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舞龍舞獅
- 分類:民俗文化
- 地區:中國
舞龍,舞獅,風俗簡介,南北分別,
舞龍
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舞龍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主要是用來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潢,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時至今日,舞龍經過不斷發展和改進,經常成為一種具有觀賞性的競賽運動。舞龍的動作千變萬化,九節以內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子、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蛻皮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飛;中雲端,時而入海破浪。再配合龍珠及鼓樂襯托,成為一種集武術、鼓樂、戲曲與龍藝於一身的藝術樣式。
舞獅
風俗簡介
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獅龍來祈禱獅子的保佑。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神態多變,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時變作神話,一時拉上歷史,為舞獅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所以每逢春節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一件花團錦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南北分別
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