒會上爭奇斗...
甘肅省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民間文學,甘肅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背景介紹 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地域廣大,涉及三州六縣,在周邊60公里半徑範圍內大小78個花兒會中,蓮花山花兒會是歷時最長,參加人數最多,朝山程式最健全,影響最深遠,最具代表性的花兒會。僅康樂縣境內的花兒會就有12處...
蓮花山花兒會是蓮花山地區民眾一年一度自發組織的民歌盛會,輻射三州(地)六縣78個會場。20世紀六七十年代花兒傳唱遭到封禁,改革開放以後再度出現了繁榮景象。當地民間傳說,古時廣成子云游到此,蓮花仙女跟隨而來。仙女看到這裡景色絕美,有一位少年在田間勞作,仙女遂動凡心,愛上了這個勞動少年,遂被廣成子打落凡間...
洮泯花兒是“蓮花山花兒”和“岷縣花兒”的總稱。它是西北花兒的兩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兒),主要在漢族民眾中漫唱。廣泛流行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康樂、和政縣;定西地區的臨洮、渭源縣;武都地區的岷縣(岷州)、武都、宕昌、文縣;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臨潭(洮州)、卓尼、舟曲縣等地。根據音調、唱詞...
《中國節日誌:蓮花山花兒會》是2014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蓮花山位於甘肅省康樂縣,巍峨秀麗,秀峰林立,遠眺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名蓮花山。蓮花山"花兒會"是蓮花山周邊三州六縣的各族民眾一年一度自發的傳統歌會。時間為每年農曆六月初一至初六,歷時六天。每年花兒會開始時,數萬名各族民眾從四面...
每年農曆六、七月間,甘、青、寧、新都要舉行盛大的花兒會,吸引著各地花兒愛好者。寧夏規模較大的花兒會有近10處,其中由以蓮花山花兒會和松鳴岩花兒會最負盛名。劇目簡介 花兒劇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地區和銀川市地區,也稱“花兒歌劇”、“花兒歌舞劇”,因其音樂主要來源於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民歌“花兒...
甘肅康樂蓮花山花兒旅遊節 甘肅康樂蓮花山花兒旅遊節是甘肅省康樂縣的文化節日。活動起源 蓮花山位於康樂縣、臨潭縣、卓尼縣三縣接壤地帶,為西北“花兒”的故鄉,為發展旅遊,舉辦了甘肅康樂蓮花山花兒旅遊節。活動內容 開幕式、花兒演唱、觀光旅遊等。
搭喜花兒:在甘肅省康樂縣蓮花山區,不僅有蓮花山花兒會,而且在新媳婦生下頭胎孩子吃“滿月”時,還有唱“搭喜花兒”的習俗。當地民眾把嬰兒出生後的第15天作為“滿月”,滿月這天,娘家人要烙12個橢圓形的花餅子,狀如鞋底,給月婆送來,叫送“顧腳”。據說,媳婦生了娃,特別要把腳顧好,防止月子裡得病,...
蓮花山是洮岷花兒的故鄉。蓮花山花兒會,在明朝初已很興盛。韻流著蓮花山花兒和河州花兒兩種形式。歷代統治階級把花兒歌手視為傷風敗俗,備受歧視。被貶為野花兒,限于田間野外歌唱。“文化大革命”期間,花兒被冠以“四舊”之名,誣為淫詞濫調”而明令嚴禁,驅散歌手及遊人,取締花兒會。1978年後,黨和人民政府...
蓮花山令(Ⅰ)、蓮花山令(Ⅱ)、蓮花山令(Ⅲ)(3種)啊歐令(Ⅰ)、啊歐令(Ⅱ)(2種)花兒對唱(Ⅰ)、花兒對唱(Ⅱ)(2種)相關簡介 【花兒會】青海素有“花兒家鄉”的美稱。盛況空前的花兒會,自農曆四月後相繼開始。屆時,河湟地區山花爛漫,峰青水秀,身著盛裝的人們熙熙攘攘,欲獻絕技的歌手摩...
花兒,又叫做"少年",多表達愛情,是起源於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一帶的少數民族情歌,為穆斯林所獨有,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動聽、情感真切、鄉土氣息濃郁的特色,早在清乾隆年間就享有盛名。花兒流行範圍廣泛,曲調繁多,流派眾多,寧夏花兒的曲調就有30多種。以臨夏為例,有河州花兒和蓮花山花兒之分,兩...
花兒(二郎山花兒會),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二郎山花兒會最早源於岷縣的祭神賽會,據考證其形成時間為明代,所唱“洮岷花兒”,分南北兩派,南路派花兒又叫“阿歐憐兒”,演唱粗獷高亢,具有原始美的顯著特點;北路派花兒又叫“兩憐兒”,曲調自由舒緩,長於敘事。2006年5月20日,...
2017年6月,特邀參加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臨夏州“蓮花山花兒會”,獲得“花兒”大獎賽二等獎;2018年3月,隨臨夏州民協、省教科文組織的民間藝術家團隊,赴俄羅斯交流並演唱“花兒”;2019年在浙江音樂學院參加全國非遺傳承人及傳承基地建設研討會,並演唱“花兒”;2020年4月,演唱的《鐘老院士是人民...
汪蓮蓮,女,1958年出生,花兒(蓮花山花兒會)代表性傳承人。人物經歷 1.1986年12月獲國務院文化部豐收杯獎;2.1994年8月獲第四屆中國藝術節三等獎;3.2005年6月獲西北歌手邀請賽銅獎;4.2005年參加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舉辦的甘肅省首屆農民文藝調演,演唱的《蓮花山花兒組合》獲二等獎;5.2007年參加...
⑤調式按地區有所區別,河州花兒多用五聲徵調式,也 稱“商徵型”;山花兒多用五聲羽、角調式,其他調式 次之。角調式民歌如《上山里打了個梅花鹿》,羽調式民歌如《模樣兒咋這么俊了》等。下面是商徵型花兒的 代表性樂句:⑥回族民歌中的七聲音階多含有降si音, 它在調式中起骨幹音的作用,有時因降si音...
他整理和創作的蓮花山花兒很多,有些刊登在《蓮花山》刊物上,如《十勸人心》、《十二賢孝》、《蓮花山20景》等。在他75歲高齡時仍然隨身攜帶著一個小本本、一支筆,一有好人好事、好花好歌,就隨手記上,以創作更多的花兒。所獲榮譽 他所創作的蓮花山花兒《把心獻給毛主席》被評為優秀花兒。項目申報地區 臨夏...
康樂縣文化館 2021年11月18日,康樂縣文化館入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三級文化館”公示名單。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康樂縣文化館獲得“花兒(蓮花山花兒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景滿堂,男,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甘肅省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傳承人。人物經歷 景滿堂,男,1870年生,1952年去世,康樂縣蓮麓鄉海甸村人,由於生長在花兒的故鄉,在耳濡目染中,景滿堂自小就學會了唱花兒,20多歲時,就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花行家”,唱把式。蓮花山至今還流傳著景滿堂“死罪唱成活罪”的美談。...
朱淑秀,女,漢族,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甘肅省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傳承人。人物經歷 朱淑秀,女,漢族,1947年生,康樂縣五戶鄉朱家河村人。她雖然不識字,可記憶力特別好,凡是傳統花兒、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只要聽一遍,就能永久不忘。這對她當串班長,唱花編花是一大優勢,如長達50多句的傳統情歌《包拯相》,12...
他自從 1958 年從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任教後,就開始留心民間文學,特別是流行於西北地區的花兒。1963年初上蓮花山,即被空前盛大的花兒會和深富地方風味的蓮花山花兒所深深打動。28歲的柯楊,以其流利的文筆、敏捷的思路,寫下了他踏上民間文學之路的第一篇記述性文章《在蓮花山花兒會上》 。文章約 6000 字...
丁鴻義,男,漢族,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甘肅省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傳承人。人物經歷 丁鴻義,男,漢族,1929年出生,康樂縣蓮潢鄉地寺坪村人。丁鴻義多才多藝,能拉會唱,既是大戲秦腔里的角,也是耍社火的龍頭,更是花兒行里的串班長和唱把式。他和丁作樞合作創作、整理的《唱遊蓮花山》廣泛傳唱,歷久不衰,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