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樣本核酸分離

臨床樣本核酸分離是指將採集的臨床樣本中的細胞裂解,並利用物理化學性質將核酸與其他物質進行分離。細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兩者均與蛋白質結合為核蛋白。臨床常見的檢驗樣本通常有全血、血清(漿)、腦脊液、組織、痰液、尿液及其他體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床樣本核酸分離
  • 血液樣本:多採集肘前靜脈血
  • 尿液樣本:以清晨第一次尿為主
  • 組織樣本:組織樣本包括新鮮組織和石蠟切片
臨床樣本採集與處理,核酸的分離,

臨床樣本採集與處理

1.血液樣本
多採集肘前靜脈血,特殊情況可採集動脈血和毛細血管血。採集前進行皮膚消毒,然後真空採血,如使用加有抗凝劑的採血管,應輕搖數次,使血液與抗凝劑充分混勻。
2.尿液樣本
住院患者以清晨第一次尿為主,門、急診患者可隨時留取新鮮尿液約20ml送檢。樣本取出後應及時送檢,不得超過1小時。尿液樣本應避免經血、白帶、精液等混入。
3.痰液樣本
患者晨起刷牙或用清水漱口數次後,用力咳出氣管深處痰液,盛於清潔有蓋容器內立即送檢。無痰、少痰或痰濃不易咳出者,可用45℃加溫生理鹽水霧化吸入,以使痰液易於咳出。
4.腦脊液樣本
腰椎穿刺採集樣本。需做多項檢查時,每個試管1~2ml。
5.漿膜腔積液樣本
穿刺胸腔、腹腔、心包腔等漿膜腔取樣。
6.組織樣本
組織樣本包括新鮮組織和石蠟切片。將新鮮組織置於液氮中碾碎,使其徹底勻漿化;石蠟切片需先脫蠟,再復水。

核酸的分離

1.核酸釋放
正常情況下,DNA和RNA均位於細胞內,因此核酸分離的第一步是裂解細胞。細胞破碎的方法很多,包括機械法和非機械法。機械法又分為固體剪下法和液體剪下法,因會損害高分子量的線性DNA分子,故不適合染色體DNA的分離。非機械法多採用溶胞法,其中採用化學試劑或酶裂解細胞的溶胞法因裂解效率高,能保持核酸的完整性而被廣泛使用。
(1)化學試劑法:用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溶液處理細胞,在一定的pH環境和變性調節下細胞裂解,蛋白質變性沉澱,核酸被釋放到水相。
(2)酶解法:加入溶菌酶、蛋白酶K等,都可使細胞壁破裂,核酸釋放。蛋白酶還可以降解與核酸結合的蛋白質,促進核酸的分離。
2.核酸分離
細胞裂解物是含核酸分子的複雜混合物,核酸分離要去除其中的3大類物質,包括非核酸的大分子物質、非需要的核酸分子及在核酸分離過程中加入的溶液或試劑。非核酸的大分子污染物包括蛋白質、多糖和脂類物質;非需要的核酸分子,在製備DNA時,RNA為污染物,同樣DNA也可能是污染物。核酸分離可利用核酸與其他物質在物理化學性質上的差異進行,在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類後,用有機溶劑沉澱核酸。核酸沉澱往往含有少量共沉澱的鹽,可用70%~75%的乙醇去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