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志

臨沂市志

臨沂修志始於明嘉靖年間,至民國25年(1936)先後七次纂修地方志。其中,三次修州志,二次修府志,二次修縣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沂市志
  • 始修時間:明嘉靖年間
  • 相關資料:《沂州志》
  • 獲獎: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背景,內容,臨沂市,

背景

臨沂修志始於明嘉靖年間,至民國25年(1936)先後七次纂修地方志。其中,三次修州志、二次修府志、二次修縣誌。現存有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徐汝冀修《沂州志》,清康熙十三年(1674)邵士修《沂州志》及乾隆二十五年(1760)李希賢修《沂州府志》,民國6年(1917)沈兆?修、王景祜纂《臨沂縣誌》,1936年范築先修《續修臨沂縣誌》五種。

內容

新編《臨沂市志》始修於1981年4月,前後蒐集資料1100多萬字,照片400餘幅。全書四擬篇目,五易其稿,歷十八寒暑,於1999年11月定稿付梓。斷限上起1840年,個別內容上溯至史事發端,下至1994年撤市劃區。採用小編式結構,前置概述、大事記:中設分志26卷,依次為:行政區域、地理環境、人口、政黨、群團、政權、政協、民政、勞動、人事、司法、軍事、經濟管理、農業、林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財稅、金融、科學技術、教育、衛生、體育、文化、文物、名勝、風俗民情、方言;後殿人物、附錄。卷下設章、節,節中列目,計有122章,394節。

臨沂市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當淮、徐要衝,史稱“齊魯之噤喉”。春秋,屬魯國地,域內有中邱、祝邱、啟陽等邑。西漢,置啟陽、臨沂、即邱等縣,屬東海郡。明初,裁縣入州。清復置縣,名蘭山。民國,改蘭山縣為臨沂縣。1945年解放後,屬濱海專區。1950年屬臨沂專區。1958年改設市,1963年復為縣。1983年又改市,屬臨沂地區。1994年轄三個辦事處、16個鎮、11個鄉。全市總面積1748.46平方千米,有耕地8722.4公頃。人口170.43萬人。 臨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9年秋就有中國共產黨的支部建立,1932年建中共縣級黨委。1940年3月成立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並在臨沂周邊地區相繼建立了臨、郯、費、嶧四縣邊區縣等多個邊聯縣抗日民主政府。抗戰勝利後,一度成為山東解放區的首府,羅榮桓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戰鬥的足跡。在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鬥爭中,臨沂人民積極參軍,踴躍支前,有1600餘位優秀兒女英勇犧牲。 臨沂先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百強市、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示範市、漁業生產先進市等。 1994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7.8億元,工業總產值201.7億元。全市綜合集貿市場成交額4.5億元, 專業市場成交額84.5億元,其中臨沂批發城為71億元,其規模列全國第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億元。1991年,臨沂市在革命老區中率先跨入了“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 行列,名列第31位,在山東省列第3位。各類體育活動日趨普及,1990年成為全國體育先進市。新編《臨沂市志》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徵,主要體現在篇目設定和內容選輯上。臨沂地處山東南大門,地理位置重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曾是歷代郡、州、府、道治所,元末曾設分樞密院於此屯駐重兵,現代史上更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本志對此特點從不同角度在大事記和行政區劃、政黨群團、政權協權、軍事等卷中給予分散記述,軍事卷中特設“主要戰事”章,詳記清末以後包括著名的臨沂抗日阻擊戰、解放臨沂城等20多次重大戰事。 臨沂境內主要河道系山洪河道,且溝汊眾多,縱橫交錯,雨季極易發生洪澇災害。新志特設水利卷,詳細記述了“河道治理”“水利設施”“灌區工程”“區域治理”等內容,在記述成就的同時,也如實反映了個別工程由於設計施工缺乏科學性而出現的問題。在農業卷種植業章中特設“稻改”節,具體記述了臨沂稻改的幾個階段和在全國的重要影響。臨沂革命遺蹟眾多,新中國成立後大多得到有效保護,並建有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等全國著名的紀念地,本志文物名勝卷特設“革命紀念地”章以記之。
新編《臨沂市志》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