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

舞獅

舞獅(Lion Dance),古時稱“太平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也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

舞獅有南北之分,南獅又稱醒獅,而北獅則分為“文獅”和“武獅”。唐朝時,舞獅運動主要以獅舞的形式作為宮廷娛樂節目供皇帝欣賞,地位極高。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舞獅活動也廣泛流傳於海外華人社區,有華人之處,必有舞獅,這成為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以及海外同胞認祖歸宗的文化橋樑,其文化價值和影響十分深遠。

舞獅的最高組織機構為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1995年成立,總部位於中國北京;中國的舞獅官方組織為中國龍獅運動協會,1995年成立,總部位於中國北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舞獅
  • 外文名:Lion Dance
  • 別名:太平樂
  • 類別:傳統民間藝術
  • 起源時間:南獅(五代十國);北獅(南北朝)
  • 起源地:中國
  • 代表人物:黃欽添,鄧明華,楊敬偉等
  • 主要比賽:世界龍獅錦標賽、中國龍獅公開賽等
發展歷史,硬體要求,比賽場地,比賽器材,競賽類別,自選套路,規定套路,傳統項目,技能項目,比賽規則,人員要求,動作分類,音樂伴奏,評分標準,扣分細則,評分方法,重要賽事,組織機構,代表人物,文化傳承,海外傳播,衍生作品,民間傳說,

發展歷史

東漢章和元年(87年),與中國相鄰的西城大月氏和安息等國為了結好漢室,不遠萬里把象徵吉祥、威武的獅子作為禮物送到中國,很快就引起了朝野的關注,也引起了廣大民眾對這一瑞獸的喜愛。東漢史學家班固在《禮樂志》中提到“象人”,似是史籍中最先有“獅”而且加以作“戲”, 可以認為戲的表演形式是獅舞的開始。
三國時期,魏國人、廣陵亭侯孟康在《象人》中寫道:“若今戲如蝦,獅子者也。”北朝時,龍舞被當時的統治者當成了保留節目。
北魏(386~534年)武帝遠征甘肅河西,俘虜胡人十萬之多。魏武帝令胡人獻舞娛樂。胡人以木雕獸頭,兩大五小,披獸衣,集八音樂,武士三十餘人,起舞於御前。武帝龍心大悅,賜名“北魏瑞獅”,恩準俘虜回國。獅子舞便在北方流傳開來,以後便有了“北獅”之稱。
北魏楊炫之在《洛陽伽藍記》中記有:“作六牙白象負釋迦(佛像)……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獸名)、師(獅)子導引其前”。可見當時人們不僅將獅子作為護法驅邪的祥瑞,而且還為佛開路引行。加之南北朝時期佛導大興、廟會頻頻舉行,舞獅自然也應運而生。
隋朝,包括舞龍舞獅在內的演出曾有更為盛大的場面,隋代的元宵節之夜可以看到它與其他擬獸舞一起歡舞。
唐朝,舞獅運動主要以獅舞的形式作為宮廷娛樂節目供皇帝欣賞,地位極高。唐代《太平樂》中有《五方獅舞》,在140人高唱《太平樂》伴隨下,五方舞獅(伎人扮演)由數十名“獅子郎”牽引,舉行規模盛大的舞獅表演。現在看到的舞獅及造型均成形於唐代,而後代時的獅形也成為了後代獅子形象的規範,為以後舞獅中的造型奠定了基礎。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賦詩《西涼伎》, 詩中寫道:“假面胡人假獅子, 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 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 在唐代已有類似現代的舞獅子。
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
南宋時期,有多達100餘人的賣藝團體,打拳、舞獅、弄槍使棒練習舞劍,還有各種雜技藝術,常在都城中的空地上進行表演,熱鬧非凡。宋代諸軍百戲中的“七聖刀”“抹蹌變陣子”“上桿板落”等雜技藝術都是受到舞獅和武術的影響而形成。舞獅不僅有成人表演的獅舞,還有兒童表演的獅子戲球舞、獅子合舞和獅子會等名目。在宋代還出現了以專門賣藝為生者,稱作“路歧人”。南宗蘇漢臣畫的《百子嬉春圖》,給人們留下了宋代兒童獅舞的寶貴資料。
元朝,舞獅已有迎賓的用途。
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相關史料記載,廣東南海是南獅最早最正宗的發源地。明代初期,南海便有專門製作舞獅和鑼、鼓、鈸的能工巧匠。附近墟集、村落、逢年過節或遇到重大喜慶必定出動舞獅助興,成為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四鄉和相鄰郡縣多有到佛山採購獅子和鑼鼓,這使南海的舞獅技藝得到流傳和推廣。
清朝,各地以舞獅為名組織起各種獅子堂,舞獅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舞獅的種類和表演形式多起來。從清代《普慶昇平圖》中可得出,其已為宮廷及民間各大節慶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之一。
佛山醒獅原名為瑞獅,意為吉祥如意,是佛山民間的慶祝方式。直到鴉片戰爭的戰火蔓延到南方,因為“瑞”字方言諧音“睡”,具有民族憂患感的佛山人便將其改為“醒獅”,從此,“有華人之處,必有醒獅”,這成為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
1936年,廣西地區舉辦了一次大規模的舞獅賽事。
1953年,舞獅作為表演項目之一首次登上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的舞台。
20世紀80年代,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將舞獅發展成為一項體育競賽活動,組織競技舞獅比賽。
  • 8
    舞獅在美國
  • 5
    舞獅在加拿大
  • 6
    舞獅在英國
  • 5
    舞獅在法國

硬體要求

比賽場地

舞龍舞獅的競賽場地為邊長20米的正方形場地(特殊情況,最小面積不得小於邊長18米的正方形),要求地面平整、清潔。場地邊線寬0.05米,邊線內為比賽場地。邊線周圍至少有1米寬的無障礙區,舞獅競賽場地上空從地面量起,至少有8米的無障礙空間;南獅還要求比賽場地應是木板或鋪設地毯。

比賽器材

  • 南獅
獅頭、獅被
獅頭正面寬不小於0.55米,高不小於0.5米,長不小於0.7米,要求大小勻稱、協調。
樁陣
樁陣的高度最高不得超過3米,最低不低於0.5米,其中半數樁柱高度必須達到2米,樁頂腳踏圓盤直徑不超過0.38米(含保護圈墊),樁陣長度不得超過15米,最短不小於10米(含曲線計算),寬度不得超過1.5米,不能小於0.5米。
其他
大會提供公用比賽器材,也可以在規定的公用器材中更換一組自備的器材,但必須保證安全並符合規則的要求,經大會批准後使用。傳統項目的器材應簡易,高度不得超過2米,長度不得超過10米;任何陶瓷、瓷器不得特製;不許以任何危險易燃物品、生禽動物作為器材擺設。另傳統項目以及少年組、兒童組競賽器材可由主辦單位在競賽規程中規定。
  • 北獅
引球
舞獅
北獅
自選套路、規定套路引獅員的規定球體直徑不少於0.3米,顏色、圖案不限。傳統套路引獅員的引球形式不限,但要結合套路主題,以規範美觀為主,體現文化特色,經裁判長審核同意後方可使用。
獅頭
形象逼真,除裝飾,獅頭正面高不小於0.46米,寬不小於0.56米,前後長不小於0.66米,頸部不少於5個鈴鐺,鈴鐺直徑不小於0.05米。
獅被
獅被為包身覆蓋形,獅毛均勻得體,兩獅顏色要有區別或有不同標誌;獅衣、獅褲應為獅子的肢體(即獅子的前後腿)服飾,要與獅被一致;獅鞋應有獅爪型面覆蓋;要求獅頭、獅被、獅衣、獅褲、獅鞋大小勻稱、色彩協調。(四)方桌:方桌寬1.5米,高0.8米;高台(多層方桌)高度最高不超過3米,最低(兩層)不低於1.6米。
其他
自選套路的方桌、條案等器材不得添加裝飾物;其他器材,如大球、樁陣、條案等以規範美觀為主,體現文化特色。凡器材不符合規定者,不準參加比賽。

競賽類別

自選套路

  • 南獅
南獅運動是利用人體多種姿態和獅頭、獅尾雙人配合,在行進動態和靜態造型變化中將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糅於南獅技巧中,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或動或靜,組成優美形象的獅雕塑,表現獅子的勇猛剽悍、頑皮活潑等習性。
套路編排要求內容豐富,構思巧妙,結構新穎,風格別致。南獅技巧難度、創新動作是藉助器械的設計來演繹,表達山、嶺、岩、谷、溪、澗、水、橋、洞等意境,展現獅子喜、怒、醉、睡、醒、動、靜、驚、疑、怕、尋、探、望、戲和翻、滾、臥、閃、騰、撲、躍、戲、跳等傳統南獅的形式;動作與鼓樂伴奏和諧一致;整個套路既要有觀賞價值,又要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作用。
  • 北獅
北獅運動是利用人體的各種動作,通過兩人配合,表現獅子各種形態的一種體育活動。在北獅套路演練的過程中,通過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利用獅子的形神表現以及和引獅員的配合,組成各種優美的獅子造型,表現出獅子的勇猛剽悍、頑皮活潑等習性。
套路編排要求雙獅演練的內容豐富,構思巧妙,結構新穎,風格別致。北獅技巧難度、創新動作要藉助器材的設計來演繹,表達出山、水、橋、洞等意境,通過獅子的急、怕、驚、美等神態動作以及高舉、滾翻等形態動作來表現出整套的主題與故事情節,動作與音樂、鼓樂伴奏要和諧一致,整個套路的編排要體現出雙獅與引獅員的配合緊密協調,不得出現單獅停頓休息、情節脫離主題等現象,既要有觀賞價值,同時又要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作用。

規定套路

規定套路是根據舞獅技術發展的方向,所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舞獅基礎動作和技巧動作,經過精心編排的套路;其動作規格、順序、方向、行動路線均不得改變,比賽時使用大會提供的公用器材(南獅使用公用樁陣,北獅使用公用方桌),參加規定套路比賽的隊員與自選套路一致,不得替換。

傳統項目

  • 南獅
傳統南獅是一項綜合性的人體運動。獅頭、獅尾兩人充分運用人體多種姿態,在或動或靜中將力度、形神及傳統舞獅藝術等揉合於南獅中,逼真地演繹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姿態,表現獅子雄壯威武、豪放粗獷、頑皮活潑、謹慎多疑等習性。
傳統南獅套路編排要求:傳統南獅,首重采青,青、陣(主題)的種類繁多,內容豐富,要求以每個不同套路的不同內容主題,按傳統舞法(基本規律、邏輯、程式)進行,藉助簡易器材,擺設抽象性的山、嶺、岩、谷、溪、澗、水、橋、洞、井、塔、車、羊、魚、蝦、蟹、龜、蛇、蠍、蜂、蜘蛛、蜈蚣、鳥、雀等景和物,演繹和表現獅子喜、怒、醉、睡、醒、動、靜、驚、疑、怕、尋、見、探、望、戲和翻、滾、臥、閃、騰、撲、躍、跳、起、伏、坐、蹲、咬、舔等形神姿態。合理地展現獅子擦腳、搔癢、洗面、挖耳、伸腰、出洞、入洞、出林、追蜂、撲蝶、望月、驚天、照水、戲水、飲水、抹嘴、弄須、刷牙、擦眼、咬虱等傳統的獅性形式,鼓點要圓活,輕、重、快、慢有序,配合準確,動作與傳統的鼓樂伴奏和諧一致,使整個套路既要有觀賞價值,又要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和繼承傳統特色的作用。
  • 北獅
北獅每支運動隊人員限定為16人,其中領隊1人,教練員1人,傳統北獅比賽,場上群獅最多不超過6隻,不少於3隻。傳統北獅比賽,按競賽類型分為三獅賽和群獅賽(4至6隻)。比賽器材自備,必須保證安全並符合規則的要求。

技能項目

  • 抽籤項目
抽籤項目是指在臨場比賽前,抽取規定動作簽,即時編成組合(南獅為組合動作簽),完成規定數量,計算用時多少,是檢驗舞獅隊專項技術組合能力、基本技能以及素質的一種競賽項目。
  • 競速項目
競速項目是運動隊用嫻熟的技術,規範的標準(南獅以采高青低青為主題),以最快的速度,在規定的場地內,完成規定的舞獅競賽內容與動作數量;是檢驗舞獅隊專項技術、身體素質和舞獅技能水平的一種競賽項目。
  • 障礙項目
障礙項目是指參賽隊以嫻熟技術,南獅隊通過獅頭獅尾的密切配合,穿過或躍過場內所設各類青陣;北獅隊利用北獅的飛躍、滾翻等嫻熟技術動作,以跳躍、穿繞等形式,通過場內所設計的器材和障礙物,完成特定競賽內容的一種競賽項目。

比賽規則

人員要求

參賽人員包括運動隊的領隊、教練員、運動員。
每支南獅隊、北獅隊人數均不超過10人,其中領隊1人,教練員1人,運動員8人;
以上包括替換隊員和伴奏隊員,每支南獅隊出場人數最少6人,每支北獅隊出場人數最少5人。

動作分類

  • 南獅
南獅動作按動作的難易程度分為基本動作和難度動作,主要的難度動作有平地直接上樁動作;飛躍接占位、轉體、推進、掛踏、鉗樁、坐頭、反身(飛躍可超越實際尺寸);連續飛躍接占位、轉體、掛踏、鉗樁、坐頭、反身(飛躍可超越實際尺寸);騰空推進接占位、轉體、橫掛踏、鉗樁、低向高推進(可超越實際尺寸);單、雙腿上同時飛躍接占位、轉體、掛踏、鉗樁、坐頭(可超越實際尺寸);懸掛橫移接轉體、反身、掛踏、鉗樁(可超越實際尺寸);坐頭飛躍接轉體、借位、推進、占位、掛踏、鉗樁再飛躍(可超越實際尺寸);飛躍接借位再飛躍、占位、四腳磨轉、掛踏、鉗樁、鉗腰(可超越實際尺寸);獅尾凌空磨轉(可超越實際尺寸);飛躍、兩樁間轉體凌空占位上腿(可超越實際尺寸);快速騰空後退(可超越實際尺寸);鋼索接上腿、行進、轉體、跳躍、站肩(可超越實際尺寸);橋上、壁上接鉗腰、上腿、彎腰、坐頭(可超越實際尺寸)。
  • 北獅
北獅動作按動作的難易程度分為基本動作和難度動作,主要動作分為旋轉類動作、翻躍類動作、造型類動作和引獅員動作。
動作類型
主要動作
旋轉類動作
1.單獅高台坐肩,引獅員鉗腰獅身旋轉720°;2.雙獅高舉左右轉體360°;3.雙獅高台甩獅尾720°;4.雙獅高台坐肩交叉平躺旋轉1080;5.雙獅平台轉體360°接轉體180°甩尾上高台。
翻躍類動作
1.雙獅拜四方270°上高台;2.雙獅高台左右180°飛躍直接站腿;3.雙獅高台甩尾飛躍180°接甩尾飛躍180°接獅尾旋轉360°;4.雙獅高台飛躍180°接轉體360°直接站腿;5.雙獅獅頭在平台,獅尾在地面翻身360°下地(脫手);6.器材間飛躍2米接高舉轉體180°接轉體360°;7.雙獅方桌側空翻下地;8.雙獅高台前(後)空翻下地。
造型類動作
1.雙獅高台互疊,引獅員駕獅;2.雙獅高台踩背,引獅員獅身倒立。
引獅員動作
1.引獅員後空翻下高台;2.引獅員腱子後手翻接後空翻坐獅。
參考資料:

音樂伴奏

舞獅的音樂伴奏是烘托氣氛、轉換節奏、激勵隊員情緒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樂器的配置因地域而異,伴奏可選用鼓樂、吹打樂等多種形式,也可使用符合舞獅特點的音樂帶進行伴奏。舞獅常用的樂器有鼓、大鑼、小鑼、鈸、嗩吶等。

評分標準

  • 南獅
類別
評分項
分值
要求
自選套路
動作規格
5分
人體姿勢正確,獅的形態飽滿,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不少於10種),配合協調,圓滿完成套路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出現與規格要求不符,每出現一次其他失誤扣0.1分,每出現一次輕微失誤(小跌)扣0.3分,每出現一次明顯失誤(中跌)扣0.5分,每出現一次嚴重失誤(大跌)扣1分。
藝術表現
3分
運動員精神飽滿,神態演示豐富逼真,能表現獅子喜、怒、醉、醒、動、靜、驚、疑、尋、盼等多種神態,充分展示獅的精氣神韻,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凡符合編排要求,主題鮮明,結構合理,情節生動,動作新穎,獅飾、服飾製作精良,器材設計獨特,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音樂伴奏與南獅動作緊密配合,協調一致,聲調要突出輕、重、緩、急,樂曲完整,風格鮮明,很好地烘托南獅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動作難度
2分
南獅自選套路難度動作要求5個(含創新難度),完成套路難度動作要求給予1.5分,每少1個扣0.1分。
超出難度動作要求5個以上者,每超出一個難度動作,加0.1分,超出兩個難度動作加0.2分,依此類推,最高加0.5分。
規定套路
動作規格
7分
人體姿勢正確,獅的形態飽滿,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配合協調,圓滿完成套路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出現與規格要求不符,每出現一次其他失誤扣0.1分,每出現一次輕微失誤(小跌))扣0.3分,每出現一次明顯失誤(中跌)扣0.5分,每出現一次嚴重失誤(大跌)扣1分。
藝術表現
3分
運動員精神飽滿,神態演示豐富逼真,充分展示獅的精氣神韻,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動作連貫,配合默契,規定動作順序、方位、路線正確,獅飾、服飾製作精良,符合規則要求,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音樂伴奏與南獅動作緊密配合,協調一致,樂曲完整,節奏清晰,很好地烘托南獅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傳統項目
禮儀
1分
臨場精神飽滿、禮貌大方,進退場禮儀規範,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主題
1分
凡符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能表現傳統民俗基本規律、邏輯、程式,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形態
1分
形態動作完美,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配合協調,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神態
1分
神態豐富、演示逼真,精神飽滿,展示所舞之物的精氣神韻,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音樂
1分
音樂伴奏與動作和諧一致,節奏分明,風格獨特,具有典型傳統樣式並烘托舞龍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特色
1分
民俗特色濃郁,傳統藝術風格突出,樣式獨特,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編排
1分
編排巧妙,結構緊湊,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器材配合主題展現所舞之物的各種形態,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效果
1分
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現場表演效果顯著,氣氛較好,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技巧
1分
表現完美,動作嫻熟,能夠通過一定的技巧動作合理地展示主題,並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服裝器材
1分
服裝具有一定的特色,款式色彩與器材搭配協調,器材設計構思巧妙並符合主題需要,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北獅
類別
評分項
分值
要求
自選套路
動作規格
5分
姿勢正確,方法合理,配合協調,技術熟練,出色完成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藝術表現
3分
與動作規格有差距者,嚴重失誤每出現一次扣1分,明顯失誤每出現一次扣0.5分,輕微失誤每出現一次扣0.3分
凡符合神態豐富逼真,主題情節突出,編排巧妙,服飾得體,精神飽滿,音樂伴奏與動作緊密配合,有很好的藝術表現力給予滿分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輕微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2.5~2.9分之間給分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明顯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2.0~2.4分之間給分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嚴重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1.5~1.9分之間給分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完全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1.4分以下給分
動作難度
2分
北獅難度動作要求5個(含創新難度),圓滿完成者給予1.5分,每少一個扣0.1分
超出難度動作要求5個以上者,每超出一個難度動作加0.1分,超出兩個難度動作加0.2分,依此類推,最多加0.5分
規定套路
動作規格
7分
姿勢正確,方法合理,配合協調,技術熟練,出色完成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與動作規格有差距者,嚴重失誤每出現一次扣1分,明顯失誤每出現一次扣0.5分,輕微失誤每出現一次扣0.3分
藝術表現
3分
凡符合神態豐富逼真,主題情節突出,布局合理,服飾得體,精神飽滿,音樂伴奏與動作緊密配合,有很好的藝術表現力給予滿分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輕微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2.5~2.9分之間給分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明顯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2.0~2.4分之間給分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嚴重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1.5~1.9分之間給分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完全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1.4分以下給分
傳統項目
禮儀
1分
凡符合禮儀動作標準,禮貌大方,進退場禮儀規範者,給予滿分
凡與要求輕微不符者,視完成情況在0.8~0.9分之間給分
凡與要求明顯不符者,視完成情況在0.6~0.7分之間給分
凡與要求嚴重不符者,視完成情況在0.5分以下給分
主題
1分
凡符合主題鮮明,風格獨特,情節、特點突出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形態
1分
凡符合形態逼真,姿勢正確,配合協調,方法準確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神態
1分
凡符合神態豐富、準確,精神飽滿,表現逼真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效果
1分
凡符合臨場表現效果顯著,北獅藝術感染力強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音樂
1分
凡符合音樂伴奏節奏明快,旋律優美,與動作和諧一致,很好地烘托舞獅氣氛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編排
1分
凡符合套路編排巧妙,結構緊湊,器材布局合理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特色
1分
凡符合北獅特色,技術合理,傳統風格突出,內容豐富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技巧
1分
凡符合套路難度技術動作安排巧妙,技術嫻熟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器械、服飾
1分
凡符合器材設計巧妙,獅飾、服飾體現傳統特色者,給予滿分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扣分細則

  • 南獅
類別
扣分分數
扣分情況
裁判員扣分
-
不予評分
凡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場者
嚴重失誤(大跌)
每出現一次扣1分
獅頭、獅尾俱跌於樁上或地上
獅頭或獅尾其中一方跌於樁上或地上並且人獅分離
有青不採、不設青或無主題(沒呈報比賽套路名稱)
明顯失誤(中跌)
每出現一次扣0.5分
獅頭或獅尾其中一方跌於樁上或地上但人獅沒有分離
不能取回落青,沒有完成主題
傳統項目中,采青內容(主題、程式)違例:獅子出洞,無洞的形式;懸崖青,從高下跳;橋青,從橋底過;蛇、蟹、蜈蚣青從正面采青等
輕微失誤(小跌)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凡在器械上或上腿出現滑足、失足;上腿出現滑足超過膝蓋以下
競賽中出現失衡、附加支撐
上下器材時器材損壞或倒下
采青時獅青不慎脫落,但仍能以其技巧取回落青
不合理采青(頸下采青、整個手掌以上伸出獅口外)
其他失誤
每出現一次扣0.1分
上單腿不協調、不自然,滑足
上器材不穩而過位
獅頭獅尾非規定相撞
獅飾、服飾(包括獅頭配件、舞獅服飾、鞋、頭飾、腰飾等)脫落
器材飾物、布景等脫落
任何樂器跌落地上(含鼓槌、鑼槌)
采青過程中,獅青的碎件跌落(如樹葉、花瓣等)
裁判長扣分
出界
每人每次扣0.1分
運動員出界或踩線
時間
扣0.1分
不足或超出規定時間1秒至15秒
扣0.2分
不足或超出規定時間15.1秒至30秒,依此類推。
規定套路漏做、添加、改變動作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凡是出現漏做動作、增加動作和改變動作順序、路線、方向
重做
不予扣分
運動隊因客觀原因,造成比賽套路中斷,可重做一次
扣1分
運動員受傷、器材損壞、伴奏音樂等主觀原因造成比賽套路中斷,經裁判長許可,可申請重做,安排於該賽次最後一場
違例
每人扣0.5分
運動隊參賽人數超出或不足
每項扣0.5分
樁陣高低、長度或圓盤直徑等與規定不符
違者扣0.5分
保護人員不得超過4名
每次扣0.5分
保護人員如在臨場比賽中觸及獅,或觸器材
扣1分
舞獅自選套路登記表遲交者
扣1分
場地內外有關人員有任何形式對運動員進行提示
每次扣0.5分
禮儀違例
每人扣0.5分
規定套路隊員與自選套路隊員不一致,出現替換
每項扣1分
傳統項目中,用生禽動物、特製陶瓷、瓷器、危險易燃物品作為擺設布陣
參考資料:
類別
判定方
懲罰
扣分項目
抽籤南獅
-
取消參賽資格
起始動作犯規兩次
不予評分
參賽隊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均不計算組數
少做動作規定組數錯誤。凡沒有按照規定組合動作完成動作者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獅頭獅尾滑足、跌於地上
附加支撐
獅飾、服飾脫落
腳未觸青
標誌桿撞倒
競速舞龍
臨場裁判員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少做規定動作內容
獅頭獅尾滑足、跌於高台或平地、附加支撐
獅飾、服飾脫落
撞倒標誌桿
不合理采青(頸下采青、手伸出獅口外等)
采青時,獅青脫落
未行三拜獅禮
裁判長
不予評分
參賽隊沒有完成規定競賽內容(漏做動作),中途退場者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沒有繞過標誌桿)
參賽隊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未完成采青主題
給予警告
第一次起跑犯規
取消比賽資格
第二次起跑犯規
障礙南獅
臨場裁判員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少做規定動作內容
獅頭獅尾滑足、跌於橋上或平地、附加支撐
獅飾、服飾脫落
碰倒標誌障礙物
少穿、少越障礙物等
不合理采青(頸下采青、手伸出獅口外等)
采青時,獅青脫落
未行三拜獅禮
青未放進指定的位置
獅尾必須踏過每一個木墩,如少踏一個增加5秒,如此類推
裁判長
不予評分
參賽隊沒有完成規定競賽內容(漏做動作),中途退場者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沒有繞過標誌桿)
參賽隊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未完成采青主題
給予警告
第一次起跑犯規
取消比賽資格
第二次起跑犯規
  • 北獅
類別
扣分分數
扣分情況
裁判員扣分
-
不予評分
凡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場者
輕微失誤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凡在器械上出現失足;上腿出現滑足超過膝蓋以下
上器材時器材損壞或倒下
獅頭、器材相撞、磕地
造型類動作靜止時間不足3秒
引獅員跌倒(跪、坐)於台上或地上
明顯失誤
每出現一次扣0.5分
獅頭或獅尾其中一方出現跪地、附加支撐
嚴重失誤
每出現一次扣1分
獅頭、獅尾俱跌於台上或地上
獅頭或獅尾其中一方跌於樁上或地上並且人獅分離
其他失誤
每出現一次扣0.1分
任何服飾、裝飾脫落;任何樂器、引球掉地
裁判長扣分
時間
扣0.1分
參賽時間超出或不足扣分:不足或超過規定時間1秒至15秒
扣0.2分
不足或超過規定時間15.1秒至30秒,依此類推
重做
不予扣分
凡因客觀原因造成比賽中斷,經裁判長允許可重做一次
扣1分
凡因運動員失誤、受傷,器材損壞等主觀原因造成比賽中斷者,可申請重做
規定套路漏做、添加、改變動作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凡是出現漏做動作、增加動作和改變動作順序、路線、方向,包括引獅員動作
出界
每出現一次扣0.1分
比賽時,隊員踩邊線或出邊線,以及器材拋出場外
違例
每出現一次扣0.5分
參賽隊員每超過或少於1人
高台、樁陣高度,圓盤直徑等器材與標準規定不符
布置場地時間超出規定
禮儀違例
自選套路登記表遲交者
提示違例
規定套路隊員與自選套路隊員不一致,出現替換
參考資料:
類別
判定方
懲罰
扣分項目
抽籤北獅
臨場裁判員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組合中出現失誤(嚴重、明顯、輕微失誤)
出界
碰倒、移動、損壞器材
規定動作次數、距離不夠
規定動作錯誤
動作順序、規定方位錯誤
裁判長
每出現一次增加10秒
運動員進退場禮儀不符者
給予警告
第一次起跑犯規
取消比賽資格
第二次起跑犯規
不予評分
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參賽隊起始動作沒有造型者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競速北獅
臨場裁判員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少做規定動作內容
獅頭獅尾滑足、跌於高台或平地、附加支撐
獅飾、服飾脫落
撞倒標誌桿
不合理采青(頸下采青、手伸出獅口外等)
采青時,獅青脫落
未行三拜獅禮
裁判長
每出現一次增加10秒
運動員進退場禮儀不符者
給予警告
第一次起跑犯規
取消比賽資格
第二次起跑犯規
不予評分
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障礙北獅
臨場裁判員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組合中出現失誤(嚴重、明顯、輕微失誤)現象
踩邊線出界
碰倒、移動、損壞器材
少鑽、少穿、少躍器材
規定動作次數、距離不夠
規定動作錯誤
動作順序、規定方位錯誤
動作與各區具體要求不符者
裁判長
每出現一次增加10秒
運動員進退場禮儀不符者
給予警告
第一次起跑犯規
取消比賽資格
第二次起跑犯規
不予評分
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評分方法

裁判員評分
南獅、北獅比賽屬技能類、表現性,由裁判員評分的競分性集體競賽項目。
裁判員臨場評分有5人評分制、7人評分制、9人評分制三種方法(均設1名值班裁判員)。
評分裁判員根據運動隊臨場發揮的技術水平,根據南獅、北獅規則評分標準,在各類錯誤中減去相應扣分,所剩部分即為該隊得分。
應得分的確定
(一)5名或7名裁判員評分時,取中間3個有效分的平均值,即為該運動隊的應得分。
(二)9名裁判員評分時,取中間5個有效分的平均值,即為該運動隊的應得分。
(三)應得分只取小數點後兩位(小數點後第三位數不作四捨五入)。
有效分之間的差數規定
(一)當應得分在9.5分和9.5分以上時,差數不得超過0.2分。
(二)當應得分在9分以上和9.5分以下時,差數不得超過0.3分。
(三)當應得分在9分以下時,差數不得超過0.5分。第二十八條基準分的使用
當評分裁判員有效分之間的差數出現不符合規則規定時,裁判長判定的分數即為基準分。將基準分與其最接近的兩個(或四個)有效分相加除以3(或除以5),即為該隊應得分。
最後得分
裁判長依據規則,從運動隊應得分數中扣除“裁判長扣分”所規定的應扣分,即為該隊最後得分。

重要賽事

國際賽事
世界獅王爭霸賽
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暨水上雙獅挑戰賽
世界龍獅錦標賽
獅王爭霸國際賽
世界舞獅錦標賽
-
地區賽事
亞洲龍獅錦標賽
泛美舞獅錦標賽
南美舞獅錦標賽
亞洲舞獅錦標賽
東南亞舞獅錦標賽
-
中國賽事
中華龍獅大賽
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
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
中國龍獅公開賽
參考資料:

組織機構

世界性及地區性龍獅運動協會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
世界舞獅聯合總會
亞洲龍獅運動聯合會
世界各國龍獅運動協會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
美國龍獅總會
美國龍獅運動協會
印尼龍獅運動聯合會
新加坡武術龍獅總會
-
中國各省龍獅運動協會
天津市龍獅運動協會
內蒙古自治區龍獅運動協會
上海市龍獅協會
江蘇省龍獅運動協會
河南省龍獅龍舟運動協會
廣西龍獅運動協會
浙江省龍獅運動協會
福建省龍獅運動協會
江西省龍獅運動協會
山東省龍獅運動協會
湖南省龍獅運動協會
廣東省龍獅運動協會
海南省龍獅運動協會
四川省龍獅運動協會
陝西省民俗體育協會
甘肅省龍獅運動協會
-
-
參考資料:

代表人物

黃欽添,男,1965年生,現任中國龍獅協會副主席,廣東龍獅協會常務副主席,佛山龍獅協會名譽會長,佛山市南海黃飛鴻中聯電纜武術龍獅協會會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獅舞(廣東醒獅)代表性傳承人。
鄧明華,男,漢族,1941年6月生,國小文化,農民,梧州市藤縣塘步鎮禤洲村人。2009年被命名為第二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項目“舞獅技藝” 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楊敬偉,1958年11月1日生於北京西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獅舞(白紙坊太獅)代表性傳承人,白紙坊太獅第七代傳人。

文化傳承

海外傳播

隨著中國的國力不斷增強和國際影響力擴大,全球華人在世界各地以舞獅為代表的文化活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春節期間,美國紐約、芝加哥、英國倫敦、緬甸仰光、南非開普敦、義大利普拉托、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國家和地區的城市,以及國際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會舉辦各種慶祝活動,包括舞龍舞獅、貼春聯等。一些國家如加拿大和巴西還會發行春節紀念郵票,而美國紐約和巴西累西腓市更是將春節定為法定節日。此外,東亞國家如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緬甸等,在重大節日中也會舉辦舞獅活動。在中國傳統農曆新年期間,海外各地的博物館更是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舞獅主題慶祝活動。

衍生作品

  • 詩詞
白居易在《西涼伎》中提到: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
毛澤東在看舞獅時作《兒歌·應舞獅》:獅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熱氣燒,肉放爛些煮。
  • 文學作品
奇偉 、山河的《小和尚找獅子》、曾應楓的《舞動南方》、黃繼堅的《獅舞花開》等。
  • 劇目
2018年廣州歌舞劇院創作的中國第一部以國家非遺項目“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舞劇《醒·獅》,獲得中國舞蹈最高獎 “荷花獎” ,在各地演出廣受歡迎。
2020年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劉吉舞獅團聯手天津電視台,共創舞台劇《滄州獅魂》。

民間傳說

  • 佛祖說
據傳,很久以前山區居民一直受到一隻兇猛的獅子的威脅,他們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他們決定向佛祖祈求幫助。佛祖聽聞後心懷慈悲,親自下凡前往山區引領獅子離開,使居民們能夠恢復平靜生活。這個古老的傳說在後來的舞獅運動中得到了體現,尤其是南方的舞獅表演中。表演中出現一個“大頭佛”角色,它象徵著佛祖的智慧和力量,引導著舞獅的動作。這一情節象徵著佛祖的到來和帶領獅子離開,寓意著和平與團結。這個傳說通過舞獅運動的傳承,不僅使人們能夠欣賞到精彩的表演,而且傳達了人們對智慧與和平的嚮往。這樣的傳說故事不僅豐富了文化,也激勵人們在面對困難時勇於尋求解決辦法,並信仰著善良和智慧的力量。
  • 武功說
相傳在古代華夏民族的發源地,有一片山區,這裡居住著一隻兇猛的獅子。獅子經常出沒於周圍的村莊,給村民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傷害了他們養的牲畜,並威脅著村民們的安全。為了擺脫獅子的威脅,村民們決定學習武術,希望能夠捕殺這隻兇猛的獅子。經過艱苦的訓練與努力,他們終於掌握了絕世的武技,並成功擊敗了獅子。為了紀念這壯舉,村民們創作了以獅子為模仿的舞蹈,以展示英勇的戰鬥精神。這個傳說中所蘊含的勇敢和團結精神在後來的舞蹈表演中得到了體現,特別是在舞獅的藝術形式中。舞獅表演中的動作和姿態模仿了獅子的形態,將村民們的英勇事跡展現出來。這樣的表演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承載著對祖先智慧和勇氣的敬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傳說的故事得以保留並傳承至今,激勵著人們勇於面對挑戰。它傳達了團結合作的價值觀,強調了智慧和勇氣在克服困難中的重要性。這樣的故事豐富了華夏民族的文化遺產,也成為人們對勇氣和團結的永恆追求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