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有道:成為好醫生的100個指路牌》是2017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良醫有道:成為好醫生的100個指路牌
- 作者:(日)西野德之
- 出版時間:2017年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95655
- 類別:市場行銷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良醫有道一般指本詞條
《良醫有道:成為好醫生的100個指路牌》是2017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藥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
幸遇良醫過難關 劉秋凝(北京,癌齡14年)抗癌需要組合拳 王改鳳(北京,網名汪洋,癌齡13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賀清蓮(湖南,網名清蓮,癌齡13年)十二年抗癌路 那秀玲(北京,癌齡12年)自信讓癌魔卻步 王金鳳(寧夏,網名玉潔冰清,癌齡11年)健康我的追求 魏君慧(湖北,網名未老,癌齡11年)暴風...
《穿越種田之皇商有道》是一部古代言情類型網路小說,作者是並蘇。內容簡介 久病成良醫的程曉冉穿越架空王朝,做美食,建房子,造馬車,調教調教弟弟,閒著沒事兒鬥鬥極品!欸?男主呢?嗯……管他呢~小日子過得真舒坦~...一個沒有醬油的世界是不完整的,弄出醬油來造福大眾吧!“老爺,這是剛搶回來的醬油!
物莫無所不用,天雄烏喙,藥之凶毒也,良醫以活人;侏儒鼓師,人之困慰者也,人主以備樂。是故聖人制其 剟材,無所不用矣。勇士一呼,三軍皆辟,其出之也誠。故倡而不和,意而不戴,中心必有不合者也。故舜不降席而王天下者,求諸己也。故上多故,則民多詐矣,身曲而景直者,未之聞也。說之所...
安利者 木之折 輿人成輿 水之勝火 其質至美 緣道理 凡失其所欲 聰明睿智 知治人者 能有其國 事大眾 禍難 (道)無常操 道譬諸若水 冬日之閉 邦以存為常 將欲翕之 有形之類 千丈之堤 故良醫 聖人之不病 物有常容 空竅者 不出於戶 智周乎遠 雖無飛 大器晚成 知之難 志之難 假人于越 ...
孫思邈先生善參天地與人質的同一性。在人類疾病與天地災變面前,他曾說:「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不僅如此,他對於為人處事的原則也留下了千古的名言:「膽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圓而行愈方」。他告誡弟子:「心為之君,君尚恭,故欲...
有道是久病成良醫,昔日他隨常彥梧浪跡天涯,沒陪著乾爹少捱皮肉之苦。每回遍體鱗傷了,相互抹藥接骨的事常有,所以較之尋常江湖郎中的手藝不知高明凡幾。但儘管閉上眼睛,雙手觸及到尹雪瑤起伏不定的豐滿胸脯,依舊忍不住一陣心慌意亂,好不容易才解開了衣襟。接下來的事情便難不倒他了,又是接骨又是尋...
天下有道自本節起至第五節共五節解釋《老子》第四十六章,原文見《解老》篇引,韓非在對於具體字句的釋義上與《解老》篇有出入,無急患,則曰靜,遽傳遽傳,古代傳遞緊急公文的車馬不用。故曰:“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攻擊不休,相守持數年不已,甲鐵衣胄zhòu,盔,鐵帽生蟣虱子的卵虱,燕雀處帷幄二句...
39、成敗:成功與失敗。《戰國策·秦策三》:“良醫知病人之死生,聖主明於成敗之事。”40、相依:互相靠對方生存或立足。《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指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結果。41、欲:想要,希望。42、立:樹立、建立...
良醫知病人之死生,而聖主明於成敗之事,利則行之,害則舍之,疑則少嘗之,雖舜禹復生,弗能改已。語之至者,臣不敢載之於書,其淺者又不足聽也。意者臣愚而不概於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賤而不可用乎?自非然者,臣願得少賜游觀之間,望見顏色。一語無效,請伏斧質。於是秦昭王大說,乃謝王稽,使...
《像顧客一樣思考》《好服務是設計出來的》《讓頭回客成為回頭客》《餐飲連鎖這樣做》《養老院長的12堂管理輔導課》《大數據時代的醫療革命》《如何戰勝競爭店》《這樣打造一流賣場》《店長促銷煩惱急救箱》《餐飲店爆品打造與集客法則》《賺錢美髮店的經營學問》《新零售全渠道戰略》《良醫有道:成為好醫生的100個...
有人曰.我善用藥.藥不必盧扁.而生之徒三.死之徒七矣.軒皇涿鹿之戰.開兵法之祖.乃素問一書.實為千古萬年續命之經.天道好生而惡殺.聖人以藥濟兵之窮.愚者乃姑妄試之.而刀圭竟為不祥之器.學醫人費.可不為寒心哉.語云.習方三年.無可醫之病.醫病三年.無可用之方.此言良醫別有慧悟....
故持是經人,名良醫身,善行妙法安樂人。故持是經人,名光明身,常為帝光所攝受。故是持經人,名自在身,天宮妙境神能游。故持經功德,說不可盡。又若道士至人,能結壇誦經。著新淨衣,於夜半後,闃寂獨處清淨室中,叩齒九通,東向端坐,誦詠是經。於是時也,太真御幾,玉妃拂筵。萬神班列,諸天臨軒。三...
6.良醫謙和有道 7.醫者計利與不計利 8.治好病即德,商榷 9.孫真人療疾要訣,訓詁 10.仁德書跡 寅卷典籍 1.《小兒面部形色賦》註疏 2.讀《幼幼集成·哮喘證治》有感 3.《素問》論哮,古今一揆 4.《靈樞》論哮,光前啟後 5.《兒科醒》何時醒 6.《素軒醫語》的啟迪 7.《太平聖惠方》,值得一讀 ...
自北宋以來,皇帝重視醫藥,仕宦階層及知識分子都認為,良相以仁治天下,良醫以術救天下。他們的報國為民目標,竟然是殊途同歸。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成為社會共識。學習醫藥的人增多。仕宦之餘研習醫藥,幾成風氣。這種良好的社會氛圍,對醫藥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這種經營理念,也適應了藥業自身規模...
”季梁曰:“良醫也,且食之!”盧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稟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藥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醫也,重貺遣之!”俄而季梁之疾自瘳。《列子·仲尼》:季梁之死,楊朱望其門而歌。隨梧之死,楊朱撫其屍而哭。《列子·力命》:楊布問曰:“有...
Extraordinary Measures 良醫妙藥 ; 片 ; 特別措施 Extraordinary loss 非常損失 ; 很是損掉 ; 非常喪失 ; 十分損失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天降奇兵 ; 非凡紳士聯盟 ; 特別紳士聯盟 ; 天將奇兵 Extraordinary ray 非常光線 ; 非常光 ; [天] 異常射線 ; 非尋常光 Extraordinary items 非常項目 ...
有道無道 順逆與存亡的關係 努力振作轉弱為強 誰能天下無敵 再說杜牧 社會福利要方法 平亂或利用亂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得民心得天下 長壽富有平安享受 獺祭詩書 古代的人口 孟子的預言 良醫的趣事 什麼是自暴自棄 項羽劉邦的自暴自棄 孟子說的道 親情孝道愛天下人 人與人相處之道 誠是基本 世事正須高著眼 ...
【第0125章】盜亦有道 【第0126章】以盜止盜 【第三卷】左右逢源 [分卷閱讀]本卷共109129字 【第0127章】破捷達還敢上路 【第0128章】道理是公是母 【第0129章】輩淺不吃虧 【第0130章】露一手 【第0131章】君臨天下(1)【第0132章】君臨天下(2)【第0133章】君臨天下(3)【第0134章】君臨天下...
此法通玄傳上古,清涼三部是良醫。打坐法 修煉不知玄關,無論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玄關者,氣穴也。氣穴者,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氣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古仙云:“調息要調真息息,煉神須煉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總要無人心,有道心...
說到“一藥師”盡信書不如無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治醫必經“三境界”著書不為稻粱謀“醫者意也”意何在聰明反被聰明誤醫書開卷總有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佳序不厭百回讀驗方雜說以魯迅的治學精神治中醫學想起了李東垣和羅謙甫冷廬醫話熱心腸竟在一望中偏愛與偏執“醫家十要”的啟迪病家十要中醫與圍棋良醫...
王公大人,有一罷馬不能治,必索良醫;有一危弓不能張,必索良工。當王公大人之於此也,雖有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實知其不能也,必不使。是何故?恐其敗財也。當王公大人之於此也,則不失尚賢而使能。逮至其國家則不然,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則舉之,則王公大人之親...
於是選取古今良醫之方七百餘首,“撰之於經,酌以正見,訂之於證,發其微義”,著成《醫方考》六卷。同年,又將所讀過有關診病切脈的醫書要點,摘抄為語錄,重點注釋或述之師傳心得,著成《脈語》二篇。43歲時,吳昆對《素問》進行全文注釋,著成《素問吳注》,自序作《內經吳注》二十四卷。從該書參校友...
良醫難遇,庸醫誤人 / 如何提前診察內臟的病五臟、五行相生相剋/ 五味、五臟相生相剋/ 七情生克與養生/ 脾胃好,百病消 脾胃病有獨特的信號 / 調養脾胃更有醫家訣竅飲食水谷運化過程圖解/ 飲食是調理脾胃的“第一良藥”/避疾有十法 十種病不能用藥治 卷三 養“三寶”用仙家之術 人活“三寶”“三寶”不能...
二、欲為良醫,須廣研本草 三、主張研習漢方醫學 四、治熱病清下並用,張弛有道 五、內傷雜病,審因候機 六、急危難症,察近知遠 七、中焦諸疾,相機立法 八、辨治腎病,正邪兼顧 九、隨病證變化,化裁經方 十、治病應把握證治方略 著作擷粹 臨證處方掌典 新輯《經方藥覽》歷代諸家本草撮要 武威漢代醫藥...
第一章 華夏智慧,取之有道 勤于思考,善於思考 知識更需要尊重 王充著書立說,傳承智慧 百尺竿頭,提升智慧 智慧在於讀活書 切莫死背教條 熟讀而精思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大智是一種實踐的精神 第二章 知行合一,方為優秀 不可囫圇吞棗,急於求成 濫竽充數,終會被淘汰 把握重點,變則通 重實踐,理論與...
愛崗敬業,養生有道——嶺南中醫骨傷科專家陳基長 勤求古訓,博採眾長的孫康泰 中醫骨傷名家鄧晉豐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趙立誠 甘作良醫濟世人的羅永佳 中西結合、勇於開拓的嶺南婦科名家歐陽惠卿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名醫區永欣 外科聖手蔡炳勤 溫病學首席教授彭勝權 主攻“急勞髓枯”的專家梁冰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