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詩寫作者游黃鶴樓時聽笛的經歷,抒發了詩人滿腔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全詩四句,前兩句寫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緒,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動作加以描寫,傳神地表達了懷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見”的愁苦;後兩句點題,寫在黃鶴樓上聽吹笛,從笛聲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蒼涼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後情景相生,妙合無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作品別名:題北榭碑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郎中:官名,為朝廷各部所屬的高級部員。欽:當是史郎中名。一作“飲”。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謂史欽,其生平不詳。黃鶴樓:古蹟在今湖北武漢,今已在其址重建。
⑵遷客:被貶謫之人。作者自比,一說指史郎中。去長沙:用漢代賈誼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賈誼因受權臣讒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曾寫《吊屈原賦》以自傷。
⑶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漢武昌),因在長江、漢水濱,故稱江城。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韻倒置,亦含有笛聲因風散落之意。

白話譯文

世事難料,我竟一下就成為貶官,遠謫長沙;西望長安,雲霧迷茫,何處才是我的家鄉?
黃鶴樓中傳來陣陣《梅花落》笛聲,如怨如訴,仿佛五月江城落滿梅花,令人倍感淒涼。

創作背景

詹福瑞劉崇德葛景春等認為,此詩是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長流夜郎,路經江夏(今武漢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而郁賢皓王運熙、華桂金等則認為此詩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東歸,途經江夏時所作。當時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遊覽了當地名勝黃鶴樓。黃鶴樓頭,那悠悠笛聲給憑欄遠眺的詩人李白平添了無限思緒,興會之餘,他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而李白也因永王事件受到牽連,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一為遷客去長沙”,就是用賈誼的不幸來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無辜受害的憤懣,也含有他的自我辯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擊,並沒有使詩人忘懷國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長安”,這裡有對往事的回憶,有對國運的關切和對朝廷的眷戀。然而,長安萬里迢迢,對遷謫之人來說十分遙遠,充滿了隔膜。望而不見,詩人不免感到惆悵。聽到黃鶴樓上吹奏《梅花落》的笛聲,他感到格外淒涼,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滿了梅花。
詩人巧借笛聲來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樂府詩集》對此調的題解說:“《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當初夏,當然是沒有梅花的,但由於《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動聽,使詩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開放的,景象雖美,卻不免給人以凜然生寒的感覺,這正是詩人冷落心情的寫照。同時使詩人聯想到鄒衍下獄、六月飛霜的歷史傳說。由樂聲聯想到音樂形象的表現手法,就是詩論家所說的“通感”。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通感交織,描繪出與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蒼涼景色,從而有力地烘託了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清代沈德潛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唐詩別裁》卷二十)這首七言絕句,正是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見長,使讀者從“吹玉笛”、“落梅花”這些眼前景、口頭語,聽到了詩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這首詩還好在其獨特的藝術結構。詩寫聽笛之感,卻並沒按聞笛生情的順序去寫,而是先有情而後聞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動作加以描寫,傳神地表達了懷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見”的愁苦;後半部分才點出聞笛,從笛聲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蒼涼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後情景相生,妙合無垠。

名家點評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復齋漫錄》“古曲有《落梅花》,非謂吹笛則梅落。詩人用事,不悟其失。”余意不然之。蓋詩人因笛中有《落梅花》曲,故言吹笛則梅落,其理甚通,用事殊末為失。
謝榛四溟詩話》:作詩有三等語,堂上語、堂下語、階下語,知此三者可以言詩矣。凡上官臨下官,動有昂然氣象,開口自別。若李太白“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堂上語也。
凌宏憲《唐詩廣選》:蔣仲舒曰:無限羈情,笛里吹來,詩中寫出。
黃生《唐詩摘鈔》:前思家,後聞笛,前後兩截,不相照顧,而因聞笛益動鄉思,意自聯絡於言外。意與《洛城下》同,此首點題在後,法較老。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淒切之情,見於言外,有含蓄不盡之致。至於《落梅》笛曲,點用入化,論者乃紛紛爭梅之落與不落,豈非痴人前不得說夢耶?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因笛中《落梅花》曲而聯想及真梅之落,本無不可。然意謂吹笛則梅落,亦傅會也。復齋說雖稍泥,然考核物理自應有此,不當竟斥為妄。
朱寶瑩《詩式》:首句直敘;二句轉,旅思悽然,於此可見。三句入吹笛;四句說落梅,以承三句。若非三句將“吹節笛”三字先見,則四句“落梅花”三字無根矣。且“江城落梅花”,足見笛聲從樓上傳出,“聽”字之神,現於紙上。(品)悲慨。
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滄浪曰:淒遠,堪墮淚。潘稼堂曰:登黃鶴樓,初欲望家,而家不見;不期聞笛,而笛忽聞;總是思歸之情,以厚而掩。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像李白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