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局

興義市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局由興義市文體廣電局與興義市旅遊事業局合併組成,興義市旅遊事業局成立於1988年3月,當時與市文化局合併,統稱興義市文化旅遊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義市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局
  • 性質:政府機關
  • 地址:興義市
  • 隸屬:興義市政府
概況,主要職責,機構設定,內設機構,直屬事業單位,

概況

時任局長劉嘉坤,副局長袁仁光。 1989年按照興府(1989)32號檔案,撤銷興義市文化旅遊局,成立興義市文化局和興義市旅遊局,兩局均為行政單位,編制10人,旅遊局下設旅遊管理科和人秘科。時任局長劉嘉坤,副局長賀興志(布依族,1991.12—1992.12)。 1994年3月—2001年12月,興義市旅遊局與興義市對外事務辦公室合併,統稱興義市外事旅遊局,編制10人,內設秘書科、外事科、旅遊管理科。直屬單位有馬嶺河峽谷山莊、興義旅行社。時任局長劉嘉坤(1994.3—1997.11)、蔣富強(1997.11—2001.11),副局長孫瑩(女,滿族1994.3—2001.12)。 2001年11月—2010年6月以“興發[2001]33號”檔案改為興義市旅遊事業局,編制10人,下設秘書股和旅遊管理股。時任局長桂保學(回族,2001.11—2006.12),副局長周麗蘭(女,2001.11—2006.12),陳爽(2001.11—2006.12)。局長鬍華煜(2008.3—2008.8),副局長袁藝(女,2007.2—2009.5),李天維(2008.3—2010.5),紀檢組長柳開芬(女,2007.2—2010.5)。局長熊忠貴(2009.5-2010.5),副局長王仕學(2009.9-2010.5)。2008年,經市政府批准,市旅遊局設立質量監督管理所、執法監察大隊。兩個機構合署辦公,編制五人。 2010年6月,根據《中共興義市委 興義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興義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興發﹝2010﹞24號)和中共興義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做好市直各部門“三定”工作的通知》(興市機編辦﹝2010﹞05號)檔案精神,興義市旅遊事業局與興義市文體廣電局合併為興義市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局。內設人秘股、財務股、文化發展股、體育發展股、廣播電影電視發展股、新聞出版(著作權)股、旅遊發展股、興義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直屬事業單位:興義市旅遊發展中心、何應欽故居管理所(何應欽故居陳列館)、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市文物管理所、貴州民族婚俗博物館、劉氏莊園管理所、市體育運動管理站、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局黨組書記田進嶺,局長鄢鳴,副局長周明生、辛平、王仕學、李天維,紀檢組長柳開芬,監察室主任劉建玲。

主要職責

市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文化、體育、旅遊、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督促檢查各級各部門的執行情況。
(二)擬定文化、體育、旅遊、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負責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的行政管理、業務指導和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主管文化藝術和新聞出版工作,收集、整理、管理文物和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搞好圖書資料發行,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
(四)主管全市旅遊發展工作,負責指導全市旅遊普查、規劃,協調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指導各類旅遊企業改革,培育和完善旅遊市場;負責全市旅遊行業管理,制定行業規範制度;負責全市旅遊業的統計和信息諮詢工作;研究制定旅遊支柱產業的措施並指導實施。
(五)主管體育工作、全民健身工作,協同有關部門抓好學校體育、職工體育、農民體育、少數民族體育、老年人體育和殘疾人體育工作。
(六)主管廣播電影電視工作,做好農村廣播電影電視建設,調頻廣播等管理工作。
(七)承辦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機構設定

內設機構

(一)人秘股。主要職責:負責局機關政務、重要事項和協助局領導處理日常工作;承擔綜合性文稿起草工作;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保密、信訪、人事、調資、政務公開、車輛調配使用;擬定局機關工作制度;搞好局機關後勤服務;承擔新聞媒體的協調聯絡工作;承擔機關黨委日常工作。
(二)財務股。主要職責: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負責擬定全局收支和辦理財務決算,負責文化、體育、旅遊、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專項發展基金項目申報和專項資金的審核工作;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建設、資金(資產)管理與監督以及績效評價工作;承擔內部審計工作。
(三)文化發展股。主要職責: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文化發展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擬定全市文化發展年度計畫,管理全市文化事業,加強社會文化網路建設,促進全市文化事業全面發展。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四)體育發展股。主要職責:認真貫徹執行《體育法》和《全民健身綱要》,抓好競技和群體工作、全民健身工作,促進城鄉體育事業的發展。承辦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五)廣播電影電視發展股。主要職責:負責擬定全市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發展規劃,抓好全市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發展和維護管理工作。完成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六)新聞出版(著作權)股。主要職責:負責組織、監督、檢查有關新聞出版(著作權)市場法律、法規的實施。加強市場監管,深入開展“掃黃打非”,維護出版物市場繁榮和文化安全。完成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七)旅遊發展股。主要職責:組織對全市旅遊資源的普查工作;擬定旅遊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並實施;負責旅遊項目庫的建設及申報,指導全市旅遊區的規劃開發建設,引導旅遊業的社會投資和利用外資工作。組織全市旅遊整體形象的宣傳;組織開展重點旅遊區域、目的地和旅遊線路的宣傳推廣工作;負責與市外旅遊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及日常對外聯絡和指導景區點、鄉村旅遊規劃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和旅遊法規,草擬地方性的旅遊業管理的規章並監督實施。承辦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八)興義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興義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副科級機構)。主要職責: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著作權)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承擔全市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著作權)執法管理,對文化體育旅遊和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著作權)事業發展實施有效指導監督和稽查,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完成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內設機構:(1)興義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一中隊;(2)興義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二中隊;(3)興義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三中隊;(4)綜合股。

直屬事業單位

(一)興義市旅遊發展中心(正科級機構)主要職責:擬定國內(國際)旅遊市場開發總體方案,組織實施全市旅遊整體形象的宣傳和國內外旅遊市場促銷活動,指導旅遊產品的開發;開展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指導重點旅遊區的開發建設;組織申報國家級和省級旅遊度假區;指導旅遊企業單位的旅遊安全工作;抓好全市旅遊教育、培訓工作;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內設機構:綜合股、信息中心、旅遊市場開發股
(二)何應欽故居管理所(何應欽故居陳列館)主要職責:按照國家《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對何應欽故居(泥凼街上和風坡灣)兩處古建築實施日常保護和安全管理;負責故居對外開放講解和接待工作;做好對外宣傳,擴大故居知名度和吸引力; 搞好申報工作;完成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任務。
內設機構:研究室、保衛股、綜合股。
(三)市文化館主要職責: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文化藝術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定全市文化藝術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管理全市重大文化活動,指導重點文化設施建設;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四)市圖書館主要職責: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圖書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搞好數字圖書館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及對外服務,完成圖書編冊上架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五)市文物管理所主要職責:貫徹執行《文物保護法》,負責全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申報工作;完成上級臨時交辦的工作任務。
(六)貴州民族婚俗博物館主要職責: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收集充實民族婚俗資料,搞好民族婚俗的立卷歸檔工作,提高婚俗博物館的展陳質量,將婚俗博物館打造成為展示黔西南州乃至貴州省少數民族文化視窗。
主要職責:負責對劉氏莊園古建築群實施日常維護和安全管理以及復修工作;做好對外宣傳,搞好申報工作,擴大故居知名度和吸引力;將劉氏莊園建設成為展示興義近現代史的中心和開放式的民眾文化休閒基地、旅遊目的地;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八)市體育運動管理站主要職責:貫徹執行國家《體育法》和《全民健身綱要》,抓好全市競技和群體工作,促進城鄉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抓好中國小體育達標工作,完成節日組織的各類體育活動,承辦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事項。
(九)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主要職責:負責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搞好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申報工作,完成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事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