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闕穴(神闕)

神闕穴

神闕一般指本詞條

神闕(shén què),經穴名。出《外台秘要》。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闕穴
  •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 別名:臍中、氣舍、氣合
  • 出處:《針灸甲乙經》
  • 功能:溫陽救逆、利水固脫
  • 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等
  • 操作:禁刺;宜灸
  • 主要配伍:配足三里治腸鳴腹痛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變化莫測為神,闕指要處,穴當臍孔,是處胎生之時,連繫臍帶以供胎兒之營養,故又命蒂。名之神闕,是因胎兒賴此宮闕,輸送營養,灌注全身,遂使胎體逐漸發育,變化莫測,因名神闕。

功能作用

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

定位

在臍中部,臍中央。

解剖

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主治

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屍厥,角弓反張,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痢疾,產後尿瀦留。

操作

禁刺;宜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炎、腸炎、痢疾、尿瀦留。

配伍

配足三里,調理腸胃,治腸鳴腹痛;配長強、氣海,昇陽舉陷,治脫肛;配氣海、陰陵泉,益脾氣、利寒濕,治療泄利不止;配重灸關元,益陰斂陽、回陽固脫,治療中風脫症;神闕拔罐配刺天樞、足三里,益氣健脾和胃,治療泄瀉、嘔吐。

功效

穴當元神之門戶,故有回陽救逆、開竅蘇厥之功效。加之穴位於腹之中部,下焦之樞紐,又鄰近胃與大小腸,所以該穴還能健脾胃、理腸止瀉。本穴除治中風脫症,厥逆之痰外,還可用治腹瀉、絞痛、脫肛等症。一般不針,可納炒鹽,外敷薑片灸之。

相關論述

《甲乙經》:“腸中常鳴,時上衝心,灸臍中”,“絕子灸臍中,令有子”。
《銅人》:“神闕,治泄利不止,小兒奶利不絕,腹大繞臍痛,水腫鼓脹,腸中鳴狀如流水聲,
久冷傷憊,可灸百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