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214R
- 前型/級:圖-214客機
- 研製單位:圖波列夫設計局
- 飛機類型:電子偵察機
- 首飛時間:2009年12月
- 所屬國家:俄羅斯
發展沿革,歷史背景,研製歷程,技術特點,總體設計,情報收集,探測目標,電子偵察,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成立了空軍戰略司令部,並將偵察機分為戰術偵察機(為集團軍、軍、師和戰區司令部服務)和戰略偵察機(為使用核力量提供保障)。最早的幾種戰略偵察機是由轟炸機改裝的RB-29、RB-50和RB-47,它們沿蘇聯邊境飛行,目的是查明防空武器集團,以便有利於攜帶核彈的突擊飛機突防。
隨著洲際彈道飛彈的出現,戰略偵察機被賦予監視蘇聯洲際彈道飛彈、潛艇、飛機等裝備試驗的任務。60年代,戰略司令部為了對蘇軍在西戰略方向上可能轉入進攻及時預警,向英國和德國派遣了偵察機。
沿“黑線”(美國空軍如此稱呼東德和西德之間的邊界)巡邏的偵察機跟蹤無線電台、雷達的工作和華約軍隊的調動,並在異常活躍時通報北約在歐洲的聯合司令部。機組努力不離開自己的空域,但根據美國空軍的資料,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共損失了40架進行偵察飛行的飛機。每年飛行時間的一半以上在巴倫支海、太平洋的薩哈林島、堪察加半島和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
軍事歷史學家,蘇聯和俄羅斯海軍史系列著作作者德米特里·博爾滕科夫強調,“得益於地理位置,蘇聯海軍不是特別需要戰略偵察機”。這位專家說,遠程偵察的功能由圖-95РЦ、伊爾-20M和圖-95MR承擔。他指出:“但對美國軍隊在其本土上的活動進行偵察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我們當時和眼前都沒有在全球範圍內部署的空軍基地網路。為此蘇聯海軍組建了能夠長期在北美大陸和其他地區的有關軍事目標附近游弋的大型偵察艦艦隊。”他還補充說,偵察艦還對北約的所有演習或武器系統試驗進行偵察。
70年代,蘇聯以圖-18渦槳客機為原型研製了伊爾-20偵察機,用於在歐洲進行雷達偵察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後來又研製了安-26RR偵察機。
蘇聯海軍的偵察艦並不總能抵達預定區域。位於印度洋的迪戈加亞西環礁的美軍基地和太平洋的關島和夸賈林環礁處於視野之外。因此在圖-95遠程飛機的基礎上生產了圖-95R型偵察機,後來升級至裝有側視雷達、航空相機和無線電技術偵察系統的圖-95MR。
俄軍使用的圖-214,其功用其實與一份大國間的協定有關。1992年3月24日,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27個成員國在赫爾辛基簽署《開放天空條約》,其目的是加強相互理解和信任,向所有締約國提供公開蒐集軍事情報的機會。在所有簽署國陸續批准後,該條約從2002年1月1日開始生效。根據該條約規定,執行任務的偵察機可加裝照相和攝像設備、紅外探測儀以及合成孔徑雷達等技術偵察裝備,對感興趣的他國設施進行偵察和拍攝。締約國中的任何一方在完成偵察任務後,都應當將偵察所獲信息在簽約國間共享。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