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片
- 外文名:pieces
- 功效:頭飾
頭飾,分類,佩戴方法,唱片,簡介,發展,
頭飾
分類
按材料可分為真發發片,假髮發片。
按發片寬度可分為4CM發片,8CM發片,16CM發片,25CM發片。
按假髮髮絲材料可分為高溫絲髮片,普通絲髮片。
佩戴方法
1、決定佩戴發片的位置,並由耳朵上兩側開始將上層的頭髮紮起來
2、將發片插入下層髮際部分,扣壓卡子,使其牢固的夾在頭髮上
3、放下紮起的頭髮,使其與之結合,並如自己的頭髮一樣,梳理好髮型
唱片
簡介
唱片公司將歌手的音樂作品以CD、磁帶等的形式進行發行銷售。
亦指電影公司將電影在電影院首次上映,或製成光碟在音像店銷售。
唱片是一種音樂傳播的介質概括,其物質形態可以分為早期的膠木78轉唱片、黑膠唱片及今時今日的CD光碟等等。
發展
一、錄音技術的發明
偉大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於十九世紀末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錄音機。他原本是想把這種圓筒式錄音機作為聽寫機來推廣,結果這個計畫遭到了所有那些靠記錄老闆講話吃飯的秘書們的一致反對,不幸夭折了。但錄音機卻在音樂市場找到了用武之地。人們只要買一個錄音圓筒,就可以從家裡的錄音機上欣賞到各類音樂。
幾乎與此同時,機械鋼琴(Pianola)被發明。這是一種用打孔紙帶操縱的鋼琴,你只要買一捲紙帶,就可以在家裡的機械鋼琴上“高保真”地欣賞到名家的鋼琴獨奏。這個新玩藝兒極大地推動了“拉格泰姆”音樂(Ragtime,一種經常使用切分音的鋼琴音樂)在美國的普及。“拉格泰姆”音樂可以說是第一個歐洲沒有的,純美國風格的音樂形式,是公認的爵士樂的前身之一。
這兩樣發明從根本上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方式。以前,人們要么自己彈琴,要么買票去聽專家彈,總之不那么容易。有了錄音技術和機械鋼琴,音樂才算第一次走進了尋常百姓的家裡。這兩樣發明還造就了現代模式的音樂工業,吸引了眾多的人材專心從事音樂生產,為音樂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現代音樂工業的誕生還打破了傳統民歌的生存基礎。按照公認的定義,民歌是指經過人們世代口頭相傳而流傳到今天的民間音樂。民歌愛好者之所以喜愛民歌,一是因為民歌背後悠久的歷史文化,二是因為民歌經過了幾百幾千年的競爭淘汰,存留下來的一定是久經考驗的優秀作品。不過有的人因此就小看了流行音樂,實在大可不必。其實這兩者完全是個蘿蔔青菜的問題。流行音樂雖沒有民歌那么富有歷史感,可流行音樂的現代感又是民歌所沒有的。有人說民歌是經過歷史考驗的,可他們忘記了,過去是沒有錄音機的,音樂的傳播速度很慢,傳播面也很窄,所謂考驗也就是局限在一個特定的小範圍里。流行音樂,一出世就面臨眾多聽眾的檢驗,能經得住這樣考驗的流行音樂不一定就比民歌差。換句話說,錄音技術為人們帶來了流行音樂,它代替了過去的民歌,成為這個時代的新民歌。
二、七十八轉唱片
愛迪生圓筒十分粗笨,使用極為不便。一個名叫埃米爾·玻里納(EmileBerliner)的德國移民於1888年發明了唱片。後經包括愛迪生在內的許多人的改進,成了二十世紀初期錄音音樂的主要載體。因為技術的限制,那時的唱片轉速很快,每分鐘78轉。因為轉速快,這種唱片每面最多只能錄不到三分鐘。這一時間上的限制決定了當時的流行歌曲一定是短小精悍的。其實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的傳統民間音樂鮮有這么短的,傳統文化里的音樂形式原本是風格多樣,長短不一的。但隨著78轉唱片的問世而誕生的所謂“流行歌曲”卻從此把人們聽音樂的習慣標準化了,其短小精悍的特點一直延續至今天,束縛了聽眾的欣賞口味,鈍化了人們的音樂想像力。流行歌曲之所以被烙上了諸如“速食麵”、“快餐文化”等諸多貶義烙印,當初78轉唱片的長度限制是罪魁禍首之一。
78轉唱片以人工上弦作為動力,無需電力,這在缺少電力的美國南方農村顯出了優勢。尤其是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廣播開始在美國城市流行,唱片銷售受其影響而大幅下滑。唱片商不得不把眼光轉移到農村,開發適合農民口味的音樂種類,正是由於這些商人們的努力,美國民歌才得以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復興,大批真正的民歌手被唱片公司發掘出來,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後來美國流行音樂的格局。
三、麥克風的改進
早期錄音是不靠麥克風的。樂手對著幾個大喇叭口演奏,聲音直接進入錄音設備,帶動刻錄針在唱片上刻下溝紋。這樣錄音麻煩自不用說,錄出來的聲音質量極差,根本沒法還原結構複雜的人聲。因此早期唱片錄的大都是器樂演奏,聽眾也就是聽個響動。1925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個電動麥克風,它依靠的是電容對極板厚度變化的靈敏反應。而構成電容的材料也經歷了從金屬、碳再到空氣等改進,頻率回響越來越好。正因為如此,人聲才有可能逐漸代替器樂,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流行歌曲的演唱者才有可能代替演奏家,成為大眾明星。
麥克風和相應的擴音設備的不斷完善從根本上改變了歌手的演唱方式。在此之前,不管是歐洲的歌劇,還是中國的戲曲,甚至包括源自農村的民歌,其演唱者都必須扯著嗓子拚命唱,才能蓋過樂器的聲音。隨著麥克風的出現,音樂界才第一次出現了平·克勞斯貝和福蘭克·辛納屈這類用真嗓子演唱的“溫柔”歌手。沒有擴音設備,管弦樂的宏大音量早就把他們的肉嗓子淹沒了。
四、廣播業的興起
自20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廣播逐漸在美國普及。這一新興的傳播方式在誕生初期曾極大地影響了唱片銷售。原因很簡單,古今中外人類的共性其實是一樣的,免費的東西總是最能吸引消費者。就象現在唱片商起訴網際網路一樣,美國的唱片出版組織ASCAP也曾多次起訴過廣播業,並迫使美國政府通過了新的法律,強迫廣播業主付費給唱片商。廣播業主們起初也想盡辦法賴帳,但最後被逼無奈,乾脆自己成立了一個新的名為BMI的組織,與ASCAP抗衡。由於ASCAP簽下了大多數主流歌手,BMI就只能去發掘那些地下的,另類的音樂家。在當時,這無疑是指黑人音樂家。BMI的興起直接導致了黑人音樂在美國的興盛。沒有黑人的影響,當今的美國流行音樂簡直就無從談起。
早期的廣播用的是“調幅”(AM)傳播方式。這種方式技術上簡單,而且傳播距離遠,但卻具有噪音大,保真度低的致命弱點。早在1923年,一個叫埃德溫·阿姆斯特朗(EdwinArmstrong)的工程師就開始研究另一種傳播方式:“調頻”(FM)。在廣播界巨頭RCA的幫助下,他終於在1936年向公眾展示了FM廣播系統。可是,當時RCA卻已經改變了經營策略,轉向了更有前途的電視業。為了與FM爭頻道資源,RCA遊說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試圖把FM擠出“高頻”(VHF)頻段。雖然當年FCC還是把VHF的第一頻道給了FM,可二次大戰結束後,FCC終於裁定把FM永遠排除在VHF之外,只能使用“超高頻”(UHF)。這一裁定使得FM的傳輸距離大大縮短,噪音也變大了。贊助商因此紛紛退出,轉向利潤更大的電視業。阿姆斯特朗在絕望中跳樓自殺。
由於以上原因,AM電台又獨霸美國廣播業三十年。而音質較之出色得多的FM電台卻成了非主流電台,只能在窮人和少數民族聚居區得以流傳。
當時RCA轉向電視的決定從商業角度來說並不算壞。電視業(以及好萊塢)從一開始就遠遠走在了廣播和唱片業的前面,並因此吸引了大部分財力雄厚的大壟斷資本家的注意。這一現象不僅阻礙了FM電台的發展,而且還使得AM電台也受到了相對較少的關注。在這種大氣候之下,許多地方性的小AM電台得以迅速發展,並占領了相當大的市場。這些獨立電台,以及它們僱傭的一批很有眼光的獨立DJ,為黑人節奏布魯斯,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早期搖滾樂在美國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電吉它的發明
木吉它(或者叫做原聲吉它)的歷史據說可以追述至公元前1200年。這種樂器簡單易學,演奏者可以很方便地同時演唱,這兩條優點使得吉它(或類似的樂器)成為許多地方民歌手的主要伴奏樂器。但木吉它的聲音較小,在早期爵士樂當中不得不充當給吹奏樂器打節拍的角色(鋼琴的地位與之類似)。1924年,第一個可接放大器的吉它問世。可是人們當時還無法接受這種原始電吉它所發出的聲音,所以很不普及。直到三十年代,電吉它才開始被爵士吉它手們所青睞,他們開始嘗試在演奏中加進吉它獨奏(solo),並從此徹底改變了吉它的形象。早期的電吉它大都是由吉布森(Gibson)吉它公司生產的。
為了改進早期中空電吉它在聲音上的一些缺點,吉它手兼發明家萊斯·保羅(LesPaul)發明了實心(SolidBody)電吉它。他與吉布森吉它公司合作生產的“吉布森·萊斯·保羅實心電吉它”以及另一位吉它先驅里奧·芬德(LeoFender)設計生產的“FenderStratocaster”型實心電吉它成了吉它手們的最愛,並很快就擴展到布魯斯領域。可以說沒有電吉它,就不會有節奏布魯斯,那樣的話,搖滾樂也就不會存在了。
六、唱片的進化
七十八轉唱片所用的主要原料是蟲膠(Shellac),大部分來自印度。二戰期間,蟲膠的來源被切斷了,唱片公司被迫要求買主必須上交一定數量的舊唱片才能換一張新的,這一政策使得大量早期78轉唱片被銷毀,許多珍貴的錄音也因此永遠丟失了。
隨著蟲膠的越來越稀少,各大唱片公司不得不紛紛放棄黑人等少數民族音樂市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主流音樂市場上。這種傾斜政策一直延續到二戰後。面對隨之產生的真空,一大批小型唱片公司紛紛出來填補空白。它們對音樂的選擇和對音樂家的限制遠比大唱片公司要來得寬鬆,因此,一批別具一格的黑人音樂才得以被錄成唱片,節奏布魯斯因此才能此脫穎而出,並逐漸紅遍全國。
與此同時,一種全新的唱片於1948年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問世了,其發明人是該公司的首席工程師皮特·格德馬克(PeterGoldmark)。他本人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他對用78轉唱片播放古典音樂時必須不斷換唱片這一點感到十分不滿,並發誓要改造唱片,延長播放長度。要達到這一點,減慢唱片的轉速並增加溝紋數是當然的選擇。可這樣做勢必增加失真度,增大噪音,並縮小頻率回響範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格德馬克領導的研究小組經過多年的研究,從唱針唱臂,再到唱盤材料等許多地方對唱片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他們採用鑽石做唱針,乙烯基塑膠(Vinyl)為唱片材料,把唱片轉速降到每分鐘33.3轉,並增加溝紋密度,使得一張12英寸(約30厘米)唱片每面可放二十多分鐘的音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密紋唱片,又叫“長時唱片”(LongPlay,LP)。LP唱片的音響規格很高,因此帶動了從麥克風到放大器再到揚聲器等音響設備的一系列革新,再加上1957年誕生的立體聲唱片技術,現代高保真音響(Hi-Fi)工業才算正式啟航了。這一新的音響標準在許多方面對音樂風格的進化產生了微妙的影響,其中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許多音響發燒友變成了只聽音響不聽音樂的怪物。順便插一句:在中國,古典音樂和爵士樂的“復興”與這兩者比較適合“發燒”很有關係。
再回到五十年代,面對哥倫比亞新推出的LP唱片,其主要競爭對手RCA立刻作出了回應。其實早在三十年代RCA就曾推出過331/3轉唱片,可因為音響質量差而沒有被老百姓接受。RCA的領導階層仍然堅持認為單曲唱片還將延續很長的時間,因此他們推出了一種新的規格:45轉唱片。這種唱片每面還是只能放不到五分鐘,但聲音質量卻比78轉唱片好多了,甚至比LP還好一些。當時RCA的一個副總裁曾武斷地對該公司古典部門的負責人說:“換一次面其實只需要七秒鐘,消費者不應該在乎這么短的時間。”那位哭笑不得的負責人回答:“這就好比你正和你哥們兒的老婆偷情,臥室的門卻總關不嚴。其實也不是總開著,就是每隔五分鐘開一次,每次七秒鐘……”。不用說,哥倫比亞的LP唱片很快就在古典音樂領域把RCA徹底打敗了。
但是45轉唱片也有自己的優勢。它直徑小,唱片薄,又不容易碎,運輸成本低,十分適合講究時效的單曲市場。另外,45轉唱片播放技術相對容易,RCA大批量地製造出一種攜帶型的,自帶喇叭的唱盤,在青少年當中推銷,結果很受歡迎,成了他們開派對時的最佳選擇。青少年們乾脆把這種唱盤叫做“Hi-Fi”。這類“Hi-Fi”的流行極大地促進了五十年代單曲市場的繁榮,而LP則只在那些聽嚴肅音樂的,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學以上程度的聽眾中流行,並最終為流行音樂的藝術化提供了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