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灸

臍灸

臍灸,是中醫的一種療法,即在肚臍隔藥灸,利用肚臍皮膚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點,藉助艾火的純陽熱力,透入肌膚,刺激組織,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臍灸
  • 簡介:在肚臍上隔藥灸
  • 臍灸方法:艾炷直接灸
  • 發展歷史:對古代“帝王養生”
介紹,方法,發展歷史,臍灸作用,原因,趣聞透天機,含義,作用,常用法,

介紹

肚臍隔藥灸,利用肚臍皮膚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點,藉助艾火的純陽熱力,透入肌膚,刺激組織,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具有綠色自然、簡單易行、效果突出等諸多優點,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現代綠色養生方法。

方法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第二法:神闕隔姜灸。把薑片上穿刺數孔,覆蓋於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

發展歷史

臍灸養生法是對古代“帝王養生”、“臍療理論”、“艾灸理論”和“砭石療法”的現代傳承和發展,它藉助現代灸具,結合納米磁石的紅外線輻射,針對性的作用於相關養生穴位。“ 臍灸養生法 ”雖然只有一個灸盒、一對灸條、一披艾蓬,但卻能夠對人體有神奇的保健養生功效,形式雖然簡單,但一招一式無不體現了中國傳統養生法的精義,它綜合利用了中國傳統養生法中的“ 臍療法”、“灸療法”、“穴位保健法”、“砭石法”等諸多綠色自然養生法,是這些傳統養生瑰寶新的傳承和發揚。它外在形式雖然簡單,內在理論卻博大精深,符合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大巧若拙”、“大繁若簡”的精神主旨。

臍灸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濁
臍療可增強脾胃機能,使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於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泄瀉等。
2、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臍療能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3、調理沖任,溫補下元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藥物溫臍可以調理沖任,理氣養血,固經安胎。臨床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4、.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藥貼臍後,能夠通經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於腸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諸酸痛證。
5、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臍療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調整體質,使氣血調暢,營衛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於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泄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6、防病駐顏,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後天之氣舍,是強壯保健的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緻肌膚的作用。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用於虛勞諸疾,神經衰弱和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原因

趣聞透天機

明·都穆的《都公談纂》記載有這樣一件趣聞:永樂年間,嘉興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討賊中,官府捕到強盜多人。令金感到驚奇的是:強盜的頭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歲“的壽星,此人看上去卻毫無老態,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於是擬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調查取證,結果無誤。金於是親審該盜首,“問其以致壽之故”。犯人說:少時居荊山今屬湖南時,聽一異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臍,令人多壽。於是自己長期操行此術,“遂知至此耳。”
類似的記載也見於其它古代醫書中。如宋代《針灸資生經》載:“有人年老,面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清太醫院選方》中載有一名為“毓麟固本膏”的貼臍方,傳說慈禧太后曾以此膏攤貼來治療腸胃功能失調症。

含義

臍,俗稱肚臍眼。以現代醫學的觀點看,“臍”只是初生兒臍帶脫落後遺留下的一個瘢痕組織;但中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此穴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藥於神闕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和暢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作用

有趣的是,有科學家用“黃金律”來測量人體,結果驚奇地發現: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於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於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有助於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一般來說,灸臍注意事項有三:第一,臍部有損傷、炎症者及孕婦禁用;第二,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第三,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常用法

第一法
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 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第二法
神闕隔姜灸。把薑片上穿刺數孔,覆蓋於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
其他中醫熱點推薦:從道法術器看如何學中醫養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