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祭

臘祭

臘祭,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祭祀文化。古人逢臘月就要圍獵,以捕獲的禽獸作“犧牲”祭祖宗及五位家神。據《風俗通》記載:“臘者,獵也。因獵取獸祭先祖,或者臘接也,新故交接,狎獵大祭以報功也。”由此可以看出,“臘”就是打獵,用打來的野獸或自己養的家禽進行祭祀。臘祭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灶、行(門內土地)。漢代以前臘祭日期並不固定,漢代後將臘祭日期定於冬至後第三個戌日。

道教把一年分為五個臘日,認為凡此五臘日,宜為修齋、祭祀先祖。《雲笈七籤》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節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並宜修齋並祭祀先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臘祭
  • 外文名:la worship
  • 最早始於:周代
  • 時間: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漢代後)
  • 延伸:臘八節
  • 固定下來:南北朝
  • 地區中國
習俗和簡介,歷史的溯源,大型祭祀活動,發展與演變,發展及繼承,

習俗和簡介

臘祭臘祭
先秦
臘”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祭祀儀式,“臘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時的人們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去野外獵取各種野獸,用於祭祀祭祖先與五位家神((包括鬥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家人平安、吉祥,稱之為“臘祭”。
由於“臘祭”常在十二月舉行,故秦漢以後這個月被稱為臘月。但當時“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臘祭”是“擇日舉行”。
漢代
到漢代時,“臘祭”中加入了“驅儺”的活動,以此祛除邪氣。這時“臘祭”也被固定到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如《說文解字》中解釋“臘”字:“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到南北朝時期,據傳“臘祭”之神有八神,“臘祭”才被固定到臘月初八這一天,因此有了臘八節。漢代時,臘祭的具體日子是冬至之後第三個戌日。
漢應劭《風俗通義》講:“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還有一種說法,即“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
南朝
到南朝時,《荊楚歲時記》里已明確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相當於今天的臘八節。
臘祭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冬日祭祀,據說現今的臘八節,祭灶節均由此而來的。

歷史的溯源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臘祭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灶、行(門內土地)。虔誠奉上各式祭品,答謝祖宗與家神的保佑恩賜,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合家康寧。臘祭這種中國民俗最早始於周代。不論官宦之家還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舉行一次“歲終之祭”,規模之盛大隆重為一年中之最,這次祭祀活動的名稱就稱作“臘”,有多種古籍為證:《玉燭寶典》:“臘,一歲之大祭。”《獨斷》:“臘者,歲終大祭。”《荊楚歲時記》:“孔子所以預於臘賓,一歲之中盛於此節。”古人逢臘月就要圍獵,以捕獲的禽獸作“犧牲”祭祖宗。
在先秦時就有一個祭祀的禮叫做“蜡祭”。“蜡祭”在《禮記·郊特牲》等文獻里有記載,它是年終的一次酬神大祭,以感謝天地諸神帶來農業豐收,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春天許願,歲末謝神。蜡祭的對象稱之“八神”,包括農業的創始神、河渠神、堤壩神、昆蟲神等。甚至包括貓神和虎神,因為它們幫助消滅了破壞莊稼的田鼠和野豬。
據《風俗通》記載:“臘者,獵也。因獵取獸祭先祖,或者臘接也,新故交接,狎獵大祭以報功也。”由此可以看出,“臘”就是打獵,用打來的野獸或自家養的家禽進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直到現在人們還習慣把臘月醃製的豬、牛、羊肉,稱為“臘肉”。
《詩經》中描寫豳地的老百姓在冬季來臨後,要釀酒、生火、用煙燻走老鼠、清掃垃圾準備臘祭,這和現代人們年前的備辦年貨,打掃衛生何其相似。到臘祭時,人們又“朋酒斯享,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這和我們過年的氣氛又何其相似啊。春秋末,子貢曾目睹臘祭盛況,他感慨地說:“一國之人皆若狂。”
古籍中了解到上古時期也有歲首祭祀和議政、宣政的儀式。《尚書·舜典》(傳世的偽古文《尚書》系後人偽作)中說:月正元日帝舜到太廟中祭祀帝堯,和四方君長共議國政,並大開明堂四門,向百姓頒布政令。我想這可能就是後世君臣新年朝賀拜年的濫觴吧。臘祭和歲首祭祀時間接近,尾首相連,所以秦漢時期把這兩祭並稱為“正臘”,以後兩祭又演變為包括年前和歲後為期近一個月的廣義上的春節。

大型祭祀活動

《禮記》里記載了一個節日“臘祭”。臘祭是用來祭祀祖先和“五祀”的。五祀是五個家居的小神,包括鬥神、戶神、井神、灶神以及中霤神等。臘祭是一年歲終的隆重祭祀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用獵獲的物品和生產的果實酬神,感謝諸神一 年來的賜予,並祈求來年的豐收和保佑。同時還有動人心魄的驅邪禳災儀式和共享豐收果實的歡慶場面。當時的臘祭活動《周禮》中就記載,每逢臘祭周人要舉行驅疫行儺的儀式。這種原始的巫舞一直延續到漢代以後,《後漢書·禮儀志》中描繪漢宮中舉行行儺儀式時,要選出黃門子第10至12歲的少年共120人為逐鬼的童子,他們都頭戴大紅頭幘,穿皂青衣,手持大兆鼓,還有為首1人扮演驅邪之神方相氏。方相氏為主舞者,頭戴面具,身披熊皮,手持戈矛盾牌,同時率領12人扮成的野獸與120童子呼喊舞蹈,擊鼓而行,其聲威氣勢著實令人心悸。
1954年,山東沂南發現了一塊漢墓畫像石,內容便是驅疫行儺。上面刻有十幾個面目猙獰的凶神,而象徵著邪魔的怪獸正四散逃奔。整個畫面雖然誇張、怪誕,卻讓我們真正感受到古代儺舞儀式之盛況。
臘祭另有大祭典禮、祈年求福等活動,更不乏享受豐收、祝壽宴飲的喜慶場面。

發展與演變

傳統的臘八節,關於臘八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其中,有民俗專家提出,臘八節起源於古代的“臘祭”,到南北朝時期才成為固定的祭祀節日。隋唐時還找不到關於臘八粥材料的記載,到宋代以後,文獻中就經常看到臘八粥的介紹。灶神本來是“五祀”中的一部分,到隋唐以後,灶神就從臘祭中分離出來,演變成小年的一個專祭。
民俗專家介紹,“臘八”一詞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稱為“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萬鵬說,“臘”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臘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時的人們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去野外獵取各種野獸,用於祭祀百神,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家人平安、吉祥,稱之為“臘祭”。
民俗專家說,由於“臘祭”常在十二月舉行,故秦漢以後這個月被稱為臘月。但當時“臘祭”的日子並不穩定,“臘祭”是“擇日舉行”。到漢代時,“臘祭”首次加入了“驅儺”的活動,以此祛除邪氣。這時“臘祭”也被固定到冬至後第三個戌日。
先秦時期,中國有很多祭祀活動,如對祖先的祭祀,對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的祭祀,並且有春、夏、秋、冬不同的祭祀時間。其中冬季有兩個重要的祭祀:蜡祭和臘祭。
臘祭祭祀的是先祖和五祀。先祖自然指的是祖先,至於五祀,《白虎通》卷一云:“五祀者,何謂也?謂門、戶、井、灶、中溜也。”可見,這個祭祀所祀的是來年的收成,所以臘祭在宗廟中舉行。
臘八祭臘八祭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絕欲苦行,餓昏倒地。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自周代以來,歲末的臘祭世代相沿,直至當代。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及以此為藍本改編的戲曲影視中,魯四老爺家每在年底都要祝福,這祝福實際上就是臘祭,祭祀祖先諸神,供物豐盛,場面隆重,氣氛肅穆,祈禱虔誠,名副其實“一年之大祭”。
上海地區,不只鄉村,城鎮亦是,千門萬戶臨近年三十時,老少畢集歲終祭祖,焚香燃燭,擺供美酒佳肴與過年節物,俗語“請老祖宗”。據傳列祖列宗都到了,一年中只有年底這一次,應該說是臘祭的傳承吧。

發展及繼承

祭孔、鄉飲酒禮、射禮、《論語》誦讀。為配合電影《孔子》在西安舉辦首映式,西安一些漢服愛好者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長安漢服臘祭文化活動。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古老的民俗禮儀。
一群花樣年華的少男少女,身著右衽交領、寬袍大袖的漢服,以隆重的儀式祭祀先師孔子。主祭官胡忠寶告訴記者,他所穿的典禮祭祀的禮服,叫玄端,上身黑色代表天,下身紅色代表著地,專門在祭祀時穿的,是有一定官爵的人在重大典禮時穿的,非常莊重。
據了解,臘月祭祀先師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社會風俗,祭祀儀式結束後,一般會舉辦鄉飲酒禮和鄉射禮。鄉飲酒禮起源於先秦社會在射禮舉辦之前的集體宴飲活動;射禮是中國古代士大夫貴族階層必須掌握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孔子十分推崇 “六藝”。鄉射禮一般於鄉飲酒禮一起舉辦,是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與體育運動完美結合的典範。從周到明,鄉飲酒禮和鄉射禮一直綿延不絕,是中國傳統社會弘揚尊老敬賢和培養彬彬有禮的君子風範一種手段,也是當時國家一種選賢任能和樹立社會正氣的大型禮儀文化活動,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雙手合十,祭祖祈福雙手合十,祭祖祈福
進位、上香、祭酒、讀祭文、三行禮……一個網名為“彩雲追月”的少女宣讀議程。主祭官朗讀祭文:“山川磅礴、四海蒼茫、江山動容、祭子歌殤……”
在點綴著現代化的光、電、音響設備的電影院內,看著古老的祭祀孔子儀式,許多來看電影的年輕人充滿好奇,有躍躍欲試的,就主動跟隨祭拜。此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胡先生認為,舉辦這一次漢服祭祀活動就是要提醒大家,時代在發展,但歷史不能淡薄,傳統文化更不能摒棄。
一位圍觀的老者感慨道,現今中國傳統民俗的確消失的太快了,所幸有這樣的民俗倡導者,那些“八零”後、“九零”後才能夠完整延續對傳統文化的認可與傳承,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精髓,從而在記憶的深處打上中國元素的烙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