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康樂縣文化館入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三級文化館”公示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樂縣文化館
- 地理位置:康樂縣
2021年11月18日,康樂縣文化館入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三級文化館”公示名單。
2021年11月18日,康樂縣文化館入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三級文化館”公示名單。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康樂縣文化館獲得“花兒(蓮花山花兒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康樂縣博物館是康樂縣唯一的地域性綜合博物館,1938年康樂與臨洮縣析治後,成立民眾教育館並開始文物徵集收購工作,1953年改稱康樂縣文化館,設文物庫房,1975年結合文物普查,徵集了600餘件以陶罐為主的文物,2007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康樂縣博物館。歷史沿革 康樂縣博物館是我縣唯一的地域性綜合博物館,1938...
1998.01—2006.11康樂縣人民政府副縣長;(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取得中共黨校黨政管理專科文憑)2006.12—2007.01換屆待安排;2007.02— 康樂縣政協副主席。工 作 分 工:協助常委會主任處理日常事務工作,分管人大教科文衛委工作,聯繫教育局、衛生局、城建局、廣電局、文體局、文化館、科技局、地史辦、職校、...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文化館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花兒(七里寺花兒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文化館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的傳統音樂“花兒(張家川花兒) ”項目的保護單位。2021年11月18日,入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三級文化館”公示名單。
2021年11月18日,互助土族自治縣文化館入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一級文化館”公示名單。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互助土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安昭、丹麻土族花兒會、拉仁布與吉門索、祁家延西、土族服飾、土族婚禮、土族輪子秋、土族盤繡”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文化館是一個文化館。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文化館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音樂“花兒(新疆花兒)”項目的保護單位。2021年11月,被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列入“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公示名單。
共創文明城”書法作品展。2017年,參加甘肅省第十三屆書法創作提高班。2017年,入展山東省“2017年聊城市新春臨帖展”2017年6月,參加“書香白銀·耕讀傳家”書法美術作品展。2017年4月,參加2017年“送萬‘福’進萬家”書法公益活動。2018年,作品《採桑子·重陽》被康樂縣文化館收藏。個人作品 作品欣賞 ...
張生采,男,漢族,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甘肅省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傳承人。人物經歷 張生采,男,漢族,生於1933年,2000年病故。康樂縣五戶鄉元樹人,不識字,一貫務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省花兒學會理事。他從12歲起就上蓮花山唱花兒。他天生一副好嗓子,頭一年朝山就出名,成了娃娃唱家。從此,他年年...
花兒(蓮花山花兒會),甘肅省康樂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蓮花山位於甘肅省康樂縣西南部,花兒會是蓮花山地區民眾一年一度自發組織的民歌盛會,輻射三州(地)六縣78個會場。此類民歌早在三百年前即已興盛。20世紀六七十年代花兒傳唱遭到封禁,改革開放以後再度出現了繁榮景象。 文化特徵 蓮花...
邊家林遺址位於甘肅省康樂縣虎關鄉關風村,是馬家窯類型晚期墓地,分布在三岔河北岸二級台地上,面積約1萬平方米。1981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和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康樂縣文化館聯合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個,出土陶器100多件,石、骨器等近800件。陶器以彩陶為主,器形有壺、...
1977年4月和1978年4月,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臨夏州博物館和東鄉縣文化館先後分兩次對其進行發掘。2016年3月至4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龍騰勘探有限公司對林家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工作。遺址特點 林家遺址總面積約為6600平方米,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霸西12千米東塬鄉林家村北,包括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