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臺靜農(1903--1990),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書法家。字伯簡,筆名有青曲、
孔嘉等,安徽省霍邱縣(今六安市葉集區)人。幼承庭訓,讀經史,習書法,中學後入北京大學國文系旁聽,後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肄業,奠定了國學基礎。1925年春初識魯迅,後兩人關係密切,友誼深厚。1927年後,任教於
輔仁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及
齊魯大學等。抗戰後,舉家遷四川,任職國立編譯館。1946年赴台,後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臺靜農治學嚴謹,在文學、藝術、經史等多種領域均涉之甚深,並以人格耿介、文章書畫高絕馳名。有《靜農論文集》、《靜農書藝集》、《臺靜農散文集》、《臺靜農短篇小說集》等行世。
人物生平
曾在漢口上中學,未畢業即到
北京大學國文系旁聽,後轉該校文科研究所國學門勤工儉學。1925年夏,魯迅發起成立未名社,臺靜農為社員。創作以短篇小說為主,兼寫詩歌、散文,多載《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等刊物。後集為短篇小說集《
地之子》、《
建塔者》,分別於1928年、1930年由未名社出版,均為《未名新集》之一。另外編有《關於
魯迅及其著作》一冊,內收有關《
吶喊》的評論和魯迅訪問記等文章共14篇,1926年 7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為最早的魯迅研究資料專集。《地之子》共收小說14篇,顯示了作者善於從民間取材,通過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件揭露社會黑暗的特點。筆調簡練、樸實而略帶粗獷。格局不大,但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魯迅認為,“在爭寫著戀愛的悲歡,都會的明暗的那時候,能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的,也沒有更多,更勤於這作者的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他是20年代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
建塔者》共收小說10篇,揭露新軍閥的血腥統治,歌頌在白色恐怖下堅持鬥爭的革命志士,是作者思想更趨激進的產物。但由於生活積累不足,人物形象不夠豐滿。臺靜農曾先後在
輔仁大學、
齊魯大學、
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校任教。抗日戰爭開始,赴四川,在白沙女子師範學院任中文系主任。抗日戰爭勝利後,應當時任台灣省編譯館館長的許壽裳的邀請,到該館任職。後又隨許壽裳轉至台灣大學中文系任教。他是台灣出版的《中文大學典》編纂人之一。
他晚年收進《臺靜農短篇小說集》的十五篇作品,就有十二篇出自《地之子》。他在“後記”中寫道:“其十篇中的九篇都是以我的故鄉為題材的,還保留了鄉土的語言。這次讀過後,使我有隔世感的鄉土情分,又悽然的起伏在我的心中。”(台灣遠景出版社1980年版《臺靜農短篇小說集》)現代文學史家楊義先生認為臺靜農的小說“從內容到風格,皆師法魯迅”,並認定他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傑出的“鄉土小說作家”(《中國現代小說史》)。臺靜農的小說,師承魯迅的現實主義傳統,不僅寫出了傳統等級制度和封建習俗造成的鄉村悲劇,而且寫出了民國初年軍閥橫行和社會動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他筆下的人間閉塞、灰冷、殘酷有若傳說中的陰曹,到處是邪氣朴朴,鬼影幢幢。作者在描寫中,融進異常深摯的悲憤之情,這就更增加了其小說的悲劇色彩。因此,香港的文學家
劉以鬯(音chàng)先生認為:“二十年代,中國小說家能夠將舊社會的病態這樣深刻地描繪出來,魯迅之外,臺靜農是最成功的一位”。
創作歷程
1922年首次發表新詩《寶刀》,1923年發表第一篇小說《負傷的鳥》。1925年,臺靜農初識魯迅,此後兩人關係密切,友誼深厚。在魯迅的精神影響下,臺靜農與其霍丘老鄉
李霽野、
韋素園、
韋叢蕪及
曹靖華等六人在北京成立了一個文學社團--未名社。未名社存在時間約有七年半之久,曾出版“未名叢刊”18種,“未名新集”6種,以及不列叢書名2種,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文學社團之一。1928年出版小說集《地之子》,所作同情下層人民苦難,抨擊黑暗現實,充滿鄉土氣息。適中年才歸於平朴,俯身教育,潛沉學術與書法,筆更疏健,文更恬淡,《龍坡雜文》可謂鑒鏡。談史說藝,懷人憶事,喜怨穿腸,直抒胸臆,不著閒墨,思也清潔,文也乾淨,一派純粹。早年也寫散文,散見於《莽原》雜誌上。
任教時期
1946年,為促進台灣戰後文化的復歸和重建,赴台以事教育工作,先任
台灣編譯館編纂,後執教
台灣大學,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在任二十年間,奠定了台大中文系學術傳統,貢獻卓著。臺靜農晚年出版有書藝論文集《靜農書藝集》(1985年)、
散文集《
龍坡雜文》(1988年)、
學術論文集《靜農論文集》(1989年)等。並編有《關於魯迅及其著作》和《淮南民歌集》等。臺靜農是1949年後最受大陸文學界尊敬的去台作家。1972年退休,仍任
輔仁大學、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從事教學和寫作。1990年因患
食道癌在台北台大醫院逝世。
個人榮譽
。亦擅篆刻、繪畫。臺靜農書藝的
涵蓄是可圈可點的,他幼年得先君庭訓,苦摩古帖,後“取悅新知,視書藝為
玩物喪志”,一度中輟。“抗戰軍興,避地入蜀”,復臨舊碑,得
沈尹默先生指導,於
胡小石、張大千處獲書法秘本,這才境界別開,格調生新,其後,“時日累聚,亦薄有會心”,一時間求字者勝於問學者。有《臺靜農書藝集》。 曾三次被捕。抗戰爆發前,於北京
輔仁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校執教。抗戰時期赴四川,任職白沙國立編譯館,並於白沙女子師範學院執教並任中文系主任。曾創作小說《大時代的小故事》。
藝術成就
在藝術上,臺靜農的小說“師法魯迅”前面已有論述,其格調沉鬱陰冷,手法質樸圓熟,出色地寫出了當時農村社會的環境氣氛。因此,
楊義先生認為:“如果說三十年代一批優秀雜文家發揚了雜文上的‘魯迅風’,那么臺靜農則在二十年代繼承了小說上的‘魯迅風’,他主要不是繼承
魯迅小說格調中那種果戈理式‘含淚的笑’,而是繼承了
安特萊夫式的陰冷”(《
中國現代小說史》)。
1927年,
瑞典探險家
斯文赫定來到中國考察時,曾與
劉半農商定,擬提名魯迅為
諾貝爾獎金候選人,由劉半農托臺靜農寫信探詢魯迅意見。魯迅在致臺靜農的信中答道:“諾貝爾賞金,
梁啓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這大概是
中國作家第一次問鼎諾貝爾獎金之事。而這裡,魯迅對於中國人得到諾貝爾獎金之事的態度和看法,則頗值得時下許多急著要問鼎諾貝爾獎的作家(或經濟學家……)好好反省一下了。一個文學家或者是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寂寞艱苦的勞作和淡泊名利的修養,而僅僅靠媒體的炒作來
浪得虛名,就能得到諾貝爾獎嗎? 三、台灣的書法名家 臺靜農自幼在父親的影響下即練習書法,又喜收藏。
早年所習隸書為
華山碑與
鄧石如,
行楷為
顏魯公《麻姑仙壇記》及《
爭座位帖》。及至求學北京時,臺靜農受到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視書藝為“
玩物喪志”,因此不再練習。抗戰居川期間,受到業師
沈尹默的指導,頗喜
倪元璐行書之格調清新,並為之心折不已,後來,隸書又改習《
石門頌》。任教台灣大學後,臺靜農由於與魯迅及
左翼文壇的親密關係,再加之他在戰前幾次
鋃鐺入獄的經歷,其行動和言語受到了台灣當局的嚴密監控。在此背景下,臺靜農遂開始寄託浸淫於書藝。他在《靜農書藝集》序上說:“戰後來台北,教學讀書之餘,每感鬱結,意不能靜,惟時弄
毫墨以自排遣,但不願人知”。經過四十年的苦練,臺靜農的書法
卓然成為一代名家,這也是他始料不及的。 臺靜農的書法廣取前人墨意,變化倪書筆致,由
行書而
草書,以晉唐人為典則,
於奇肆古雅中顯出個人風格。著名美術評論家
蔣勛先生評論道:“大體說來,靜農先生的書法,動勢的狂辣嚮往晚明,線條的起落和移動則來自於
漢隸北碑,是頗為複雜的綜合”。除了書法外,臺靜農對
中國書法史上幾位既能承繼傳統又能開創新局面的樞紐人物,如生於陳隋末世的
智永禪師及生於五代末世的
楊凝式也作了深入的研究,並有談論書法藝術的《靜農書藝集》問世。
1982年,臺靜農首次在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了一次個人書法展。翌年9月,台北《雄獅美術》月刊151期接著推出“
書家臺靜農專輯”,由學理上闡釋臺靜農在書法上的傑出成就,從而奠定了他在書法史上的崇高地位。雖然他從不以書法家自詡,然而他的書藝卻聞名中外。從此,求書者日多,臺靜農越寫越覺得不勝其苦。這是因為臺靜農個性和氣親切,又從不對人擺架子,故對於登門求書者不管識與不識,幾乎像“
土地公似的,有求必應”。1985年元旦,臺靜農在《聯合報》上以《我與書藝》為題,發表了他的《告老宣言》,鄭重聲明自1985年起,一概謝絕為人題書寫字,這樣,許多中外人士都以得不到臺靜農的字為憾。 臺靜農《詩畫》中對書畫方面提的幾點建議: 一、書法: (一)臨帖:一帖至少臨二百至三百遍。 (二)選帖:字帖對練字的人來說十分重要,因此,他選帖以“墨跡本”為佳,並推薦唐代
褚遂良《倪寬贊》、
智永《真草千字文》供初學者參考。 (三)要有耐心,不要求快,要慢慢磨。 (四)要讀書。 (五)要越寫越有興趣,否則將前功進棄。 二、繪畫: (一)臨畫:目的在學筆法、設色。 (二)要經、要熟。 (三)要有功夫、要研討。 (四)求姿態(結構)之美。 (五)見識要廣:可多遊歷欣賞、觀察自然界之美。
魯迅評價
魯迅在臺靜農的小說集《地之子》出版後,也稱讚它為“優秀之作”(《二心集·我們要的批評家》),並在後來編輯《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時,特意以自己的小說發端,而以臺靜農的小說殿後。其中,臺靜農入選四篇:《天二哥》、《紅燈》、《新墳》和《蚯蚓們》,與魯迅的篇數相等,而超過其他作者。這足以說明,在魯迅看來,臺靜農的小說是不容忽視的。 二、魯迅的終生摯友 1925年4月,臺靜農經由國小同學
張目寒的介紹,初識魯迅。從此,兩人成為終生摯友。魯迅之於臺靜農,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他們一直過從甚密,據《魯迅日記》記載,二人交往在180次以上。在他們十一年半的交往中,臺靜農致魯迅信件有74封,魯迅致臺靜農信件有69封,收錄於《魯迅書信集》中的尚有43封。綜觀這些書信,不管是論人或議事,都直言不諱、毫無忌憚地袒露自己的心聲。如果不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像魯迅這樣為人謹慎的“世故老人”是斷不會如此而言的。由此可見,魯迅對臺靜農的由衷信任和深厚情誼。
魯迅一生,以尖刻冷峻而著稱於世,故其終身少有朋友。而他所引以為至交的,大多為忠厚、正直、篤實之人,如許壽裳、臺靜農等人即是。“台君為人極好”(《書信331219·致姚克》),這是魯迅對臺靜農人品的高度評價。 1926年,臺靜農曾花費很大功夫,蒐集
文壇對魯迅的評論,結集為《關於魯迅及其著作》。這是臺靜農問世的第一本書,也是
新文學以來第一本評論魯迅的論著。他講到編輯緣起時,認為
魯迅小說中尤其清楚地表現出戰鬥的精神,“這種精神是
必須的,新的中國就要在這裡出現”,“我愛這種精神,這也是我集印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寫完這篇序言的次月,他就創作了《天二哥》和《吳老爹》等鄉土題材的小說,自此便文思如潮,把所
耳聞目見的“人間的酸辛和淒楚”,“用我的心血細細地寫出了”。《地之子》結集之前,全部小說稿曾寄呈魯迅審閱,魯迅建議把書名《蟪蛄》改為今名。
後世評價
綜觀臺靜農的一生,最值得一提的有下列三件事情: 一、
新文學的燃燈人 1985年9月,台灣《聯合文學》月刊總第11期選臺靜農為該期“作家專卷”,稱許為“新文學的燃燈人”。是年,台灣“行政院”文化獎頒給臺靜農,除對他獻身教育事業垂五十餘年表示讚揚外,並贊其成就云:“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變》、《論唐代士風與文學》等,段論創新,精微獨到,於傳承文化,功不可沒。”應該說,這個評價是比較恰當的。 臺靜農是未名社重要小說家,他與該社成員
韋素園、
韋叢蕪、
李霽野同是安徽
霍邱縣人。小說有《地之子》(未名新集,1928年初版)、《建塔者》(未名新集,1930年版)和散見於雜誌的若干短篇。他追隨時代前進的腳印,早年寫過反映青年要求戀愛自由的小說,後來也寫過一些懷念革命者和宣傳抗日思想的篇什。但最具特色、且最有成就的是那些始刊於《莽原》半月刊,隨之結集為《地之子》的小說。這些作品以冷峻、沉鬱的筆調,寫出了“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
魯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