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舞獅
- 外文名:Lion Dance
- 別名:太平樂
- 類別:傳統民間藝術
- 起源時間:南獅(五代十國);北獅(南北朝)
- 起源地:中國
- 代表人物:黃欽添,鄧明華,楊敬偉等
- 主要比賽:世界龍獅錦標賽、中國龍獅公開賽等
發展歷史
硬體要求
比賽場地
比賽器材
- 南獅
- 北獅
競賽類別
自選套路
- 南獅
- 北獅
規定套路
傳統項目
- 南獅
- 北獅
技能項目
- 抽籤項目
- 競速項目
- 障礙項目
比賽規則
人員要求
動作分類
- 南獅
- 北獅
動作類型 | 主要動作 |
---|---|
旋轉類動作 | 1.單獅高台坐肩,引獅員鉗腰獅身旋轉720°;2.雙獅高舉左右轉體360°;3.雙獅高台甩獅尾720°;4.雙獅高台坐肩交叉平躺旋轉1080;5.雙獅平台轉體360°接轉體180°甩尾上高台。 |
翻躍類動作 | 1.雙獅拜四方270°上高台;2.雙獅高台左右180°飛躍直接站腿;3.雙獅高台甩尾飛躍180°接甩尾飛躍180°接獅尾旋轉360°;4.雙獅高台飛躍180°接轉體360°直接站腿;5.雙獅獅頭在平台,獅尾在地面翻身360°下地(脫手);6.器材間飛躍2米接高舉轉體180°接轉體360°;7.雙獅方桌側空翻下地;8.雙獅高台前(後)空翻下地。 |
造型類動作 | 1.雙獅高台互疊,引獅員駕獅;2.雙獅高台踩背,引獅員獅身倒立。 |
引獅員動作 | 1.引獅員後空翻下高台;2.引獅員腱子後手翻接後空翻坐獅。 |
參考資料: |
音樂伴奏
評分標準
- 南獅
類別 | 評分項 | 分值 | 要求 |
---|---|---|---|
自選套路 | 動作規格 | 5分 | 人體姿勢正確,獅的形態飽滿,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不少於10種),配合協調,圓滿完成套路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
出現與規格要求不符,每出現一次其他失誤扣0.1分,每出現一次輕微失誤(小跌)扣0.3分,每出現一次明顯失誤(中跌)扣0.5分,每出現一次嚴重失誤(大跌)扣1分。 | |||
藝術表現 | 3分 | 運動員精神飽滿,神態演示豐富逼真,能表現獅子喜、怒、醉、醒、動、靜、驚、疑、尋、盼等多種神態,充分展示獅的精氣神韻,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凡符合編排要求,主題鮮明,結構合理,情節生動,動作新穎,獅飾、服飾製作精良,器材設計獨特,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音樂伴奏與南獅動作緊密配合,協調一致,聲調要突出輕、重、緩、急,樂曲完整,風格鮮明,很好地烘托南獅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動作難度 | 2分 | 南獅自選套路難度動作要求5個(含創新難度),完成套路難度動作要求給予1.5分,每少1個扣0.1分。 | |
超出難度動作要求5個以上者,每超出一個難度動作,加0.1分,超出兩個難度動作加0.2分,依此類推,最高加0.5分。 | |||
規定套路 | 動作規格 | 7分 | 人體姿勢正確,獅的形態飽滿,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配合協調,圓滿完成套路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
出現與規格要求不符,每出現一次其他失誤扣0.1分,每出現一次輕微失誤(小跌))扣0.3分,每出現一次明顯失誤(中跌)扣0.5分,每出現一次嚴重失誤(大跌)扣1分。 | |||
藝術表現 | 3分 | 運動員精神飽滿,神態演示豐富逼真,充分展示獅的精氣神韻,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動作連貫,配合默契,規定動作順序、方位、路線正確,獅飾、服飾製作精良,符合規則要求,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音樂伴奏與南獅動作緊密配合,協調一致,樂曲完整,節奏清晰,很好地烘托南獅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傳統項目 | 禮儀 | 1分 | 臨場精神飽滿、禮貌大方,進退場禮儀規範,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主題 | 1分 | 凡符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能表現傳統民俗基本規律、邏輯、程式,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形態 | 1分 | 形態動作完美,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配合協調,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神態 | 1分 | 神態豐富、演示逼真,精神飽滿,展示所舞之物的精氣神韻,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音樂 | 1分 | 音樂伴奏與動作和諧一致,節奏分明,風格獨特,具有典型傳統樣式並烘托舞龍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特色 | 1分 | 民俗特色濃郁,傳統藝術風格突出,樣式獨特,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編排 | 1分 | 編排巧妙,結構緊湊,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器材配合主題展現所舞之物的各種形態,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效果 | 1分 | 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現場表演效果顯著,氣氛較好,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技巧 | 1分 | 表現完美,動作嫻熟,能夠通過一定的技巧動作合理地展示主題,並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服裝器材 | 1分 | 服裝具有一定的特色,款式色彩與器材搭配協調,器材設計構思巧妙並符合主題需要,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
- 北獅
類別 | 評分項 | 分值 | 要求 |
---|---|---|---|
自選套路 | 動作規格 | 5分 | 姿勢正確,方法合理,配合協調,技術熟練,出色完成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
藝術表現 | 3分 | 與動作規格有差距者,嚴重失誤每出現一次扣1分,明顯失誤每出現一次扣0.5分,輕微失誤每出現一次扣0.3分 | |
凡符合神態豐富逼真,主題情節突出,編排巧妙,服飾得體,精神飽滿,音樂伴奏與動作緊密配合,有很好的藝術表現力給予滿分 | |||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輕微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2.5~2.9分之間給分 | |||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明顯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2.0~2.4分之間給分 | |||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嚴重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1.5~1.9分之間給分 | |||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完全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1.4分以下給分 | |||
動作難度 | 2分 | 北獅難度動作要求5個(含創新難度),圓滿完成者給予1.5分,每少一個扣0.1分 | |
超出難度動作要求5個以上者,每超出一個難度動作加0.1分,超出兩個難度動作加0.2分,依此類推,最多加0.5分 | |||
規定套路 | 動作規格 | 7分 | 姿勢正確,方法合理,配合協調,技術熟練,出色完成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
與動作規格有差距者,嚴重失誤每出現一次扣1分,明顯失誤每出現一次扣0.5分,輕微失誤每出現一次扣0.3分 | |||
藝術表現 | 3分 | 凡符合神態豐富逼真,主題情節突出,布局合理,服飾得體,精神飽滿,音樂伴奏與動作緊密配合,有很好的藝術表現力給予滿分 | |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輕微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2.5~2.9分之間給分 | |||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明顯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2.0~2.4分之間給分 | |||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嚴重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1.5~1.9分之間給分 | |||
凡完成套路動作與要求完全不符的,視完成情況在1.4分以下給分 | |||
傳統項目 | 禮儀 | 1分 | 凡符合禮儀動作標準,禮貌大方,進退場禮儀規範者,給予滿分 |
凡與要求輕微不符者,視完成情況在0.8~0.9分之間給分 | |||
凡與要求明顯不符者,視完成情況在0.6~0.7分之間給分 | |||
凡與要求嚴重不符者,視完成情況在0.5分以下給分 | |||
主題 | 1分 | 凡符合主題鮮明,風格獨特,情節、特點突出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
形態 | 1分 | 凡符合形態逼真,姿勢正確,配合協調,方法準確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
神態 | 1分 | 凡符合神態豐富、準確,精神飽滿,表現逼真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
效果 | 1分 | 凡符合臨場表現效果顯著,北獅藝術感染力強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
音樂 | 1分 | 凡符合音樂伴奏節奏明快,旋律優美,與動作和諧一致,很好地烘托舞獅氣氛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
編排 | 1分 | 凡符合套路編排巧妙,結構緊湊,器材布局合理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
特色 | 1分 | 凡符合北獅特色,技術合理,傳統風格突出,內容豐富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
技巧 | 1分 | 凡符合套路難度技術動作安排巧妙,技術嫻熟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
器械、服飾 | 1分 | 凡符合器材設計巧妙,獅飾、服飾體現傳統特色者,給予滿分 | |
要求輕微不符者、要求明顯不符者、要求嚴重不符者查看“禮儀”項 |
扣分細則
- 南獅
類別 | 扣分分數 | 扣分情況 | |
---|---|---|---|
裁判員扣分 | - | 不予評分 | 凡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場者 |
嚴重失誤(大跌) | 每出現一次扣1分 | 獅頭、獅尾俱跌於樁上或地上 | |
獅頭或獅尾其中一方跌於樁上或地上並且人獅分離 | |||
有青不採、不設青或無主題(沒呈報比賽套路名稱) | |||
明顯失誤(中跌) | 每出現一次扣0.5分 | 獅頭或獅尾其中一方跌於樁上或地上但人獅沒有分離 | |
不能取回落青,沒有完成主題 | |||
傳統項目中,采青內容(主題、程式)違例:獅子出洞,無洞的形式;懸崖青,從高下跳;橋青,從橋底過;蛇、蟹、蜈蚣青從正面采青等 | |||
輕微失誤(小跌) |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 凡在器械上或上腿出現滑足、失足;上腿出現滑足超過膝蓋以下 | |
競賽中出現失衡、附加支撐 | |||
上下器材時器材損壞或倒下 | |||
采青時獅青不慎脫落,但仍能以其技巧取回落青 | |||
不合理采青(頸下采青、整個手掌以上伸出獅口外) | |||
其他失誤 | 每出現一次扣0.1分 | 上單腿不協調、不自然,滑足 | |
上器材不穩而過位 | |||
獅頭獅尾非規定相撞 | |||
獅飾、服飾(包括獅頭配件、舞獅服飾、鞋、頭飾、腰飾等)脫落 | |||
器材飾物、布景等脫落 | |||
任何樂器跌落地上(含鼓槌、鑼槌) | |||
采青過程中,獅青的碎件跌落(如樹葉、花瓣等) | |||
裁判長扣分 | 出界 | 每人每次扣0.1分 | 運動員出界或踩線 |
時間 | 扣0.1分 | 不足或超出規定時間1秒至15秒 | |
扣0.2分 | 不足或超出規定時間15.1秒至30秒,依此類推。 | ||
規定套路漏做、添加、改變動作 |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 凡是出現漏做動作、增加動作和改變動作順序、路線、方向 | |
重做 | 不予扣分 | 運動隊因客觀原因,造成比賽套路中斷,可重做一次 | |
扣1分 | 運動員受傷、器材損壞、伴奏音樂等主觀原因造成比賽套路中斷,經裁判長許可,可申請重做,安排於該賽次最後一場 | ||
違例 | 每人扣0.5分 | 運動隊參賽人數超出或不足 | |
每項扣0.5分 | 樁陣高低、長度或圓盤直徑等與規定不符 | ||
違者扣0.5分 | 保護人員不得超過4名 | ||
每次扣0.5分 | 保護人員如在臨場比賽中觸及獅,或觸器材 | ||
扣1分 | 舞獅自選套路登記表遲交者 | ||
扣1分 | 場地內外有關人員有任何形式對運動員進行提示 | ||
每次扣0.5分 | 禮儀違例 | ||
每人扣0.5分 | 規定套路隊員與自選套路隊員不一致,出現替換 | ||
每項扣1分 | 傳統項目中,用生禽動物、特製陶瓷、瓷器、危險易燃物品作為擺設布陣 |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判定方 | 懲罰 | 扣分項目 |
---|---|---|---|
抽籤南獅 | - | 取消參賽資格 | 起始動作犯規兩次 |
不予評分 | 參賽隊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 ||
均不計算組數 | 少做動作規定組數錯誤。凡沒有按照規定組合動作完成動作者 | ||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 獅頭獅尾滑足、跌於地上 | ||
附加支撐 | |||
獅飾、服飾脫落 | |||
腳未觸青 | |||
標誌桿撞倒 | |||
競速舞龍 | 臨場裁判員 |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 少做規定動作內容 |
獅頭獅尾滑足、跌於高台或平地、附加支撐 | |||
獅飾、服飾脫落 | |||
撞倒標誌桿 | |||
不合理采青(頸下采青、手伸出獅口外等) | |||
采青時,獅青脫落 | |||
未行三拜獅禮 | |||
裁判長 | 不予評分 | 參賽隊沒有完成規定競賽內容(漏做動作),中途退場者 | |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沒有繞過標誌桿) | |||
參賽隊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 |||
未完成采青主題 | |||
給予警告 | 第一次起跑犯規 | ||
取消比賽資格 | 第二次起跑犯規 | ||
障礙南獅 | 臨場裁判員 |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 少做規定動作內容 |
獅頭獅尾滑足、跌於橋上或平地、附加支撐 | |||
獅飾、服飾脫落 | |||
碰倒標誌障礙物 | |||
少穿、少越障礙物等 | |||
不合理采青(頸下采青、手伸出獅口外等) | |||
采青時,獅青脫落 | |||
未行三拜獅禮 | |||
青未放進指定的位置 | |||
獅尾必須踏過每一個木墩,如少踏一個增加5秒,如此類推 | |||
裁判長 | 不予評分 | 參賽隊沒有完成規定競賽內容(漏做動作),中途退場者 | |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沒有繞過標誌桿) | |||
參賽隊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 |||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 |||
未完成采青主題 | |||
給予警告 | 第一次起跑犯規 | ||
取消比賽資格 | 第二次起跑犯規 |
- 北獅
類別 | 扣分分數 | 扣分情況 | |
---|---|---|---|
裁判員扣分 | - | 不予評分 | 凡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場者 |
輕微失誤 |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 凡在器械上出現失足;上腿出現滑足超過膝蓋以下 | |
上器材時器材損壞或倒下 | |||
獅頭、器材相撞、磕地 | |||
造型類動作靜止時間不足3秒 | |||
引獅員跌倒(跪、坐)於台上或地上 | |||
明顯失誤 | 每出現一次扣0.5分 | 獅頭或獅尾其中一方出現跪地、附加支撐 | |
嚴重失誤 | 每出現一次扣1分 | 獅頭、獅尾俱跌於台上或地上 | |
獅頭或獅尾其中一方跌於樁上或地上並且人獅分離 | |||
其他失誤 | 每出現一次扣0.1分 | 任何服飾、裝飾脫落;任何樂器、引球掉地 | |
裁判長扣分 | 時間 | 扣0.1分 | 參賽時間超出或不足扣分:不足或超過規定時間1秒至15秒 |
扣0.2分 | 不足或超過規定時間15.1秒至30秒,依此類推 | ||
重做 | 不予扣分 | 凡因客觀原因造成比賽中斷,經裁判長允許可重做一次 | |
扣1分 | 凡因運動員失誤、受傷,器材損壞等主觀原因造成比賽中斷者,可申請重做 | ||
規定套路漏做、添加、改變動作 |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 凡是出現漏做動作、增加動作和改變動作順序、路線、方向,包括引獅員動作 | |
出界 | 每出現一次扣0.1分 | 比賽時,隊員踩邊線或出邊線,以及器材拋出場外 | |
違例 | 每出現一次扣0.5分 | 參賽隊員每超過或少於1人 | |
高台、樁陣高度,圓盤直徑等器材與標準規定不符 | |||
布置場地時間超出規定 | |||
禮儀違例 | |||
自選套路登記表遲交者 | |||
提示違例 | |||
規定套路隊員與自選套路隊員不一致,出現替換 |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判定方 | 懲罰 | 扣分項目 |
---|---|---|---|
抽籤北獅 | 臨場裁判員 |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 組合中出現失誤(嚴重、明顯、輕微失誤) |
出界 | |||
碰倒、移動、損壞器材 | |||
規定動作次數、距離不夠 | |||
規定動作錯誤 | |||
動作順序、規定方位錯誤 | |||
裁判長 | 每出現一次增加10秒 | 運動員進退場禮儀不符者 | |
給予警告 | 第一次起跑犯規 | ||
取消比賽資格 | 第二次起跑犯規 | ||
不予評分 | 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 ||
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 |||
參賽隊起始動作沒有造型者 | |||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 |||
競速北獅 | 臨場裁判員 |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 少做規定動作內容 |
獅頭獅尾滑足、跌於高台或平地、附加支撐 | |||
獅飾、服飾脫落 | |||
撞倒標誌桿 | |||
不合理采青(頸下采青、手伸出獅口外等) | |||
采青時,獅青脫落 | |||
未行三拜獅禮 | |||
裁判長 | 每出現一次增加10秒 | 運動員進退場禮儀不符者 | |
給予警告 | 第一次起跑犯規 | ||
取消比賽資格 | 第二次起跑犯規 | ||
不予評分 | 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 ||
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 |||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 |||
障礙北獅 | 臨場裁判員 |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 組合中出現失誤(嚴重、明顯、輕微失誤)現象 |
踩邊線出界 | |||
碰倒、移動、損壞器材 | |||
少鑽、少穿、少躍器材 | |||
規定動作次數、距離不夠 | |||
規定動作錯誤 | |||
動作順序、規定方位錯誤 | |||
動作與各區具體要求不符者 | |||
裁判長 | 每出現一次增加10秒 | 運動員進退場禮儀不符者 | |
給予警告 | 第一次起跑犯規 | ||
取消比賽資格 | 第二次起跑犯規 | ||
不予評分 | 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 ||
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 |||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
評分方法
重要賽事
國際賽事 | 世界獅王爭霸賽 | 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暨水上雙獅挑戰賽 |
世界龍獅錦標賽 | 獅王爭霸國際賽 | |
世界舞獅錦標賽 | - | |
地區賽事 | 亞洲龍獅錦標賽 | 泛美舞獅錦標賽 |
南美舞獅錦標賽 | 亞洲舞獅錦標賽 | |
東南亞舞獅錦標賽 | - | |
中國賽事 | 中華龍獅大賽 | 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 |
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 | 中國龍獅公開賽 | |
參考資料: |
組織機構
世界性及地區性龍獅運動協會 |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 | 世界舞獅聯合總會 | 亞洲龍獅運動聯合會 |
世界各國龍獅運動協會 |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 | 美國龍獅總會 | 美國龍獅運動協會 |
印尼龍獅運動聯合會 | 新加坡武術龍獅總會 | - | |
中國各省龍獅運動協會 | 天津市龍獅運動協會 | 內蒙古自治區龍獅運動協會 | 上海市龍獅協會 |
江蘇省龍獅運動協會 | 河南省龍獅龍舟運動協會 | 廣西龍獅運動協會 | |
浙江省龍獅運動協會 | 福建省龍獅運動協會 | 江西省龍獅運動協會 | |
山東省龍獅運動協會 | 湖南省龍獅運動協會 | 廣東省龍獅運動協會 | |
海南省龍獅運動協會 | 四川省龍獅運動協會 | 陝西省民俗體育協會 | |
甘肅省龍獅運動協會 | - | - | |
參考資料: |
代表人物
文化傳承
海外傳播
衍生作品
- 詩詞
- 文學作品
- 劇目
民間傳說
- 佛祖說
- 武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