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闕(shén què),經穴名。出《外台秘要》。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闕穴
-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 別名:臍中、氣舍、氣合
- 出處:《針灸甲乙經》
- 功能:溫陽救逆、利水固脫
- 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等
- 操作:禁刺;宜灸
- 主要配伍:配足三里治腸鳴腹痛
神闕一般指本詞條
神闕(shén què),經穴名。出《外台秘要》。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
神闕(shén què),經穴名。出《外台秘要》。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
肚臍、臍,俗稱肚臍眼,醫學上稱之為神闕穴,從本質上來說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肚臍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直徑約為1.0至2.0厘米。它...
第二法:神闕隔姜灸。把薑片上穿刺數孔,覆蓋於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
本處穴名“神闕”。《靈樞·五色》:“當腎者,臍也。”②即臍帶。《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則不得以時斷臍。”...
中醫學十分重視肚臍部位,稱它為“神闕”。《道藏》一書對此作如下解釋:“神者,變化之極也,故名之以‘神’;‘闕’為中門,以示顯貴。”中醫認為,肚臍是心腎...
隔鹽灸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是指用純淨乾燥的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的方法,因本法只用於臍部,故又稱神闕灸。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用以...
臍(即神闕穴)在腹部中央,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的經穴,與經絡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中醫稱之為十二經絡之根、呼吸之門;神闕穴居臍中央,是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任脈為經...
所謂臍療,就是把藥物直接敷貼或用艾灸、熱敷等方法施治於患者臍部,激發經絡之氣,疏通氣血,調理臟腑,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臍,中醫穴位又稱“神闕...
腹針療法是通過針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療全身疾病的一種針刺方法。該療法根據以神闕穴為中心的腹部先天經絡系統理論,尋找與全身部位相關的反應點,並對其進行相應的輕微刺激...
敷臍療法簡稱“臍療”,是將藥物放在臍中(神闕穴),上面用膠布或紗布等覆蓋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最為中原術法界所尊崇的巫山“神闕宮”宮主,具有“齋女”的稱號。...... 最為中原術法界所尊崇的巫山“神闕宮”宮主,具有“齋女”的稱號。中文名 葛雲衣 ...
神闕(肚臍)屬任脈經.又名臍中。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甦之功效。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實驗性關節炎大白鼠的神闕穴,其炎症區壞死程度及細胞浸潤...
灸神闕還能治泄瀉、便血及病後大便不通。據《竇材灸法》載:“腸癖下血,久不止,此飲食冷物,損大腸氣也,灸神闕穴三百壯;虛勞人及病後大艾灸神闕穴,對泄瀉、...