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RF-101
- 英文名稱:RF-101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 前型/級:F-101戰鬥機
- 國家:美國
- 飛機類型:偵察機
- 研製公司:麥克唐納公司
背景研發,簡介,改裝,實戰運用,偵查大陸,高炮擊落,入侵被殲,
背景研發
簡介
RF-101偵察機,是 由美國麥克唐納飛機公司製造的 F-101戰鬥機 改裝而成。最大時速 1,900 公里,實用升限 15,500 米左右,低空和垂直機動性能好;機上裝有 6 部航空相機,可實施高、低空、垂直傾斜航空照相,被譽為“西方戰略眼睛”。
1959年7月,台灣在美國援助下,開始進行 RF-101 A型偵察機的改裝。1959年 10 月台灣空軍裝備了 4 架該型飛機,成為當時對大陸實施航空偵查的主要兵器。
改裝
1953 年 1 月美國空軍 USAF 要求麥克唐納研製R F-101A 的無武裝照相偵察型的作為共和 RF-84F“雷閃”的可能替代機,該計畫最初名稱是武器系統 WS-105L。
正在製造中的第 16 和 17 架 F-101A 機身(54-149 和 54-150)被用來改裝成偵察型原型機,編號 YRF-101A。該機保留了戰鬥轟炸型的 J57-P-13 發動機,安裝了新的加長機鼻,內部安裝了 4 部用於低空拍攝的照相機。另外 F-101A 座艙後部彈藥箱的位置還安裝了兩部高空照相機,YRF-101A 保留了戰鬥轟炸型的雙型號空中加油系統,但是稍微重新布置了內部油箱,載油量稍稍降至 8,517 升。1955 年 6 月 30 日首架 YRF-101A 首飛。
生產型 RF-101A 生產了 35 架,該機成為 USAF 的第一種超音速照相偵察機。1957 年 5 月 6 日首架 RF-101A 交付南卡州肖 AFB 的第 363 戰術偵察聯隊(TRW)第 17 戰術偵察中隊(TRS),開始取代亞音速的 RF-84F。1957 年 10 月最後一架 RF-101A 交付,在 35 架 RF-101A 生產完畢後,麥克唐納開始轉產 RF-101C,後者產量 166 架。
RF-101A 的雙重空中加油系統同時兼容 KB-50J 的軟管-錐套式系統和 KC-97/KC-135 的硬管式系統。
RF-101A 的照相機包括一部是長焦距的費爾柴爾德 KA-1 分輻照相機,一部垂直和兩部側斜費爾柴爾德 KA-2 分輻照相機,以及一部 CAI KA-18 條輻式照相機。機鼻照相機系統有一個電池供電的升降機,可降下照相機以裝卸膠捲盒,不安裝相機時,楔形機鼻內空餘的空間可用於裝載個人物品或貨物。
由於一開始相機非常短缺且完全不可用,許多早期的 RF-101A 最初交付時並沒有安裝全套相機。隨著相機的逐步到位,RF-101A 才具備偵察能力。1957 年 12 月,一架 RF-101A 從日本立川 空軍基地AFB 飛往夏威夷希凱姆空軍基地 AFB,耗時 6 小時 3 分,創造了新的點對點紀錄。
第 363TRW 的 RF-101A/C 在 1962 年 10 月的古巴飛彈危機中對古巴實施了重要的偵察任務,確認並監視島國上蘇聯飛彈的集結。1962 年 10 月 23 日進行了首次對古巴的偵察,該聯隊的 15 名飛行員在這次行動中被授予傑出飛行十字勳章。
實戰運用
偵查大陸
美國將RF101超音速偵察機投入多個地區的空中戰役戰術偵查。特別是上世紀50~60年代,台灣國民黨空軍頻繁派遣RF101偵察機飛入中國大陸空域,進行照相偵查活動。
1959 年 11 月起,美國空軍的 RF-101A 開始移交給中國台灣空軍。在“繁榮城市”行動台灣空軍共獲得 8 架 RF-101A,進行例行照相偵察任務以及在中國大陸上空的秘密間諜飛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擊落兩架 RF-101A,台灣空軍承認被擊落三架,兩架被戰鬥機擊落,一架被防空飛彈擊落。
台灣的 RF-101A 一直服役到 70 年代末,現有 3 架在展出。
高炮擊落
1961年8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高射炮兵第105師在福州地區擊落台灣當局空軍RF-101型偵察機的戰鬥。從1960年起,台灣當局空軍使用當時最先進的RF-101型戰術偵察機對大陸實施偵察。該型偵察機採用隱蔽出航和低空、高速的戰術手段,多次竄入均未被擊落。駐東南沿海地區的空軍部隊根據歷次作戰經驗,調整雷達部署,增設對空觀察哨,研究制定“以快制快”戰法並進行充分演練。1961年8月2日8時50分,台灣當局空軍1架RF-101型偵察機從桃園機場起飛,經台灣海峽直飛大陸。飛行高度150米,時速925千米,保持無線電靜默。9時8分15秒,該機飛至閩江口上空被對空監視哨發現。8分45秒,駐福州地區高射炮兵部隊進入一等戰備。多數高射炮兵連在距目標10 000米以外即捕捉到目標。10分30秒,駐福州機場高射炮兵第527、第503團共12個連,相繼用37毫米、85毫米口徑高射炮開火射擊。11分35秒停止射擊。飛機2次被擊中,墜於福州機場西南14千米處的南嶼鎮附近,台灣當局空軍少校分隊長吳寶智跳傘被俘。此戰,從發現目標到敵機墜毀歷時3分20秒。當天,國防部通令嘉獎參戰部隊。空軍召開現場會,劉亞樓司令員在會上指出:“用高射炮打落敵低空超音速噴氣式偵察機是空軍對空作戰史上第一次,這是一個創造性的勝利。”
1962至1964年,RF-101進入大陸沿海偵察139架次。解放軍飛行員稱這種飛機為“妖中妖”(101的諧音)。殲-6服役後,擒“妖”自然是其重要任務。
入侵被殲
1964年12月18日,國民黨空軍的一架RF-101進入中國浙江偵察,解放軍海航4師飛行員王鴻喜駕駛殲-6起飛迎擊。14時50分,RF-101偵察機從海上超低空向大陸飛來。14時58分,海軍雷達發現敵機,立即引導空中待戰的王鴻喜出擊。與此同時,RF-101也開始加速爬升,準備入陸偵察。在地面引導下,殲-6飛行員王鴻喜將飛機機動到RF-101後方200米處,在9700米高空,瞄準RF-101猛烈開炮。敵機搖晃了一下,就一個反轉扣下去了。王鴻喜不敢怠慢,也緊跟下來,在高度200多米時,再次開炮,直到敵機飛行員從座艙里彈出,飛機墜海。當殲-6拉起時,離海面僅有百餘米的高度。
1965年3月18日,國民黨空軍派出2架RF-101執行例行偵察任務。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18師立即指揮54大隊副大隊長高長吉駕駛殲-6起飛迎戰。10時35分,發現敵機。RF-101發現被攔截,立刻放棄偵察,高長吉打開加力,抓住後面一架RF-101,距離600米時三炮齊發,將RF-101打得凌空爆炸。在擊落RF-101的整個過程中,從接敵開始到擊落敵機,都是在超音速條件下進行的,高長吉在3分40秒的過程中連續做了16個高難度的動作,從11000米高空追到2000米,從600米距離打到480米,一次射擊解決戰鬥。世界空戰史上超音速條件下擊落敵機的紀錄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