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1794年,法國首次使用氣球進行空中偵察。1911年,義大利與土耳其戰爭中將
飛艇用於空中偵察。最早的航空成像偵察設備是膠片照相機,第一台實用型航空偵察照相機由
英國皇家空軍與索恩頓·皮卡德有限公司合作設計、生產。20世紀50年代出現紅外成像偵察設備和微波成像偵察設備。70年代中期,第一代機載光電照相機問世。隨著
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功能航空偵察吊艙和信息實時傳輸設備應運而生。
技術特點
航空偵察裝備包括航空偵察平台、航空偵察設備、航空偵察數據傳輸設備、地面處理設備及航空偵察保障設備等。航空偵察平台有氣球、飛艇、直升機、飛機和無人飛行器等。航空偵察設備有膠片照相機、數位照相機、多光譜照相機、
電視攝像機、紅外行掃儀、
前視紅外儀、
動目標顯示雷達、合成孔徑成像雷達、聲吶、磁力探測儀、水文測量儀和無線電電子偵察設備等。航空偵察數據傳輸設備有空—地傳輸設備、空—空—地傳輸設備、空—天—地傳輸設備和地面傳輸設備。地面處理設備有膠片處理設備、數據處理設備和圖像判讀設備等。航空偵察保障裝備有通用保障設備、偵察設備綜合測試儀器及其他配套設備等。
總體評價
航空偵察裝備的發展趨勢是:
發展具有大縱深、長航時、高突防能力的高空、超高空、隱身的無人/有人偵察飛行器。
發展具有遠距離、高分辨力、全天候偵察監視能力,目標精確定位和指示能力,偽裝識別能力的航空偵察設備。
發展具有抗截獲、抗干擾、網路化的測控與情報信息傳輸設備。
發展具有自動化處理和快速分發能力的情報處理設備。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